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中国古代历法和纪年法

1 阳历、阴历、阴阳历

古今中外的历法大体上可以分为三大类,即阳历、阴历和阴阳历。

阳历的全称叫“太阳历”,又名“格里历”“公历”“西历”。它是以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回归年长度为依据制定出来的。起源于古罗马,现在通行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

阴历的全称叫“太阴历”。它是以月球绕地球运转一周的朔望月长度为依据制订的。伊斯兰教历(旧称回历)就是阴历的一种。伊斯兰教历起源于古代阿拉伯,主要通行于阿拉伯国家和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

阴阳历是兼顾回归年和朔望月的一种历法。它的历月是根据朔望月长度制定的,而历年又参照回归年长度作了相应的调整。我国历史上曾经使用过的历法,除太平天国使用的《天历》外,都属于阴阳历系统。我国习惯上称这种历法为阴历、农历(或称夏历、古历)。

2 帝王纪年法

我国古代最早的纪年法是帝王纪年法,即以帝王即位之年或次年为元年,依次为二年、三年,按顺序计算,直到新君即位为止,新帝王即位的当年或次年改元。在全国范围,以帝王纪年;但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列国中,则以诸侯纪年。我国古文献中记载的最早的具体纪元时间是西周时的共和行政元年(前841)。此后,每一帝王都有明确的纪元。如公元前770年为周平王元年,前206年为汉(高祖)元年。平王、高祖是谥号、庙号,这时还无年号。至汉武帝时,始用年号纪年,也是以元、二、三等顺序记载。如汉武帝建元元年(前140)、唐太宗贞观元年(627)、清圣祖康熙元年(1662)等。(详见本书《中国历代纪元简表》)

3 干支纪年法

干支纪年法始于汉代,与年号纪年法并用。如公元184年记为中平元年、甲子。干支纪年法中的干支就是天干和地支的合称,天干共有十个,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共有十二个,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一定顺序组合,共六十单位,成为一个周期,称为六十花甲子,周而复始。

(1)甲子表

本《手册》附有《公元推算干支表》,可由公元纪年推算干支纪年。为了表示区别,表中公元前年数用带圈的数码。该表的中央方栏内为干支甲子一周(60年),因该表是公元前后合用,所以有重复干支十二年。干支左边直行数字是公元前纪年的个位数,右边直行数字是公元后纪年的个位数;干支表下部三横行数字为公元前和公元后纪年的十位数;表左侧三立行数字为公元前纪年的百位数和千位数,右侧三立行数字为公元后纪年的百位数和千位数。由表外两侧立行至表下横行,各以引线箭头标示。如欲知公元某年的干支数,例如公元1840年,可从右方立表找出“18”,再按箭头所示在表下横行中找到“4”,然后在表内右边找到“0”,“4”与“0”相交之格为庚子,可知此年干支为庚子。推算公元前的干支亦用此法,只是由左侧检算。

(2)公元推算干支表

4 岁星纪年法

岁星纪年法是根据木星的运行纪年。古人把黄道附近一周天分为十二等分,称为十二次,分别命名为星纪、玄枵、诹訾、降娄、大梁、实沈、鹑首、鹑火、鹑尾、寿星、大火、析木。古人认为木星每十二年由西向东绕天一周,每年行经一个星次,于是就以木星每年所在星次纪年。如木星运行到星纪,就记为“岁在星纪”,十二年周而复始,木星也就被称为岁星。在《左传》《国语》等先秦典籍中即有一些用岁星纪年的记载。

5 太岁纪年法

太岁纪年法是以太岁的运行来纪年。古人有所谓十二辰之说,就是把黄道附近一周天分为十二等分,由东向西配以子丑寅卯等十二支,其方向和顺序正好和星纪等十二次相反。而岁星由西向东运行,与人们熟悉的十二辰的方向和顺序相反,所以岁星纪年法在实际应用中很不方便。于是古人又设想出一个假岁星,命名为太岁,又名岁阴、太阴,让它自东向西运行,与十二辰的方向、顺序一致,用以纪年。古人还取了摄提格、单阏等十二个太岁年名作为“太岁在寅”“太岁在卯”等十二个年份的名称。大约在西汉时期,古人又取了阏逢、旃蒙等十个名称叫做岁阳。十二个太岁年名(即岁阴)与十二辰(即十二支)对应,而十个岁阳与十干对应。岁阴和岁阳在不同的古籍中又有不同的名称。(见表(1)、(2))

古人按六十甲子的组合法将岁阳与岁阴相配,组合成六十个年名,以阏逢摄提格为第一年,旃蒙单阏为第二年,如此类推,以六十年为一周期。《史记·历书·历术甲子篇》自太初元年(前104)起开始用这些年名纪年。由于岁阳与天干对应,岁阴与地支对应,所以这种纪年法可以用干支纪年法更代。如阏逢摄提格可以称为甲寅年,旃蒙单阏可以称为乙卯年等等。

(1)岁阳名称表

(2)岁阴名称表

岁星纪年法与太岁纪年法合称“星岁纪年法”。

6 生肖纪年法

生肖纪年法是用十二种动物与十二地支相配以纪年,每种动物和与之相配的地支代表一年,循环往复。附表于下:

生肖纪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