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关系的新变化
我们购买一辆汽车、一套房子,不仅要拥有这辆汽车、这套房子的使用权,更重要的是我们还要拥有汽车、房子的所有权,有些时候甚至是可以不拥有使用权,却必须拥有所有权。比如我们买了房子,并不会去住,可以将房子闲置或者出租,将使用权转让出去。
共享经济模式会使权属关系发生新的变化,一般来说,它通过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采用以租代买、以租代售等方式让渡产品或服务的部分使用权,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如今,分享经济渗透的领域越来越多,除了我们熟知的共享交通,还出现了股权众筹等。
下面我就以滴滴出行为例,来说一说共享经济模式下,权属关系的新变化是如何对人们的出行产生巨大变化的,以及如何创造商业价值的。
滴滴出行最初做的并不是共享经济,而是出租车的信息化,最初我们打车,只能站在马路边等,运气好,很容易就能打到车,运气不好,等半天也打不到车,滴滴最早的想法就是用互联网连接所有路上的交通工具,把用户的需求从线下打车移到互联网上,打造一个高效率的交易平台,用户和出租车司机可以通过互联网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用户可以借助滴滴提供的平台,找到最近的出租车,并进行约车,从而将打车这一线下行为转变到线上来,提高用户的体验。
有过在北京打车经历的人都知道,在上下班高峰期是很难打到车的,此时是用车高峰,几乎所有的出租车上都有乘客,滴滴让出租车实现了信息化,却无法让用户在用车的高峰期叫到车,怎么办?
后来,滴滴又推出了滴滴专车和滴滴快车,试图用此来缓解高峰期打不到车的情况,但并没有好的效果,而且这种办法是行不通的,因为如果在高峰期人人都能打到车,就意味着在低谷期,很多车都要闲置起来。
这就像每年春节去三亚旅游都很难定到酒店一样,夏天去三亚的人很少,很多酒店都会有大量空的房间,如果一味地增加酒店的数量,那么就意味着在去三亚旅游的淡季,很多酒店都要关门,赔钱了。
其实,这就是典型的潮汐式需求,要解决这一情况,就只有采取共享经济模式了,后来,滴滴改变了策略,它的平台吸纳了很多非职业的司机,这些司机可以在上下班和空闲的时间,为用户提供服务,将他们的座位分享出来,比如打顺风车,这样一辆车就可以搭载三四名乘客,如果是打出租车,就需要打三四辆出租车,大大节省了资源,也解决了用户打车难的问题。
我国的一线城市,如北京、上海、深圳,其交通状况是非常堪忧的,人们每天花在上班路上的时间少则一两个小时,多的甚至是四五个小时,有时几里路,因为堵车,却要花费一个小时,导致上班迟到。
如果有几个类似滴滴这样的平台,将供需连接到一起,那么,这个平台就相当于城市出租车、私家车的调度员,实现了高效率的资源配置,既解决了城市交通问题,还达到了节能减排的目的,对于个人来说,也让出行更加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