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风俗特色与道德建树
两汉时期的徐州一带风俗文化,受到周边先秦楚、宋、鲁和淮夷等多元文化的影响,具有自身的独特色彩。
饮食文化 徐州的饮食文化历史悠久,彭祖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烹饪大师,留下了许多有影响的传说和饮食文化掌故。到了两汉时期,这一带地区作为帝王之乡和富庶之区,流行的食物种类、烹饪技术和饮食风尚都有所发展。
汉代徐州的主要粮食作物大致以粟、麦为主。随着水稻种植北移,稻谷也逐渐成为徐土的一种主食来源。饼是徐州一带当时的主食样式,刘邦建立新丰时,曾迁徙丰沛屠儿、酤酒、卖饼商人。饼的制作方法和饮食习惯,随着刘邦集团传进关中,风行全国,这在饮食文化史上称为“东食西传”。
徐土秦汉时又有羹汤的主食。羹汤的制作及所用的原料,或是麦、豆与青菜混煮而成。关东及徐州一带又流行麦饭。东汉下邳国相张禹为官清廉,巡视辖县时就在大树下“食糒饮水”。糒饭是以粟、稻米制作的干粮。徐州画像石中约有20余幅庖厨图,生动再现了烤炙肉串、烹饪加工的场景。
汉代徐土饮酒之风甚盛,在徐州画像石中这类画像有20幅左右。西汉文豪枚乘写的《七发》赋,描绘了楚王宫盛宴,说到九款美食,其中有犓牛之腴,菜以笋蒲,肥狗之和,鲜鲤之脍,秋黄之苏,白露之茹,兰英之酒,山梁之餐,以及拳豹之胎等。这份菜单反映了徐土王侯级的菜肴水平。
歌舞之风 汉代徐州先民喜歌好舞,人们的性格开放不羁,楚声、楚舞处处可闻可见。楚声是古代楚地的曲调,由于徐土一带受到楚文化长期浸润,深受当地民众的喜爱。当刘邦围困项羽于垓下时,就曾以“四面楚歌”为心理武器,令西楚军队几乎不战而溃。刘邦擅长楚声,他返乡高歌大风。刘邦还曾为戚夫人唱楚歌。项王被围时作“垓下歌”,也是楚声之作。随着刘邦集团定都关中,徐土带有深厚楚韵的歌舞风习被移植于关中,与当地周秦文化相互融汇。两汉帝王都娴习楚声,汉武帝刘彻曾作《瓠子之歌》和《秋风辞》。朝廷祭祀宗庙时演奏的《房中乐》也属于楚声。带有徐地色彩的楚声旋律,贯穿两汉的历史。
徐土流行的汉代俗舞,有长袖舞、建鼓舞、盘鼓舞等。长袖舞又称翘袖折腰舞,舞人凭借长袖交横飞舞的千姿百态,来表达复杂的思想感情。汉赋中称“修袖缭绕而满庭,长袖奋而生风”。相传戚夫人“善为翘袖折腰之舞”。北洞山楚王墓中出土的陶舞俑,舞者身穿斜襟镶边长裙,手臂高举,抛长袖高扬过头,一手将长袖斜迤托下,可见“香散飞巾,光流转玉”的风采。
建鼓舞是汉代富于粗犷、豪放之美的舞蹈。沛县栖山汉墓画像石描绘了两个身着长袖舞衣束腰长裙的女子,在建鼓两侧举桴击鼓,飘舞的彩带和手舞足蹈的擂鼓手,使得整个画面充满了活力和气势。汉惠帝时,朝廷将沛宫开辟为高祖庙,专门祭奉高祖,祭祀时采用了楚歌、楚舞的雅乐舞,表演规模达120人。
道德风尚 汉代的徐州以儒学文化发达、忠臣廉吏辈出而著称。由于长期推崇气节,讲求操守,造就徐土先民宁折不弯、志向坚定的人格。楚汉相争之际,出现不畏强权、刚烈赴死的王陵之母。王陵,故沛人,秦末起兵反秦,后投奔刘邦。项羽挟持了王陵母亲,企图用亲情来威逼王陵投靠西楚,但王陵母伏剑自刎。王陵母衣冠墓至今保存在市区云龙公园内。
西汉末年,又有尽忠汉室的彭城名儒龚胜。王莽代汉后,为了利用龚胜的声誉笼络士人,封他为朝廷高官,迫使赴京就任;但龚胜拒绝聘任,绝食而死。班固高度赞扬了龚胜用生命维护道义的精神,他居住的廉里,成为彭城的名胜。乡贤成仁取义的正气,在地方上称颂不衰。
两汉时期分封于此的诸侯王大都尊师重儒,循规蹈矩,如西汉不少楚王“皆积累仁义,世有名节”。出身徐州的士大夫中有很多高洁之士,如沛人范迁在东汉时担任司徒,为政清廉,去世时家中毫无财产积蓄。东汉时出任楚国太仆的江革,以孝道知名海内,受到朝廷表彰。汉末彭城相袁贺之子袁闵,自幼情操高尚,苦身修节。汉末彭城还有一位高尚的处士姜肱,为逃避宦官曹节的聘任,他逃奔外地,隐姓埋名。
汉代徐土士大夫重视伦理气节的风尚,在史书有限的篇幅中得以记载,汇入历史传统的潮流,构成民族精神的组成部分,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