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不知不觉地,我六十余年的生命已经平分给了我的故国——中国和我的新世界——美国。在这两个诸多方面截然不同的世界里,故国的习以为常经常会在新世界里以匪夷所思的方式呈现;而新世界里的耳闻目睹时常会启动对故国往事的浮想联翩。游离于两者之间,错落的感觉有时会让自己觉得眼前的生活亦真亦假如梦如幻。胡思乱想是没用的和可笑的;但我思故我在。思,对我个人而言,已足矣;但对他人来说,思,只有写在纸上才存在。

许多年后,独坐桌前开章造句,回想起踏上新世界土地的那一瞬间。我依然可以清楚地记得那时的激动和惶恐。对于未来,何去何从,我一无所知。对于眼前的新世界,我脑子里充满了那时从书本里读来的新概念:正义、人权、法治、自由、平等、民主等。读书、工作、定居、伴着孩子出生、上学,到成家立业。一旦新概念变成了每天日常生活中的现实,我很快就发现它们的运作有其并非显而易见的细节和逻辑,有时甚至是无奈和挣扎。我写在纸上的,正是对三十余年身边发生的与这些新概念有关的大事小事的观察和体会,更多的当然是困惑和不解。

本书主要分为两个部分,每个部分包括多篇相对独立而又互有关联的章节。在第一部分我将会探讨前面提到的一串“新概念”的现实意义。每一章都始于定义某一个新概念,然后从一个深受中华文化影响但已经在美国生活多年的旁观者的视角,选择一个或多个与这个概念有关的亲身经历或者广为人知的新闻,陈述它们发生的细节和演化的逻辑,然后做一番刨根问底的探索和讨论。你会读到一个黑人中学生的饭后零食之旅如何变成了他生命的句号,开枪杀害他的凶手怎样在一场并无贪赃枉法黑幕的审判中被判无罪,而结果却被认为是正义的;一个非法移民清洁工偷窃了三枚昂贵的戒指并在查案中撒谎,但仅被判轻度罚款,主动替她付款的是判决她的同一个陪审团,这也被认为是正义之举。你也许能理解为什么纽约州州长会想在冰雪天收容无家可归的人,可你大概无法预料到他的善念会被理解为违反个人权利的恶意。还有地球人都知道的美国密集的校园枪杀案,可为什么枪就是禁不了,甚至都控不了呢?当然,你还会读到其他发生在美国的有趣或者无趣的大小事,也许还得忍受一个工程师对他身边事就事论事的逻辑分析和解读,以及对美国社会制度的唠叨。

第二部分着重探讨跨文化交流的不易。中美两种文化之间的桥梁绝不仅仅是语言间的切换就可以渡过的。作者在交流中就曾有误解,吃过亏,至今也仍在困惑之中,所以希望自己的认识可以帮助后人不复前车之鉴。比如说,美国人对于个人隐私的讳莫如深,还有上帝在他们心中至高无上的地位。对于这些方面不在意的我们,一定要在行为间尊重这种差别,不可越雷池半步。在美国,要上大学,进研究生院,就得写一份或者多份申请书用作敲门砖。但要敲开美国大学的门,申请书就得按美国议论文文风撰写,否则就难免要失望了。我看见过注定敲不开任何大学的敲门砖,也见识过敲开过几乎所有美国名校的敲门砖,乐于把其中的差别和秘籍告诉读者。再比如说,中美两国各自宣扬自己的意识形态,有着截然不同的全民共识。我在两个国家的长期生活经验和思考让我意识到这些差别是许多客观因素使然,两国人民其实别无选择。既然如此,我们就不应该把自己热爱的意识形态和全民共识强加到另一方头上,而是要学会开放、宽容和妥协。只有这样,大家交流才有基础,才有可能和平共处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

最后一章“有人为我留了扇门”不属于任何部分。它是一个本不该发生,但却发生在我身上的真实故事。把这个故事在这里讲出来是为了表达我对我的老师们的真诚谢意。

身为一个普通工程师而非专业的社会研究学者,我知道自己既没有指点江山的才气,更没有弘扬某种观点或制度的激情。此书所想做的无非是把工程师养家糊口必须具备的留意细节、关注逻辑和强调效果的那点小本事,用于对自己所见所闻的分析和解读。换句话说,这本书不谈好坏对错。因为判断好坏对错取决于太多的历史、文化、社会和经济因素,不是一个工程师力所能及的。比如说,作者就没有觉得他的任何分析和解读可以产生出一个好坏对错的结论。他可以做到和想做到的不过是:陈述细节并把产生细节的逻辑和可能导致的结果解释清楚。目的无非是:第一,给那些对美国知之不多但仍然有心从美国传播“火种”到中国的人士提个醒。美国的社会制度并非完美无缺,也不放之四海而皆准。最值得向美国学习的是其因地制宜进行制度设计和管理的经验。第二,为那些到美国来旅游、学习和工作的国人提供一些实际的帮助。中美两国千差万别,千万不可以中国文化之心度美国社会之腹,尤其是在写入学申请书、上法庭讲理以及平时在公共场合的行为等方面。第三,也是最重要的,给有意愿深入了解美国社会的同胞们,无论他们住在中国、美国或其他国家,提供一些第一手的参考信息、观察视角和思考方向,帮助他们来美国旅游、学习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