灰斑病

【症状诊断】灰斑病又称轮纹叶斑病,主要为害叶片。发病初期,叶片上产生黄褐色、圆形小斑点,边缘色浅,中央色深,可见轻微环纹;后病斑逐渐扩大,同心轮纹较为明显(彩图6-71)。环境干燥时,病斑扩展缓慢,边缘呈暗褐色,中间为淡灰褐色;湿度大时,病斑扩展迅速,多呈灰绿色至灰褐色水渍状大斑。病斑在叶缘及叶片中间均可发生,常散生,严重时,3~4天病斑即可扩展至全叶。后期,病斑背面可产生灰白色至灰褐色的霉状物。

彩图6-71 灰斑病为害叶片症状

【病原】桑生冠毛菌[Cristulariella moricola(Hino)Redhead],属于半知菌亚门丝孢纲无孢目。

【发病规律】灰斑病菌主要以菌核随病残体越冬。翌年环境条件适宜时长出子实体,通过雨水传播,从伤口侵染叶片进行为害。低温、冷凉、寡照、多雨、潮湿是导致病害发生较重的主要因素。葡萄生长中后期容易受害,此时若遇适宜条件,病害将大量发生。意大利品种发病较重。

【防控技术】灰斑病防控技术模式如图6-6所示。

图6-6 灰斑病防控技术模式图

1.加强果园管理 冬剪后或落叶后彻底清除落叶,集中烧毁,消灭病菌越冬场所。生长季节及时打杈、摘心,保持架面通风透光良好,防止果园郁闭,降低环境湿度,创造不利于病害发生的生态条件。

2.适当喷药防控 灰斑病多为零星发生,一般不需单独进行喷药,结合其他病害防控兼防即可。个别上年病害发生较重果园,从病害发生初期开始喷药,10~15天1次,连喷2次左右,即可有效控制其发生为害。效果较好的药剂有: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或45%悬浮剂1000~1500倍液、430克/升戊唑醇悬浮剂3000~4000倍液、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500~20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或500克/升悬浮剂800~1000倍液、80%代森锰锌(全络合态)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30%戊唑·多菌灵悬浮剂800~1000倍液、41%甲硫·戊唑醇悬浮剂600~800倍液等(图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