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提振民间投资信心

2016年7月4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民间投资有关工作的通知》,继续在简政放权、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缓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降低企业负担等7个方面深入发力,以提振民间投资信心。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年前5个月,中国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名义增长3.9%,相当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的1/3。与2015年全年民间固定资产投资10.1%的增速比,下降明显。

近年来,中国民间资本投资占全国投资的比例在2/3左右,其规模和投向不仅影响着全国的固定资产投资,对结构调整、转型升级乃至宏观经济发展态势也至关重要。考虑到中国经济下行压力仍然不小,要促进经济增长亟须稳定投资,提振民间投资的意义不言而喻。

2016年上半年民间固定资产投资下滑的最根本原因,是民间投资主要集中在房地产和制造业两大领域,房地产行业正处于去库存的关键时期,而制造业正面临结构调整转型;加上民营企业家对未来预期的不确定,纷纷自动减少投资。而一部分民间投资出海,到海外寻求投资机会,这也是民间投资下滑的原因。

除此,民间投资信心不足,部分原因在于鼓励民间投资的法规政策不配套、不协调、落实不到位;民营企业在市场准入、资源配置和政府服务等方面难以享受到同等待遇;融资难融资贵、缴费负担重;一些干部不作为、不会为、乱作为,少数地方政府失信等。

从已拉响的民间投资“警报”中,有必要认识到两个问题。其一,如果按照过去的逻辑和思维,再不进行创新,很多产业已没有多大潜力可挖。其二,再次让我们认识到民间投资的重要性,为从根子上解决民间投资的各种困境产生了一个足以聚集最大公约数的共识。

提振民间投资信心,须多措并举。近期,中央政策频出。2016年6月22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开出了五剂“药方”,包括“充分认识促进民间投资、发展民营经济的重要意义”“以深化改革和政策落地见效提振民营企业投资信心”“继续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营造一视同仁的公平投资环境”等几大方面,以应对连连下滑的民间投资增速。

这次《通知》在五剂“药方”基础上,进一步推进民间投资工作的落实,反映出了强烈的紧迫感。欲药到病除,关键在于措施能够切实落地。从长计议,更须从长期的观念、机制等层面加大力度解决,尤其要将民间投资的稳定置于中国经济长治久安的高度来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