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民以食为天”,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物质。随着经济迅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食品产业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各种新型食品层出不穷,食品产业已经在国家众多产业中占支柱地位。
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食品安全工作作出了重大部署。十八届三中全会把食品安全纳入国家公共安全体系,提出要建立完善的统一权威的食品安全监管机构,建立最严格的覆盖全过程的监管制度,建立食品原产地可追溯制度和质量标识制度,保障食品安全。党中央关于国家“十三五”规划的建议和党的十九大的报告更是将食品安全问题提到国家战略高度,指出:“实施食品安全战略,形成严密高效、社会共治的食品安全治理体系,让人民群众吃得放心。”《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实施食品安全战略,完善食品安全法规制度,提高食品安全标准,强化源头治理,全面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实施网格化监管,提高监督检查频次和抽检监测覆盖面,实行全产业链可追溯管理。开展国家食品安全城市创建行动。”国务院印发了《“十三五”国家食品安全规划》,明确了我国“十三五”时期食品安全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提出了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安全的具体措施。
食品安全是天大的事,社会关注度很高。食品安全既是基本民生问题,也是经济问题、社会问题乃至政治问题,已经成为国家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食品安全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未来。老百姓能不能吃得安全,能不能吃得安心,能不能在食品安全上给老百姓一个满意的交代,是对我们党执政能力的考验,直接关系到对我们党执政的信任问题。各级党委和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全面做好食品安全工作,必须坚持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食品安全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保障食品安全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是建设健康中国、增进人民福祉的重要内容,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这些年来,党和政府下了很大气力抓食品安全,食品安全状况总体稳定,持续向好,消费者信心不断增强,但存在的问题仍然不少,老百姓仍然有很多期待。面对依然复杂严峻的食品安全形势,要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把保障食品安全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大力实施食品安全战略。坚持源头控制、产管并重、重典治乱,夯实各环节、各方面的责任,着力提高监管能力和效能,凝聚社会共治合力,进一步治理“餐桌污染”,推动食品安全状况持续改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获得感和幸福感。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全面建立严密高效、社会共治的食品安全治理体系的关键时期。尊重食品安全客观规律,坚持源头治理、标本兼治,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客观需要,是公共安全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当前,食品安全已经列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内容。创新食品安全治理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实现最严格的食品安全监管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有力抓手。需要构建企业自律、政府监管、社会协同、公众参与和法治保障的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新格局,以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的良性互动,形成社会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监督的食品安全现代化治理体系。食品安全监管是食品安全治理体系的最重要环节,政府要在食品安全治理体系中发挥主导作用,各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要狠抓监管能力建设,增强监管的权威性和专业性。
为反映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以来治国理政的一系列新理论新部署新要求,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组织编写了“公共安全治理新格局丛书”, 《食品安全治理新格局》是其中之一。本书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统领,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从食品产业与食品安全、食品安全治理要论、食品安全治理基础、食品全产业链治理、特殊食品严格治理、食品安全风险治理、食品安全应急管理、食品安全追溯管理八个方面,重点介绍了新时期新常态下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我国食品安全治理方面的重大决策、战略部署和“四严要求”,突出体现了食品安全治理的先进理念和工作重点,可作为各级政府领导干部和食品安全监管人员的培训教材,也为高校食品和质量安全专业、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管理人员提供了参考。
由于时间和编者水平有限,书中如有不妥和疏漏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作者
2018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