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藏经·药师经(中华经典藏书·升级版)
- 许颖译注
- 16087字
- 2020-12-11 18:37:34
卷上
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
本品首先交代了释迦牟尼佛讲述地藏菩萨本愿经的时间、地点、缘起、对象。释迦牟尼佛在忉利天为母说法,十方诸佛菩萨皆来集会赞叹,十方天龙鬼神亦来集会,如来含笑,放大光明,出微妙音。继而,佛陀为号称智慧第一的文殊菩萨讲说了地藏菩萨发愿救度众生的宿世往因。地藏菩萨一世曾为大长者子,一世曾为婆罗门女,分别以不同的因缘于狮子奋迅具足万行如来及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前发愿,“尽未来际,不可计劫,为是罪苦六道众生,广设方便,尽令解脱,而我自身方成佛道”,因此,虽经百千亿劫,如今尚为菩萨。佛告诉文殊菩萨,今来集会忉利天者,无量无数,皆是地藏菩萨久远劫来,已度,当度,未度,已成就,当成就,未成就,地藏菩萨之威神誓愿,不可思议。
品:梵文Varga,音译跋渠,品类之义,聚类同者为一段。又有品别之义,彼此章段,义理差别,故名品。佛经当中,一品表示一个段落,与“章”同义。
如是我闻[1]。一时佛在忉利天[2],为母说法。尔时十方无量世界[3],不可说不可说一切诸佛,及大菩萨摩诃萨[4],皆来集会。赞叹释迦牟尼佛,能于五浊恶世[5],现不可思议大智慧神通之力[6],调伏刚强众生,知苦乐法。各遣侍者,问讯世尊[7]。
是时如来含笑[8],放百千万亿大光明云,所谓大圆满光明云、大慈悲光明云[9]、大智慧光明云、大般若光明云[10]、大三昧光明云[11]、大吉祥光明云、大福德光明云、大功德光明云、大归依光明云、大赞叹光明云。放如是等不可说光明云已,又出种种微妙之音,所谓檀波罗蜜音[12]、尸波罗蜜音[13]、羼提波罗蜜音[14]、毗离耶波罗蜜音[15]、禅波罗蜜音[16]、般若波罗蜜音、慈悲音、喜舍音[17]、解脱音、无漏音[18]、智慧音、大智慧音、狮子吼音[19]、大狮子吼音[20]、云雷音、大云雷音[21]。出如是等不可说不可说音已,娑婆世界[22],及他方国土,有无量亿天龙鬼神,亦集到忉利天宫,所谓四天王天[23]、忉利天、须焰摩天[24]、兜率陀天[25]、化乐天[26]、他化自在天[27]、梵众天[28]、梵辅天[29]、大梵天[30]、少光天[31]、无量光天[32]、光音天[33]、少净天[34]、无量净天[35]、遍净天[36]、福生天[37]、福爱天[38]、广果天[39]、无想天[40]、无烦天[41]、无热天[42]、善见天[43]、善现天[44]、色究竟天[45]、摩醯首罗天[46],乃至非想非非想处天[47],一切天众、龙众、鬼神等众,悉来集会。复有他方国土,及娑婆世界,海神、江神、河神、树神、山神、地神、川泽神、苗稼神、昼神、夜神、空神、天神、饮食神、草木神,如是等神,皆来集会。复有他方国土,及娑婆世界,诸大鬼王,所谓恶目鬼王[48]、啖血鬼王[49]、啖精气鬼王[50]、啖胎卵鬼王[51]、行病鬼王[52]、摄毒鬼王[53]、慈心鬼王[54]、福利鬼王[55]、大爱敬鬼王[56],如是等鬼王,皆来集会。
【注释】
[1] 如是我闻:为佛教经典固定的开篇用语,又作“我闻如是”、“闻如是”。据经典记载:释迦牟尼佛于入灭之际,嘱托多闻第一的阿难,在将其一生言教整理为经藏时,须于卷首加“如是我闻”一语,以与外道经典有所区别。“如是”,指经中所叙佛陀之言行举止;“我闻”,即经藏结集者阿难自言听闻佛陀之言行。又,“如是”意为信顺自己所闻之法;“我闻”则为坚持其信之人。此即信成就、闻成就,又作证信序。
[2] 一时:指说法的时间,亦即法会开始至法会圆满结束之某时,系经典序文六种成就之一,可径直理解为往昔某一个时候。佛:佛陀的简称。佛陀,梵文Buddha的音译,意为觉者。觉有三义,即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三项俱全者,方名为佛。在佛教创立的最初阶段,“佛”仅限于对释迦牟尼的尊称,后来则除了指释迦牟尼之外,也泛指一切觉悟成道、觉行圆满者。此处专指释迦牟尼佛。忉利天:梵文Trāyastrimsa,音译怛喇耶怛喇舍,亦称作三十三天。根据佛教的宇宙观,此天位居欲界第二天之须弥山顶,四面各为八万由旬,山顶四隅各有一峰,高五百由旬,由金刚手药叉神守护。中央之宫殿(善见城)为帝释天所居住,城外周围有四苑,是诸天众游乐之处。城之东北有圆生树,花开妙香薰远,城之西南有善法堂,诸天众群聚于此,评论法理。四方各有八城,加中央一城,合为三十三天城。据《正法念经》卷二十五载,佛母摩耶夫人命终后升入此天,佛成道后乃至忉利天为母说法三个月。
[3] 十方:为四方、四维、上下之总称,即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佛教主张十方有无数世界及净土,称为十方世界、十方法界、十方净土、十方刹等。其中之诸佛及众生,则称为十方诸佛、十方众生。世界:佛教以东西南北、上下等空间观为“界”,以过去、现在、未来等时间观为“世”,合起来称为“世界”。
[4] 菩萨摩诃萨:乃菩提萨埵与摩诃萨埵之简称。菩萨,梵文Bodhi-sattva,意译作道众生、觉有情、道心众生等。菩提,觉、智、道之意;萨埵,众生、有情之意,菩萨,即指以智上求无上菩提,以悲下化众生,修诸波罗蜜行,于未来成就佛果之修行者。摩诃萨,梵文Mahasattva,摩诃汉译为大,摩诃萨埵即大有情、大众生,谓此大众生愿大、行大、度众生大,于世间诸众生中为最上,不退其大心,故称摩诃萨埵。
[5] 五浊:在恶世、末世中出现的五种污浊。即劫浊,整个世界灾难不断;见浊,众生持邪恶见解;烦恼浊,众生具有贪、嗔、痴等烦恼;众生浊,众生的果报衰竭,心智迟钝,身体羸弱,苦不堪言;命浊,众生的寿命次第缩减,最后只有十岁。
[6] 神通:又作神通力。即依修禅定而得的无碍自在、超人间的、不可思议的能力和妙用。一般谓神通有六种:(一)神足通,又称神境智证通、身如意通、神境通、如意通、身通,即身能飞天入地,出入三界,变化自在的作用;(二)天眼通:又称天眼智证通、天眼智通,即能见一切事物的作用;(三)天耳通:又称天耳智证通、天耳智通,即能听闻一切声音的作用;(四)他心通:又称他心智证通、知他心通,即能洞悉他人思想的作用;(五)宿命通:又称宿住随念智证通、宿住智通、识宿命通,即能知前世事迹的作用;(六)漏尽通:又称漏尽智证通,即能断一切烦恼惑业,永远脱离生死轮回的作用。此中,前五通系依禅定而生起,故外道、声闻、缘觉及菩萨皆可得之;漏尽通,则仅有达小乘之无学位(阿罗汉)、大乘之等觉位者始能获得。神通虽然是禅定达到一定层次的自然显现,是说明修行境界的一种指标,但佛陀并不强调这种力量,而是强调靠智慧来开悟,随意显示神通甚至为菩萨戒律所禁止。
[7] 世尊:梵文Bhagavat,音译为薄伽梵,佛的尊称,意思是为世间所尊敬的人。
[8] 如来:梵文Tathāgata,佛的十种德号之一,意思是乘如实道,从因来果而成正觉,通俗地说,即已经觉悟的人。如来之涵义又分如来、如去两种:若作如去解,有乘真如之道,而往于佛果涅槃之义;若作如来解,则为由如实道而来,垂化三界。在佛教当中,如来为诸佛之通号。
[9] 慈悲:慈,梵语Maitrya,悲,梵语Karuṇa。慈爱众生并给与快乐(与乐),称为慈;同感其苦,怜悯众生,并拔除其苦(拔苦),称为悲;二者合称为慈悲。
[10] 般若:梵文Prajñā的音译,智慧之意。特别指观照空理的智慧,这不是一般的知解,而是一种觉悟的慧观,所观的不是在相对格局下的对象,而是诸法缘起,因而是空无自性、空无所得的理境,即是绝对的真理。
[11] 三昧:梵文、巴利语Samādhi的音译,又音译作三昧定、三摩地。定的异名,汉译作等持,即将心定于一处(或一境)的一种安定状态。行者住于三摩地,观想凝照,智慧明朗,即能断除一切烦恼而证得真理。
[12] 檀:梵文、巴利语Dāna,又译作檀那,布施、施舍之义,六度中的施度,即以慈悲心而施福利与人之义。佛教中的施有三种:(一)财施,即以财物去救济疾病贫苦的人;(二)法施,即以正法去劝人修善断恶;(三)无畏施,即不顾虑自己的安危去解除别人的怖畏。波罗蜜:梵文、巴利语Pāramitā的音译,意译到彼岸、度无极、度。其本意为完全、绝对圆满,指修行的完成,但一般作菩萨的修行解。它包括:布施(檀那)、持戒(尸罗)、忍辱(羼提)、精进(毗离耶)、禅定(禅那)、智慧(般若),总称六波罗蜜。
[13] 尸:指尸罗,梵文Sīla的音译,即持戒。意思是制止恶行不为,遇到善事恭敬去做。尸罗波罗蜜为六波罗蜜即六度之一。
[14] 羼(chàn)提:梵文Ksanti的音译,即令心安稳,堪忍外在之侮辱、恼害等,亦即凡加诸身心之苦恼、苦痛,皆堪忍之,而不忿怒、不结怨、不怀恶意。
[15] 毗(pí)离耶:梵文Virya的音译,汉译为精进。精进有身精进、心精进。身精进是昼夜六时诵经拜忏礼佛;心精进即昼夜六时,念兹在兹,一心忆念佛法而不忘失。
[16] 禅:梵文Dhyāna的音译,意译作静虑、止他想、系念专注一境、正审思虑、思惟修等,寂静审虑之意,指将心专注于某一对象,极寂静以详密思惟之定慧均等的状态。禅为大乘、小乘、外道、凡夫所共修,然其目的及思惟对象则各异。
[17] 喜舍:指四无量心(慈、悲、喜、舍)中之第三喜无量心、第四舍无量心。思惟无量之众生离苦得乐,而入于喜,称为喜无量心;思惟自己对于无量之众生,无爱亦无憎,而入于舍,称为舍无量心。又欢喜供养三宝而施给金钱、物品等,也称作喜舍。
[18] 无漏:漏,为漏泄、漏落之意,乃烦恼之异名。烦恼能令人落入三恶道,故称有烦恼之法为有漏;称离烦恼垢染之清净法为无漏,如涅槃、菩提等。
[19] 狮子吼:狮子乃众兽之王,譬喻佛说法,一切外道皆远避之。
[20] 大狮子吼:喻佛说大乘法门,令闻者振作无畏,勇猛精进发大菩提心。
[21] 云雷音、大云雷音:譬喻佛身像云,佛说法像雨,佛的音像雷一样能够远震,使众生听了雷音,猛然警悟,生欢喜心。
[22] 娑婆世界:娑婆,梵文Sahā之音译,亦译为沙诃、娑诃楼陀,意为堪忍、忍土。谓此界众生安忍于十恶而不肯出离,故名为忍。又诸佛菩萨行利乐时,堪受诸苦恼,表其无畏与慈悲,故名。又此界众生有贪、嗔、痴等烦恼,相互忍受,故名。佛教常以此为三千大世界之名,实即指释迦牟尼进行教化的现实世界。
[23] 四天王天:是欲界六天中之第一天,在须弥山腰。东边是持国天,南边是增长天,西边是广目天,北边是多闻天。以人间五十岁为一昼夜,定寿五百岁。
[24] 须焰摩天:又作夜摩天,欲界六天之第三天,意译为善时分。此界光明赫奕,无昼夜之分,居于其中时时享受不可思议之欢乐,以人间二百岁为一昼夜,定寿两千岁。
[25] 兜率陀天:又作兜率天,意译知足天、妙足天,乃欲界六天中之第四天。此天有内、外二院,兜率内院乃补处菩萨之居处,现在则有弥勒菩萨在其中说法。此中的天人寿命为四千岁,其一昼夜,相当于人寿的四百年。
[26] 化乐天:又称化自在天,为欲界六天之第五天,能自己造妙乐的境地而自得其乐,以人间八百岁为一昼夜,定寿八千岁。
[27] 他化自在天:又作他化乐天。此天假他所化之乐事以成己乐,故称。其主名自在天王,乃欲界之主,以人间一千六百岁为一昼夜,定寿一万六千岁。
[28] 梵众天:色界的初禅三天之第一天。梵,清净无欲的意思,梵众,谓此天的众生清净无染欲,乃初禅天主之民众。
[29] 梵辅天:色界的初禅三天之第二天,为大梵天的辅臣。
[30] 大梵天:色界初禅天之天主,梵名尸弃。大梵天在印度婆罗门教中,是这世界的造物主,也是婆罗门教最推尊的主神,但在佛教里,则被视为佛教的护法神。从佛教的“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世界观来看,帝释天生活在欲界,而大梵天则在色界。色界众生与欲界众生有显著的不同,他们没有淫欲与食欲,但具有净妙形质,且都在禅定境界中。
[31] 少光天:色界第二禅天之第一天。此天于二禅天中光明最少,故名。
[32] 无量光天:色界第二禅天之第二天。此天光明增胜,无有限量,故名。
[33] 光音天:色界第二禅天之第三天。此界众生无有音声,以定心所发之光明为语音。
[34] 少净天:色界第三禅天之第一天。意识受净妙之乐,故名净;第三禅天之中,此天所受净妙之乐最少,故名少净。
[35] 无量净天:色界第三禅天之第二天。此天意地之乐受,于此转增,胜于少净天,难以量测,故名。
[36] 遍净天:色界第三禅天之第三天。谓此天乐受最胜,其净周遍,故名。
[37] 福生天:色界十八天之一。修胜福力的菩萨,方才可以生到这重天上。
[38] 福爱天:色界十八天之一。此天已舍苦乐之心与定心圆融一体,生清净胜解之力,所得之福,受用无穷。
[39] 广果天:色界十八天之一。谓此天之果报广大,无有胜之者。
[40] 无想天:色界十八天之一。修习无想定而达到的境界。生此天者,念想灭尽,仅存色身及不相应行蕴,故称。
[41] 无烦天:色界十八天之一。此天离欲界之苦与色界之乐,而无烦恼,故名。
[42] 无热天:色界十八天之一。此天已除杂修静虑之上中品诸障,意乐调柔,离诸热恼,故名。
[43] 善见天:色界十八天之一。此天以定力殊胜而所见清澈,故称善见。
[44] 善现天:色界十八天之一。此天天众已得上品之杂修静虑,果德易彰,故名。
[45] 色究竟天:色界十八天之一。此天乃修最上品四禅者所生之处,其果报于有色界中为最胜,故名。
[46] 摩醯(xī)首罗天:乃大自在天之梵文音译。其主为色界之吏,名自在天王,住在第四禅天,形像通常为八臂三目,手执白拂,乘白牛。此天原为婆罗门教之主神湿婆,与毗湿奴同居梵天之下,后来成为三者同位。在印度教中,大自在天被视为世界最高位的神,是宇宙世界的创造者。此神被吸收入佛教后,成为居住在色究竟天的圣者,在大乘佛教中,更被视为是位居法云地的圣者。
[47] 非想非非想处天:又作非非想天,此乃无色界之第四天。此天位于三界九地之顶上,故称有顶天,非想非非想乃就此天之禅定而称之。此天之定心,至极静妙,已无粗想,故称非想;尚有细想,故称非非想。
[48] 恶目鬼王:这种鬼王的眼睛非常可怕,有青色、红色、白色,又大又凶,令人一见毛骨悚然。
[49] 啖血鬼王:这种鬼王专门吸人的血,多数住在屠杀的刑场中。
[50] 啖精气鬼王:这种鬼王专门吃人及五谷之精气。
[51] 啖胎卵鬼王:这种鬼王专门吃人胎和各种蛋类,不是整个吞下,而只吸其气而已。
[52] 行病鬼王:若谁应该受报生病,行病鬼王就到他那里去撒些病菌,那人就会得病。
[53] 摄毒鬼王:这个鬼王能把一切毒气毒物收摄,以免各种瘟疫毒症,伤害众生。
[54] 慈心鬼王:这个鬼王,虽然长得很丑陋,但是他心肠很慈悲,特别爱护小孩。
[55] 福利鬼王:这个鬼王虽然头大肚大,像个大头怪,但是常常福利人们。
[56] 大爱敬鬼王:他对一切人都爱护与尊敬。
【译文】
这部经是我(阿难)亲闻佛陀这样宣说的:
一时,释迦牟尼佛为报母生育之恩,知道母亲已生在忉利天,就上升到忉利天专门为母亲说法。当时,十方无数世界,有不可说、不可说一切诸佛及大菩萨摩诃萨,听说释迦牟尼佛到忉利天为母说法,都来随喜参加这个法会。法会中,无量诸佛及大菩萨摩诃萨同声赞叹释迦牟尼佛,能够在娑婆世界的五浊恶世里,现种种不可思议大智慧神通之力,调伏刚强众生,使他们明了离苦得乐的佛法。诸佛及大菩萨摩诃萨,都分别派遣侍者来向世尊致敬。
这时,释迦牟尼佛慈悲含笑,放出百千万亿大光明云,分别是大圆满光明云、大慈悲光明云、大智慧光明云、大般若光明云、大三昧光明云、大吉祥光明云、大福德光明云、大功德光明云、大归依光明云、大赞叹光明云。呈现如此不可胜数的光明云以后,又出种种微妙的声音,分别是布施波罗蜜音、持戒波罗蜜音、忍辱波罗蜜音、精进波罗蜜音、禅定波罗蜜音、般若波罗蜜音、慈悲音、喜舍音、解脱音、无漏音、智慧音、大智慧音、狮子吼音、大狮子吼音、云雷音、大云雷音。发出如此不可胜数的声音之后,娑婆世界及他方世界种种国土,有无量亿的天龙鬼神,也集合到这忉利天宫,他们是四天王天、忉利天、须焰摩天、兜率陀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少光天、无量光天、光音天、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福生天、福爱天、广果天、无想天、无烦天、无热天、善见天、善现天、色究竟天、摩醯首罗天,直到非想非非想处天,一切天众、龙众、鬼神等众,都来集会。另外,还有其他世界及娑婆世界上的各种神祇亦来集会,包括海神、江神、河神、树神、山神、地神、川泽神、苗稼神、昼神、夜神、空神、天神、饮食神、草木神等。还有他方世界及娑婆世界中的各种鬼王,所谓恶目鬼王、啖血鬼王、啖精气鬼王、啖胎卵鬼王、行病鬼王、摄毒鬼王、慈心鬼王、福利鬼王、大爱敬鬼王等,这许多鬼王也来参加法会。
尔时释迦牟尼佛,告文殊师利法王子菩萨摩诃萨[1]:汝观是一切诸佛菩萨,及天龙鬼神,此世界、他世界,此国土、他国土,如是今来集会,到忉利天者,汝知数否?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若以我神力,千劫测度[2],不能得知。佛告文殊师利:吾以佛眼观故[3],犹不尽数。此皆是地藏菩萨久远劫来,已度、当度、未度,已成就、当成就、未成就。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我已过去久修善根,证无碍智[4],闻佛所言,即当信受。小果声闻[5]、天龙八部[6],及未来世诸众生等,虽闻如来诚实之语,必怀疑惑。设使顶受,未免兴谤。唯愿世尊,广说地藏菩萨摩诃萨,因地作何行[7]、立何愿,而能成就不思议事。
佛告文殊师利:譬如三千大千世界[8],所有草木丛林、稻麻竹苇、山石微尘,一物一数,作一恒河[9];一恒河沙,一沙一界;一界之内,一尘一劫;一劫之内,所积尘数,尽充为劫。地藏菩萨证十地果位以来[10],千倍多于上喻,何况地藏菩萨在声闻、辟支佛地[11]。文殊师利,此菩萨威神誓愿,不可思议。若未来世,有善男子善女人[12],闻是菩萨名字,或赞叹,或瞻礼,或称名,或供养,乃至彩画、刻镂、塑漆形像,是人当得百返生于三十三天,永不堕恶道。
文殊师利,是地藏菩萨摩诃萨,于过去久远不可说不可说劫前,身为大长者子[13]。时世有佛,号曰狮子奋迅具足万行如来[14]。时长者子,见佛相好[15],千福庄严[16]。因问彼佛,作何行愿,而得此相?时狮子奋迅具足万行如来告长者子:欲证此身,当须久远度脱一切受苦众生。文殊师利,时长者子因发愿言:我今尽未来际,不可计劫,为是罪苦六道众生[17],广设方便[18],尽令解脱,而我自身方成佛道。以是于彼佛前立斯大愿,于今百千万亿那由他不可说劫[19],尚为菩萨。
【注释】
[1] 文殊师利法王子:文殊师利,梵文Mañjuśri,意译为妙吉祥,音译另有曼殊室利。是大乘佛教中以智慧为特德的菩萨,往昔曾为诸佛之师,为释迦牟尼的左胁侍,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法王子,是指文殊菩萨将来会作佛的事业的继承人,如同王子之要继承国王的位置。佛陀自己也宣布过,我为法王,于法自在,所以文殊菩萨被称为法王子。
[2] 劫:梵文Kalpa,音译作劫波。这是印度表示极其长久时间的一个单位,分为小劫、中劫、大劫。按佛教说法,起初人寿有八万四千岁,每百年人寿减一岁,当减至人寿仅十岁时,已过了八万三千九百九十个一百年,然后又每百年增一岁,直至人寿达八万四千岁,即又过了一个八万三千九百九十个一百年,称为一小劫;如是二十个小劫,称为一中劫;如是八十个小劫,称为一大劫。
[3] 佛眼:指诸佛照破诸法实相,而慈心观众生之眼。佛眼具足肉眼、天眼、慧眼、法眼四种眼之作用,此眼无事不见、无事不知、无事不闻,闻见互用,无所思惟,一切皆见。
[4] 证:修习正法,如实体验而悟入真理,称为证。有契会真理而悟入之意,故有契证、证契、证会、证悟、证入等语词。又证之境地,乃唯有自己体验之意,故有己证、内证、自内证之称。就能证而言,称为证智、证知;对修因而言,称为证得、证果。
[5] 声闻:指听闻佛陀声教而证悟的出家弟子。声闻原指佛陀在世时的诸弟子,后与缘觉、菩萨相对,而为二乘或三乘之一。声闻乘,是专为声闻所说的教法,其主要内容是观四谛之理,修三十七道品,断见、思二惑而次第证得四沙门果,以期入于“灰身灭智”之无余涅槃。
[6] 天龙八部:守护佛法的八种神。天龙为别称,八部是总称。这就是:天人、龙、夜叉、乾达婆(乐神)、阿修罗、迦楼罗(金翅鸟)、紧那罗(歌神)、摩睺罗伽(大蟒蛇、地龙)。
[7] 因地:为“果地”之对称。地者,位地,阶位之意,指修行佛道,由因行至证果间的阶位。相对佛果之果位而言,等觉以下者悉为因地;对于初地以上之菩萨而言,地前菩萨之阶位皆为因地,即对已证位者,称未证位者为因地。
[8] 三千大千世界:又称三千世界,这是古代印度人对全宇宙的称呼。按一般所谓的世界,以须弥山为中心,其周围有四大洲,其四周又有九山八海,这便是人所居的世界,是一小世界。一千个小世界构成一小千世界;小千世界的一千倍,是中千世界;中千世界的一千倍,则是大千世界。这大千世界由小、中、大三种千世界而成,故称三千世界或三千大千世界。
[9] 恒河:印度最大的河流,在今印度与孟加拉国境内。发源于雪山南部,其流域即恒河平原,四通八达,丰饶广阔,为数千年来印度文明之中心,佛陀说法亦多在恒河流域。恒河多沙,其数无量,故经中遇说数目极多时,为通晓起见,即以恒河沙为喻。
[10] 十地:指佛教修行过程中的十个阶位,即欢喜地、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证了这十地,渐开佛眼,成一切种智。
[11] 辟支佛:梵文Pratyeka-buddha,意译为缘觉或独觉。共有二义:一、出生于无佛之世,当时佛法已灭,但因其前世修行的因缘,自以智慧得道;二、自觉不从他闻,观悟十二因缘之理而得道。
[12] 善男子、善女人:佛教经典中对在家的信男、信女,每用善男子、善女人称呼。所谓的“善”,系对信佛、闻法、行善业者之美称。亦可将善男子、善女人理解为优婆塞、优婆夷,即皈依佛法,受持五戒的男子、女人。
[13] 长者:为家主、居士之意,一般则通称富豪或年高德劭者为长者。
[14] 狮子奋迅:狮子奋起之时,诸根开张,身毛皆竖,其势迅速勇猛,以其威仪啸吼之相,令其余兽类尽失其威,以此喻佛之大威神力。具足万行,指一切具足,福慧圆满。如来是佛之通称。
[15] 相好:佛的身体所具足的微妙的特征。相是大的特征,好是小的特征。佛有三十二种相,八十种好。
[16] 千福庄严:此种相须在百劫之中修福方可得。每修一百福可得一相,称为百福庄严;修成三十二相则需三千二百福,因称千福庄严。
[17] 六道:指众生根据其生前的善恶行为,有六种轮回转生的趋向或境地,即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也叫“六趣”。前三道为恶道,后三道为善道。
[18] 方便:或译善权、权宜。有三重意义:一指大乘菩萨不能像小乘一样自利,还必须运用各种手段利益他人;一是指为软化众生不得不因地因人制宜采取各种灵活方法,也即所谓权方便、权宜;有时也指为证见真理而修的加行。
[19] 那由他:梵文Nayuta之音译,又译为那由多、那庾多,为数目的单位。意约为中国所说之“亿”,通常只是表示数目甚大之意。
【译文】
这时,释迦牟尼佛对文殊师利法王子菩萨摩诃萨说:“你看,这一切诸佛、菩萨及天龙鬼神,有来自此世界的;有来自其它世界的;有来自这方国土(即阎浮提)的;有来自他方国土的,如今都来到忉利天集会,你知道他们的数目一共有多少吗?”文殊师利回答佛说:“世尊,以我所拥有的神通和力量,即使花上一千大劫这么长的时间来测算,也还是不能得知有多少数啊!”佛告诉文殊师利菩萨说:“我以佛眼智慧来测算,也无法得知其确切数目。这些都是地藏菩萨从久远的、不可计量的劫数直到现在,已度脱使令成佛、正度脱使令成佛以及将度脱使令成佛的众生。”文殊菩萨代一切众生向佛恭敬启问:“世尊啊!我于过去无量阿僧祇劫以前直到现在,勤修善根福德智慧,已彻底证悟了无碍智。因此,凡是听到佛所说的一切,都能够坚信受持。但对那些小果位的声闻、天龙八部以及未来世的一切众生,即使听到了如来真实不虚的话语,一定心里还是要生起疑惑的。即使出于恭敬,勉强接受,难免在外界的影响下说出诽谤的话来,反而使这些众生因此而造罪了。因此,我请求世尊,能否为这些众生,比较详细地介绍一下地藏菩萨摩诃萨,他从初发心时起直到现在,一直在作哪种修行,立哪种大愿,才能成就现在所说的那样不可思议的功德神力呢?”
佛告诉文殊师利菩萨说:“譬如说,将三千大千世界里所有的草木、丛林、稻麻、竹子、芦苇、山石、微尘等每一件东西记一个数,每一个数算作一条恒河;每一条恒河里有那么多的沙,将那么多的恒河里所有的沙,每一粒沙子算作一个世界;每一个世界都碎成微尘,每一粒微尘算作一个大劫;将一个大劫里所积的微尘数,再统统算为劫数。地藏菩萨自从证到十地果位以来所经过的劫数、度化的众生,远远超过上述比喻的数量之千倍。更何况地藏菩萨在声闻、辟支佛时所修行的时间与度化的众生,那更是多得无法想象了。文殊师利,这位菩萨的神通威力、宏誓大愿真是不可思议。倘若在未来世界里,有善男子或善女人,有缘能听到地藏菩萨的名号,或是赞叹,或是恭敬瞻礼,或是称念地藏菩萨的名号,或是拿灯烛、香花、饮食、衣服、燃香、果品等供于菩萨像前,或是绘画地藏菩萨形像、用玉石雕刻地藏菩萨形像、用土木胶漆彩帛等塑造地藏菩萨的形像,此人即能够以上述的功德,上升至忉利天,往返生于三十三天,永不会堕落到恶道中去。
“文殊师利,这位地藏菩萨摩诃萨,在过去久远不可说不可说大劫之前,有一次投生为一位大长者家的儿子。在那个时代里,正好有一位佛住世,佛的名号称狮子奋迅具足万行如来。这位大长者子见到佛的相貌威仪非常的美好,兼备了千种的福慧与庄严,因此想要知道其原因,就来到佛前恭敬发问,立了什么样的誓愿,做了什么样的功德,才能感应到这种圆满的妙相。当时狮子奋迅具足万行如来就告诉长者子说:‘要想修证到这样圆满微妙的相貌和身形,应当在非常长久的遥远年代里,以佛法的清净智慧去度脱一切受苦的众生。’长者子听佛这样说了以后,当时就在佛前立下宏誓大愿说:‘我现在发愿,从今天起,以至尽未来际无数劫的岁月里,为一切六道中受苦的众生,以佛法的智慧,用种种方便使他们都能解脱生死,而后我自身再证得涅槃而成佛。’正是由于大长者子在狮子奋迅具足万行如来前发了如此誓愿,所以直到今天,虽然已经经过了百千万亿那由他不可说的大劫这么长的时间,仍然行菩萨道,度化众生。”
又于过去不可思议阿僧祇劫[1],时世有佛,号曰觉华定自在王如来[2],彼佛寿命四百千万亿阿僧祇劫。像法之中[3],有一婆罗门女[4],宿福深厚[5],众所钦敬,行住坐卧,诸天卫护。其母信邪,常轻三宝[6]。是时圣女广设方便,劝诱其母,令生正见[7]。而此女母,未全生信,不久命终,魂神堕在无间地狱[8]。时婆罗门女,知母在世不信因果[9],计当随业,必生恶趣[10]。遂卖家宅,广求香华,及诸供具,于先佛塔寺,大兴供养。见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其形像在一寺中,塑画威容,端严毕备。时婆罗门女,瞻礼尊容,倍生敬仰。私自念言:佛名大觉,具一切智[11]。若在世时,我母死后,倘来问佛,必知处所。时婆罗门女,垂泣良久,瞻恋如来。忽闻空中声曰:泣者圣女,勿至悲哀,我今示汝母之去处。
婆罗门女合掌向空,而白空曰:是何神德,宽我忧虑?我自失母已来,昼夜忆恋,无处可问,知母生界[12]。
时空中有声,再报女曰:我是汝所瞻礼者,过去觉华定自在王如来。见汝忆母,倍于常情众生之分,故来告示。
婆罗门女闻此声已,举身自扑,肢节皆损。左右扶侍,良久方苏。而白空曰:愿佛慈愍,速说我母生界。我今身心,将死不久。
时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告圣女曰:汝供养毕,但早返舍,端坐思惟吾之名号,即当知母所生去处。
时婆罗门女,寻礼佛已,即归其舍。以忆母故,端坐念觉华定自在王如来,经一日一夜。忽见自身到一海边,其水涌沸,多诸恶兽,尽复铁身,飞走海上,东西驰逐。见诸男子女人,百千万数,出没海中,被诸恶兽争取食啖。又见夜叉[13],其形各异,或多手多眼,多足多头,口牙外出,利刃如剑。驱诸罪人,使近恶兽。复自搏攫,头足相就。其形万类,不敢久视。时婆罗门女,以念佛力故,自然无惧。
有一鬼王,名曰无毒,稽首来迎,白圣女曰:善哉菩萨,何缘来此?
时婆罗门女问鬼王曰:此是何处?
无毒答曰:此是大铁围山西面第一重海[14]。
圣女问曰:我闻铁围之内,地狱在中,是事实否?
无毒答曰:实有地狱。
圣女问曰:我今云何得到狱所?
无毒答曰:若非威神,即须业力[15]。非此二事,终不能到。
圣女又问:此水何缘,而乃涌沸,多诸罪人,及以恶兽?
无毒答曰:此是阎浮提造恶众生[16],新死之者。经四十九日后,无人继嗣,为作功德,救拔苦难;生时又无善因。当据本业所感地狱,自然先渡此海。海东十万由旬[17],又有一海,其苦倍此。彼海之东,又有一海,其苦复倍。三业恶因之所招感[18],共号业海,其处是也。
圣女又问鬼王无毒曰:地狱何在?
无毒答曰:三海之内,是大地狱,其数百千,各各差别。所谓大者,具有十八。次有五百,苦毒无量。次有千百,亦无量苦。
圣女又问大鬼王曰:我母死来未久,不知魂神当至何趣?
鬼王问圣女曰:菩萨之母,在生习何行业?
圣女答曰:我母邪见,讥毁三宝。设或暂信,旋又不敬。死虽日浅,未知生处。
无毒问曰:菩萨之母,姓氏何等?
圣女答曰:我父我母,俱婆罗门种。父号尸罗善现,母号悦帝利。
无毒合掌启菩萨曰:愿圣者却返本处,无至忧忆悲恋。悦帝利罪女,生天以来,经今三日。云承孝顺之子,为母设供修福,布施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塔寺。非唯菩萨之母得脱地狱,应是无间罪人,此日悉得受乐,俱同生讫。
鬼王言毕,合掌而退。
婆罗门女寻如梦归。悟此事已,便于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塔像之前,立弘誓愿:愿我尽未来劫,应有罪苦众生,广设方便,使令解脱。
佛告文殊师利:时鬼王无毒者,当今财首菩萨是。婆罗门女者,即地藏菩萨是。
【注释】
[1] 阿僧祇:梵文Asaṃkhya的音译,意译为无数、无央数。佛教用以表示极为大量,无法以一般算数表示的计算单位。
[2] 觉华定自在王如来:觉悟时心境开朗,如莲华开放,故称觉华;摄心入定,抉破罗网,得大自在,所以称作定自在王。
[3] 像法:佛法有正法时代、像法时代、末法时代,这是就佛入灭后其教法的流行状态而分的三个时期。正法时代,这是教、行、证都具体显现的时期;像法时代,证已不存在,只有教与行二者存留,这是模仿正法的时期,故称像法时代;末法时代,只有教,而无行、证的时期,是佛教衰微的时代。其时间长短说法不一,一般正法为五百年或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万年。
[4] 婆罗门:梵文Brāhmaṇa的音译,意为清净。古印度四种姓之首,称最胜种姓,属祭司阶层,掌握社会的一切知识,包括宗教解脱的知识。专求解脱的婆罗门又称梵志。通常认为,婆罗门的责任有六法,即研习吠陀,传授吠陀,为自己祭祀,为他人祭祀,接受他人的施舍与布施他人。
[5] 宿福:过去世所作之善根功德。若以一生为限,迄今所作之善事亦称宿福,又称宿作福、宿善。
[6] 三宝:梵文Triratna,即佛、法、僧。佛是已开悟的人,法是指佛的教法,僧是信奉佛的教法的僧众。以上三者,威德至高无上,永不变移,如世间之宝,故称三宝。
[7] 正见:指正确的知见,即能解知世间出世间因果,如实审虑诸法性相之有漏无漏的般若智慧。正见是八正道和十善之一,也就是对因果、事理、四圣谛及三法印等信受理解,并以之作为自己的见地。八正道以正见为首,因为有了正见,才能够对于事理有正确的认识,从而破除虚妄与偏见,悟入正道。
[8] 无间地狱:无间,梵名Avici,音译作阿鼻、阿鼻旨,为八热地狱之第八。位于南赡部洲(即阎浮提)之地下二万由旬处,深广亦二万由旬,堕此地狱之有情,受苦无间。凡造五逆罪之一者,死后必堕于此。所谓无间之义有五,即(一)趣果无间,命终之后,直接堕此狱中,无有间隔;(二)受苦无间,一堕此狱,直至罪毕出狱,其间所受之苦无有间断;(三)时无间,一劫之间,相续而无间断;(四)命无间,一劫之间,寿命无间断;(五)身形无间,地狱纵横八万四千由旬,身形遍满其中而无间隙。
[9] 因果:指原因与结果,亦即指因果律。因果,是佛教教义体系中用来说明一切事物相互关系的基本理论。盖一切诸法之形成,“因”为能生,“果”为所生。也就是说,能引生结果者为因,由因而生者为果。在时间上,因果遍于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在空间上,则除无为法之外,一切事物皆受因果律支配,佛、菩萨亦然。一切事象,都依因果法则而生灭变化,这一理论反映在伦理方面,则体现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确切地说,“善因乐果,恶因苦果”,也就是人们通常所理解的因果报应。
[10] 恶趣:趣,为往到之义。恶趣即由恶业所感,而应趣往之处所,又称恶处、恶道。这是作为恶业结果的一种生存状态,是痛苦迷妄的生存环境。具体地说,指的是地狱、饿鬼、畜生三个处所。
[11] 一切智:梵文Sarvajña,音译为萨婆若、萨云然,为佛教所说的三智(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之一,指了知内外一切法相之智。具体地说,如实了知一切世界、众生界、有为、无为事、因果界趣之差别,及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者,称为一切智。
[12] 生界:现生结束后受生、托生的境地。
[13] 夜叉:梵文yakşa,又音译为药叉、夜乞叉,汉译为捷疾鬼。佛教八部众之一,以毗沙门天眷属的身份,守护北方。通常指住于地上或空中,以威势恼害人,或守护正法之鬼类。
[14] 铁围山:以须弥山为中心,外有九山八海,第八海为咸海。南赡部洲等四大洲在此,围绕咸海者即是铁围山。
[15] 业力:即善恶之业有生起苦乐果之力用,称为业力。业,梵语Karman,音译作羯磨,为造作之义,意谓行为、所作、行动、作用、意志等身心活动,或单由意志所引生之身心生活。过去的作为有招感现在果的力量;现在的作为有招感来世果的力量,因此,业力是轮回的基础。
[16] 阎浮提:南赡部洲的别称。按印度人的地理观,作为宇宙中心的须弥山四面有咸海,海中有四大部洲,分别为东胜神洲,南赡部洲,西牛贺洲,北俱卢洲。佛经中云阎浮提有三大特点胜于其他三洲:一勇猛强记,于诸教法勇猛读诵、记闻广博、心不忘失;二勤修梵行,谓南洲之人,于诸清净梵行,则能精勤修习;三佛出其土,谓南洲众生,其人易化,一切圣贤,皆出其中,所以佛陀在此土降生。
[17] 由旬:梵文Yojana,系古印度计算距离的单位。以帝王一日行军的路程为一由旬,约四十里。
[18] 三业:即身、口、意三业。(一)身业,指身所作及无作之业,有善有恶,若杀生、不与取、欲邪行等为身恶业;若不杀、不盗、不邪淫,即为身善业。(二)口业,又作语业,指口所作及无作之业,有善有恶,若妄语、离间语、恶语、绮语等为口恶业;若不妄语、不两舌、不恶语、不绮语则为口善业。(三)意业,指意所起之业,有善有恶,若贪欲、嗔恚、邪见等为意恶业;若不贪、不嗔、不邪见则为意善业。
【译文】
再者,在过去不可思议无量数劫以前,当时世上有佛住世,号为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寿命为四百千万亿无量数劫。在觉华定自在王佛教化的像法时代中,有一位出身婆罗门的女子,由于曾在过去无量世当中积累了无量的善根与福德,因此为大众所尊重钦佩,无论何时何地,行住坐卧之时总有天神在暗中保护着她。她的母亲不幸信了邪教邪说,非但不信佛,反而还常常轻视佛法僧三宝。为此,这位圣女想尽了种种方法,劝说、诱导她母亲,希望母亲能产生正知正见。但其母由于业障太重,善根太少,始终对佛法三心二意,不能完全信仰奉持。不久之后,她母亲寿终,魂神堕落到无间地狱中去了。婆罗门女知道其母亲在世时不相信因果报应,以其所作的恶业,命终之后,一定会堕入恶趣。为了救度母亲,她就变卖了自己的家园房舍及种种资产,筹办购买了上好名贵的香和花,以及其它各种供佛所用的器具物品,在各处佛像、宝塔、寺院当中一心供养。在一座寺院里,她见到一尊觉华定自在王如来的塑像,其形像威严慈祥、亲切端庄,惟妙惟肖,形神兼备,栩栩如生。当时,婆罗门女恭敬瞻礼佛的尊容时,心里升起加倍的敬仰,心想“佛的名号既然称为大觉,具备一切智而无所不知。佛在世时,母亲死后,倘若我来问佛我母死后所去的生地,佛肯定能知道并会告诉我的”。怀着遗憾与悲伤,婆罗门女在佛像前,一边伤心地哭泣,一边不停地礼拜念佛。不知过了多久,忽然空中有个声音在说:“那位正在哭泣的圣女,不要太过悲伤了,我现在就来告诉你母亲死后所生的地方。”
婆罗门女听到这声音之后,非常激动,合掌向空中问道:“是哪一位有德之神,来安慰我的忧虑?我自从失去母亲以来,日日夜夜怀着悲伤的心情忆念我的母亲,无处去问她现在生在什么世界了。”
这时空中的声音再次告诉婆罗门女说:“我就是你现在正在瞻仰礼拜的过去佛觉华定自在王如来。见你思母心切,远远超过人之常情,所以来告诉你母亲的生处。”
婆罗门女听到这声音,激动万分,情不自禁扑倒在地,以至于手足关节都折损了。旁人赶紧过来扶住她,安慰她,过了好一会才苏醒过来,泪流满面地对空中说:“愿佛慈愍于我,快点告诉我母亲所生之处吧!我如今长久思念母亲,身心交瘁,都快要死了。”
这时,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再次告诉圣女说:“你等供养仪式完毕以后,早点回家,在家中净室里,端身正坐,排除一切杂念,专心忆念我的名号,到一定的时候之后,即可知道你母亲所生的去处了。”
婆罗门女礼佛供养之后,立刻回到自己家中。她端正坐好,因思念母亲心切,一刻不敢分心,全心全意称念觉华定自在王如来的名号,经一日一夜之久。忽然间觉得自己来到了一个大海边,这大海里的水,犹如滚汤一样,沸涌不止,海水中还有许许多多极其凶恶的怪兽,身子都是以铁化成,来来往往地在海面上飞行,东奔西跑。只见海里有成千上万的男男女女,一会儿漂上来,一会儿沉下去,被这些恶兽争来抢去地吞吃。又见到各种各样形状不同的夜叉:有的生了好多只手,有的生了好多只眼,有的生了好多只头,有的生了好多只脚等等,这些夜叉露出白森森好像刀剑一样锋利的牙齿。它们追赶驱逐着这些罪人,使他们挨近恶兽,好让这些恶兽吞吃他们。不但如此,这些夜叉也亲自动手争夺、攫取这些罪人,随意玩弄。有的把罪人的头和脚弯在一起,捆作一团;有的把他们的身体拉长压扁,如搓面团一般。这些夜叉的形状千奇百怪,种类多到数不清,令人毛骨悚然,不敢久视。婆罗门女因为有佛力加被,看到这些骇人的景象,当然不会产生恐惧的心理。
正在这时,有一位鬼王,名字叫无毒,恭敬作礼来迎接圣女,对他说:“善哉,菩萨,您为什么到这里来呀?”
婆罗门女问鬼王说:“这儿是什么地方?”
无毒鬼王回答说:“这儿是大铁围山西面的第一重海。”
圣女问:“我听说大铁围山内是地狱,这是真的吗?”
无毒回答说:“大铁围山里边,确确实实是地狱的所在。”
圣女又问:“我现在怎么会来到地狱呢?”
无毒回答说:“倘若不是依靠佛菩萨的威神之力,那便是因为本身所造地狱之业而来。除了这两种力量,谁也无法到这个地方来。”
圣女又问:“这里的海水为什么会像沸汤一样上下涌沸啊?为什么在海里有那么多的罪人和种种凶恶的怪兽呢?”
无毒回答说:“这些都是阎浮提的造恶众生,新死不久。经过七七四十九天后,由于没有亲戚、子女、朋友为他们作超度功德,使他们能脱离这地狱的苦难;同时,他们生前又没有好好修善,没有求得佛法僧三宝力量的加持,所以按照他们生前所作的恶业,就感应到地狱来了。一般来说,在进入地狱之前,要先渡过这一重海,此海往东过去有十万由旬,又有一海,那里的痛苦比这一重海还要加重一倍。在那重海的东边,又有一海,其中的苦楚更是倍上加倍。这三个业海都是由于众生身、口、意三业所造的恶因,而感召的痛苦之果,通常所称的业海,指的就是这儿。”
圣女又问鬼王无毒说:“那么,地狱又在什么地方呢?”
无毒回答说:“在三重海之内就是大地狱,其数有好几千,大大小小都不一样。所谓最大的,就有十八个。其次大的,有五百个,那里边的苦难和刑罚真是一言难尽。再其次的,也就是小地狱也有千百之数,每个里边也有无量的苦难,真是苦海无边啊。”
圣女又问大鬼王说:“我母亲去世时间不长,不知道她的魂神现在在哪里?”
鬼王问圣女道:“菩萨,您的母亲生前的所作所为是怎样的呢?”
圣女回答说:“我母执着邪见,相信外道,以至于常常讥讽毁谤三宝。虽然有时经过劝说,暂时相信三宝,过不久就又不信不敬了。现在虽然去世时间不长,可我却不知道她投生到什么地方去了。”
无毒再问圣女说:“菩萨的母亲姓什么,叫什么呀?”
圣女回答说:“我父我母都属于婆罗门种姓,父亲叫尸罗善现,母亲叫悦帝利。”
无毒听了以后,恭敬合掌告诉圣女说:“圣女,您不必再忧伤挂怀,可以放心地回家了。这位悦帝利罪女已脱离地狱,升到天上,如今已经有三天了。据说多亏有孝顺的子女为她设供修福,布施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塔寺。不但菩萨的母亲得以脱离了地狱之苦,就是在无间地狱里受苦的一切罪人,也都在这一天里解脱了地狱之苦,升到善道受乐了。”
鬼王说完之后,恭敬地向圣女合掌,抽身而退。
此时婆罗门女仿佛大梦初醒,又回到了自己家中的佛堂。待明白了此事的前因后果,觉悟到生死业缘、因缘果报、佛力加持的不可思议,随即来到觉华定自在王如来的塔像之前,立下宏誓大愿说:“愿自今日起直到遥远的未来之际,所有一切造罪受苦的众生,我都要用种种方法和智慧,使他们得到彻底解脱。”
佛告诉文殊师利菩萨说:“刚才所说的无毒鬼王,就是现在的财首菩萨,婆罗门女就是现在的地藏菩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