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选题意义

专利制度诞生至今,已经近四百年,其对鼓励发明创造、促进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伴随着专利制度的发展,质疑的声音开始出现,从未停止。专利劫持行为加重了专利制度质疑者的忧虑。在知识经济时代,特别是在复杂技术和标准化时代,该问题被彻底放大,对它的深入研究将有以下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一)理论价值

一般认为,专利制度是随着技术的发达而建立起来的。它作为确认权利归属的一种基本规则,通过赋予发明者以一定期限的独占权,激励发明创造,从而确保发明人的创造热情。随着“复杂技术”行业的产生和标准化时代的到来,专利权已经成为衡量企业竞争力高低和国家话语权有无的核心标志。但专利权也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专利权人带来利益、促进技术创新、发挥新技术的社会价值的同时,也会产生专利劫持行为等风险,加剧专利危机。这表明专利法律制度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这种挑战不仅发生在技术发达的国家,也发生在技术尚不发达的国家。所以,建构合理的专利法律制度,防止专利权人剑走偏锋、利用专利权劫持生产者或者服务商,是确保科技创新领先之本。

本研究将有助于法律规制专利劫持行为的体系化研究。没有体系化的研究,该领域的成果将显得孤立和变得支离破碎,难以实现整体上的统一性和法律规范配置上的合理性,将会扼制我国专利法律制度功能的实现。当代法学大师拉德布鲁赫(Gustav Radbruch)指出:“面对法律,法学家的任务有三:解释、构造、体系。”[29]科学的体系将避免法律中的矛盾,实现统一性和合理性。鉴于此,本研究将对这一问题进行较为全面、系统和深入的体系化研究。在宏观上,我们必须首先思考专利劫持行为问题产生的动因是什么?其次,专利劫持行为过去、现在、未来的情势如何?最后,专利劫持行为会给一国的政策带来哪些变革?在微观上,首先,我们要诠释什么是专利劫持行为,专利劫持行为与专利运营实体、“专利流氓”、“专利蟑螂”等概念和现象有着什么样的纠葛,专利劫持行为有哪些样态,专利劫持行为的法律性质是什么,专利劫持行为的负效应如何描述。其次,在揭开专利劫持行为的面纱后,我们需要深入论证法律规制专利劫持行为的理据,即从法哲学、经济学、专利法学等层面阐释法律规制专利劫持行为的正当性。再次,我们要探寻法律规制专利劫持行为的路径。通过梳理美国规制模式,结合我国实际,审慎提出法律规制专利劫持行为的进路。同时,我们还要强调法律规制应避免造成“专利劫持行为的反劫持”,这亦是法律规制专利劫持行为之路径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这些问题旨在解决如何通过法律控制专利劫持行为,廓清法律规制专利劫持行为理论上的模糊表述,消除法律规制专利劫持行为理论认识的疑虑,纠正法律规制专利劫持行为的单向性认识偏差,弥补既有研究的不足,充实、丰富或完善已有的研究成果,为我国的立法、司法、执法实践夯实理论基础,提供理论上的指导。

(二)实践价值

专利劫持行为是在专利权人运用专利、管理专利的过程中出现的现象,是一种典型的专利权滥用行为。专利劫持行为阻碍创新、限制竞争、增加社会成本、损害消费者福祉,与专利法律制度的宗旨相悖,造成专利危机,应予以法律规制。本书的实践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与《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契合,有助于推动创新。2008年6月公布的《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指出,“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合理界定知识产权的界限,防止知识产权滥用,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和公众合法权益”。其后公布的《全国专利事业发展战略(2011—2022年)》中规定:“研究规制专利权滥用实体和程序性规定。密切关注专利权转让、许可、质押等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适时予以规范。”党的十八大做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战略抉择,其核心点在于中国未来的发展依靠科技创新。这表明,“专利劫持行为的法律规制”课题符合实施我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需要,可以服务于我国创新目标的建设。

第二,有助于我国的立法、司法和执法完善。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本书将有针对性地对我国法律规制专利劫持行为的立法、司法、执法等方面提出一孔之见,为有关部门在面对专利劫持行为时有统一态度、有可用之政策提供参考。

第三,有助于“走出去”的企业优化战略部署。专利劫持行为目前在市场上已经广泛存在,特别是在美国等海外市场,它已经威胁到我国实体企业如中兴、华为、联想等众多企业“走出去”的战略部署,也严重影响到我国产业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安全,客观上阻碍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产业化的发展。本书旨在打开了解之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我国企业,特别是帮助那些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了解熟悉专利劫持行为的形成机理和运行路线,找到应对海外市场中专利劫持行为的有效策略。

第四,有助于国内专利运营公司的健康运营,推动专利商业化。当前,一大批知识产权运营基金、知识产权管理公司和技术转移中心陆续成立。[30]但是否可能出现专利劫持行为、发生专利运营的异化,业内的认识差异较大,因此对专利劫持行为的研究在我国具有现实的紧迫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