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加快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292]。党的十九大明确了到21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将这一目标载入国家根本法,进一步凸显了建设美丽中国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保障。党的十八大报告也明确指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293]。习近平总书记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高度,针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文明建设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294]等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这就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党的十九大报告又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更为全面推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历史性机遇。

一 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千年大计,是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战略任务。[295]2015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强调指出: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要坚持六大原则,其中之一就是坚持城乡环境治理体系统一。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296]。这些论述、方案及政策对于加快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步伐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是关键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成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因此,应根据农村生态环境的实际情况,按照《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的要求,大力加强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全面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环境的品质,努力促进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目标,2013年开始实施的“美丽乡村”无疑是实现美丽中国的重要内容,更是推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同时也是提升农村居民社会福祉的重要体现。

随着国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消费观念等发生了重大变化,从最初关注物质需求,逐渐转向关注生态需求,人民群众对洁净的饮水、清新的空气、安全的食品、优美的环境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生态环境在群众生活幸福指数中的地位不断凸显,环境问题日益成为重要的民生问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于2013年4月8—10日在海南考察工作时所指出的,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297]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298]其中,美好生活需要涵盖了丰富的生态内容。特别是在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生态环境成为重要的内容,也是衡量小康社会的重要指标。对此,习近平总书记进行了高度概括,即“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是关键”。[299]

(二)生态环境保护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对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必要性、长期性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他强调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300]“保护生态环境,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必须清醒认识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清醒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加大力度,攻坚克难,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让人民群众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301]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论述,站在可持续发展战略高度,对代际公平发展进行了深刻的科学阐释。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工作时指出:经济要发展,但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生态环境保护是一个长期任务,要久久为功。在生态环境保护上一定要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整体账、算综合账,不能因小失大、顾此失彼、寅吃卯粮、急功近利。[302]

在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一些地方过多地引入现代化的元素符号、城市元素符号,脱离了农村的实际,弱化了乡土味道。2015年1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工作时指出:新农村建设一定要走符合农村实际的路子,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充分体现农村特点,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让“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的自然美景永驻人间。[303]他还强调,“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把不损害生态环境作为发展的底线”[304]。2015年5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舟山农家乐小院考察调研时表示,这里是一个天然大氧吧,是“美丽经济”,印证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道理。[305]

(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对于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理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306]这一理念为我们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根本遵循。2013年5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307]他在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3年年会的贺信中指出:“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中国将按照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生产生活环境。”[308]2015年5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召开的华东7省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上指出,协调发展、绿色发展既是理念又是举措,务必政策到位、落实到位。要科学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扎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质量的增长点,成为展现我国良好形象的发力点。这些论断为发展农村经济,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推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

我们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经济与社会的和谐,通俗地讲就是要“两座山”: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这“两座山”之间是有矛盾的,但又可以辩证统一。在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我们对“两座山”之间关系的认识经过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用绿水青山去换金山银山,以GDP为导向,不考虑或者很少考虑环境的承载能力,一味索取资源,从而导致了生态资源的严重破坏和生态环境的严重污染。第二阶段是既要金山银山,但也要保住绿水青山。经历了前一个阶段之后,经济发展和资源匮乏、环境恶化之间的矛盾开始凸显出来,人们意识到环境是我们生存发展的根本,只有“留得青山在”,才能“不怕没柴烧”。第三阶段是认识到绿水青山可以源源不断地带来金山银山,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我们说的常青树就是摇钱树,生态优势变成经济优势,形成浑然一体、和谐统一的关系,这一阶段是一种更高的境界。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的关系,归根到底就是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坚持绿色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首先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309]习近平总书记的“两山论”高度概括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之间的关系,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的实践指明了方向。

(四)统筹保护,确保国家生态安全

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方面,要牢固树立生态红线观念。生态红线是国家生态安全的底线和生命线,任何时候都不能突破,一旦突破必将危及国家生态安全、人民生产生活和国家可持续发展。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的生态环境问题已经非常严重,再不采取最严厉的治理措施与手段,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将受到严重的威胁。特别是近几年,生态环境的约束日益明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就是要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则就应该受到惩罚。”[310]

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统筹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科学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从而实现青山常在、清水长流、空气常新,让人民群众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

在保护国家生态安全方面,要重视对具有重要生态价值的区域的保护。2016年8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时指出:要统筹推进生态工程、节能减排、环境整治、美丽城乡建设,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搞好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加强环青海湖地区生态保护,加强沙漠化防治、高寒草原建设,加强退牧还草、退耕还林还草、三北防护林建设,加强节能减排和环境综合治理,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构建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311]。

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生态资源环境问题,大多是由于生产方式的不当,导致对生态资源的过度开发、粗放利用,进而导致环境污染问题。因此,要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从源头着手,将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作为根本之策。树立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的资源观,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实行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等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大幅提高资源利用综合效益。[312]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313]2013年5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行第六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良好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人民群众对环境问题高度关注。环境保护和治理要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着力推进重点流域和区域水污染防治,着力推进重点行业和重点区域大气污染治理。通过加强这些重点区域、重点领域的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可以有力地推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进程。

二 促进农业绿色发展

(一)农业绿色发展应注重速度、质量与效益的统一

中国农村改革40年来,农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生态代价。特别是在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背景下,农业生产的生态基础受到的污染日益严重,进而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国内消费者的健康构成威胁。“经济要发展,但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314]“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健康的基础……要贯彻食品安全法,完善食品安全体系,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严把从农田到餐桌的每一道防线。”[315]“……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316]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重要论断,对中国农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指明了发展的方向。

实现农业绿色发展,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农业领域的具体行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发展,应当是经济社会整体上的全面发展,空间上的协调发展,时间上的持续发展。”[317]并且强调:“经济发展、GDP数字的加大,不是我们追求的全部,我们还要注重社会进步、文明兴盛的指标,特别是人文指标、资源指标、环境指标;我们不仅要为今天的发展努力,更要对明天的发展负责,为今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和可以永续利用的资源和环境。”[318]对农业生产而言,良好的生态资源与环境是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键。

农业绿色发展是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根本途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现在的发展不仅仅是为了解决温饱,而是为了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不能光追求速度,而应该追求速度、质量、效益的统一;不能盲目发展,污染环境,给后人留下沉重负担,而要按照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做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319]对农业生产而言,产量已经不是追求的唯一目标,农产品质量安全逐渐成为农业发展的主要目标,并且要实现数量与质量的双重安全。

(二)绿色农业发展应注重水土资源的统筹保护

农业绿色发展的核心是水土资源的保护。大自然是一个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系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如果种树的只管种树、治水的只管治水、护田的单纯护田,很容易顾此失彼,最终造成生态的系统性破坏。必须按照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系统性及其内在规律,统筹考虑自然生态各要素、山上山下、地上地下、陆地海洋以及流域上下游等,进行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320]特别是在快速工业化、城镇化背景下,一方面是优质水资源、耕地资源越来越多地配置到工业生产、城镇建设等方面;另一方面农业生产的水土资源污染日益严重。《2016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指出,2016年,中国设置了覆盖主要河流干流及重要的一、二级支流以及重点湖泊、水库的2767个国控断面(点位),其中有1940个国考断面。对地表水水质监测结果表明:Ⅰ类水质断面47个,占2.4%;Ⅱ类水质断面728个,占37.5%;Ⅲ类水质断面541个,占27.9%;Ⅳ类水质断面325个,占16.8%;Ⅴ类水质断面133个,占6.9%;劣Ⅴ类水质断面166个,占8.6%。地下水水质监测结果表明:水质为较差的监测点比例为45.4%,水质为极差的监测点比例为14.7%。耕地面积中,中等地、低等地分别占45.1%、27.8%。2016年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黑龙江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为可持续发展预留空间,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美好家园。[321]他还强调:“你善待环境,环境是友好的;你污染环境,环境总有一天会翻脸,会毫不留情地报复你。这是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322]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323]

水土资源的生态修复为农业绿色发展提供了新的潜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中指出:“用途管制和生态修复必须遵循自然规律……由一个部门负责领土范围内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职责,对山水林田湖进行统一保护、统一修复是十分必要的。”[324]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论述充满了辩证法及人文关怀。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加快建设主体功能区,发挥主体功能区作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基础制度的作用。中国的绿色机遇在扩大。我们要走绿色发展道路,让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成为主流的生产生活方式。加大环境治理力度,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行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快水污染防治,实施流域环境和近岸海域综合治理。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

三 加快林业改革和发展

发展林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复杂的生态系统中,林业在维护国土安全和统筹山水林田湖综合治理中占有基础地位,并且强调,林业是事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性问题,森林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顶层,拯救地球首先要从拯救森林开始。[325]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和重要资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生态保障。

(一)森林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战略地位

从森林生态系统对国家生态安全的保障视角来看,森林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早在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就指出:“森林是陆地生态的主体,是国家、民族最大的生存资本,是人类生存的根基,关系生存安全、淡水安全、国土安全、物种安全、气候安全和国家外交大局。必须从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高度来看待这个问题,为子孙后代留下美丽家园,让历史的春秋之笔为当代中国人留下正能量的记录。”[326]

从自然资源视角来看,森林生态系统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和重要资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生态保障。不可想象,没有森林,地球和人类会是什么样子。”[327]

从自然生态系统视角来看,森林提供的生态服务功能非常广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森林能够美化环境,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实现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等。”[328]

从森林生态系统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视角来看,发展林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在《摆脱贫困》中曾指出,“森林是水库、钱库、粮库”[329],并要求从美化、净化环境,为人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的高度认识林业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森林资源形势依然严峻

与世界森林资源相比,中国森林资源形势严峻,表明中国林业建设具有极大的空间。2014年4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强调:“长期以来,我国人工造林工作做得是好的。现在树更多了,山更绿了,全民绿化意识深深根植于人民心中。同时,必须看到,我国自然资源和自然禀赋不均衡,相对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相对于人民群众对良好环境的期盼,我国森林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远远不够。”[330]2015年4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再次强调:“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相比,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期盼相比,生态欠债依然很大,环境问题依然严峻,缺林少绿依然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331]

此外,生态文明建设的迫切要求给林业发展带来新机遇。严峻的生态环境形势和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对改善生态环境提出了迫切的要求。2016年4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指出:“从党的十八大到十八届五中全会,包括今年通过的‘十三五’规划纲要,都强调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现在,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深入人心。”[332]生态文明建设的这种迫切要求给林业发展带来一系列新机遇,也给林业发展带来历史上最艰巨、最繁重的生态建设任务。

根据《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主要结果(2009—2013年)》,中国森林资源总量持续增长,森林质量不断提高,但同时也存在着很多问题。中国的森林覆盖率仅为21.63%,远低于全球31%的平均水平,人均森林面积也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人均森林蓄积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7,森林资源总量相对不足、质量不高、分布不均的状况仍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而与此同时,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破坏森林资源的现象依然存在,严守林业生态红线面临的压力依然巨大,森林有效供给与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依然突出。

(三)森林是国家生态安全的核心

建设美丽中国最重要的措施之一是恢复生态。植树造林是增加森林资源的主要途径,是生态修复的重要措施,需要每个公民的广泛参与、世代推动。2014年4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时强调,全国各族人民要一代人接着一代人干下去,坚定不移爱绿植绿护绿,把我国森林资源培育好、保护好、发展好,努力建设美丽中国。林业建设是事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性问题。每一个公民都要自觉履行法定植树义务,各级领导干部更要身体力行,充分发挥全民绿化的制度优势,因地制宜,科学种植,加大人工造林力度,扩大森林面积,提高森林质量,增强生态功能,保护好每一寸绿色。[333]2015年4月3日,他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又指出,植树造林是实现天蓝、地绿、水净的重要途径,是最普惠的民生工程。要坚持全国动员、全民动手植树造林,努力把建设美丽中国化为人民自觉行动。[334]2016年4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进一步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参加义务植树,身体力行在全社会宣传新发展理念,发扬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精神,多种树、种好树、管好树,让大地山川绿起来,让人民群众生活环境美起来。[335]

从林业发展战略来看,应从国土生态优化的高度来展开,而不是零碎地进行。2016年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上强调:森林关系国家生态安全。要着力推进国土绿化,坚持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加强重点林业工程建设,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要着力提高森林质量,坚持保护优先、自然修复为主,坚持数量和质量并重、质量优先,坚持封山育林、人工造林并举。要完善天然林保护制度,宜封则封、宜造则造,宜林则林、宜灌则灌、宜草则草,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要着力开展森林城市建设,搞好城市内绿化,使城市适宜绿化的地方都绿起来。搞好城市周边绿化,充分利用不适宜耕作的土地开展绿化造林;搞好城市群绿化,扩大城市之间的生态空间。要着力建设国家公园,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给子孙后代留下一些自然遗产。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完善天然林保护制度,扩大退耕还林还草。”[336]“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主体功能区配套政策,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337]

(四)林业发展要统筹考虑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

林业发展需要树立系统观点,根据生态系统的规律,逐步推进。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的“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充分体现了系统论的观点,深刻揭示了自然生态系统的内在规律,是林业发展的根本所在。

林业改革应以有利于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实现林业发展与农民增收双赢为目标。早在2001年,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就把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作为一项重大民生工程给予了特别关注。他到武平县调研后作出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要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那样从山下转向山上”的历史性决定。

在习近平总书记看来,林业改革的目标,就是既要生态美,也要百姓富,“保生态、保民生”:建立有利于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有利于改善生态和民生、有利于增强林业发展活力的国有林场林区新体制,建设资源增长、生态良好、林业增效、职工增收、稳定和谐的社会主义新林区。[338]

四 加强水资源利用与保护

水资源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与有效保护,不仅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关注的重大问题,更是关乎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实施、人类健康生存与延续、人类社会进步的战略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深刻分析了当前中国水资源的严峻形势,精辟论述了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极端重要性,系统阐释了保障国家水安全的总体要求,明确提出了新时期治水的新思路,为中国强化水治理、实现水安全指明了方向。

(一)从全局发展的角度认识水资源的战略地位

中国是水资源短缺的国家,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世界人均水资源量的四分之一。造成水资源短缺的因素,既有自然生态因素,也有社会经济因素。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水稀缺,“一个重要原因是涵养水源的生态空间大面积减少,盛水的‘盆’越来越小,降水存不下、留不住”。[339]特别是在广大的石漠化地区,虽然降水量较高,但是缺乏有效的水利工程,难以将雨水收集实施有效利用,造成这些地方季节性干旱。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专题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汇报时指出,华北地区缺水问题本来就很严重,如果再不重视保护好涵养水源的森林、湖泊、湿地等生态空间,再继续超采地下水,自然报复的力度会更大。[340]

对农业生产而言,水资源是最基本生态要素之一,必须确保农业生产对优质水资源的需求,为此必须加大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特别是田间“最后一公里”工程建设。2011年3月,时任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同志在湖南调研时曾强调指出,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切实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抓好重大水利枢纽和水利工程建设,不断提高抗御自然灾害和水资源调配能力。[341]这是确保中国农业生产、实现粮食安全的关键。

过去我们对保护水资源重视不够,没有形成系统的治水思路,更缺乏有效的治理措施。虽然采取了一些治理措施,但由于缺乏科学的治理手段及方法,没有实现预期目标。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治水的问题,过去我们系统研究不够,“今天就是专门研究从全局角度寻求新的治理之道,不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342]这些论述体现了鲜明的系统论观点,为开展科学、有效的水治理指明了方向。

(二)治水应坚持“十六字”方针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是对中国水治理实践经验的总结,更是水利用思想理论的发展,对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管理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节水优先,是基于中国水资源短缺的现实以及水资源利用浪费的实际,从倡导全社会节约每一滴水入手,提供水资源利用效率,从而在全社会营造一个节约用水的良好氛围,进而实现以最小的水资源消耗获取最大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空间均衡,是坚持量水而行、因水制宜,以水定城、以水定产,从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审视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关系,强化水资源环境刚性约束;系统治理,是统筹自然生态各种要素,把治水与治山、治林、治田有机结合起来,协调解决水资源问题;两手发力,是政府和市场协同发挥作用,发挥市场在水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更好发挥政府在保障水安全方面的统筹规划、政策引导、制度保障作用。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宏观背景下,实现中国水安全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治水的任务更加艰巨,治水的标准也会更高。为此,应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兴水的重要论述,按照“十六字”方针的要求,开展治水理论研究,提出更为具体的实施方案、措施和对策;同时,将治水兴水落到实处,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更加坚实的水安全保障,为子孙后代留下生存发展的资源和空间。

(三)治水应以科学规划为引领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需要以科学规划来统筹和引领。制定科学的水资源利用与保护总体规划,是统筹、引领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是指导实现水安全的战略性纲领。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在其框架之内逐步制定与完善包括水利发展规划、水资源规划、地下水勘查规划、农村饮水安全规划、水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规划、水土保持规划在内的各专项规划。无论是总体规划还是各专项规划,都需要统筹区域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及其他领域的专项规划,实现所有规划之间的协调,发挥规划的引领作用。

(四)治水应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为前提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治水包括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保护等多个环节。当前的关键环节是节水,从观念、意识、措施等各方面都要把节水放在优先位置。中国水资源状况的实际也要求加快推进由粗放用水方式向集约用水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全社会应牢固树立水是稀缺资源的理念,营造出爱水惜水节水的良好社会氛围,逐步将节水优先的理念转变为行动,再针对农业、工业、城乡等不同部门用水的特点,制定具体的实施措施。

(五)水治理应以水生态建设与保护为核心

水生态建设和保护是水治理之本。要尽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污染,不能超过其承载能力,对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地方,进行合理、适度的修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自然界的淡水总量是大体稳定的,但一个国家或地区可用水资源有多少,既取决于降水多寡,也取决于盛水的“盆”的大小。做大盛水的“盆”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根本。这个“盆”指的就是水生态。把治水与治山、治林、治田有机结合起来,突出整体性,营造蓄水滞水留水、排洪泄洪兼容的水生态,由单纯排水防洪、引水抗旱向蓄滞泄洪兼顾、丰枯相济转变,避免防洪与抗旱相割裂、人力工程与自然修复相分离的治理模式。这些论述是系统论思想应用于水资源利用与管理领域、治水新实践的完美体现。

(六)水治理应以管理机制与体制创新为保障

水资源管理机制与体制需要不断完善与创新,以适应不断出现的新形势,解决不断出现的新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障水资源安全,无论是系统修复生态、扩大生态空间,还是节约用水、治理水污染等,都要充分发挥市场和政府的作用,分清哪些事情可以依靠市场机制,哪些是政府应该做的。水资源作为公共产品,政府在水资源利用与管理中应明确自己的功能定位,不断完善与创新水资源管理机制与体制,不做本应该由市场解决的事情。充分发挥政府在资源管理中的作用,就是要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守住水资源三条红线,科学制定用水效率指标体系,加强用水定额和计划管理,建立流域水生态补偿机制;建立水功能区水质达标评价体系,加强水功能区水质评价的第三方评估机制,强化水功能区监管;创新水资源管理体制,着力破解“九龙治水”“多头治污”“多头监测”等一系列难题;严格水资源管理执法,对水资源造成严重污染的企业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问责地方党政主要领导干部。要发挥市场在水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创新水利建设投入机制和经营模式,根据水资源的稀缺情况,利用经济手段强化水价在水资源利用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