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节视角下的旅英华人社群
- 傅翼
- 2394字
- 2020-06-24 17:03:48
二、研究定位:旅外社群节日研究
传统社会的节日通常与宗教和传统紧密相关(Falassi,1987; Pieper, 1999),但其在世界各地的表现形式各不相同。现代社会的节日既有可能是由传统社会的节日多年嬗变而来的(如圣诞节),也有可能是人类为顺应社会、政治、人口和经济现实而创造的新事物(如展会或文化节)(Picard et al.,2006)。不管以什么样的形式呈现,节日始终是一种促进社会了解的媒介(Bauman, 1992; Stoeltje,1992)。很多学者研究了节日和社会的关系,包括:Bakhtin (1984), Eagleton(1981), Eco(1984), Gluckman(1963a), Geertz(1973), Humphrey(2001), Magliocco(2006), Stallybrass和White(1986),以及Turner(1967)。这些学者的研究为节日与社会权力、冲突、结构之间的关系分析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不同于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进行的传统节日的研究,有些学者从节日旅游和节事管理(event management)的视角研究现代社会的节日(庆祝),包括:Getz(1997,2008), Larson(2002), Larson和Wikström (2001),以及Wood和Thomas (2006)。这些学者通常关注节事对旅游和经济的影响,以及节事的组织、策划和管理。
尽管关于节日的研究非常丰富,但鲜有针对旅外社群节日的系统研究。现存有限的针对旅外社群节日的研究大多是案例研究,其将旅外社群节日当成特殊的节俗现象,因此,在这一领域还未建立起成熟的理论。旅外社群的节日是一种比较新近的节日形式,与20世纪(尤其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国际移民潮大约同时出现(Green et al.,2007)。Getz(2010)曾按话语将节日研究进行分类。作者参考Getz的理论和方法,将现存有关旅外社群节日的研究按照理论框架和主题分成以下三类。
第一类研究尤其关注旅外社群节日的政治、社会、文化、美学意义和功能。这类研究在人文学科得到了充分发展,例如人类学、社会学、视觉艺术、表演及外国语言和文学(Crichow et al.,2010)。旅外社群节日让移居他国的社群追溯其祖先的历史,表达社群身份认同,创建社群团结(Becker,2002)。旅外社群节日的庆典还可以成为政治场合,人们在这种场合下表达对自由、平等或反抗的渴望(Ferris,2010; Cohen,1982)。同一个节日里不尽相同的节俗往往传递着多元的信息,其反映该旅外群体内部的“子群”在移民经历、宗教信仰、身份认同或(及)与客国的关系等方面存在差异(Eberhardt,2009; Sinn et al., 2005)。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庆祝旅外社群的节日是传统的一种嬗变,其是组织化的干预、种族关系的博弈、文化差异模糊化的结果(Johnson,2007)。例如,狂欢节的多方位的审美形式象征着加勒比地区旅外人民多元的文化形态,这不仅是他们漫长的殖民历史的体现,而且是他们目前进行种族多元化博弈的一种方式(Alleyne-Dettmers,1998)。这类研究通常使用定性研究的方法,包括民族志、田野作业、参与式观察、访谈和档案文件考察(Avieli,2005;Johnson,2007; Bankston et al.,2010; Alleyne-Dettmers,1998; Jackson, 1992)。
第二类研究注重旅外社群节日与旅游的关系,包括旅外社群节日吸引游客到特定景点,促进城市或地区营销(包括形象树立和目的地品牌化) (Ahmed,1992; Maclinchey,2008)。旅外社群节日中民族身份的构建和表征被视作节日营销、创造商业利益的有力工具(Zeitler,2009)。旅外社群节日的商品化有着正面效应,能增加到访城市的游客数量,促进城市经济发展(Bankston et al.,2010)。
第三类研究聚焦旅外社群节日的管理,包括旅外社群节日的规划过程和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Spiropoulos et al.,2006; Getz,2010)。这类研究深受节事管理研究(event management studies)的影响。例如,调查如何规划旅外社群节日及其利益相关者之间如何相处。这些研究可以为旅外社群节日管理的从业者提供有用结果(Getz,2010)。
以上讨论的旅外社群节日的第二类和第三类研究通常既会使用定性也会使用定量的研究策略与方法,但后者应用的频率可能更高(Bankston et al., 2010; Maclinchey,2008; Spiropoulos et al.,2006)。
就现存文献来看,这三类研究在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上泾渭分明,尤其是第一类和其他两类之间。其原因可能在于研究旅外社群节日的政治、社会、文化、美学意义及功能的学者通常对节日的组织和经济效果不够关心。但是,对旅游和节日管理有兴趣的学者将节日定义为娱乐事件,而忽略人们举行节庆或其他社会节事背后的社会、文化原因(Getz,2010)4。但是,就“话语”而言——推理和知识创造(包括理论及应用)的结构化线条,这三类研究彼此之间息息相关。因此,以寻找它们彼此之间的联系而进行的研究很有价值。Robertson, Chambers和Frew在2007年已经认识到在节日研究领域进行跨学科话语的研究势在必行。本研究拟从人类学、社会学和节事管理的角度研究旅英华人社群的春节庆典。
有些旅外社群的节日已得到了充分研究,有些则不然。加勒比狂欢节很可能是最受关注的旅外社群节日,如伦敦的诺丁山狂欢节(Cohen,1982;Jackson,1987; Ferris,2010; Alleyne-Dettmers,1998)、多伦多的加勒比狂欢节(Jackson,1992),还有纽约布鲁克林的狂欢节(Scher,1999)。这一现象与西方国家的宗教信仰及其和加勒比地区的殖民关系密切相关。因此,狂欢节往往有相似的主题,其反映了加勒比地区旅外社群在所属的社会秩序中为争取合法权益和提升社会地位不断抗争,揭示了处于从属地位的旅外群体和处于主导地位的社群间的冲突。相比有关狂欢节的研究,对南亚旅外社群和欧洲旅外社群节日的研究较少(Carnegie et al.,2006; Eberhardt,2009;Shukla,1997; Bankston et al.,2010; Johnson,2007)。有关东亚旅外社群节日的研究似乎是最少的,包括日本、韩国和中国的旅外社群节日研究(Avieli, 2005; Newell,1989; Petrucci et al.,2008)。本研究调查旅英华人社群的春节庆典,将会填补这一空白。
多数研究旅外社群节日的学者都受到了移民研究的启发(Green et al., 2007)。在移民研究里,民族认同是一个热门话题,这是对一个既定事实做出的回应,即当小体量的外族社群移居到体量大得多的(民族)国家的时候,该国家的主流民族意识形态会对这些少数民族群体造成冲击(Cohen,1982)。什么时候民族认同会成为一个问题?Cohen(1982)认为其通常发生在民族国家里文化群体间互动、甚至发生冲突的时候,尤其是发生在主流民族社群和少数民族社群之间。这种现象同时还意味着旅外社群的节日研究通常在种族关系(race relations)的背景下探讨民族认同,却很少关注旅外社群内部“子群”的民族性。
大多数旅外社群的节日具有构建、表征和强化民族认同的功能(Bankston et al.,2010; Cohen,1982; Carnegie et al.,2006; Labrador,2002; Sinn et al.,2005; Becker,2002; Spiropoulos et al.,2006)。一个旅外社群的泛民族认同(pan-ethnic identity)往往被反复强调。事实上,部分学者已经发现异质性是旅外社群的重要特征,例如加勒比地区的旅外社群和华人旅外社群的节日庆典都表现了多元而非单一的认同(Jackson,1992; Sinn et al.,2005)。但鲜有研究细致、深入地探讨旅外社群的内部环境,例如旅外社群的内部异质性、分层以及这些问题对社群关系产生的影响等。本研究将通过揭示旅外社群内部的复杂性来填补这一空白,具体来说,即在春节的情境下探讨旅英华人子群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