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加强党的领导和农村治理
-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丛书)
- 陈锡文主编
- 11598字
- 2019-06-27 14:21:14
加强党的领导和农村治理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的重要论述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强调要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加强农村社会治理。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既是中国共产党的传统,也是有效实现好和维护好农业与农村繁荣稳定、农民安居乐业的基础保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管农村工作是我们的传统。这个传统不能丢。”[343]加强农村社会治理,实现农村治理方式与方法的变革与创新,是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战略有效实施的必然要求与应有之义,更是当前有效应对农村社会问题、化解农村社会矛盾,实现农村治理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一 加强和创新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
(一)加强和创新党对“三农”工作领导的重要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344]“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345]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而“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346]。能否号召和动员好全国人民,破“三农”之难题、谋“三农”之发展,实现乡村之振兴,关系到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稳定与否,也决定着广大人民群众拥护与否。中国共产党历来都对“三农”工作高度重视,十分强调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并形成了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既符合中国国情又体现农业农村发展规律的“三农”发展战略思想,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对“三农”工作领导的重要论述,发扬了中国共产党重视“三农”、心系“三农”的优良传统,继承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对“三农”发展的探索和奋斗,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党关于推进“三农”发展的基本理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体现,是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三农”发展所取得的成就得益于党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和科学领导。当前中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有着突出的紧迫性与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越是进行脱贫攻坚战,越是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347]他说:“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把扶贫开发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把帮助困难群众特别是革命老区、贫困地区的困难群众脱贫致富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348]他还强调:脱贫攻坚任务重的地区党委和政府要把脱贫攻坚作为“十三五”期间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要层层签订脱贫攻坚责任书、立下军令状。[349]
(二)必须提高对“三农”工作领导的认识与重视
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必须提高党对“三农”工作领导的认识。当前“三农”问题仍然十分突出,仍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且呈现出更加纷繁复杂的趋势,特别是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对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提出了更高和更加迫切的要求。提高党对“三农”工作领导的认识,必须将“三农”工作上升到关系国家前途和命运的战略高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执政为民,重视“三农”发展,就是强调要牢固确立“三农”工作在全党工作中的重要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350]在具体的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自觉地把‘重中之重’的要求落实到领导决策、战略规划、财政投入、工作部署和政绩考核上来,形成全社会支持农业、关爱农民、服务农村的强大合力和良好氛围。”[351]
加强党对“三农”工作领导的重视,必须增强紧迫感与主动性、自觉性与坚定性。当前,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重视,落实到具体工作上,突出在加强对脱贫攻坚工作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视。这是全党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集中体现。进入脱贫攻坚的决胜时期,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任务十分艰巨,且时间紧迫,必须增强“三农”工作的紧迫感和主动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增强紧迫感和主动性,在扶贫攻坚上进一步理清思路、强化责任,采取力度更大、针对性更强、作用更直接、效果更可持续的措施,特别要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上下更大功夫。”[352]
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不能盲目,切忌短视,防止“念歪了经”,走偏了路,这就要求在加强党对“三农”工作领导的过程中,要有科学的理念引导、正确的思想指导。习近平曾强调:“必须积极探索,切实提高改革开放促‘三农’的自觉性,充分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以农业是否发达、农民是否满意、城乡差距是否缩小为检验标准,努力以改革开放促进‘三农’工作,把城乡一体化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353]此外,他还强调“要以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和强烈的政治责任感深入推进改革开放,不断为‘三农’发展添活力、强动力、增后劲”。[354]他在党的十九大报告“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具体方略中指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355]
(三)必须走更加务实高效的实践路径
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必须落实到实践中,践行在行动中。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必须基于当前的“三农”工作实际,在“加强”二字上做足文章,真正突出“加强”二字。
首先,要求各级党委必须更接地气、更加贴近群众。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356]农业的生产与发展极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中国的农村东中西部之间、南北区域之间千差万别,农村人口基数大,且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和向往也在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增长和提高。因此,做好“三农”工作,需要因时因地利导、因地因人制宜,很难有恒定的对策、不变的政策可以一劳永逸。如何有效应对农业的不稳定性、农村的复杂性与差异性以及农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党有效领导“三农”工作的根本性问题。“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轻车熟路”方能事半功倍,各级党委在领导“三农”工作时,必须更加深入基层,更加贴近群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党委要加强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各级领导干部都要重视‘三农’工作,多到农村去走一走、多到农民家里去看一看,真正了解农民诉求和期盼,真心实意帮助农民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推动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357]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省花茂村考察时指出:群众拥护不拥护是我们检验工作的重要标准。党中央制定的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哭还是笑。要是笑,就说明政策好。要是有人哭,我们就要注意,需要改正的就要改正,需要完善的就要完善。[358]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因此,唯有更加接地气、更加贴近群众,真正了解当前“三农”发展的现实所需,才能保证党在领导“三农”工作过程中的科学性、有效性与高效性,也才能真正实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其次,要求各级党委必须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与问题导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想方设法,把现实问题一件件解决,探索可复制的经验。贯彻精准扶贫要求,做到目标明确、任务明确、责任明确、举措明确;要看真贫、扶真贫、真扶贫,少搞一些盆景,多搞一些惠及广大贫困人口的实事。“三农”工作纷繁复杂,既有亟待解决的关键性问题,也有许多细枝末节的问题需要关注,然而很多问题在“三农”发展的现实环境中具有一定的隐蔽性与潜在性,容易被表象所掩盖,往往当其显而易见的时候,就是已经发展到异常严重的时候。因此,各级党委在有效领导“三农”工作过程中,必须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与问题导向,既要善于发现问题、寻找问题,更要善于透过表象去发掘深层次的隐患,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既要看清问题,辨清问题的本质,更要脚踏实地把一个个问题解决彻底。
解决问题需要循序渐进,应当有主有次。当前党领导的“三农”工作中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的伟大胜利,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如期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领导“三农”工作,坚持问题意识与问题导向上,必须首先将脱贫攻坚放在最为突出的位置,首先解决这一主要问题、关键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多到农村地区去,多到贫困地区去,把扶贫开发工作抓紧抓紧再抓紧,做实做实再做实,真正使贫困地区群众不断得到真实惠。[359]他还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帮助困难群众特别是革命老区、贫困地区的困难群众脱贫致富摆在更加突出位置……”[360]
二 加强农村社会治理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全面分析了当前农村社会治理面临的突出问题,强调了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治理的重要性,并从系统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综合治理四个方面阐述了农村社会治理的方向与路径。加强农村社会治理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必然要求,也是当前有效应对和破解“三农”问题的重要方略和关键路径。
(一)加强农村社会治理的重要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快速推进。但现代化在给农村带来进步的同时,也给农村社会带来了“现代化的烦恼”。从“皇权不下县,县下以自治”的传统乡村社会管控格局到人民公社时期国家化整合的乡村社会统合形态;从改革开放以来的乡政村治管理格局到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农村社会治理现代化变革,农村社会治理呈现出螺旋式上升的发展趋势,无论是治理的内涵与属性,还是治理方式与策略都从最初的统治—管控—管理走向如今的治理。当今,无论是中国本土还是西方各国,治理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在不断发展,元治理(Metagovernance)、治理现代化日益盛行。在这个过程中,一场关于国家权力使命的变革不可避免,服务型政府理念逐渐深入人心。治理再变革的现实需求、治理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探索,要求农村治理必须实现以服务为中心、以社会多元协同参与为导向的现代化变革。党的十九大明确要求,“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361],从而打造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顺应改革与发展的前进方向与趋势,加强农村社会治理既是“三农”发展的现实所需,也是时代的召唤。
(二)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导向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362]在党的十九届一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指出:“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我们要时刻不忘这个初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党的十九大对保障和改善民生作出了全面部署。我们要始终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363]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导向,落实到具体的实践中,突出表现在以满足农民的各项生产、生活需求,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保障和改善农村的民生为优先、为重点。回溯历史,农村社会治理从过去的统治、管控、管理向治理现代化变革的核心就在于由过去的围绕管控农民,从而维护乡村社会的稳定为中心,向以服务农民、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从而实现乡村社会的和谐与发展为中心的根本转变。加强农村社会治理必须在以农民的服务需求为中心、切实维护农民的根本利益上铆足劲、做足文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治理和管理一字之差,必须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全面推进平安中国建设,维护国家安全,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364]习近平总书记还指出,农村稳定是广大农民切身利益。农村社会管理需要加强和创新,加强和创新则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优先方向,要形成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合力,努力让广大农民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365]他强调:“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366]“坚持人人尽责、人人享有,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秩序,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367]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导向,需要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完善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大病保险制度;统筹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人关爱服务体系。必须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以乡村振兴战略为重点,重视空心村问题,破解农业比较效益低难题,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农民建设幸福家园和美丽乡村。
(三)必须注重系统治理与源头治理的有效衔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农村社会治理,体现的是系统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综合施策。[368]系统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综合施策“四个治理”有着内在的逻辑关联,四个方面相互促进、互相补充。系统治理与源头治理需要有效衔接。
首先,要实现农村社会治理主体的多元化变革与协同化合作。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369]。过去强调农村社会管理,主要依靠政府这一单一行政主体,片面强调和过度依赖政府的单方面作用。当前加强农村社会治理,从管理向治理现代化变革,要求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同时,必须充分调动和有效引导市场与社会主体主动参与到农村社会治理当中,构建起包含政府、市场与社会的多元化农村社会治理主体,实现政府、市场与社会的协同化合作。
其次,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治理的体制机制。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制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370]。完善农村社会治理的体制机制,必须充分发挥好政府在农村社会治理过程中的协调、监督、约束与服务作用,畅通农民的利益表达、利益申诉渠道,健全农民的利益协调、利益保护机制,引导广大农民依法行使权利、合理表达利益诉求。加快改革社会组织管理制度的步伐,通过各项政策激励与引导,吸引市场与社会主体积极参与农村社会治理、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从而有效激发社会活力,增强农村社会治理主体力量,弥补政府在农村社会治理过程中的不足。同时,要加强社会治理基础制度建设,在建立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和相关实名登记制度、完善社会信用体系等方面实现质的突破。
同时,在系统治理的基础上,必须坚持源头治理,变被动作为为主动作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坚持源头治理,标本兼治、重在治本,以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为方向,健全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及时反映和协调人民群众各方面各层次利益诉求。”[371]过去,依靠政府单一主体,片面强调和过度依赖政府的单方面作用,给政府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也导致管理效率的低下,往往是被动应付,管理的方式方法难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难以标本兼治。强调系统治理,坚持源头治理,是针对以往农村社会管理所存在的弊病,以及农村社会治理所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新变化而“开出的良方”。唯有从源头治理,重在治本,将农村社会的矛盾与冲突化解在基层,消灭在源头,才能真正改善农村社会治理的困境,实现农村社会治理的现代化。
(四)必须注重依法治理与综合治理的有效结合
依法治理是加强农村社会治理的前提、基础与保障,也是依法治国的内在要求。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党的十九大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372]而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新时代,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点、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因此,加强农村社会治理,必须首先在依法治理上做足文章,在实现农村社会治理的法制化上取得实效。
首先,要建立健全各项法律法规,实现农村社会治理有法可依。农村社会治理法律法规不健全、不完善是制约农村社会依法治理的首要因素。依法治理的前提是拥有健全的法律法规。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373]。实现农村社会的依法治理,需要充分做好顶层设计,形成自上而下一以贯之的农村社会治理法律法规体系,各级党委必须结合当前的农村社会治理实际,按照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建立健全适合地区发展需要的各项法律法规,确保农村社会治理的方方面面都能够实现有法可依。
其次,要不断增强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的依法治理能力。要不断提升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依法治理的素养,引导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带头遵法、学法、守法、护法、用法。这就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来做好“三农”工作,有效行使农村社会治理的各项权力,规范农村社会治理的各种行为。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各项工作,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氛围。[374]他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厉行法治,不断提高依法执政能力和水平,不断推进各项治国理政活动的制度化、法律化。”[375]这是一个现代国家所必须具备的“法治”框架,是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基本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要大力开展法治宣传与教育,增强广大农民的法治意识,提高广大农民遵法、守法的自觉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平安乡镇、平安村庄建设,开展突出治安问题专项整治,引导广大农民自觉守法用法”[376]的重要论述就是最好的诠释。
同时,在依法治理的基础之上,必须重视综合治理,注重通过道德约束、心理疏导来规范社会行为,调节利益关系,协调社会关系,解决社会问题。德治与法治自古以来即是相辅相成的,农村社会治理唯有实现二者之间的有效结合才能发挥出治理的最佳效果,也才能真正实现农村社会治理的高效化、精细化。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坚持综合治理,强化道德约束,规范社会行为,调节利益关系,协调社会关系,解决社会问题。”[377]所强调的即是在依法治理的基础上,要善于发挥综合治理效用,充分运用德治手段来补充治理力量,完善治理机制。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通过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来增强德治的治理作用与效用。他指出:“要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推进诚信建设和志愿服务制度化,强化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奉献意识。”[378]
三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强调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性。他指出:“基层是社会的细胞,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可以说,基层既是产生利益冲突和社会矛盾的‘源头’,也是协调利益关系和疏导社会矛盾的‘茬口’。”[379]“把基层基础工作做扎实了,利益关系得到协调,思想情绪得以理顺,社会发展中的不稳定因素就能得到及时化解,各种矛盾冲突就能得到有效疏导,社会和谐也就有了牢固的基础。因此,打牢基层基础,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有序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保障,意义十分重大。”[380]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他强调:“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381]因此,无论是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还是加强农村社会治理,都必须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为基础前提和保障。
(一)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意义
就组织体系架构及重要性而言,基层党组织既是党的组织基础,也是党的组织根基。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基层党组织的基础与根基地位,他指出,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最突出的矛盾问题也在基层,必须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举。[382]他强调: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着力点是使每个基层党组织都成为战斗堡垒。基层党组织是我们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但总的是战斗堡垒,它的政治功能要充分发挥。[383]从组织体系的作用而言,基层党组织既是党有效开展基层工作的有力支撑、应对基层矛盾与风险的战斗堡垒,也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关键环节,同时,还是党有效联系群众的纽带。基层党组织最贴近群众,最了解实情,最善于与群众联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力量支撑和矛盾问题都在基层,这是因为基层党组织既是党整个体系的组织支撑,又是党落实任务的工作支撑、党联系群众的纽带支撑、党应对风险考验的战斗力支撑。基层党组织是党执政大厦的根基,是我们党的基本细胞,是党树立在群众中的旗帜,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关键环节。
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是党的一切工作的基础,也是做好一切工作的根基,关乎党领导全国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也关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新征程。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把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组织等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384]“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385]无论是民主革命时期党领导人民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还是改革开放以来,党领导人民大力开展经济社会建设所取得的显著成就,都离不开基层党组织作用的发挥。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正是依靠广泛的基层组织,使党有了坚实的基础,形成一个团结统一的整体;也正是依靠党的基层组织,使党能够深深地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顺利地实现党的领导。”[386]
(二)必须突出基层党的组织与人才队伍建设
必须坚持习近平总书记的乡村组织振兴观,以打造千千万万个坚强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培养千千万万名优秀的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深化村民自治实践,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确保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安定有序[387],完善党的基层组织体系架构,重视基层党组织的人才队伍建设,把充实基层党组织的人才队伍放在突出的重要位置。基层组织体系不完善,人才匮乏,党的基层组织就缺乏动力、丧失活力,既难以有效开展工作,也难以解决能力不足、水平不高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在党的整个组织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任何时候都必须高度重视,自觉抓紧抓好。”[388]基层党员干部是党和国家干部队伍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都要重视基层、关心基层、支持基层,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带头人队伍建设,确保基层党组织有资源、有能力为群众服务。”[389]加强基层党的组织与干部队伍建设,既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更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保证。
加强基层党的组织与干部队伍建设,要注重“从产业工人、青年农民、高知识群体中和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中发展党员”[390]。加强基层党的组织与干部队伍建设,应当以选优、训强、管好基层党组织书记为重点,采取“两推一选”、组织选派等方式,把那些党性强、能力强、改革意识强、服务意识强的人提拔到基层领导岗位上来。加强基层党的组织与干部队伍建设,要按照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总要求,严格执行《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提高发展党员质量。以增强党性、提高素质为重点,扎实开展教育培训工作,提高党员队伍整体素质。
加强基层党的组织与干部队伍建设,要注重从严管理党员,增强党员队伍生机活力。要加强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增强党组织的亲和力与凝聚力,增强党员教育管理针对性和有效性,稳妥有序开展不合格党员组织处置工作,努力建设一支信念坚定、素质优良、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纪律严明、作用突出的党员队伍。加强基层党的组织与干部队伍建设,必须把干部队伍的建设与基层工作的实际相结合,从而确保构建起一支适应基层工作需要,能有效地开展基层工作的干部队伍。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要把扶贫开发同基层组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抓好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鼓励和选派思想好、作风正、能力强、愿意为群众服务的优秀年轻干部、退伍军人、高校毕业生到贫困村工作,真正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战斗堡垒。[391]
(三)必须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服务职能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必须要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服务职能,将基层党组织建设由过去的注重管理为主,向注重服务为主转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动力,把维护广大农民根本利益、促进广大农民共同富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392]把基层党组织的工作重心转到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服务党员上来,多提供“适销对路”的服务,帮助解决群众关心的切身利益问题。[393]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必须以强化服务职能为核心,落实主体责任,健全党建工作责任制。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在新时代的征程上,全党同志一定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把人民群众关心的事当作自己的大事,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394]
(四)必须加强对基层党组织的监管
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必须加强对基层组织的监督与管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是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民族复兴伟大梦想的根本保证,也是我们党紧跟时代前进步伐、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必然要求。”“在新时代的征程上,全党同志一定要按照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拿出恒心和韧劲,继续在常和长、严和实、深和细上下功夫,管出习惯、抓出成效。”[395]第一,必须建立起长效的发现问题机制,针对基层党的组织与干部队伍所存在的问题,坚持发现一批、弄清一批、解决一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结合建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制定出台相关文件,采取有效措施,有针对性地深入解决基层领导干部存在的“不符合”“不适应”等问题。[396]第二,必须建立健全督查制度,在基层党建、基层领导责任制考核等方面加强巡回督查。要重点对各地各部门各单位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履行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基层党建工作重点任务情况进行督查。完善县(市、区)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考核评价办法,把考核结果作为干部选拔任用和奖励惩戒的重要依据。[397]第三,加强对违法乱纪行为的惩治力度。必须突出法律和组织纪律的基础性地位,针对基层党员干部所存在的违反法律与组织纪律问题,尤其是贪污腐败问题,及时予以纠察,及时进行惩罚。“坚持‘三会一课’制度,推进党的基层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创新,加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扩大基层党组织覆盖面,着力解决一些基层党组织弱化、虚化、边缘化问题。”[398]第四,建立健全配套的教育、引导体制机制,不断加强对基层党员干部的教育与引导。建立长效的发现问题机制、建立健全有效的督查制度,以及加强违法乱纪行为的纠察惩罚力度,其最终目的在于通过监管促使基层党员干部提高自身素养,约束自身的工作言行,提高治国理政能力。惩治与处罚不是最终手段,教育与引导才是关键。因此,在强化监管的同时,必须建立与完善基层党员干部的教育与引导制度。积极探索多元化的教育与引导机制,例如通过身边的典型性事迹、先进性人物来开展正面与反面教育相结合的法治、纪律宣传教育等,形成良好的示范与警示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