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快速阅读:如何成为可能?
阅读是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必须要掌握的一项能力、一种本领,这种本领如能在青少年时代便得以养成,得以发展,那是一个人的莫大幸福。
除了多读,更要总结阅读方法,提高阅读速度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信息的世界上,每天都需要接触各种各样的信息,在某种意义上,看书读报都是通过阅读来完成对信息的接收的。但不同的人阅读能力有大小,有的人阅读能力强,可以在短时间内最大程度地获取信息,领略文章的主旨,看懂文章的结构,欣赏文章的语言,体味作者的思想。而有的人则在面对一篇文章时昏昏欲睡,不知道文章在说什么——读整本书也是如此。那么,造成这种巨大差异的原因是什么呢?究其根本,除了我们日常说的兴趣、爱好之外,其实不能忽略的是阅读技能的掌握——阅读是一种本领,并非天生。
作为一名青少年,其实你从小就阅读。即使在你还没有学会独立阅读的时候,爸爸妈妈等长辈也总会给你讲精彩的故事——不论是格林童话还是安徒生童话中的有趣故事,还是中外的寓言故事,或者由来已久的历史传说,其实我们都不陌生——这些简单的故事经父母等长辈的悠悠之口得以吐露,点点滴滴地开发我们的智力。但那时我们的阅读是靠听而得来的,在听了父母等长辈绘声绘色的讲解过后,心中涌起了白雪公主、灰姑娘、丑小鸭以及各种动物如大灰狼、小白兔等形象,对历史人物也能说出一二来,他们在我们的内心打上了一些烙印,构成了我们心理世界的一部分。这是小学时期就能理解的一件事,所以当你在班上学习的时候,会跟自己的同桌、好友交流一些故事,也会回想起小时候听过的故事。但在我们成为一名小学生之后,靠着眼睛(视觉)阅读则成为最主要的一种阅读方式,平时上课我们读课文、下课则选择一些有趣的课外书来增加阅读量。
那么在阅读的过程中,有哪些比较重要的东西值得我们培养呢?从而让自己的阅读能力快步提高呢?
首先我想告诉你:速度很重要。尤其对青少年而言,正处在一个人一生记忆的黄金时期,这时候如果能大量阅读,对以后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尽管许多老师会一再地说:读书要慢一点,吸收得才好一点。就像我们日常吃饭一样,如果吃的过快、过于仓促,我们的胃会不舒服的——阅读自然也如此,你读的过快,就容易遗漏大量隐含的信息,甚至对文字表面信息的接收也不全面,从而不知道作者在说什么。但我们要注意:这种阅读的错误之处在一个“过”字上,而不是“快”字上。随着年纪的增长,我们有必要在阅读速度上逐步加快,不需要一目十行,但也不能再像小孩子一样去指读,一个字一个字去读,这是不可以的。所以,要想培养自己的阅读能力:
第一、稳步提高你的阅读速度。
要想在速度上稳步提高,首先要改掉几个可能有的不好习惯。一是指读,就是用手指着汉字一个字一个字的阅读方式;二是对所有内容大声朗读,而不会默读;三是摇头晃脑地阅读,等等。这些额外的动作对加快阅读速度都是一种直接的障碍。
科学研究表明:这些小动作的干扰是因为运动的中枢会对视觉中枢给人脑传递信息造成一种障碍,从而令信息的接收变间接。所以我们要提高阅读速度,首先需要养成默读的习惯,最直接地把眼前看到的文字内容快速而直接地告诉你的大脑,让书中的文字和你的大脑之间排除各种干扰,从而提高你的阅读速度。与此同时,良好的默读对快速理解全文也是很有好处的。当然,有的同学日常有一个诵读的习惯,但我们要明白:诵读这件事往往是对优美生动的语言内容的一种声音化处理,他对一个人接受经典内容的浸润有所帮助,但和养成快速阅读的习惯不矛盾,这是两种不同指向的阅读方式。阅读就像我们日常吃饭是需要一点速度的,但诵读就像你在品味一杯美酒,关键是滋味的品尝和鉴赏,并不是为了吃的需要。所以从这个意义上看,两者不矛盾,因为目标不一样,同时往往在阅读内容上有很大的差别:诗歌美文以及部分小说中的精彩段落适合作为诵读材料,但整本书诵读则不必要。
第二、要想稳步提高你的阅读速度,不让自己对信息的理解损失掉,就必须令自己的精力集中到眼前的文字上,真正做到注意力的高度集中,做到心中没有杂念。
有的学生在读书的时候,严重地心不在焉,想的是中午吃点什么,晚上看动画片的一些精彩画面,或者思绪早已跑到了操场上的快乐奔跑当中,这是不可以的。这些想法和画面等杂念会严重干扰你对书本信息提取的。人的心思就像水和沙一样,如果不集中在容器当中,就会散落一片,没有意义、力量和价值。如果能把我们的心思收集在思想的容器当中,它们才能集中发力,从而去记忆、理解和运用。所以,我们做一件事,就要专心去做,把所有的心思集中起来,集中才能出效果。这一点要格外的注意。
有的同学真诚地表示:在读书过程中实在忍不住想一些杂事,涌现出一丝杂念,我想说:摒弃杂念集中心思是一种能力,是可以通过刻意的训练而形成的。为什么许多人强调读书、做事时要有一种仪式感,这种仪式感就是以郑重的心态来集中心思办正事。具体来说:反复集中,努力去思考书中的人物角色、言行表现,努力进入到书中的人物和情节,让自己进入到书中的情境中来,减少直到排除了各种干扰,你的心思就会集中起来。要培养自己这一点:翻开一本书就是打开一个新的世界,跟日常生活的现实切割开。这样做就是让书中的精彩情节占领你的头脑,而排除掉日常各种场景对阅读的干扰。
第三、重复是提高速度无法回避的。在重读的过程中提升速度,会潜移默化地提升你的阅读速度。
如果你喜欢看体育比赛,你会发现:那些最终突破自我、取得世界冠军的年轻人,他们在日常训练当中都是在重复中完成的。刘翔每天在同一条跑道上跨越栏杆,苏炳添的训练也需要反复重复,博尔特又何尝不是这样?他们以千万次的重复完成一系列规定动作,减少损耗,达到最佳。读书的行为和运动员的训练没有质的差别,许多人长年探究一本书或一个作家的所有作品,最终成为研读他们的“世界冠军”——这虽然不是体育意义上的第一名,但这种研读令他们更透彻地理解某些重要作者。要知道,各个领域的专家就是这样炼成的:黄仁宇读了大量明史材料才写出一本极有影响力的经典作品《万历十五年》;杨绛先生48岁开始自学西班牙文,就是为了翻译好《堂吉诃德》;林少华专注翻译村上春树,而成了他作品翻译的专业户;毛主席通读《资治通鉴》达17遍之多,每次都能读出新的东西来,对治国理政有很深的影响。这些事例都在说明反复阅读的好处:你跟书中的内容越熟悉,促使你生发灵感的材料便越多,你的收获便越大。对我们青少年而言,如果能将手中的语文课本、经典文学作品反复探究、阅读,不仅你的阅读速度会水涨船高,你的理解程度也随之加深。
阅读课的老师会告诉你:一个人在反复阅读经典作品中得到的速度和受益往往是最大的。古老的格言也提醒我们: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是冲着理解去的,但你想:如果一本书你反复读到几遍、几十遍的程度,你阅读的速度随着对内容的熟悉,总是在加快——除非你有意放慢阅读的脚步,去探究某个段落中的蕴意。
第四、快慢结合——把速度掌控在自己的手中。
读书这件事,有的人强调要快,有的意见则认为慢才能吸收的更好。对此我持一种中庸的意见,过快和过慢都不好,都不是理想的阅读状态。真正好的是快慢结合,循序渐进。这也是我多年阅读的一个经验。读一本新书,起初总是比较慢的,可一旦读了三五十页,就可以提速,因为你已大略了解书中的人物、环境和部分情节;而读一篇文章,第一个段落甚至一两句话的题记,都可以慢慢思索下作者的用意的,但只要摸准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我们就要有意识地加速前进了。
如果你的读书经验比较丰富的话,当有这样的体会:当我们在阅读一本小说的时候,起初的时候不管速度怎样,随着我们的思想意识进入书中的世界,跟着书中的主人公一起呼吸、一起经历生命中的愉快和艰难,我们对整个故事的渴望便会加深,我们希望早一点知道后续故事的发展,于是我们便在不知不觉中加快了阅读的脚步,想尽早知道主人公最终的命运——他的愿望是否得以实现,他的痛苦是否已经解脱,他的命运是否已经扭转?等等,我们关心书中人物的命运,甚至有种和他同呼吸、共命运的滋味,这样的状态一旦到来,你是真的读了进去,同时你的阅读速度自然在不知不觉中加快。
许多读者读到了最后一章的时候,却一反快读的状态,有意识放慢阅读的脚步,想的是即将告别主人公,于是怀着一种恋恋不舍的心态,想更多保留阅读的滋味,或者说延长一点阅读的快乐而已。不管怎样说,快慢结合,把阅读的速度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是一个读者逐渐成熟起来的标志。
与此同时,我想提醒青少年一点的是:如果你充分留意文本的整体构成,就能沿着文章、作品的节奏来阅读,从而与作者在写作时的节奏更相契合,这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儿。一方面,当书中的主人公陷入思索的时候,你不妨也思索他的想法,以便更好的深入他的心灵,理解作者的意图;一方面当作者用心描绘景致的时候,一般行文的速度就会降下来,而当作者叙述事件、打造情节的时候,会以更快的节奏满足读者的阅读快感——这一点其实也不是作者随意决定的,是因描写和叙述两种手段的不同效果而造成的。景致往往是静态的,其刻画需要作者发挥手段,来彰显其画面的美,或联想出有关内容;而叙述的内容往往动态的步骤,一个环节接一个环节,就像电影中急速展开的追逐画面,其速度势必更快,所以读者欣赏起来往往总是急于知道下一个画面是什么,因此其阅读的速度往往更快。
第五、写作就像搭积木,阅读要看懂每一块积木的位置和价值,学会通过拆解文章来领略作者的意图——养成以结构思维来看待所有内容的习惯。
对青少年来说,阅读时的结构思维是逐步养成的,虽然结构思维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但如果你能想象儿时搭积木的经过,或许对散文、小说等作品的结构思维能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作者写出的散文或小说,都是遵循其内在的思路的,是像搭积木一样“堆积”起来的,造成了一种艺术上的美感。当作者动笔写下第一段的时候,读者读到这一段的时候,其实就是在欣赏第一块积木。同时,当你用积木完成了一件作品,仔细欣赏这座城堡的时候,你能否以“复盘”的方式——思考其搭建的过程,来回想整个过程?作者写作也是这样,先写、后写,详写、略写,先写如何带动后写,上下文如何过渡?都是结构思维的体现。所以当你在阅读的时候,能留意到作者的这种结构安排的意图,你对作品的把握会更快。
关于结构,我最常强调的一点,也是足以启发同学们阅读和写作智力的一点是:要学会用拆卸思维来读文章、读小说。什么叫做拆卸思维?一篇散文或一部小说是一个整体,它是由一个个部分构成的,我们在阅读时、阅读后,倘能以拆卸段落的手法去看作者这样安排的意思,我们就能对文章和作品的各个部分有更清晰的认识。我们以读小说为例,常见的小说必须具有人物、环境、情节这三大要素。你有没有想过:
(1)如果去掉书中某个次要人物,对全书的完整性是否有影响?
(2)如果让某个人出场的时间延迟一点,或提前一点,对全书来说是否更好或更糟?
(3)如果删除书中某个段落的环境描写,对该书整体是否有致命影响?进一步思考:作者安排环境描写在这里,其用意是什么?
(4)情节的延续性对任何小说都是必须的,如果少了其中的某个环节,书籍还完整吗?
其实,以上的思考不仅有助于训练我们的结构思维,更能加深我们对作品和作者的理解。如果你想在一本书当中获益更多,把这本书的结构“据为己有”,变成日后自己创作的一种方式。你想过没有:如果我来写这部小说的话,我能否以更有新意的结构和读者见面?比如让某个人更早的出场,让他在整个故事当中的角色更坏一点或更好一点?
我想说:当你具备了对文章、作品的拆卸思维之后,至少你有了这样的意识之后,你便距离“成熟读者”更近了一步。一本在你面前,不仅仅是一个令人畏惧的大部头、整体的东西,而是各个部分的有机结合。
具体说明一点:作者在作品中的环境描写、心理展示、细节雕琢往往能让作者锦上添花,如果你剔除这部分的内容,往往对作品的整个故事没有过分的影响——除非是意识流小说,以作者的心理意识来写作,否则一般性的故事中,它们能令作品更细腻、更精彩,但它们往往不会影响整个故事的情节,它们不是情节的一部分。相反,一个主人公的语言、行为、动作以及他面临的人物和事件等,却是构成情节不可或缺的部分。当一个主人公面对生活的挫折时,他的言行举止必须呈现出来,但其心理活动、环境烘托、细节交代等,则因作者的考虑而适当加入,以丰富人物的形象,打造作品的厚重。环境、心理、细节等手法,可以三言两语概括一下,作者也可能花上数页来仔细打磨,以便让作品的内容更饱满。所以,在结构意义上,我们看到的文字都是相似的,但不同的段落在作品中的意义是不一样的。
当然,对一部完整的作品而言,环境、心理、细节都是极为必要的,它们是作品难以分割的部分,就像一个人一样,四肢健全、五脏健康才是好的,但我们不能说一个手指的意义大过心脏的意义,它们对一个人来说,其价值无疑是有差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