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科层制时代(1984—1998)

张瑞敏用英雄主义的方式带领第一代海尔人白手起家、艰苦奋斗,不仅将电冰箱打造成中国名牌,还将业务从电冰箱扩展至整个白电。他深知,名牌基于质量,而质量基于管理。于是,他从东西方管理经典中借力,独创了后来享誉全国的“OEC管理模式”。

1984年12月,当张瑞敏空降到当时的青岛日用电器厂,等待他的是一个彻彻底底的烂摊子,有一大堆问题需要解决。

缺资金。147万元的亏空在当时可以算是巨款了。张瑞敏只能去附近的农村借钱给工人发工资。据当时的一位债主说,为了给厂里借到钱,张瑞敏不得不按照“中国式关系”的规矩来喝酒,一杯酒一笔钱。

缺规矩。名义上是一个有600人的工厂,也有一人高的规章制度,但实际上根本管不住人。这样的环境里,员工的心思早就不在工作上,以至于早上8点上班,9点人就走光了。用张瑞敏的话来说,“早上10点往大院扔一颗手榴弹也不会炸到人”。为此,他不得不颁发了海尔历史上著名的“十三条”,其中最主要的一条居然是“不准在车间里大小便”。

缺信心。张瑞敏一到任就接到了53份请调报告 在那个计划经济时代,员工的就业都是“统一分配工作”。按照当时海尔的集体所有制性质,员工要离职是需要提交请调报告的。。但他有一个得来不易的机会——与德国利勃海尔公司签订电冰箱制造技术合同 1984年12月26日,青岛电冰箱总厂与德国利勃海尔公司签订了技术改进合同。。当然,这个机会也并非天赐,是他自己费尽周折到轻工部、省委省政府去争取到的。与当时一般国内企业“进口散件组装”的做法不同,海尔是引进国外技术和设备,自己生产和销售,走了一条“起步晚,起点高”的路子。

最缺的是对于品牌和质量的观念。在那个物资紧缺的年代,说夸张点,“用纸糊一个冰箱都能卖出去”,大家根本没有名牌意识,甚至误以为供不应求就是名牌。1985年的一天,张瑞敏让76台不合格冰箱的生产者们抡起大锤砸掉了自己的“错误”。这一举动的确砸出了海尔人的质量意识,也成为张瑞敏声名远播的标签 2016年,我随张瑞敏先生和海尔高管们赴美国路易斯维尔执行收购通用电气家电(GEA)的仪式,几位GEA高管在宴会席间还与我开玩笑:“张先生的锤子到哪里去了?”,但在每台冰箱相当于工人两年工资的时代,这也险些让他戴上了“毁坏国有资产”的帽子,遭受牢狱之灾。

无论如何,一系列的措施后,这个烂摊子还真被“盘活”了。

1985年,海尔推出了第一代四星级冰箱——“琴岛-利勃海尔”,第二年,电冰箱进入了普及期前的爆炸性增长阶段,海尔的产品在全国一举打响,热销各大城市。1988年12月,海尔拿下了同行业全国质量评比金奖,从此奠定了在冰箱行业的领军地位。之后,海尔更是进入了多元化发展时期,将业务拓展到整个白电领域。

严格意义上说,这个阶段的海尔,是由一个作坊变成小工厂,由小工厂变成现代化工厂,由现代化工厂变成职能健全的单体公司,由单体公司变成集团的过程。这个阶段的海尔,虽然是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成长起来的,但在诸多的竞争者中能够脱颖而出,依靠的还是“内功(内部变量)”。换句话说,内功不够时,再多的机会也接不住。事实上,当时引入利勃海尔技术的中国企业还有两家,但德国人发现:另外两家企业派来学习的人都是每天领了补贴后就去逛街、娱乐,只有海尔的人才是真正来“学东西”的。

海尔的“内功”就是其组织管理,说简单点就是“立规矩”。对于这样一个几乎从零开始的企业,要把一盘散沙一样的员工变成现代化的产业工人,最好的规矩就是科层制。当然,要把这样一群人放到科层制里,生搬硬套国外的组织管理经验显然也是幼稚的,海尔必须进行科层制的本土化改造。另外,这一过程中,张瑞敏的领导力也扮演了不可忽视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