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青海民国时期的石刻

民国时期是中国社会新旧交替之际,中西文化不断撞击。1912年9月,袁世凯任命原西宁府知府廉兴为青海办事长宫,任命马麒为西宁镇总兵。1912年北洋军阀政府任命马麒为西宁总兵,1915年又任命其为蒙番宣慰使和甘边宁海镇守使。从此,马家军阀统治青海近40年。1928年9月5日,南京国民政府决定新建青海省,治设西宁。1929年1月,青海省正式建制。

民国时期西方文化思潮也逐渐渗透至青海。民间汉族石刻匠人在努力接受外来文化的熏陶,适应新生事物。在脱离了帝制封建的阴影,摆脱了等级规矩的羁束之后,民间石刻呈现出新的造型语言。但由于当时青海社会还是以宗教生活为主,时局不太稳定,经济尚不富强。所以没有大型的石刻,极具艺术性的小型石刻也不多见。但是,因政治原因,反而呈现了一批耗资大且具一定规模的石刻建筑景观工程。因此,此期的青海石刻又呈现出以下特点:摆脱了封建束缚,更现文人气质。民间百姓的墓碑上面雕龙刻凤,即使体量不大之碑,螭首浮雕也很讲究。如现存西宁人民公园湖畔的《抗日纪念碑》也大胆地使用云龙纹做边框。湟水流域民国摩崖石刻,体现了一种时代文人的气质。受西方的影响,此期还出现了方尖碑,如《孙中山先生纪念碑》等;石材选下料非常大胆,再不墨守成规。当时的馨庐(马步芳公馆)系选用今天常用的建材石料——青海白玉,以玉制馆,在中国极为罕见。这一时期民间石刻所反映的内容,有许多是当时的新生事物,或稍纵即逝的史实,如兴学碑、改庙建学碑、改学建祠碑等。当时的历史和人物,在石刻中都有所反映。

1931年,西宁各族人民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的革命功绩,建造纪念碑一座。后又在碑后建中山堂一幢,庄严肃穆,成为市内名胜之一。

孙中山先生纪念碑,建于原小教场演武厅前(今城中区西大街青海省政府干部居住区内)。碑高15米以上,建筑材料系用青海省采掘的片马岩和菜绿石。碑身采用砖雕工艺,全碑分为碑座、碑身、碑顶三层。中层由八面碑石组成,前两面刻有孙中山的“遗嘱”和“训词”。其余六面均刻《孙中山先生事略》,为西宁书法家贾思复手书。上面为象征纪念性的雕刻图案。正面有“孙中山先生纪念碑”八个大字。周围有松、柏、鹿、鹤图案浮雕,顶部装饰铜球5个,造型美观。在“文化大革命”时期,碑文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1938年7月,西宁各族各界群众为纪念抗日阵亡将士,择定在西宁的青海省图书馆内西侧,建立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和一座纪念碑亭,碑文上书“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及“青海省各族各界群众立”等字样。嗣后,每年逢7月7日都在这里举行隆重的公祭仪式。现纪念碑已不存在,碑亭仍屹立在原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