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心理负荷的生产效率研究
- 尚倩
- 1524字
- 2020-06-28 08:59:53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1.1 文献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是指以相关研究问题为主题进行文献检索,并对文献进行针对性阅读、归纳和总结,在此基础上延伸出自己的研究。文献研究方法帮助有效了解国内外相关主题研究现状(理论、存在问题及发展空间),掌握本书研究所需要的重要理论支撑,从而提出新的研究思路,以进一步推动相关理论进展。
本书文献研究实际操作中,以“生产效率”“工业工程”“心理负荷”“情绪”“疲劳”“脑电”“肌电”“事件相关电位”等为主要搜索主题,依托浙江大学图书馆丰富的数据库资源(包括ISI Web of Science、EBSCO、Ovid、ProQuest、CNKI、万方等数据库)以及Google Scholar搜索引擎进行文献检索和收集工作。获得相关文献后,依据相关性和重要性对文献进行阅读和梳理,按照不同的主题,形成第二章的文献综述。
1.4.1.2 问卷研究方法
问卷研究中,让被试在自然状态下填写情绪状态问卷,并获取其实时的生产产出数据。与前人的调查研究相比,本书将被试选定为生产线上的一线员工而非普通大学生,问卷数据来源更加真实;同时,生产产出数据为客观实时记录数据,数据更为可靠。本书中采用问卷研究情绪对生产效率的影响,为后文中探索其背后的神经科学机理奠定基础。本书将研究问题以问卷的方式提供给被试,由被试在问卷选项中选择他们过去一段时期的情绪状态,从而取得被试的情绪状态数据。关于本书采用问卷研究方法的细节将在第四章当中详细介绍,此处不再赘述。
1.4.1.3 神经科学和生理科学研究方向
本书的一个重要目的是探究人的心理负荷对生产效率的影响背后的神经科学和生理科学机理,因此神经科学和生理科学研究是本书的重要研究方向。在神经和生理科学众多的研究方法中,如PET(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ERP(事件相关电位)、physiograph(便携式生理记录仪)、fMRI(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等,本书选择了ERP和physiograph两种研究方法。选择ERP是鉴于其高时间精度,可以帮助了解情绪对操作效率影响整个时间进程的脑科学机理;选择physiograph是鉴于其便携性有利于现场研究。本书将在第五章和第六章对ERP和physiograph研究方法的细节进行详细介绍,此处不再赘述。
1.4.2 技术路线
本书的技术路线如图1-3所示。
图1-3 本书的技术路线
按照研究思路可以分为如下八个步骤:
步骤1:本书不仅具备一定的现实背景,更具备扎实的理论背景,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在理论和现实双重背景下提出本书的关键问题,明确研究目的和相应的研究意义。
步骤2:在研究问题和研究目的确立的基础上,本书以相关专业术语为主题进行文献检索和阅读分析,对最新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同时为本书提供扎实的理论支撑,从而指导本书设计、研究和开展深层次的讨论。
步骤3:立足研究目的,以研究问题为核心,文献综述为基础,对已有研究进行分析总结,并形成本书的设计思路。本书主要划分为四个子研究,从不同的研究方法和关键点的角度来解决本书提出的问题。
步骤4:问卷研究。通过此研究方式考察生产线上一线员工的情绪状态对生产效率的影响,以此为下面进一步考察背后的科学影响机理提供行为学基础。
步骤5:神经科学研究(ERP研究)。在实验室模拟环境下考察操作者在各种情绪诱发下的操作效率,重点探寻情绪对操作效率的影响以及背后的神经科学机理,为实践指导提供根源性理论依据。
步骤6:生理科学研究(physiograph研究)。在生产现场实际操作环境下考察员工心理疲劳度对生产效率的影响,并探索影响背后的生理科学机理,为合理指导和安排不同类型工种和员工的作息制度提供扎实的理论依据。
步骤7:案例应用研究。通过对华立集团仪表车间的SOP(标准作业流程)的分解分析,引入人体的心理负荷数据,提出SOP动态优化方法,以人性化提高生产效率。
步骤8:对以上四项子研究的成果进行汇总,得到本书的整体结论,梳理本书的理论贡献和实践指导建议,并进一步指出本书的研究局限和未来的研究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