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历史流传物”的意义生成与经典化

这本小书力图运用当代解释学的理论与方法,梳理先秦两汉时期《诗经》经典化的复杂历程,揭示其伦理、政教意义生成的合法性,并藉《诗经》阐释之具体实践,剖析儒家典籍阐释的一些基本思想与方法。

在中国历史上流传的各种文化典籍中,《诗经》“一帆风雨路三千”的命运沉浮,留给后人的慨叹实在是太多。它曾经“黄袍加身”,从一个“里巷歌谣”的世俗文本升华为国家文化经典,位列“五经”,“学”在官方,被赋予了修身养性、经邦济国的重大意义。然而,显赫身世带来的可能是更大程度上的失落,曾几何时,那件光芒耀眼的“黄袍”化作了西方童话中“皇帝的新装”,在历史的沧桑风雨中被洗刷得干干净净!何其幸运的又是,当“五经”中的其他文本渐渐沦为历史文物的时候,它则戴上了另一顶“文学经典”的冠冕,继续体面地维持着自己历史的尊荣。

历史流传的语言文本不同于单纯的历史文物。文物总是那些历史上一度创造并残留到当代的物质的东西,它往往只见证着历史的某一刻。但是,凡以语言流传物的方式传到我们手中的东西,并不是残留下来的,而是被传递、被阐释、被诉说给我们的。它往往亲历了历史的延续性,呈现为一种不断生成的生命精神,一个持续变异的历史图像。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诗经》的历史流传,并不是指它的“文本”穿越历史的时间隧道被保存下来,而是强调历代文人通过对它的阐释与研究,不断赋予它新的时代意义,为它注入鲜活的血液,使得《诗经》文本所蕴涵的生命精神,历经岁月沧桑而成长至今。

本书将致力于把“历史流传物”引入到文学史作品研究的视野中,因而在全部述论展开之前,有必要预先对“历史流传物”这一概念加以阐明。可以说,“历史流传物”作为阐释事件中的对象性存在,是当代解释学理论中相当重要、但迄今尚未得到细致梳理的一个概念。有关“历史流传物”的意义生成问题、经典化问题,始终是本书写作过程中所抱持的一种理论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