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性别与国家:晚清江浙地区女性公共人化研究
- 张源远
- 2718字
- 2021-03-30 06:51:14
几个概念的界定
社会性别
社会性别(gender)确是研究女性解放运动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概念,借助它我们可以更系统、全面地理解、分析女性解放的进程。
社会性别这一概念自20世纪80年代被拉出以来,获得了快速发展与广泛传播,并向各个学科领域渗透。社会性别作为一个新的观察分析的视角、工具,其最重要的特点与贡献在于,它将妇女和性别视为一种社会文化的建构,不再孤立地看妇女,把妇女和性别关系看做是社会权力关系运作的表现与结果。这种关系是与经济、政治、文化等结构关系密切相关形成的等级,是需要改变并且能够改变的。[14]所谓“社会性别”(gender),是相对于sex(“生理性别”或“生物性别”、“自然性别”)而提出的概念。生理性别是男人女人生理上的差异、身体构造的不同;而社会性别是指由社会形成的男性或女性的群体特征、角色、活动及责任,是社会对两性及两性关系的期待、要求和评价。
历史学家琼·斯科特认为:社会性别是组成以性别差异为基础的社会关系的一个成分,是区分权力关系的基本方式。[15]斯科特强调了两点:第一,社会性别是社会关系的表现,不是由生理性别决定的;第二,社会性别是权力关系的一种存在方式。正如人类学家米歇尔·罗萨尔多(Michelle Rosaldo)所说:“妇女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不仅是妇女功绩的产物,而且是在社会互动中妇女所发挥的作用的产物。”[16]
公共知识分子与公共人
“公共知识分子”(public intellectuals)一词,由美国历史学家罗素·雅各比[17]于其著作《最后的知识分子》中首先提出,定义为把普通的或有教养的人当作听众的知识分子。美国法学家理查德·A.波斯纳在其著作《公共知识分子—衰落之研究》中对这一概念进行了进一步的剖析和论证,从而使其更加生动饱满。波斯纳的研究对象是美国当代公共知识分子,他所说的公共知识分子“以社会公众可接近的方式表达自己,并且其表达聚焦于有关或涉及政治或意识形态色调的社会公众关注之问题”。[18]此外,公共知识分子还拥有一些优秀品质:“视角、气质、品格和知识”。[19]
“公共知识分子”这一概念,虽由罗素·雅各比在1987年首先提出,然终于2001年因波斯纳《公共知识分子—衰落之研究》一书而引发的广泛关注与讨论。约在2002年,随着该书译版的出版及国际学术交流的促进,“公共知识分子”为国内学者所接受和采纳,并用于对当前社会事件、问题之探讨。
“公共人”的概念,由理查德·桑内特在其专著《公共人的衰落》[20]中提出,“公共”意味着一种在亲朋好友的生活之外度过的生活,区别于此前基本处于一个“由家人和朋友构成的、受到遮蔽的生活区域”—私人领域,几乎没有对于公共生活的参与的非公共人。理查德·桑内特认为,当人格进入公共领域之后,社会上出现了两种公共人。少数人继续在公共场合主动地表达自己,延续了古代政制时期的想象,即认为凡人皆是演员;另外一类公共人和前一类共生共长,这一类就是观众。
社会整合
帕森斯在《社会体系和行动理论的演进》(1977年)一书中,把社会整合概念规定为:社会体系内各部门的和谐关系,使体系达到均衡状态,避免变迁;体系内已有成分的维持,以对抗外来的压力。一个社会要达到整合的目的,必须具备两个条件:首先,有足够的社会成员作为社会行动者受到适当的鼓励并按其角色体系而行动;其次,使社会行动控制在基本秩序的维持之内,避免对社会成员作过分的要求,以免形成离异或冲突的文化模式。[21]继帕森斯之后,社会学家对社会整合概念的解释及运用逐渐分化为两种倾向:一种沿袭帕森斯的观点,继续将其置于宏观的社会理论体系中,从抽象的意义上予以解释和运用,另一种则朝着经验研究的方向,将这一概念用来研究各种社会群体内、群体之间的实际关系,特别是用来研究民族及种族群体的关系,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文化上的接近、融合等。社会整合有多种具体形式,并可分为诸多类型,包括社会体系的整合、民族或种族关系方面的整合,以及文化的整合、制度的整合、规范的整合、功能的整合等。
[1] 汉娜·阿伦特相信有一个纯粹的公告政治领域的存在,在这个领域中,无论属于哪种阶级、性别、种族或者民族,所有市民都能够平等对话。哈贝马斯将“公共”当成物质生活的产物,而汉娜·阿伦特则拒绝按照市民的物质环境来对他们进行定义。
[2] 许纪霖:《近代中国的公共领域:形态、功能与自我理解—以上海为例》,《史林》2003年第2期。
[3] [美]理查德·桑内特:《公共人的衰落》,李继宏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版,第110页。
[4] [美]理查德·桑内特:《公共人的衰落》,李继宏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版,第250页。
[5] 咖啡屋:Coffeehouse,只出售咖啡。
[6] 咖啡厅:Café,除了出售咖啡之外,还兼售红酒、点心等。
[7] 1880年4月1日《纽约时报》中《新闻特写:清国皇亲国戚多达四万》,转引自郑曦原编《帝国的回忆—〈纽约时报〉晚清观察记1854—1911》,当代中国出版社2007年版,第130页。
[8] [美]理查德·桑内特:《公共人的衰落》,李继宏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版,第18页。
[9] 西蒙娜·波伏娃:《第二性》,陶铁柱译,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309页。
[10] 嘉庆《上海县志》序。
[11] [美]雷孜智:《千禧年的感召—美国第一位来华新教传教士裨治文传》,尹文涓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61—262页。
[12] 《法华乡志》,(清)王钟撰,胡人凤续,沈宝昌序,民国十一年(1922年)铅印本。
[13] [美]理查德·桑内特:《公共人的衰落》,李继宏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版。理查德·桑内特认为,当人格进入公共领域之后,社会上出现了两种公共人。少数人继续在公共场合主动地表达自己,即演员;另外一类公共人和前一类共生共长,这一类就是观众。
[14] 杜芳琴:《妇女学和妇女史的本土探索》,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6页。
[15] [美]琼·斯科特:《性别:历史分析中的一个有效的范畴》,转引自李银河主编《妇女:最漫长的革命—当代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精选》,中国妇女出版社2007年版,第133页。
[16] 同上。
[17] 罗素·雅各比(Russell Jacoby),也译作拉塞尔·雅各比、罗素·雅柯比。1945年出生于纽约,先后在芝加哥大学与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求学,1974年在罗彻斯特大学取得博士学位,现为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的历史学教授。研究领域为20世纪欧洲及美国的文化史,特别着重教育及知识分子的领域。他提出“公共知识分子”这个概念,从而引发了学界长达数十年的讨论。另著有《乌托邦的终结》、《不完美的图像:反乌托邦时代的乌托邦思想》等。
[18] [美]理查德·A.波斯纳:《公共知识分子—衰落之研究》,徐昕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3页。
[19] [美] 理查德·A.波斯纳:《公共知识分子—衰落之研究》,徐昕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6页。
[20] [美]理查德·桑内特:《公共人的衰落》,李继宏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版。
[21] 转引自中国大百科全书编委会编《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4年版,第35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