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两个率先”的时代背景

(一)苏南肩负的重大使命

苏南地处江苏东部沿江、沿沪宁线生产力布局主轴线的接合部,是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祥地,是我国经济社会最发达、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在江苏省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举足轻重。改革开放以来,苏南在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以其辉煌的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举世瞩目,成为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军、全国经济的突出亮点和初具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地区。中央各级领导同志对苏南“两个率先”寄予厚望。早在1983年,邓小平在苏州调研后,首次提出了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构想,并确立了中国“三步走”的战略目标。之后,邓小平谆谆嘱咐江苏发展“应该比全国平均速度快”。2003年全国“两会”期间,江泽民和胡锦涛都殷切期望江苏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此后,江苏省委十届五次全会上正式做出了“两个率先”的重大决定。2010年底,胡锦涛要求江苏要继往开来,在“两个率先”战略目标上走在全国的前面,在新的起点上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根据中央要求和江苏实际,江苏省委明确把“两个率先”作为江苏21世纪头20年发展的总目标总定位。经过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到2010年底全省总体上达到省定全面小康指标。2011年召开的江苏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上明确了“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的奋斗目标,明确到2015年江苏省以县为单位达到省定全面小康指标,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苏南等有条件的地方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在2012年全国“两会”期间,胡锦涛充分肯定了江苏就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问题所作出的探索,并进一步希望江苏在坚持科学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六个方面迈出新步伐,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作为“两个率先”的领头羊,苏南理应承担更大的历史责任,发挥更大的示范作用。因此,苏南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先试先行”肩负着时代赋予的重大使命,尤其对中国这样一个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发展中大国走向现代化之路提供了鲜活的现实模样,为其他地区起到重要的示范和借鉴作用。

(二)苏南所处的重要阶段

当前,国家正深入推进改革开放、鼓励改革创新,加大区域协调发展的力度,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促进长江三角洲地区一体化发展,为苏南加快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苏南总体上进入了工业化后期,正处在向基本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处在发展转型的重要阶段。从全国来看,无论是经济发达程度、对外开放程度,还是社会事业发展水平等,苏南都是最有条件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地区之一。2012年苏南五市的经济总量达到3. 34万亿元,占全省经济总量的62%,人均GDP超过1. 2万美元。因此,引领“第二个率先”,苏南拥有坚实的基础。2013年国务院将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上升为国家战略,标志着苏南发展站上了一个更高平台,对于苏南五市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进一步提升国际竞争力,为江苏省乃至全国现代化建设提供样板和示范进行积极探索和充分实践。江苏省委、省政府对贯彻落实规划,高标准高起点高水平推进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开创全省“两个率先”新局面作出要求。因此,在这个阶段,江苏的率先发展十分必要且条件优越,可以为其他省市的现代化探索路径、积累经验、作出示范。

(三)苏南发展的内在要求

改革开放30多年来,苏南在发展中遇到了很多问题,但是苏南迎难而上,克难奋进,创造了“昆山模式”、“苏州模式”等诸多堪称“示范”的发展模式。同样,苏南在从全面小康向基本现代化发展的转型时期,也面临着发展中的一系列新问题与新挑战,如世界经济衰退影响、资源环境保护和治理压力大、城乡发展不平衡、人口素质提升等问题。因此,苏南在率先实现现代化过程中对其自身厘清发展思路,寻找适合中国特色的发展模式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说,苏南率先实现现代化,契合了新阶段转型发展的内在要求,其通过加快发展,以发展来破解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难题。而苏南地区建设现代化示范区,正是要在苏南地区内部搞一个整体规划,打破行政区划的壁垒,依据各自的自然禀赋条件、科技资源条件、产业结构条件等不同优势,整合区域优势要素,从而实现跨区域管理的、大范围的、有利于深度一体化的区域分工和发展模式。苏南要紧紧抓住并且用好这一重大机遇,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城乡发展一体化、民生社会事业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转型,在科学发展道路上不断实现新的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