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疽病

【症状诊断】炭疽病主要为害果实,也可为害叶片和枝条。果实受害,多从近成熟期开始发病,初期在果面上产生淡褐色至褐色圆形病斑,后病斑逐渐扩大,形成褐色至黑褐色,圆形或近圆形凹陷病斑(彩图4-13)。后期,病斑表面可产生出小黑点,散生或近轮纹状排列;潮湿时,小黑点上可溢出淡粉红色黏液。有时一个果实上可发生多个病斑,病果不能食用。果实病斑被药剂控制住后,病组织后期易剥离翘起(彩图4-14)。叶片受害,多从叶尖或叶缘开始发生,形成褐色至红褐色大型干枯病斑,呈V字形或不规则形(彩图4-15)。枝条受害,病斑多不明显,但可产生小黑点与粉红色黏液。

彩图4-13 果实上的炭疽病病斑

彩图4-14 被药剂控制住的病斑,病组织剥离翘起

彩图4-15 炭疽病病叶

【病原】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属于半知菌亚门腔孢纲黑盘孢目。病斑表面的小黑点即为病菌的分生孢子盘,粉红色黏液为分生孢子黏液。

【发病规律】病菌主要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盘在病枝条上越冬,也可在刺槐上(刺槐是炭疽病菌的重要寄主)越冬。翌年温湿条件适宜时越冬病菌产生分生孢子,通过风雨传播,从皮孔或直接侵染为害。果实发病后,在田间可导致再侵染。果实受害,从幼果期至采收期均可发生,一般果园7~9月为发病高峰。阴雨连绵、高温高湿、果园郁弊易导致炭疽病发生与流行,以刺槐做防护林的果园发病早且重。

【防控技术】炭疽病防控技术模式如图4-4所示。

图4-4 炭疽病防控技术模式图

1.加强栽培管理,搞好果园卫生 合理修剪,促使果园通风透光,降低环境湿度,创造不利于病害发生的生态条件。结合其他病害防控,发芽前喷施铲除性药剂清园,杀灭树上越冬病菌。以刺槐做防护林的果园,注意喷洒周围的刺槐树。有效药剂同“枯梢病”清园。

2.生长期喷药防控 从落花后10天左右开始喷药,15天左右1次,连喷4~6次,以治疗性药剂与保护性药剂交替使用或混用效果较好。有效药剂参考“轮纹病”生长期喷药。另外,对炭疽病效果较好的药剂还有:450克/升咪鲜胺乳油1200~1500倍液、25%溴菌腈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