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功能性贴扎技术的应用原理

文献中所描述的功能性贴扎(functional taping)技术的预期目的和影响综合起来包括以下几类:

1.缓解疼痛。

2.预防损伤与再损伤。

3.减少受损组织和易受损组织的进一步劳损。

4.增加解剖结构的被动稳定性。

5.生物力学纠正。

6.肌肉抑制(muscle inhibition)。

7.肌肉促进(muscle facilitation)。

8.增强本体感觉。

9.减少水肿和促进淋巴回流。

有些预期目的可以是以下广义描述作用的综合结果带来的影响:

1.力学作用。

2.神经肌肉作用。

3.神经效应。

4.力学效应。

5.筋膜链理论。

6.心理效应。

7.消除水肿。

本章将讨论文献综述中对以上类别和现象的解释。

第一节 解剖生理学基础

了解贴扎区域的基本解剖结构和功能解剖对贴扎技术的合理使用以及保障贴扎安全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对不同使用者解剖知识水平的要求可以不同。对于医务人员,包括医生和治疗师的要求应该比普通人员要高很多。对于普通使用者,如果不是用于治疗目的,除了一般常识性的解剖知识外,不需要强调很多解剖细节,例如对肌肉起止点的了解等。如果局限于这些解剖细节,那么贴扎的应用范围会受到很大限制。功能性贴扎技术的使用不是针对肌肉,是用于改善身体的运动功能。这就是本书与其他贴扎技术类图书在理念上的区别。贴扎技术是用来增加机体功能的,包括运动系统功能和神经系统功能,所以,我们用《功能性贴扎技术》作为本书的书名。由于篇幅的限制,本书无法对详细的神经解剖结构进行描述,在具体章节内会对必须注意的解剖结构进行叙述。对于贴扎技术的原理,本书作者强调要用解剖、生理、生物力学和神经学等基础医学理论来解释,因此那些既缺乏科学依据,又难以用基础医学理论解释的贴扎理论和方法,都不包括在本书的讨论范围内。

(贺小桦 陈方灿)

第二节 肌肉效应

治疗肌肉骨骼系统问题的治疗贴布的作用,解释之一是贴布能改变异常肌肉的活动模式,例如能促进活动减弱的肌肉,或抑制过度活跃的肌肉。但是,有关治疗贴布贴扎对肌肉是否能真正持续起作用的研究从来没有取得比较令人信服的证据,特别是对治疗贴布贴扎促进和抑制肌肉的机制没有取得共识。

Vicenzino等认为虽然目前的研究尚不能做出结论,但是治疗贴布贴扎对肌肉活动改变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可能与治疗贴布产生的感觉或力学作用有关(Vicenzino等,2003)。一项对多个研究的综合分析认为,各项研究所取得的结果不同,这可能是因为不同研究的方法和目标不一样;有些研究是针对实际贴扎技术,有些研究是针对有症状的个体,而有些研究是针对没有症状的个体之间的差异,同时有些研究人数太少,所以统计学检验力不够,这些因素对结论都起到了负面影响。

对于治疗贴布贴扎(非弹性贴扎)用于促进或抑制肌肉的机制,一个惯用的假设或建议的理论根据是与肌纤维的方向有关。例如,治疗贴布与肌纤维方向相交,这被认为是抑制肌肉活动;而与肌纤维方向一致就被认为是促进肌肉活动(Parkhurs and Burnett,1994)。与肌纤维方向交叉抑制肌肉的作用常常结合压力、拉力或局限周围软组织的活动。不过,关于治疗贴布与肌纤维方向的假设也没有充分的研究证据。的确,Parkhurst及其同事解释捆压的肌纤维会干扰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交叉桥,因此减少了肌肉活动。但这样的理论难以解释贴布贴在皮肤表面能产生捆压效应,同时也难以解释与肌纤维方向一致能促进肌肉的活动。

有一些临床研究对治疗贴布贴扎是否可以促进或抑制肌肉活动得出了一些结论。Alexander等在健康人群中检验Morrissey假设的覆盖斜方肌(trapezius)上部区域皮肤的治疗贴布可以通过刺激皮下机械感受器来增加肌肉活动(Morrissey,2000),但结果证明是相反的,也就是在斜方肌上部沿肌纤维方向做治疗贴布贴扎后,由肌电刺激引起的H反射不但没有增加,反而减少了;并且,进一步加压贴扎H反射会更少(Alexander等,2003)。Morin等也在10个健康人中做了稳定肩胛骨(scapula)的训练,对斜方肌做肌电图记录,发现在治疗贴布贴扎后,斜方肌上部的肌电活动减少,有统计学意义(Morin等,1997)。Selkowitz等也对肩部疼痛的21例患者做肌电图检查,发现有治疗贴布贴扎的斜方肌上部与没有治疗贴布贴扎的斜方肌上部相比,有贴扎的肌电活动也是显著减少的(Selkowitz等,2007)。Alexander等(2008)研究治疗贴布贴扎的方向对小腿三头肌(triceps surae)H反射的影响,发现如果治疗贴布贴扎与肌纤维方向一致时,肌电活动会减少,而与肌纤维交叉时肌电活动不受影响(Alexander等,2008)。Franettovich等对贴扎与不贴扎的足弓做肌电图对比的研究中发现,进行跟骨贴扎与未贴扎的12例受试者在行走前后相比,6块小腿肌中的胫前肌、胫后肌和比目鱼肌的肌电图高峰肌活动都是显著减少的(Franettovich等,2007)。

当然,也有一些研究发现治疗贴布贴扎对肌电活动没有影响,既不增加,也不减少。Cools等对20个健康人在肩关节内收和前屈时对上斜方肌(upper trapezius)上部、中部、下部和锯齿肌做表面肌电图记录,发现贴扎与未贴扎肌肉的表面肌电图没有显著差异(Cools等,2002)。Cowan等对有膝关节(knee joint)疼痛与没有膝关节疼痛的人群进行膝关节髌骨贴扎,对比股内斜肌和股外侧肌的肌电记录,也发现没有显著的变化(Cowan等,2006)。

只有一篇报道发现贴扎有增加肌活动的可能。Macgregor等对髌骨做治疗贴布贴扎时同时牵拉皮肤,发现股内侧肌有肌电活动增加的现象,可能是由于刺激了皮肤感觉输入感受器所导致的。他们进一步发现在外侧牵拉皮肤能引起比内侧牵拉更强的肌电反应,但在上部牵拉则不能影响股内斜肌的肌电活动(Macgregor等,2005)。

还有研究表明,不是所有贴扎在增加肌电活动中都会产生有益的效果。Ackermann等对一组专业小提琴手做斜方肌贴扎,并观察他们在演奏时的肌电活动变化,发现肌电活动总体增加了49%,而在演奏最强烈时可增加到60%。对演奏者的问卷调查发现被贴扎者对自己演出表现的评价比没有被贴扎者低,而且他们演奏的信心也低于没有被贴扎者,因此作者得出了贴扎可能有“有害”的结果(Ackermann等,2002)。

也有对治疗贴布贴扎可能影响肌肉收缩的时机和启动时间的研究。Cowan等发现髌骨治疗性贴扎(therapeutic taping)在无症状的人群中会改变股内斜肌和股外侧肌收缩的时机和启动时间(Cowan 等,2002)。McCarthy 等发现在外侧大腿做限制性贴扎时能减缓疼痛,但股内斜肌肌电活动的增加没有统计学意义(McCarthy等,2009)。

McCarthy等还进行了另一项研究,他们对治疗贴布贴扎时是否能重复不同的皮肤移位和压力以及这些因素对贴扎抑制股外侧肌活动进行了试验。他们认为如果贴扎技术不能重复,那么对贴扎效果的研究所得出的结论也不一致。根据他们的研究结果得出结论:为抑制股外侧肌所设计的治疗贴布贴扎能够取得皮肤移位,但不是皮肤压力下的重复性效果。不过,这些研究取得的所有数据都是由同一研究员完成,这样对结论的总结存在很大缺陷(McCarrthy等,2007)。

不根据肌纤维方向贴扎的原因在于很多临床症状如疼痛等,并非是由肌肉引起的,也与肌肉收缩没有直接关系;如果强调一定按照肌纤维方向来贴扎会给贴扎者造成很多困难(如贴扎者必须了解肌肉解剖)。贴扎只是在皮肤表面进行,会造成皮肤移动或改变皮肤压力,但肌肉都是在相对的深层,只受神经的支配;且肌肉在腱鞘内活动,贴扎在皮肤表面的贴布难以对肌肉产生直接作用。事实上,很多对肌肉的贴扎只是想象中的贴扎。如对肩袖(rotator cuff)损伤的肌肉“贴扎”,所有肩袖肌肉都在中层或深层,其上还有其他肌肉覆盖,很难解释可以跳过其上覆盖的肌肉对肩袖肌肉进行贴扎。

必须指出的是,关节的活动不是单独肌肉活动所能控制的,而是由一组肌肉受神经控制后活动的结果,同时还包括筋膜链的作用。例如,为了完成肩关节投掷(hurling)活动,身体有50多块肌肉在神经系统的协调下才能完成这个动作,单独贴扎某一块肌肉对恢复功能不可能起到实质性改变。贴扎肌肉理论最大的缺陷是把神经排除在控制肌肉活动的机制之外,而以贴布取而代之。这可能是造成贴扎研究水平比较落后的原因之一。

本书提供这些研究文献的目的是为了说明目前对于贴扎的研究由于各种限制还没有一致的结论。同时,目前很多研究的设计、取样、方法和样本量等都有缺陷,高质量的研究并不多。因此我们鼓励读者在应用治疗贴布贴扎时,能够进行更多的科学研究,这样治疗贴布贴扎才能拥有更多、更可靠的循证依据。

(贺小桦 陈方灿)

第三节 神经效应

贴扎的另一个可能的益处是增强本体感觉(proprioception)。Myburgh和Karlasson等就提出过通过刺激本体感觉能增加对目标区域的肌肉控制(Myburgh等,1984;Karlasson等,1992)。许多这项理论的支持者也提出贴扎可以刺激皮肤和关节力学感受器,这样能引起和增加早期的肌肉保护反射弧以起到保护组织的作用。Heit等测量了26个个体踝关节的精确活动。这些受试者的踝关节采取了4种不同的处理,包括标准的抗内翻贴扎、足镫、马蹄状带子和后跟固定,将这些处理与O型万能踝支具和外部支持或没有支持进行比较。他们的结论是,贴扎技术与支具和外部支持相比,可以显著增加踝关节在跖屈和内翻时的内外翻位置感觉(Heit等,1996)。

Lohrer等对40例足外翻损伤患者用肌电图做跟踪随访,测量最大内翻振幅(Lohrer等,1999),提出了“本体放大率”这一概念。治疗贴布贴扎能够产生即刻关节稳定效果,增加本体放大率。当然,对于关节稳定的增加是否与本体放大率有关尚有争议。Karlsson等在1992报道了20例踝关节力学不稳定(instability)的患者在使用治疗贴布贴扎后,肌电图显示腓骨肌的反应时间显著变慢,可能是因为贴布对皮肤的牵拉作用引起的(Karlsson等,1992)。同样,Gilleard等报道了贴扎髌骨会改变股外侧肌和股内侧肌的收缩时间,还报道了对髌股关节(patellofemoral joint)疼痛的患者做贴扎会改变股外侧肌和内侧肌的收缩时间,如在足下踏和上提时股内侧肌出现提前收缩现象(Gilleard等,1998)。Robbins等研究足在不同情况下的位置,他们发现穿运动鞋时足的位置比赤足时的位置差107.5%,而踝关节治疗贴布贴扎时足的位置比赤足要差58.1%。同时他们还发现运动后治疗贴布贴扎时足的位置差是2.5%,相对未贴扎的足位置差为35.5%。他们的结论是贴扎能部分地纠正穿运动鞋与运动后本体感觉的负面影响(Robbins等,1995)。

Simoneau等的研究结果表明,治疗贴布贴扎确实能增加关节位置觉,但不是在所有情况下。他们研究了治疗贴布贴扎是否能通过刺激皮肤的机械感受器来增加本体感觉。在这项研究中,对20例健康男性踝关节进行治疗贴布贴扎,一条贴扎在踝关节前面,另一条在踝关节后沿跟腱和跟骨做长12.7cm的垂直贴扎,再测量他们关节的位置感觉和运动感觉。研究发现在不负重的情况下,贴扎显著改善了关节位置的感觉,但在负重的情况下则没有改善。作者解释贴布能在跑步或跳跃前立即帮助改善关节至合适的位置,这样可以降低关节扭伤的概率。在贴扎与未贴扎的对比中,关节的运动感觉没有显著差异(Simoneau等,1997)。

Callaghan等对52例髌骨治疗贴布贴扎做了对比研究,发现在贴扎与未贴扎组间本体感觉没有显著差异;但在组内分析时发现,那些本体感觉评分低的个体经过贴扎处理后,本体感觉的评分提高了(Callaghan等,2002)。这些结果与Cameron等所得出的结果类似。Cameron等在研究中发现,低神经肌肉控制能力的足球运动员进行小腿摇晃试验时,穿紧身短裤能加强小腿本体感觉(Cameron等,2008)。

也有一些研究发现,没有证据证明治疗贴布贴扎能对本体感觉有影响。Allison等研究了暗门装置加不同的贴扎方法用于足快速内翻时胫反射的反应,测试了31例健康个体主导腿在3种条件下的反应:没有贴扎,简单预防性贴扎和环绕贴扎。重复统计学分析显示3种条件下没有统计学显著差异。这些研究结果显示,正常人突然足内翻的神经生理反应与机械或贴扎的感觉输入没有关联(Allison等,1999)。Hinman等也发现在膝关节炎的患者中,髌骨贴扎对短期和中期的感觉运动功能没有影响(Hinman等,2004)。

Broglio等通过分析平衡误差评分测量,认为踝贴扎和支架装置实际上对姿势控制有负面影响,可能是由于踝关节活动度减少所致(Broglio等,2009)。但是,文献中没有描述踝关节贴扎的方法,因此我们对贴扎与其他方法是否具有可比性不得而知。Refshauge等得出了同样的结论,即在复杂性踝关节扭伤时用标准的防内翻贴扎加足镫和足跟固定时,贴布可能会有负面影响(Refshauge等,2009)。

贴布是否具有肯定的加强本体感觉的作用尚有争议,尽管已有不少研究发现了这一点。同样,贴布对肌肉的促进和抑制作用,或者减缓疼痛和病理过程是否仅对部分个体有效,尚需进一步的研究。

(贺小桦 陈方灿)

第四节 力学效应

多数对肌肉骨骼系统问题贴扎的作用和益处的学说都基于力学原则,如对关节的支持,关节对位和生物力学纠正。减少受损组织应激作用是治疗贴布贴扎在组织受损急性阶段及之后恢复和康复阶段的最基本的理论依据。治疗贴布贴扎对受损关节的支持作用理论在以前被广泛地接受,该理论认为贴扎可以缓解疼痛,减少损伤加重的程度和促进组织愈合(Shapiro等,1994)。

很多有力学优势的研究也同样支持贴扎用于预防损伤和再损伤,特别是在体育赛事中。在关节负载的情况下,贴布可以给予外部的力学支持,所以治疗贴布经常被用来限制关节的活动。如果治疗贴布被用来防止正常关节的极限活动,那么治疗贴布就可以被认为是一个外部韧带(McLean,1989)。

有些研究是针对贴扎什么时候能在受伤区域起到生物力学作用。例如,Crossley等在2009年用磁共振对髌股关节炎患者进行了贴扎研究,发现治疗贴布贴扎可以显著减少髌骨的位置移动。他们也发现在下蹲时贴扎可以减缓疼痛。Larsen等在1995年进行了一项影像学研究。他们用MaConnell治疗贴布对髌骨内移进行治疗,发现治疗贴布贴扎对多数髌骨内移的患者有效(Larsen等,1995)。这项研究的结果与之后Pfeiffer等的研究很类似。Pfeiffer等用髌骨内移技术在运动前成功地使髌骨向内侧移位(Pfeiffer等,2004)。不过,Bockrath等在他们的影像学研究后得出的结论是内侧髌骨贴扎能改善髌股关节疼痛综合征(patellofemoral pain syndrome,PFPS),但贴扎不能改变髌骨位置(Bockrath 等,1993)。同样,Gigante等在2001年用CT研究得出的结论是贴扎髌骨外侧移位的作用并不明显(Gigante等,2001)。

其他几个对踝关节的研究得出的结论是贴扎能有效限制关节活动以防止踝关节内翻损伤。Cordova等在2000年的研究中指出,治疗贴布贴扎至少在一段时间内能限制关节的活动度(Cordova等,2000)。Fumich等在1981年报道了贴扎能限制关节内收、外展和跖屈(Fumich 等,1981)。Gross 等 在 1994 年报道贴布能限制关节内翻与外翻(Gross等,1994)。Vaes等在1985进行了一项治疗贴布贴扎对踝关节影响的影像学研究,发现治疗贴布贴扎能显著减少踝关节的不稳定性,其效果在运动后30min还能持续(Vaes等,1985)。

防止足外翻的贴扎技术对足有即刻生物力学作用。Harradine等发现跟骨贴扎可以立即改变站立位跟骨的位置;但在运动后,其作用消失(Harradine等,2001)。Constantinou等开展了一项垂直舟状骨跟骨贴扎的3 D效果分析,发现贴扎的确在最初可增加舟状骨的高度,但在跑步后20min其作用消失(Constantinou等,2000)。Vicenzino等研究也得出了相似的结论。他们发现跟骨贴扎对舟状骨下垂大于10mm的患者可产生即刻的内纵弓增高作用(Vicenzino等,2005)。

在讨论治疗贴布对身体的力学作用时,我们也需要简单地讨论一下贴布本身的力学特性。虽然用于治疗肌肉骨骼问题的治疗贴布通常被认为是硬贴布和有黏性的,但它的硬度和黏性会随时间改变。一些研究发现治疗贴布所提供保护的程度随时间会降低,特别是在动态运动状况下,如体育运动和各种不同的情况。Ator等发现用治疗贴布来支持足内侧弓的作用在走路10min后显著减少(Ator等,1991)。治疗师必须很清楚地认识到各种治疗贴布在质量上和作用上有相当大的差异,能否起作用在不同的条件下也有着很大区别。有一些有关贴布特性的研究发现不同贴布的特性差异很大。不过,还需要更多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来支持这一结论。

Mulligan在1999年提出了另一种治疗贴布作为关节松动技术的辅助手段。用这种贴扎技术是基于一种设想,即当关节松动术疼痛缓解后治疗贴布贴扎可以维持关节的位置(Mulligan 等,1999)。O’Brien 和 Vicenzino用硬贴布来维持急性踝关节扭伤腓骨持续向后滑动的患者,发现不但疼痛迅速缓解,而且还增加了内翻和外翻的活动(O’Brien等,1998)。在一项用Mulligan方法进行腓骨复位的前瞻性研究中,Moiler等发现男性篮球(basket ball)运动员用 Mulligan 方法其持续性踝关节损伤的比例比对照组明显低(Moiler等,2006)。一些其他的研究也得出结论:Mulligan关节松动技术结合治疗贴布可以产生积极的效果。这些报道包括Vicenzino和Wright对一例上髁疼痛病例的报道(Vicenzino等,1995),Hetherington等对一例踝关节扭伤病例的报道(Hetherington等,1996),O’Brien和Vicenzino对一例踝关节扭伤病例的报道(O’Brien等,1998),Horton对一例胸椎(thoracic spine)关节病例的报道(Horton等,2002)。

(贺小桦 陈方灿)

第五节 筋膜链效应

目前,还有关于运动功能贴布筋膜链贴扎的革新性理念。这个理念认为贴扎可以通过皮肤感觉感受器刺激来预热筋膜内感觉感受器,最终达到改善运动输出的目的。这些理念认为沿运动筋膜链贴扎可以促进此筋膜链感受器传入,增加动态意识,影响肌肉长度-张力关系,促进关节运动和纠正运动异常模式。虽然相关研究还不是很多,但是越来越多的与筋膜有关的研究结果间接支持运动功能贴布在运动筋膜链中的潜在作用。

筋膜链贴扎理念包括以下几个概念。

1.动力学链方法

动力链的任何部分都不是孤立的。身体的功能是肌肉、关节、神经系统协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单独贴扎肌肉已经不能恢复运动功能;而贴扎运动模式,包括肌肉神经,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文献支持。

用弹钢琴来做比喻,单键弹出的单声音调听上去是非常乏味的,而双手合作弹出的和弦与旋律才是美妙的。在学校,解剖知识都是被从局部或系统分开的途径来进行传授的,但身体的功能是一个综合的、多方位的结合,而不是孤立的肌肉。筋膜链贴扎就是利用刺激此筋膜运动链上的神经传入反馈来促进与其有联系的运动功能。图2-5-1显示了贴扎是如何通过刺激人类运动系统(运动链)来促进神经肌肉功能的。

图2-5-1 筋膜链贴扎肌肉、关节和神经之间协调关系图

2.激发神经系统

激发神经系统指人体的本体感觉能感受身体的关节位置、压力和活动。这个系统被用来增强运动意识,或身体在三维空间中位置的感知能力。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感觉运动训练能改善人的力量、协调性、肌肉平衡和反应时间(Bogdanis,2012)。也有研究表明感觉运动刺激能使肌肉收缩加快两倍。

运动时,本体感觉信息对控制组织和动作反应起着关键的作用。贴布与皮肤的接触强化了关节活动和关节力量反应,对大脑感觉-运动信息的处理有正面的影响,并通过输出反馈激发身体适当的反应。2000年Morrissey等在肩部贴扎以改善肩胛骨和肱骨活动时发现,贴扎可以增加疼痛弧反应(增加活动范围)(Morrissey等,2000)。更有意思的是,Thedon等的一项研究表明在受损部位贴扎皮肤机械感受器可发挥互补效应(Thedon,2008)。在疲劳且出现姿势摇摆的受试患者中,贴扎有增加身体协调的功能,在受试者疲劳的状况下帮助他们能更好地体会到身体在空间的位置。

3.外骨骼现象

如上所述,本体感觉是理想的运动行为和神经肌肉效应至关重要的起始信息。如果肌肉要进行最大的收缩,肌肉的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必须保持在最佳位置。贴扎皮肤和筋膜链感觉接收器,可以改善导致长度或张力关系异常的功能异常姿势,这样就可以增加受损肌肉的力量和功能。

运动功能贴布可以回缩是其特点之一。利用贴布的弹性回缩原理,贴在皮肤上的贴布可以帮助筋膜组织回缩到它们的自然状态,同时能改善神经肌肉的功能。因为运动功能贴布有类似皮肤的生理特性,贴扎筋膜链能增加人的运动周期。但必须指出的是,筋膜链贴扎的临床证据和循证证据都不是很充分,目前只是处于假设阶段。对于贴扎筋膜链理论的使用必须根据实际效果来抉择,而不能教条地使用,最关键的依据是使用者的反馈。

(贺小桦 陈方灿)

第六节 心理因素

贴扎的另一个可能的作用就是心理影响。虽然一些作者提出过心理作用,但是真正地在人体上研究这个主题的文献并不多。Hunt和Short对11位因为踝关节问题在比赛前和比赛后使用贴扎的运动员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没有损伤的运动员的回答是贴扎让他们感觉更有信心(Hunt等,2006)。那些踝关节曾经因为损伤而使用过贴扎的运动员,在没有损伤的情况下认为贴扎会给他们带来力量,并减少可能损伤或再损伤的忧虑。不过相反的是,Acerman等对专业小提琴家进行了贴扎促进肩胛骨活动和支持的研究,发现音乐家反映贴扎减少了他们的信心和舒适度。同时,听众对贴扎的反馈也是负面的(Acerman等,2002)。

(贺小桦 陈方灿)

第七节 消除水肿的作用

功能性贴扎技术可被用来减缓水肿。治疗贴布贴扎主要是通过对受伤处的压迫而发挥作用。Capasso等在踝关节测量了3种黏性贴布和两种非黏性绷带对减缓水肿的作用,发现黏性贴布的压迫作用在防止踝关节水肿的效果方面比非黏性绷带更佳,尤其是持续应用时(Capasso等,1989)。

运动功能贴布贴扎技术主要是通过提升皮肤使其下组织减压来起到减缓水肿的目的。这样的效应与治疗贴布贴扎技术正好相反。减压作用所造成的结果之一是改善积聚在组织间隙的液体的回流,同时能促进皮下、筋膜和其他结缔组织中的液体循环,使积聚的液体进行再分布。

在组织损伤的早期,由于受损组织的炎性反应,组织和微循环系统中会充满炎性物质。这样的炎性反应也是导致水肿反应的原因之一。贴扎技术能通过加快炎性物质的代谢来促进组织的修复,这也是减缓水肿的原因之一。

运动功能贴布贴扎技术对液体循环的影响还可以用神经作用来解释。皮下组织浅筋膜中的血管有交感神经的支配,贴扎可引起交感神经扩张血管的作用,促进液体向血管内回流。另外,淋巴系统外的“泵回流”能促使淋巴回流的正常化。而“泵回流”机制受运动的影响。即使是在损伤早期,运动功能贴布也能改善运动。在患者受伤的急性期使用贴扎可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可进一步增加机体的愈合,也能增强“泵回流”机制,加快炎性物质的代谢,促进水肿的消退。

(贺小桦 陈方灿)

第八节 贴扎的副作用

经常有传言或临床上不时有报道称贴布对皮肤有刺激现象,但没有多少研究发现两者之间的关系。有一些文献讨论了医用黏性贴布与接触性过敏性皮炎之间的关系(Wildman,2008)。临床上观察到皮肤对贴布反应最常见的是皮肤的力学外伤导致的皮肤损害,而贴布导致的皮肤脱落和张力水泡、过敏性接触性皮炎、刺激性接触性皮炎、毛囊炎和皮肤破损是非常少见的(3MHealthCare,2005)。从发表的文献来看,这个结论是得到合理支持的。

有人提出由贴布所致的皮肤反应可能是压力引起损伤的结果,这个理论得到了Tokumural等研究者的支持。他们在一项小样本的研究(6例)中对两种不同的贴布进行了强度和黏度研究,检查了重复贴扎和揭除贴布的效应,通过测量剥离的角质细胞数量发现皮肤的刺激反应随贴扎和揭除次数而增加,也伴随皮肤皱褶增加和更多的皮肤水分丧失,这些表现在黏性高的贴布中更为明显(Tokumural等,2005)。

另一项研究表明皮肤反应与所使用的贴布有关。对99个髋关节(hip joint)手术后患者的对比研究表明,用有孔贴布和无张力丝质贴布在手术切口做伤口敷料贴扎,使用丝质贴布的患者有41%出现水泡,而使用有孔贴布的患者仅10%出现水泡。研究还发现水泡与年龄、性别、并发症、吸烟、营养或手术方法没有直接关系(Koval等,2003)。

Wildman等做了一项研究,对已经诊断为与贴布和黏性绷带有关联的过敏性接触性皮炎的26位患者做过敏贴布试验。没有1例患者对10种不同贴布和51种与过敏有关的不同化学物质显现出阳性过敏反应(Wildman等,2008),但11例中的8例受试者在将贴布留在皮肤上超过7d后出现刺激反应。作者的结论是这些反应很可能与刺激性接触性皮炎有关,而非过敏性接触性皮炎。

另一项对贴布皮肤反应的研究得出贴布不是引起皮肤反应原因的结论。Bartlett报道了一次在运动员中流行皮肤疖,贴布被认为是导致流行病的原因之一(Bartlett,1982)。但贴布的使用方法可能是致病原因,而不是贴布本身,因为这些贴布是为了防止可能的损伤而使用特定的方法粘贴的,而恰恰就是被防护区域的皮肤出现了皮肤疖,而其他部位并没有发生类似的情况。

(贺小桦 陈方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