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 朗诵艺术概述
第一节 什么是朗诵艺术
朗诵是指朗诵者对文学作品进行再创作,将其转化为有声语言的一种表演艺术。
这里所说的文学作品,既包括经典的文学作品,也包括原创的未经历史定评的文学作品,以及书信等不属于文学但又有一定文学色彩的文字作品。
在朗诵过程中,文学作品相当于表演的脚本,而朗诵者的表演是对脚本的再创作,表演的艺术性也就体现在这个再创作的过程中。
朗诵能够通过听觉和视觉,和听众直接进行交流,产生情感共鸣,因而更具感染力,更容易揭示文学作品的丰富内涵,所以朗诵具有书面文字不可取代的传播作用。
如今的朗诵随着科技的发展,传媒手段的多样化,其传播范围更加广泛,即使一次小范围的朗诵也可以通过录音录像在网上向世界传播,所以这对朗诵艺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全面了解朗诵艺术,还需要和古代的吟诵、讽诵与诵读区分开。
朗诵和吟诵有很大的区别。朗诵是一种表演艺术,注重艺术性抒发作者的情感,以达到感染人教育人的目的;而吟诵只是一种像唱歌一样的独特的诵读方式,以文人的内心感受为主,而不注重作品情感的外在表露。
朗诵也不同于讽诵和诵读。讽诵是用抑扬顿挫的语调来背诵诗文的意思,是古代的书面语称呼,口语称之为“诵读”。“诵”侧重把诗文的思想感情表达出来,具有一定的艺术性;“读”侧重把文章清晰响亮地念出来,不太注重艺术的表现性。作为私塾中的教学手段,诵读或讽诵虽然也有某些技巧性,但其目的只是为了传授知识而不是为了表演,其抒情性也是为了更好地理解作品而不是为了感染更多的人,所以只能看做是现代朗诵的“萌芽”或“雏形”。
中国的朗诵艺术开始于20世纪的五四运动。在此之前,我国的朗诵还不能称其为“艺术”。它只是个体地、零散地、小范围地存在着,只是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存在于传统的私塾教学中,以一种伴随关系存在于戏曲的“念白”与评书的“定场诗”中。由于缺乏民众集会式的规模欣赏,它传播情感的功用还没有得到广泛认可,只能长久地踯躅于艺术的门外。
朗诵登上艺术的殿堂,是在五四运动以后。伴随着西方话剧的传入,朗诵这个“舶来品”才在民众的觉醒、新诗的崛起、白话文的兴起、朗诵诗的出现、朗诵会的涌现、理论研究的繁荣中找到了适合自己生长的空间。
朗诵之所以称为艺术,在于它需要相应的技巧。朗诵技巧既体现在停顿重音的准确运用上,情感节奏的跌宕起伏、语气语调的微妙变化中,也体现在体态语、舞台元素这些辅助技巧的精心选择上。运用好技巧,需要清楚朗诵中的各种问题,需要懂得技巧和内容之间的关系,需要领悟朗诵无定法的真谛。否则,技巧只能像无根的飞蓬,漫无目的地流浪。
朗诵之所以是艺术,在于它需要基本功的修炼。这个基本功既包括以磨练“嘴皮子”为目的的“外功”,也包括以提升综合素养为目的的“内功”。
外功是长期锤炼的结果。如果没有标准的普通话、调控自如的呼吸、干净利索的吐字、优美动听的声音,嘴皮子很难富有韵味地完成有声语言的表达。锻炼嘴功就像杂技演员训练身体一样,只有长期的坚持,才能保证唇齿的控制力、气息的流畅性和声音的柔韧性。否则难以完成声音的“规定动作”。
内功是经年积累的结晶。如果没有扎实而全面的基础知识,没有广泛而深刻的人生感悟,没有注重内省和富有责任感的思想境界,朗诵者很难打开作者的心扉与之沟通,很难做到对文学作品全面而透彻的理解,也很难在技巧上进行正确的选择与运用。
朗诵是一门大众艺术,人人都可以朗诵,但要朗诵好却不容易,所以朗诵者要想达到一定的艺术境界,就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接受一定的专业训练。朗诵的基础条件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具备的,这就决定了达到一定艺术水准的艺术家只能是凤毛麟角。但这并不妨碍人们对朗诵的喜爱,人们需要从朗诵中抒发情感,陶冶情操,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并借此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和朗诵水平,学校也同样需要朗诵走进语文课堂,来进一步培养和提升学生们对祖国语言的热爱与运用能力。
总而言之,让人们更好地了解朗诵,做好朗诵,发挥朗诵应有的作用,这便是本书的立足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