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肖邦时代的华沙音乐艺术

肖邦的青少年时期是在民族音乐之风极盛的华沙度过的。华沙的文化生活,在19世纪20年代时音乐会生活就已经相当活跃了。由于华沙独特的地理位置,所以许多去俄国的艺术家们路过华沙时都在这里举行过音乐会。如钢琴家卡罗尔·阿诺尔德(Carol Anord)就在华沙停留了较长时间,并于1817至1818年间按照与巴黎、柏林、维也纳文艺圈相仿的方式组织星期日音乐会。1819年12月著名歌唱家安格里扎·卡塔兰尼在华沙举办了音乐会。在华沙开过音乐会的还有尼波默克·洪梅尔(Nipomuk Hummel),以及大提琴师伯恩哈德·罗姆伯格(Bernhard Romberg)等人;1830年曾赞扬过肖邦的德国女歌唱家亨列塔·佐恩塔格(Henrieta Sonntag)在这里开了12场音乐会。在华沙开过音乐会的波兰音乐家还有与帕格尼尼势均力敌的卡罗尔·李平斯基(Carol Lipinski)、斯坦尼斯拉夫·塞尔瓦琴斯基(Stanislaw Serwaczynski)等人,他们对肖邦青少年时期的学习和创作都产生过很大的影响。

在文艺复兴时期,波兰就已经是东欧的文化艺术中心。即使在普鲁士统治时期,华沙也没有丧失自己的文化个性。在这个熙攘的年代里,社会上已出现了民族复兴之风。当时的波兰国王斯坦尼斯拉夫·波尼亚托斯基有意识地想把首都建成一个巨大的文化中心,特别是文学艺术中心。他拨出巨额款项用于演员和作家的报酬、奖金和津贴,邀请他们参加有名的“星期四午宴”。当时波兰知识界和艺术界的名流几乎都聚集在这里。改建过的华沙王宫充满艺术气息,和公园的一系列亭阁连在一起,设有画廊和图书馆,珍藏了各种精美贵重且具有审美价值的工艺美术品,整个华沙充满了浓郁的文化艺术氛围。

1765年由波兰国王斯坦尼斯拉夫·波尼亚托斯基提议建造的民族剧院,从未停止过宣传波兰传统的音乐、语言的文化活动。在阿夫古斯特时代,波兰的贵族以及宗教界的显要人物都有自己的剧场、乐队和歌剧团(演员当然是从意大利雇来的)。1779年,民族剧院的揭幕,扭转了意大利歌剧独霸一方的局面。虽然那时的波兰歌剧粗陋原始,但每逢上演时仍然座无虚席。音乐十分悦耳,有着鲜明的民族风格。第一部民族歌剧是马切依·卡免斯基的《苦中乐》,于1778年上演。其中采用了大量的民间歌曲,上演多年仍久盛不衰。其中有一些咏叹调,如卡霞的咏叹调(波罗涅兹)在华沙的沙龙里广为流传。的确,肖邦时代的波兰音乐家都怀有这样的理想:把经过加工的民歌还给人民。

杨·斯蒂潘尼(1746—1829)的歌剧在群众中受到的欢迎也不亚于前者。他是一个接近激进集团的热情的爱国者,他的二幕歌剧《克拉科夫人与山民》激起了前所未有的热潮,它的观众主要来自市民阶层和中等贵族。他将波兰民间音乐中的某些曲调经过再加工,变成了新的民歌。由波兰民间戏剧的缔造者沃伊切赫·博古斯拉夫斯基领导的华沙剧院为波兰民族歌剧的创作和演出也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在“四年议会”期间和华沙起义前夕,华沙的舞台致力于进步和爱国的宣传鼓动。由博古斯拉夫斯基委托斯蒂潘尼负责歌剧的创作。他每逢节假日都会去附近的乡间听取民间小调、舞蹈音乐和乡村提琴师的演奏,回到华沙后就开始兴趣盎然地动笔整理创作。民族剧院的歌剧团上演了大量的波兰作品,如肖邦的老师约瑟夫·埃尔斯涅耳的作品。博古斯拉夫斯基还曾为埃尔斯涅耳的歌剧写过几个脚本,如《白发大公列舍克》和《矮个子符瓦迪斯瓦夫》。卡罗尔·库尔平斯基(Karol Kurpinski,1785—1857)从1824年起开始担任民族剧院的舞台总监,在1811年到1829年间,剧院上演了他自己创作的24部波兰题材的舞台作品,如《阎王的宫殿》、《新克拉克维阿克》、《却尔施丁的城堡》。民族歌剧的大量上演,极大地唤起了民众的爱国热忱和民族情感。但与此同时,西欧的歌剧和交响乐也经常在这里演出。

与创作活动同时,当时的波兰音乐界还进行了保全民间音乐的工作,使之免遭失传。科尔贝尔格、库尔平斯基和当时许多作曲家还为波兰民间歌舞曲配置和声,对民间歌舞音乐进行整理,为民间音乐在不同阶层的相互渗透、在不同地区的传播创造了条件。许多华沙作曲家创作了知名的波罗涅兹,如米哈尔·克列奥法斯·奥根斯基(1765—1831)和约瑟夫·柯兹洛夫斯基(1757—1831)。前者写过14首波罗涅兹,流行颇广的有Les Adieux a la Patrie。后者也写过不少波罗涅兹,知名的有根据捷尔沙温的词写成的波罗涅兹《让胜利之声响彻云霄》。

而波兰的民众,对民族歌剧和波兰民间音乐也怀着深厚的感情。按霍埃西茨克的说法,只需奏上一曲彪悍的玛祖尔或科拉克维阿克,就已经满堂叫绝了。特别是从18世纪下半叶起,在贵族阶层和资产阶级的业余生活中占有重要位置的民歌和民间舞曲,在华沙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在这种文化环境中成长起来的肖邦,自然很早就同华沙的音乐生活联系在一起,他在这种积淀很深的音乐文化环境中接受教育:自幼就受到华沙市民音乐和民间音乐的熏陶和滋养;青年时期又被浪漫主义文学所强烈吸引,受民族解放运动的影响和鼓舞,在音乐学院学习期间,不仅接受了严格的古典音乐训练,又熟悉了欧洲最新的音乐作品;在有经验的教育家埃尔斯涅耳的抚育下,以不受束缚的方式发展了自己的创作。肖邦的家人也同当时波兰杰出的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们都保持着联系,这些都给他的成长创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培育了他优秀的文艺素养。他既是一位音乐会钢琴演奏家、作曲家,也是一个歌剧迷,从来不肯放过任何一场音乐会或歌剧。从他的钢琴作品大量歌唱性旋律中,会明显感到意大利歌剧、民族歌剧给予他的滋养。

下面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肖邦在华沙度过的少年时期,同时也是他的早期创作时期。

弗雷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生于华沙近郊的热拉佐瓦·沃拉,他的父亲尼古拉·肖邦原籍法国,后迁居波兰。他把波兰当作自己的祖国,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他曾参加过塔德尤兹·柯休斯柯领导的1794年波兰反俄起义并险些丧命,起义失败后,开始从事教育工作。肖邦的母亲居斯蒂娜·克里兹萨诺夫斯卡出身于波兰没落的贵族家庭,精通法文,喜爱唱波兰民歌和弹钢琴,是肖邦的音乐启蒙老师。她不是一个专业音乐家,但音乐和歌唱对她来说是一种自然的力量,是她的温柔的、富有艺术气质的心灵的自然流露,这些都遗传给了肖邦;她重视音乐教育,并按自己严格遵从的传统培养孩子;她的演奏和歌声给小肖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肖邦在幼年时代即显示出良好的音乐天赋并得到精心培养。他6岁时开始师从小提琴家、钢琴家和作曲家沃依切克·齐夫尼(Zywny)学习钢琴。齐夫尼对肖邦进行了巴赫和维也纳古典作曲家作品的严格训练;7岁时,肖邦发表了他的第一部作品《g小调波兰舞曲》;8岁第一次举行公开音乐会,博得一致好评;12岁时,肖邦在上中学的同时跟华沙音乐学院院长埃尔斯涅耳学习作曲,在和声学和对位法方面打下了扎实的基础;15岁时出版了一些音乐作品;16岁考入华沙音乐学院;19岁毕业之际在维也纳举行个人独奏音乐会并获得高度赞誉;接着又陆续发表了4首练习曲和钢琴协奏曲。肖邦的老师埃尔斯涅耳曾认为肖邦应该向歌剧方面发展,认为歌剧这种形式将在波兰真正的历史中大有作为——认为歌剧是音乐创作的最高表现的这种观念在华沙上层社会中已经根深蒂固。然而肖邦以后的发展完全脱离了这一条条框框,传统音乐中的种种清规戒律都不符合他自由天性的要求。但是他富有活力、充满灵感和饱含民族情感的创作,都是与华沙时期打下的扎实的音乐基础分不开的。

肖邦在波兰生活的20年正是波兰灾难深重的年代,同时也是民族觉醒的时代。“在波兰20年来由于限制自由的不断升级,导致危机的剧增。1815年的自由宪法从来都没有被确认,学校和大学受到秘密警察的监视,亚利山大一世死后,米柯来一世政府压制自由;波兰王国对俄国的从属地位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在这种情势下,在波兰王国中开始出现了秘密结社和自由支部,他们的目的是保卫波兰的主权和统一。”[2]肖邦在父亲和老师埃尔斯涅尔的培养下,在周围文化界进步人士的影响下知识的视野一天天充实起来,反对奴役压迫、争取独立自由的民族斗争唤起了他热烈的民族感情和爱国热忱。他曾怀着深沉的民族感情去参加波兰爱国者、思想家斯塔施茨的葬礼,跟随着两万人的队伍伴送遗体到墓地,并因能得到一小块盖压灵柩上的丧纱作纪念而感到无限欣慰和骄傲。1830年11月在斯图加特得知俄国军队入侵,华沙沦陷后,肖邦就再也没有回到波兰。

综上所述,处于18、19世纪的华沙的社会结构以及隶属于它的艺术群落对肖邦的成长和艺术风格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然而给予肖邦的创作以更直接影响的则是19世纪20年代欧洲文艺领域中蓬勃发展的浪漫主义思潮,还有波兰的浪漫主义文学,特别是浪漫主义诗人密茨凯维奇的诗歌是肖邦钢琴音乐诗意的重要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