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关于论证篇章

(一)前人对论证篇章的界定

张寿康(1985:112)认为论证是以概念、判断、推理等逻辑方式,对所论之事的真谛进行剖析,阐明其本质特征和规律的言语表述。故用概念、判断、推理、论证来表达主旨,主要运用议论的表达方式的是论证篇章。论证篇章要“论点鲜明,概念准确,论据充实,论证严密,论述时说理充分,令人信服”。

孙元魁和孟庆忠(1986:1—7)认为论证篇章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直接说理使读者信服的一种文体。具体来说,论证篇章必须具备“议论为主”、“以理服人”、“讲求严密的逻辑性”、有“论题、论点、论据、论证四要素”、对读者有针对性等五个特征。

郝中恩认为(1986:4—5)“提出主张、见解并加以论证或者表明态度、对人和事物进行评价的文章”是论证篇章,具体来说,“首先要有明确的论点和鲜明的立场。其次,作者为了使自己提出来的论点能够成立,或是驳倒对方,还要进行科学的论证或批驳,使人信服”。

廖秋忠(1992:117)认为篇章中处于同一层次的两个语段[4]间有论题[5]与论据的功能关系,那么它们便构成了一个基本的论证结构,可以视为一个论证篇章。其中“论题”是“真实性需要证明的命题”,“论据”是“立论的根据”。

(二)论证篇章的基本特征——析理

通过论述、辨析以明理是每一个论证篇章都具备的特点,即析理是论证篇章的基本特征。

上述各家之说,虽表述有异,但总体看是一致的。从篇章构成的语义要素上看,张寿康、孙元魁和孟庆忠、郝中恩都认为论点、论据和论证过程是论证篇章的必备要素,不同的只是孙元魁和孟庆忠认为还要增加一个要素“论题”。但其实孙元魁和孟庆忠的“论题”这个要素是不言自明的,既开论,必伴生有论题,并不必作为一个必备要素列出,归入于“论点”之中即可。张寿康、孙元魁和孟庆忠、郝中恩都认为论证篇章要提出见解主张并予以分析,论点要有论据来证明,要通过说理使读者信服,与廖秋忠的是一致的,尽管廖秋忠重在以形式作为标准判断是否为论证篇章。既然要通过说理使读者信服,那么析理是论证篇章特征自不待言。如:

(1)戴进的作品在明代即已享有很高的声誉。《七修类稿续编》称其为“画中之圣”,《两浙明贤录》谓其“……”《画史会要》赞为“真画流第一人也”。李开先《中麓画品录》认为戴、吴山水,兼有“……”即使认为“浙派”多“恶习”的董其昌,也很称赞他的作品。

(陈野:《浙江绘画史》,杭州出版社2005年版,第262页)

上例首句“戴进的作品在明代即已享有很高的声誉”是论点,后面的5个句子都是论据,首句的四句引用著名画论中对戴进的称赞是引用他人文句作论据,最末句陈述一个事实作为论据,五个小句语义相近而连贯——都是对戴进画作的称赞,共同作为论据来证明“戴进的作品明代就有很高声誉”。而通过作者引经据典地分析,就证明了“戴进的作品在明代即已享有很高的声誉”的观点。这就是一个辨析明理的过程。

(三)论证篇章的分类

汉语论证篇章的分类古已有之,主要的分类如下:

曹丕的《典论论文》提出四种论证篇章:奏、议、书、论。

刘勰的《文心雕龙》也把“论”分为四大类:“详观论体,条流多品:陈政,则与议、说合契;释经,则与传、注参体;辨史,则与赞、评齐行;铨文,则与叙、引共纪。”“陈政又叫政论,释经又叫经论,辨史又叫史论,铨文又叫文论。”(孙元魁、孟庆忠,1986:13)

在萧统的《昭明文选》中,论证篇章有十四种:教、表、上书、启、弹事(弹劾官吏的奏疏)、(论证篇章的作者须王族)、奏记、书、对问、设论、序、史论、史述赞(史传中的赞论)、论。

姚鼐《古文辞类纂》十三类中的十类:“论辩、序跋、奏议、赠序、书说”大部分都可归入论证篇章,特别是“论辩”类中的“论、辩、说、议、原、解、释、考”等类,除了“释”外,都是论证篇章。

由上可见,古人对论证篇章的分类标准不一,即使刘勰和曹丕分类数目一样都是四种,但具体并不同,曹丕的“奏、议”两类在刘勰这里只是“政论”一类,刘勰的“经论、史论、文论”三类似也可归到曹丕“论”这一类。甚至同一著作的分类,标准也不一致。《昭明文选》的“表、上书、启、弹事”等是按交际主体的身份来分,而“问、设论”又是以表达方式分,类别间的交叉较多。

总体看,古代论证篇章分类琐细,如《古文辞类纂》虽统一以文章的功用为主要标准进行类别划分,但分类太琐细:论证篇章不仅分属于十类,一类下面还有很多小类,失去了分类意义。

到现代,论证篇章分类渐趋合理,不过各分类法之间的差别还是较大:

张寿康(1985:67—69)按篇章的社会功能及适用场合将论证篇章分为:政治性专论、宣言、声明、社论、评论、讲话稿、决议、会议纪要、按语、科学论文、杂文等类型。

孙元魁和孟庆忠(1986:16—17)以使用场合为依据分了下面的类别:

机关应用类:公文中的决议、指示、表彰批评性通报、建议性报告、请示、会议纪要;机关日常事务文书中的调查报告、经验性的总结、会议报告、讲话稿、提案、按语;常用专门文书中的答辩状、辩护词、判定书、裁定书、民事裁决书、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经济预测报告、经济决策报告、改革可行性研究报告、声明、宣言等;

新闻类:社论、编辑部文章、评论员文章、专栏评论、短评、述评、政治性专论、编者按、杂文等;

著述类:科学论文、理论文章、通俗说理文章、研究报告、学术演讲稿、序、跋等;

私人日用类:读后感(观后感、做后感)、心得性的日记、申请书、入党入团志愿书、建议书、个人声明,讨论问题的发言稿,以表明观点、提出建议、进行规劝为主要内容的私人书信等。

王凤英(2005)将论证篇章分为“完全结构论说篇章”和“非完全结构论说篇章”两大类。将论说篇章中主要论点视如三段论中的大前提,论据和论证方法视做小前提,并据大小前提的是否在篇章中直接呈现将篇章分为完全结构论说篇章和非完全结构论说篇章,大小前提直接呈现的是完全结构论说篇章,大小前提不直接呈现需要读者进行推断的是非完全结构论说篇章。

刘宓庆(2006:91)将论证篇章分为社会科学的论著、研究报告、文献资料、报刊社论和评论、正式演说和发言。

上述各家对论证篇章的分类,都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也有些不足:张寿康的分类中有些类别是有交集的,比如政治性专论和评论、社论和评论、讲话稿和杂文等;孙元魁等的分类过于细琐,缺乏概括性,有些类的区别性特征不明显,如“理论文章”的类别就很模糊;王凤英的分类依据逻辑学,不便利于语言学分析;刘宓庆的分类把科技论文排除在外,“文献资料”这一类别又涵盖广泛,甚至小说散文等只要用于引证,都是“文献资料”,都可归入论证篇章,似也不妥。交际性是篇章的基本特征,“析理”是论证篇章的典型特征,不同的论证篇章析理的强弱程度不一,我们认为可根据论证篇章析理的强弱度,将论证篇章分为强析理论证篇章和弱析理论证篇章两种,前者如政治性专论等,后者如史论、文论、画论、杂文等,国画山水画论篇章属于弱析理性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