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区域现代化的理论进程

区域现代化理论是对18世纪以来现代化进程的基本规律和特征的系统的理论阐述。它既要阐明区域现代化过程的一般规律,又要分析区域现代化过程的一般结果。区域现代化过程涉及各个方面的变迁,包括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和政治等。因此,各个领域的科学理论,特别是各种发展理论和现代化理论,如经济发展理论、经济增长理论、政治发展理论、文化变迁理论、社会发展理论、区域发展理论、经济地理理论等,都可以为区域现代化理论作出贡献。这里重点介绍区域科学和现代化理论发展,因为区域科学是以区域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综合性学科,而区域现代化理论作为现代化理论的一个分支,遵循现代化理论的基本规律。

(一)区域科学的现代化特征

区域科学是以区域为研究对象的综合性学科,其在20世纪50年代以来蓬勃发展。具体而言,区域科学以区域或空间诸要素及其组合所形成的差异和变化为切入点,研究不同等级、不同类型的区域在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等方面的问题。由于区域具有丰富的内涵,多样的类型及动态的发展,使其成为相关跨学科如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和政治学等共同研究的对象。作为区域现代化研究的理论依据之一,是从区域科学的三个主要特征出发,寻找区域科学与现代化理论的切入点。

1.综合性

区域科学包括了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因此其综合性特点表现明显:一是对影响区域发展的各种要素及其综合效益进行分析,从而研究各种社会经济现象的时空演化规律。二是研究区位、聚落、城市化地区和全球性区域系统以及人类居住方式、经济活动、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在自然环境背景下所有活动的地域差异。三是在空间系统开发、治理、管理等方面,分析城市与城市体系、区域信息系统与市场体系、区域的空间结构与空间相互作用、资源利用及其与生态环境的协调等问题。四是对存在于区域内的各种行为单位利益及价值观念的矛盾和冲突,以及区域的社会、政治、经济活动与生态环境间的相互影响进行分析,并系统地探讨解决区域发展中出现的各类问题的方法,提出区域发展的优化模式。虽然上述研究内容在区域现代化问题中不一定全部涉及,但其相关的研究内容和思路可以吸收和借鉴,以充实区域现代化的研究。

2.空间性

区域的空间性是指区域在地球表面占有一定空间范围、存在一定空间界线,以不同层次的物质客体为对象的地域结构体系形式。区域的构成单元,按一定的联系组成空间结构,由于区域内部的区域功能各异,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资源与产品不一,从而产生多种联系,形成不同结构。区域科学存在的空间特征使区域科学不仅要研究影响区域发展的各种要素及其综合效益,更要研究各种社会经济现象的时空演变规律。

3.差异性

区域的差异性表现在组成区域的各种要素和作用各不相同。同时,由于不同区域的传统文化、发展水平、管理水平、社会制度、现代化进程等都存在很大的差异,这就使得各个不同空间范围的区域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性特征。区域的差异性使相邻近的地理位置成为区域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区域的差异性特征表现十分明显,这就要求我们从不同区域的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扬长避短,从特殊与一般关系上把握和确定不同区域发展规模、发展水平、发展质量、发展速度、发展模式等内容,充分体现区域发展的个性魅力和差异化。

(二)现代化理论的内涵及发展

1.现代化的内涵

现代化是一个不断演进嬗变的历史进程,现代化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也在不断丰富发展。现代化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学者丹尼尔·勒纳在1958年提出的,其在《传统社会的消失:中东的现代化》一书中提出了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两种相互对立的社会,其中,现代化是指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过程。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现代化的内涵和外延也在不断演进和丰富,虽然不少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现代化的内涵进行思考和阐述,但都表现出以下共同的特征。

第一,现代化是一个不断进步的过程。对任何一个国家、地区和民族而言,现代化不是奋斗的最高阶段,而是实现人的全面解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一个过程和手段。第二,现代化是一个全方位变革的过程。现代化不仅仅是经济的变革过程,也涉及在经济变革基础上发生的包括社会变革、文化变革、政治变革以及人的成长等一系列从传统到现代的历史变迁。第三,现代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现代化是一个阶段性、相对性的概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现代化的标志和标准也会随之发生变化。第四,现代化是一种全球性的过程。现代化发源于欧洲,但是是一个全球性的过程。现代化使不同发展程度和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依赖进一步加深。它不是西方的专利,更不是资本主义化,可以有资本主义现代化,也可以有社会主义现代化,甚至还可以有其他形式的现代化。现代化是共性化和多样化相统一的过程。[1]

总之,现代化作为一个世界历史进程,是反映人类社会从建立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上的传统农业社会向建立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基础上的现代工业社会发展的历史巨变。它是一种全球性的时代发展趋势,也是世界各国、各地区发展的必经之路。[2]

2.现代化理论的历史脉络

现代化理论是关于世界、国家或地区现代化的特点和规律的研究成果的总称,其主要任务是探讨一个国家如何从传统农业社会过渡到现代工业社会或知识经济社会的理论,一方面要研究发达国家向更先进的社会阶段的发展问题,另一方面要研究欠发达国家如何实现现代化问题。从理论史的角度看,现代化理论起源于欧洲,至今为止,大约经历了四个阶段。

(1)第一阶段:现代化理论的孕育。

18世纪末到20世纪初,法国的圣西门、孔德、迪尔凯姆,德国的马克斯·韦伯等古典社会学大师,以研究欧洲工业社会为主,虽然没有正式提出“现代化理论”这一术语,但在研究社会变迁时,他们都不同程度地描述和分析了社会从传统迈向现代化的社会转型学,解释了与传统社会特质不同的现代社会的到来。根据不同依据,可以将这些社会转型学分为两条发展主线:一是基于社会进化阶段的划分,以孔德、斯宾塞等为代表;二是基于传统与现代的两分法,以韦伯、滕尼斯、迪尔凯姆等为代表。从动态的角度上看,这些基于社会类型学的社会转型学,从不同的视角描述了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变迁,如韦伯的从传统主义社会到理性化社会;圣西门、孔德、斯宾塞的从军事社会到工业社会;滕尼斯的从共同体到社会;迪尔凯姆的从机械团结社会到有机团结社会;贝克尔的从宗教社会到世俗社会;梅因的从身份社会到契约社会;等等。[3]这些现代化社会理论的奠基者,虽然从不同的视角对现代化进行了研究,但他们的理论特征主要反映在“韦伯命题”上,即西方现代化成果的一个重要核心因素是文化中的理性主义精神,这种长期潜在的精神全面渗透在人类思想、行动、组织结构、社会进程等各个领域或层面,促使西方得以完成向现代化社会的转变。

韦伯的回答体现了“现代化的独一性”,即西方现代化的成功得力于经济理性主义,这种原则是西方文明独有而非其他文明共有,因此只有在西方能够实现现代化。这个立论到韦伯时期为止是符合事实的。然而进入20世纪以后,日本和苏联(俄国)却同样显示出现代化的成功。这就激发了学者们探讨究竟是什么因素促成了非西方国家成功实现现代化。

(2)第二阶段:经典现代化理论。

经典现代化理论兴起于20世纪50—60年代的美国,当时以社会学家帕森斯、塔森斯塔德、斯梅尔瑟,政治学家阿尔蒙德、阿普特、亨廷顿,经济学家罗斯托,历史学家布莱克等一大批代表人物,展开了对发展中国家现代化问题的理论研究。经典现代化理论坚持内因决定论,认为发展中国家的不发达是由它们自身的制度和观念等方面的落后所造成的,只有从内部的文化传统、制度结构等方面入手来改造才能实现现代化。经典现代化论者把处于现代化以前的传统农业社会的特点归纳为传统性,把已经完成现代化过程的国家的现代工业社会特点归纳为现代性,认为现代性是现代化的结果。经典现代化理论关于现代化进程动力的认识并不一致,主要有三种观点:一是“经济发展决定论”,主张经济发展决定社会政治和文化的变化,认为工业化是现代化的推动力。这一观点受马克思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思想的影响较大。二是“文化发展决定论”,认为是文化影响了经济和政治生活,民主化是现代化的推动力。这一观点受德国学者韦伯新教伦理和理性化思想的影响较大。三是综合决定论,认为现代化是政治、经济和文化相互作用的结果。

经典现代化理论存在着许多固有的局限和弊端。首先,经典现代化理论最致命的弱点在于存在西方中心主义的意识形态偏见,站在西方立场上,将西方的发展模式与经验普遍化,把现代化理解为西化或欧化。其次,现代化伴随的“现代病”问题突出,如环境问题、自然资源破坏问题、贫富差距问题、工作技能老化问题、家庭和伦理问题等。再次,经典现代化理论主张社会转变是一个单向渐进过程,并将发达国家和欠发达国家放在同一历史发展线上,认为社会是一个逐渐进化的有机体。显然,这些缺陷动摇了经典现代化理论的经济和社会基础,由此,对经典现代化理论进行批判与继承的现代化研究新思潮开始出现。[4]

(3)第三阶段:现代化研究的新思潮。

20世纪70年代以来,现代化理论进入了修正和提高的第三阶段。学者们开始探索发达工业国家未来的发展方向,现代化研究出现三种新思潮。一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后现代化和后现代化理论;二是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生态现代化和再现代化理论;三是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继续现代化和第二次现代化理论。可以说,现代化理论作为一种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是刚刚形成的,并且在不断发展。

第一,后现代化理论。英格哈特把20世纪70年代以来工业化国家发生的变化称为后现代化,把发展中国家发生的变化称为现代化。后现代化理论认为,后工业社会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经济和社会变化、现代化不是线性的;二是在职业分布方面,专业和技术人员阶层处于主导地位;三是理论知识处于社会的中心地位,是社会革新和政策制定的源泉;四是控制技术发展,对技术进行鉴定成为未来的方向;五是新的“智能技术”得以创造。

后现代化理论把后现代作为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承认现代性的进步性的同时,对现代性进行了批判和反思。后现代理论尖锐地指出:人类对自然界的大规模征服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破坏了生态平衡,极大地威胁了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对社会生活本身的控制则使人类陷入无所不在的被监禁和被支配状态之中;科学、理性取代传统与宗教成了唯一的绝对的合理性法则。因此,自启蒙运动以来的现代化工程是一项失败的工程。后现代理论主张探索有效地吸取现代性的优点而又能够避免现代性弊端的途径。但是,后现代化也存在一些比较明显的局限。①时间上的不自洽。如果当前的时代是“后现代”,那么“现代”和“后现代”在时间上就是交叉的,因此在时间上是一个自相矛盾的概念。②内容上的局限性。后现代化没有涉及全球化、区域一体化、信息化和知识经济等方面的发展和变化。③内涵上的不确定。后现代化理论认为现代化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终点,后现代也不是终结。由此类推,后现代以后是“后后现代”,这难免有文字游戏之嫌(见图1—1)。

img

图1—1 从现代化到后现代化

资料来源:R.Inglehart,Modernization and Post-modernization,Princeton,New Jerse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7,p. 75。

第二,生态现代化理论。生态现代化概念最早由德国学者胡伯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它的核心思想是要发挥生态优势推进现代化进程,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理念。生态现代化理论坚持预防性原则,明确提出了实现现代化工业社会生态转型的具体途径,即科技进步、市场动力、“反省式”的制度安排等。生态现代化理论的主要观点有:首先,生态现代化强调经济增长、社会福利和生态可持续的统一协调发展。其次,生态现代化理论强调通过环境预防与严厉的环境标准提高“经济竞争力”,从而达到环境保护与经济繁荣的同步。最后,生态现代化理论主张通过政治、经济体制的改革推动现代性与环境的统筹协调,同时通过一个渐进的社会转型过程调动各种行为主体的积极性。相对于传统的现代化理论,生态现代化是一种全新的现代化理论,但是也存在着某些局限性:①该理论在现代化理论意义上的内在表述不够丰富,需要进行类型学拓展,从而更准确地说明各种类型反映的历史现象和事实。②生态现代化理论还不具备一致的理论定义和系统的理论层次,对于不同国家和区域实施生态现代化的具体措施、评价标准与指标体系,缺乏具体的分析。

第三,再现代化理论。再现代化理论是德国慕尼黑大学贝克教授于1986年提出的,他在《风险社会——走向新的现代化》一书中提出“风险社会”和“再现代化”两个概念,这在后来产生广泛的影响。其中,“风险社会”是贝克对发达工业社会发生的新现象的表述,“再现代化”是他对发达工业国家出现的新现代化的理解。他认为,“风险社会”是“现代社会”的嬗变,当物质层面的现代化实现后,人类进入了各种具有风险性的“伏笔”和“祸根”。再现代化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世界现代化包括两个阶段,即普通现代化(正统现代化)和再现代化。普通现代化是从传统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再现代化是从工业社会向风险社会的转变。普通现代化是建立现代工业社会,再现代化是消解现代工业社会。工业社会是普通现代化的一半历程,再现代化是进一步的现代化,是现代化的现代化(见图1—2)。

再现代化理论在国际学术界受到重视,很多学者认为再现代化是一种概念创新。但是,其自身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把工业社会以后的社会称为“风险社会”,具有“以偏概全”的嫌疑;同时再现代化理论把风险社会界定为再现代化的结果,这也是有争议的。

img

图1—2 从现代化到再现代化

第四,继续现代化理论。1991年德国第25届社会学大会在法兰克福召开,德国社会学会主席查普夫教授在大会上回顾了现代化理论的发展,阐述了现代社会的现代化是“继续现代化”的观点。查普夫指出,后物质主义社会、后工业社会、后现代社会、信息社会、风险社会、感性社会等概念在语义上都没有像“现代社会”这个概念更具有生命力。他认为,现代社会通过技术和社会创新可以继续现代化。显然,查普夫强调了现代化的延续性,而忽视了现代化方向的重大转折。

第五,第二次现代化理论。第二次现代化理论是我国学者何传启于1998年提出的。该理论把18世纪到21世纪的世界现代化进程分为第一次和第二次现代化两个阶段。第一次现代化是以发展工业经济为特征的经典现代化,因此其主要特点是工业化、专业化、城市化、福利化、流动化、民主化、法治化、分化与整合、理性化、世俗化、大众传播和普及初等教育等;第二次现代化是对第一次现代化的继承和超越,主要特点是知识化、分散化、网络化、全球化、创新化、个性化、多样化、生态化、信息化和普及高等教育等。在第一次现代化过程中,经济发展是第一位的,通过物质生产扩大物质生活空间,满足人类的物质追求,实现经济安全。在第二次现代化过程中,生活质量是第一位的,通过知识和信息生产扩大精神生活空间,满足人类追求幸福和自我表现的需要,虽然物质生活质量可能趋同,但精神和文化生活将高度多样化。第一次现代化的动力是工业化、城市化和民主化相互作用,导致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结构的变化。第二次现代化的动力则是知识创新、制度创新和专业人才。由知识创新导致科学和技术的结构变化,并因此导致经济和社会的结构变化,后者又需要和伴随着大量的制度创新,从而促进知识创新,制度创新和知识创新共同导致政治和文化结构的变化。可以说,正是知识创新和制度创新的相互作用推动了第二次现代化进程。第二次现代化社会的特点被归纳为现代性,主要包括全球化、个性化、性革命、低雇佣率和全球风险等。第二次现代化理论,不仅成功地解决了经典现代化理论面临的困难(经典现代化理论不能解释发达工业国家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发展),同时化解了后现代化理论的困境(现代与后现代的时间矛盾),避免了再现代化理论的“以偏概全”,而且对人类文明发展规律提出了全新的解释,预测了人类社会未来的发展。第二次现代化不仅涵盖了后工业社会理论、后现代主义、后现代化理论等内容,而且还会有全新的、更加丰富的内涵。同时,第二次现代化理论的提出为我们区分不同的现代化发展水平,正确认识什么是“发达”、什么是“发展中”、什么是“不发达”,提供了一种新的科学的方法。

(4)第四阶段:综合现代化理论。

第一次现代化理论和第二次现代化理论,是以西方发达国家发展历程中顺时进行的两大发展阶段为蓝本产生的。但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却同时面临着两大阶段的发展任务:一方面向工业化社会转变尚未完成;另一方面,知识经济社会又接踵而来。

根据第二次现代化理论,中国学者何传启提出“综合现代化模式”,他在《东方复兴》中阐述了综合现代化模式的“运河模型”和“运河战略”,即综合现代化理论。综合现代化理论是关于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的一种新理论。该理论以赶上发达国家的第二次现代化发展水平为阶段性目标,强调协调发展第一次现代化和第二次现代化,用第二次现代化带动第一次现代化,以第一次现代化促进第二次现代化,最终实现第二次现代化。

综合现代化理论为发展中国家通向现代化设计的路径是“运河战略”。如果把人类文明比作一条长河,那么,文明之船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河段的航行是第一次现代化,从工业社会河段向知识社会河段的航行是第二次现代化。发达国家的现代化,文明之船沿着人类文明主河道航行,从第一次现代化到第二次现代化是一种自然发展,两次现代化是先后进行的。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如果在工业社会河段和知识社会河段之间,发掘一条“人工运河”,文明之船沿着运河向知识社会航行,就相当于同时进行第一次现代化和第二次现代化,两次现代化协调发展。这就是综合现代化理论“运河模型”的基本思想(见图1—3)。

img

图1—3 综合现代化的“运河模型”:两次现代化的协调发展

资料来源:何传启:《东方复兴:现代化的三条道路》,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注:圆点代表人类文明起步、发展、成熟和过渡的发展周期。

为了实现“运河战略”,发展中国家首先要创新发展路径。根据第一次和第二次现代化的基本原理,结合自身现代化水平和经济地理条件,开辟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现代化“运河”,迎头赶上发达国家的第二次现代化水平。其次,要创新发展模式。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现代化发展阶段,需要建立与自己发展路径相适应的发展新模式,并随着现代化水平提高和国内外环境的变化,调整发展模式,打破旧模式,建立新模式,推动发展模式的快速新陈代谢。最后,要创新战略和管理。发达国家第二次现代化水平是变化的,综合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必然是变化的。所以,综合现代化的发展路径、发展模式和战略目标,都必须与时俱进,对自己的发展战略实施动态的战略管理。

(三)区域现代化的具体实践

区域现代化具有区域科学和现代化的一般特征。区域现代化是指在一个国家的一定地域范围内,经济社会等各方面发展较快的地区率先实现现代化,即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逐步推进现代化建设。它是由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和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共同决定的,是现代化建设的一种重要方式。区域经济学家们提出了增长极、区域梯度理论与反梯度理论、倒U型发展理论,这些理论的共同点是承认在自然条件、人文杰出的区域,都有可能率先在经济发展上走在其他区域的前面。而且,一旦这样的增长极形成以后,由于对周边地区的经济辐射所形成的新资本与新人才,将回流到增长极所在的区域,从而产生极化效应,更强化了这一增长极的率先程度。[5]

在18—21世纪期间,区域现代化过程一般可分为两大阶段。第一阶段简称为区域第一次现代化,指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型,包括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农业文化向工业文化的转变等。第二阶段简称为区域第二次现代化,指从工业文明向知识文明、物质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型,包括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工业文化向知识文化、物质文化向生态文化的转变过程;地区第二次现代化不是终点,将来还有新变化。在区域第一次现代化过程中,经济发展是第一位的,物质生产扩大物质生活空间,满足人类物质追求和经济安全。在区域第二次现代化过程中,生活质量是第一位的,知识和信息生产扩大精神生活空间,满足人类幸福追求和自我表现;物质生活质量可能趋同,但精神和文化生活将高度多样化。

区域第一次现代化的主要动力是投资、技术进步、工业化和城市化等,区域第二次现代化的主要动力是知识创新、制度创新和人力资本等,地区新型综合现代化的主要动力则是教育和投资、工业化和信息化、城市化和郊区化、技术和制度创新等。区域第一次现代化的经济发展可以用古典经济理论和新古典经济理论来解释;区域第二次现代化和新型综合现代化的经济发展,更多地要用新增长理论和区域新发展理论等来解释。[6]

1.世界范围的区域现代化

从世界范围内看,区域率先实现现代化是某些国家或区域的率先现代化现象,是某些地区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所表现出来的超前性。英国的工业革命,首先使大不列颠成为18—19世纪的世界工厂,即世界工业的中心和基地。英国工业技术漂过英吉利海峡,在欧洲海岸登陆并扩散,使欧洲沿海国家率先工业化,并与欧洲大陆的民主化、多元文化融合成现代化的历史雏形,在世界的西方建起第一道现代化黄金海岸线。随后,欧洲工业技术横渡大西洋在哥伦布发现的美洲新大陆上落地生根,从而在大西洋的美洲新大陆很快建起又一道现代化黄金海岸线,其主体就是美国、加拿大的东海岸。美加在东部地区率先实现现代化后,为实现国家整体现代化,由政府制定优惠政策推动开发西部太平洋海岸,很快又在太平洋东岸建起第三道现代化黄金海岸线。[7]

在一些后发型的现代化国家,如苏联、巴西等,同样也有一个现代化从“海洋文明”向内陆传递的过程。苏联的以波罗的海为中心的西部欧洲部分,是工业化的先发地区,十月革命前集中了全国96%的工业产值。巴西1968—1974年经济高速增长,一跃成为当时世界居第十位的经济大国。但其经济主要集中于东南部沿海地区,中西部和北部内地十分落后。巴西政府在亚马孙大森林建立玛瑙斯城并在中西部建新都城巴西利亚,有效地推动了中西部的发展。

2.中国区域现代化

无论是从世界现代化的演进历史,还是先驱国家现代化的实现过程看,区域率先是其共同规律。具体到我国,由若干区域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是符合世界现代化的发展规律的,是区域经济发展从平衡到不平衡发展的辩证规律的客观要求。在中国,现代化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需要探索出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区域发展不平衡是最大的国情,因此,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有高有低,这就决定了中国现代化实现过程相应要采取“区域推进”的方式。但是由于国与国之间有更大的差异,特别是制度上的差异,使得中国的现代化较西方现代化而言具有更多的特殊性。目前我国的现代化进程明显表现出二元性特征,即部分区域已经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比如长江三角洲地区,而部分区域则仍然处于向工业化转型期。我国在实现现代化进程中同时肩负着完成工业化和工业化向信息时代转型的双重任务。

我国区域现代化具有如下特征:一是区域现代化只能是基本现代化。全面实现现代化,不仅要在经济实力、科教水平方面处于世界前列,而且在民主政治、文化影响、社会建设等方面也要处于国际公认的高水平之列,而公共服务全民均等化、政治制度建设等领域必须在全国范围内统一部署整体推进,区域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无法涉及。同时全面现代化对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均衡性的要求远高于基本现代化,而这只有全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才能实现。

二是区域现代化是全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在我国,部分地区率先现代化可以将现代化的势头从核心区逐步向周边辐射和传导,逐步扩大基本现代化的区域,继而影响或带动周边地区的现代化,大大加快全国的基本现代化进程。同时,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无论是其目标内涵还是道路都需要探索,部分地区率先现代化可以为全国现代化探索路径、积累经验、做出示范,使全国现代化少走弯路。

三是区域现代化离不开国家的指导与支持。区域现代化作为全国现代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依存于全国现代化进程,依赖于全国现代化的总体部署,离不开国家对区域现代化的战略布局、政策引导和制度支撑。中央指导区域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功能定位和产业政策,对区域现代化进程具有决定性作用。

3.苏南现代化

苏南现代化,是苏南地区利用已经取得的区位经济优势,领先江苏省乃至全国实现区域性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达到变革传统社会的目标的进程。早在1983年2月,邓小平在视察苏州地区时,就对苏南人民建设现代化的成功探索做出了高度评价。回顾苏南发展的历史轨迹,可以发现,苏南从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到外向型经济的迅猛发展,从全面实现小康到步入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已形成独具特性的区域现代化之路。作为中国整体现代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苏南现代化是一个特定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或过程,是要在实现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的过程中,按照党中央提出的“东部沿海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要求与江苏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在优化发展中建设现代化新苏南”的战略思想,在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生态建设等方面,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