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主要论点及其论证
1.世界作为我的表象
“世界是我的表象。” 3 这是叔本华的主要著作《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第一章中的第一句话。“表象”(Vorstellung)这个概念在叔本华那里指出现在意识面前的一切东西,包括感觉印象、抽象观念、情感等。康德没有把现象(Erscheinung)与表象等同起来,因为在他那里现象是物自体的作用和认识形式的组织共同的结果,因此现象多少还有一些客观的成分。4叔本华用“表象”替代康德的“现象”,意在突出现象是相对于主体而言的,是主体的对象。“凡属于和能属于这世界的一切,都无可避免地带有以主体为条件[的性质],并且也仅仅只是为主体而存在。”5 他认为“康德首先的一个缺点就是对这一命题的忽略”,而“贝克莱是断然把它说出来的第一个人”。他论证:既然若不联系认识的主体,就不能认识任何事物,那么就没有任何脱离认识而存在的事物;既然任何给予我的东西无非是我的意识内容,那么世界就是由我的表象构成的。因此,对于任何一个人而言,他的世界无非就是他的认识内容的总和,即他的表象的总和。由此,他说了一句骇人听闻的话:每个人,只要通过反省,“他就会清楚而确切地明白,他不认识什么太阳,什么地球,而永远只是眼睛,是眼睛看见太阳;永远只是手,是手感触着地球;就会明白围绕着他的这世界只是作为表象而存在着的;也就是说这世界的存在完全只是就它对一个其他事物的,一个进行‘表象者’的关系来说的。这个进行‘表象者’就是人自己”6。
当然,叔本华的这一论证是不能成立的。因为,正如通过显微镜看到的东西不等于显微镜中的镜像一样,通过眼睛看到的东西也不等于眼睛的视觉。把显微镜打碎了,细菌照样存在;闭上眼睛,太阳照样存在。存在与可知觉性是不可通约互换的。
2.主客分立作为表象的基本形式
需要注意的是,叔本华尽管主张表象依赖主体,但并不主张唯有主体是实体,主体创造客体。他认为主体和客体是意识显现活动的两个方面,表象处于主客两分的结构之中。客体总是相对于主体而言的,主体也总是相对于客体而言的;有了主体的这一极,客观的世界才有统一性。“客体主体分立是这样一个形式:任何一个表象,不论是哪一种,抽象的或直观的,纯粹的或经验的,都只有在这一共同形式下,根本才有可能,才可想象。”7 由于表象总处在主客分立的结构中,因此不能说主体创造了一个客体的表象世界。“所以,从主体出发和前面说过的从客体出发,有着共同的错误,双方都是一开始先就假定了他们声称往后要证明的,也就是假定了他们那出发点所不可少的对应[物]。”8 叔本华强调作为他理论出发点的既不是客体也不是主体,而是融主客体于一体的表象。“我们既不从客体、也不从主体出发,而是从表象出发的。表象的意识上最初的事实,表象的第一个本质上所有的基本形式就是主客体分立。”9 在这个意义上,叔本华既反对主张客体独立于主体存在的唯物论,也反对把主体(费希特的“绝对自我”、黑格尔的“绝对观念”)当作实体的唯心论,并且还反对康德那种脱离客体考察主体的先验主义的思路。叔本华的这一思想,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主体唯心主义的缺陷,认识到“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联性,与后来胡塞尔的现象学所主张的意识的意向性理论(意识现象都处在意识活动指向意识对象的结构之中)有类似之处。
3.表象的先天形式:时间、空间和因果关系
叔本华主张,表象除了必然处于主客两分的结构中之外,还受时间、空间和因果关系这三种先天形式的支配。
叔本华的这一观点也是通过改造康德的认识形式完成的。康德主张现象(Erscheinungen)必然处于先天(a priori)形式的支配之中。康德区分了“时间”和“空间”两种直观形式和十二种知性范畴。叔本华把康德的十二种知性范畴归结为“因果律”一种。但这种简化实际上是复杂化,因为在我看来,叔本华在实际使用这个概念的时候,不得不区分狭义的因果律和广义的因果律;广义的因果律相当于“理由律”(又译“根据律”)(Satz vom Grunde),指任何可回答“为什么”的“理由”或“根据”。因此,不仅在变化(Werden)过程中的前一事件与后一事件之间的相继关系被视为因果关系(如:天下雨,地上湿),而且在同一时空中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几何、数学和逻辑的推理关系,判断与所依据的经验事实之间的关系,动机与行为的关系,也属于因果关系。就存在物的变化过程而言,因果关系可以表现为物理作用的形态、刺激的形态和动机的形态。这三种形态之间的不同,构成了无机物、植物、动物之间的本质区别。像康德一样,叔本华主张,时间、空间和因果律先验地适用于世界中一切可能的经验对象,但并不适用于自在之物。叔本华这些有关认识论的观点在他早年的著作《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中已有详细论述。
4.“摩耶之幕”
“摩耶”(Maja),在梵文中意为“欺假”“骗局”;在印度教中是创世之神的名称,意在表达外表世界是不真实的。叔本华把时间、空间和因果关系等先天形式称为隔在现象与自在之物之间的“摩耶之幕”,表明我们所知觉的表象世界是不真实的;“摩耶之幕”阻碍我们看清真实的世界(本体世界)。叔本华引用印度上古智者的话说:“这是摩耶,是欺骗[之神]的纱幔,蒙蔽着凡人的眼睛而使他们看见这样一个世界,既不能说它存在,也不能说它不存在;因为像梦一样,像沙粒上闪烁着的阳光一样,行人从远处看来还以为是水,像随便抛在地上的绳子一样,人们却将它看作一条蛇。”10
5.意志作为世界的本体
叔本华主张意志是世界的本体。“一切表象,不管是哪一类,一切客体,都是现象。唯有意志是自在之物。”11 叔本华所说的意志,不专指心理的欲望、决心和动机,而具有更广的含义,包括意志力、生命力,甚至自然界中的力。他指出,人们要么把意志与力看作两种不同的东西,分属于两个不同的类,要么把意志归入力;而他恰恰相反,认为意志和力同属于一个类,并把力归入意志。“可是直到现在,人们还是没有认识到自然界中任何一种挣扎着的、起作用的力与意志的同一性”12;“过去人们总是把意志这个概念概括在力这个概念之下,我则恰好反其道而行之,要把自然界中的每一种力设想为意志”13。因此,叔本华的意志不能在纯粹主观的意义上理解,不能被仅仅理解为主体的一种心理行为和特征,而应被理解为泛化了的意志力、生命力,如同泛神论宗教中滋生出宇宙万物的神秘力量。
6.意志客体化的等级
叔本华主张表象世界是意志客体化的结果。意志客体化有许多不同等级,意志在客体化中实现自己的本质。首先,意志在自然中实现自己的客体化。地球围绕太阳旋转、火山爆发、泉水喷发、江河入海等,被视为意志在自然层次上客体化的表现形态。其次,意志在生物层次上实现自己的客体化。植物的向上生长、动物的性欲冲动、生物间的生存竞争,被认为是生存意志的表现形态。就动物的身体而言,“身体的各部分必须完全和意志所由宣泄的各主要欲望相契合,必须是欲望的可见的表出:牙齿、食道、肠的输送就是客体化了的饥饿;生殖器就是客体化了的性欲;至于攫取物的手和跑得快的腿所契合的已经是意志的比较间接的要求了,手和脚就是这些要求的表出”14。人与人之间情爱的本质说到底是生物维持自己的类的生存本能。在意识的层次,概念思维、逻辑推导都是意志的工具,都是为意志而服务的。
叔本华把这种意志客体化的学说与柏拉图的理念论结合起来。柏拉图的理念有一个从高到低的等级系列,叔本华的意志客体化也有一个从高到低的等级系列。意志在实现自己的过程中首先表现为一系列的理念,然后才是这些理念在个别东西上的具体化。“这些理念在无数个别东西上表现自身,它们与后者的关系是原本对摹本的关系。”15“只要这些级别意味着一定的物种或有机和无机的一切自然物体的原始、不变的形式和属性,意味着那些按自然规律而把自己暴露出来的普遍的力,那么,我们在第二篇里就已在那些级别上看出了柏拉图的理念。”16 叔本华把柏拉图的理念的等级系列解释为意志客体化的等级系列,以此把柏拉图的理念论融合到他的唯意志论学说中。
7.通过直观认识本体
叔本华主张我们可以直观到本体。直观本体的途径是一种内在的体认,即对自己内在的意志的体认。我们能直接意识到自己的意志在指挥自己身体的运动。我们洞悉我们的意志是一种内在的动力,我们的身体的运动是这种内在动力驱动的结果。“身体的活动不是别的,只是客体化了的,亦即进入了直观的意志活动。”17“每一真正的、无伪的、直接的意志活动都立即而直接的也就是身体的外现活动。”18 当我举起手的时候,我不仅观察到手举起来这一表象世界中的活动,而且还内在地知觉到举起手的意志。我举起手的外在的活动是我举起手的内在的意志的实现。在这里,意志是原动力。叔本华把这种意志理解为本体,理解为支配表象的自在之物。
叔本华试图通过意志与身体活动的关系架起本体世界与表象世界之间的桥梁。表象世界中的现象包含身体的外部运动在内,服从时间、空间、因果律的支配,我们可以用这些先天的原理解释它们,甚至能找到现象与现象之间的互相关系和相继发生的规律,但这不能说明它们的本源和原初的动力是什么。要找到它们的本源和原初动力,必须越出表象世界,进入本体世界。这不能借助理性的推导,因为理性的推导只适用于表象世界而不适用于本体世界。叔本华认为意志是自由的,意志不服从现象世界的任何原理和规律的支配。意志是不可遏止的盲目冲动,是无尽的变化、永恒的流动。虽然每一个别活动都有一个目的,但整个的总欲求却没有目的。我们不能通过充足理由律的理性方式去认识意志的活动规律,但我们却能通过直觉去直接体认到意志的存在,并能体认到意志与身体活动的关系。这样就认识到了本体与表象的关系。
叔本华进一步推论,既然我的意志是我的身体活动的本体,那么其他人的意志也是其他人的身体活动的本体;甚至所有的动物、植物、无机物都有意志(力)在背后支配它们,都是意志的实现的表现形态。当然,叔本华在此的论述依据的已经不是直观,而是大胆的类比推理。
8.理智是意志的工具
叔本华认为理智是意志的工具,是为意志服务的。理智只是为了适应生存意志的需要而产生的,充当了达到生存意志目标的工具。“所以认识,从根本上看,不管是理性认识也好,或只是直观的认识也好,本来都是从意志自身产生的。作为仅仅是一种辅助工具,一种‘器械’,认识和身体的任何器官一样,也是维系个体存在和种族存在的工具之一。”19
认识产生于问题。问题由于需求、困境、缺陷、忧虑和恐惧而产生。问题的解决没有穷尽,新的问题总会产生。对有关世界和人生的总体问题的追问,永远不会有完满的解答。面对知识,满足感是暂时的,不满足感是永恒的。认识如同由于爱欲而怀孕生子的母亲。意志与理智的关系如同一个勇猛强壮的瞎子,背负着一个能给他指路的亮眼的瘸子。
9.悲观主义的人生观
叔本华持悲观主义的人生观,其理由有二:
第一,意志是一个无尽的追求,欲望永远得不到满足;第二,意志的实现是一个斗争的过程,每一意志的实现都以侵食别的意志为代价。
我们先谈第一点。从总体上说,意志是永无止境、永不停歇的追求。每一生物都有欲求;意志受到阻抑,无法达到目的,就是痛苦。就算有时实现了某一目的、满足了某一欲求,但那时刻是短暂的,新的欲求还会产生。因此,幸福是转瞬即逝的,痛苦是漫无止境的。“原来一切追求挣扎都是由于缺陷,由于对自己的状况不满而产生的;每一次满足反而只是又一新的追求的起点。我们看到的追求挣扎都是到处受到多重阻碍的,到处在斗争中;因此,这种情况存在一天,追求挣扎也永远就被看成痛苦。追求挣扎没有最后的目标,所以痛苦也是无法衡量的,没有终止的。”20 即使欲望在一定条件下得到满足,而自己满足于现状,也会产生无聊的感觉;而无聊本身也是一种痛苦。痛苦是随着认识程度的提高而增加的,认识愈明确,痛苦就愈深重。因此,人的痛苦要高于动物;而在人之中,天才最痛苦。
我们再看第二点。一个意志在客体化中实现自己,是以牺牲别的意志实现其客体化为代价的。羊食草,以牺牲草的生长为代价;狼吃羊,以牺牲羊的生长为代价。即使生物自身的繁殖,也是以牺牲自身为代价的。动物在性欲最旺盛的时期总是最强壮和最美丽的;而一旦性交和生育之后,就迅速衰老和死亡。性交只是种群利用个体达成自己繁衍目的的一个骗局。在这个意义上,意志不得不以自身为食,意志的实现以吞噬自身为代价。“意志客体化的每一级别都在和另一级别争夺着物质、空间、时间。恒存的物质必须经常更换[自己的]形式,在更换形式时,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有机的现象在因果性的线索之下贪婪地抢着要出现,互相争夺物质,因为每一现象都要显示它的理念。……这样,生命意志就始终一贯是自己在啃着自己,在不同形态中自己为自己的食品,一直到了人类为止,因为人制服了其他一切物种,把自然看作供他使用的一种出品。”21 于是,叔本华得出这样的结论:“人把那种斗争、那种意志的自我分裂暴露到最可怕的明显程度,而‘人对人,都成了狼’了。”22
由于存在永远满足不了的欲望,由于生存斗争的残酷,所以痛苦构成了一切存在物,特别是人的本质。痛苦对于人是不可消除的。消除痛苦的努力只能改变痛苦的形态,而不能改变痛苦本身。这就是叔本华的悲观主义人生观的根据。
10.三条解脱痛苦的途径
叔本华认为存在三条解脱痛苦的途径。它们是艺术(Kunst)、怜悯(Mitleid)和禁欲(Askese)。这三者分别构成叔本华的美学、伦理学和宗教学说的核心。
(1)艺术创作是一种非常特殊的意志客体化的活动。这种客体化与其他客体化不同,它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生存竞争。它不像捕猎、种地、经商那样以谋生和营利为主要目的。当人全心全意地创作和欣赏艺术作品时,他完全沉浸在艺术作品之中,忘记了自己的个体和利益。审美经验使生存意志得到了暂时的平息。在审美经验的特殊时刻,人的认识可成为一种“利益无涉”(interessenlose)的纯客观的观审,可以使人从痛苦中暂时解脱出来。
叔本华把各种艺术形式安排在一个从低到高的等级序列中,先后是:建筑、绘画、雕刻、诗歌、戏剧、音乐等。叔本华特别推崇戏剧中的悲剧和音乐。在他看来,悲剧表现了“意志与其自身的冲突”,悲剧英雄在巨大努力之后体尝到巨大的痛苦,从而实现意志的转向,进行自我遗弃。音乐是一种以完全利益无涉的方式对意志本身的再现,直接表达了意志的斗争和挣扎的本质;对音乐的欣赏使人释放意志的压力和获得宽慰。
(2)比起艺术来,怜悯是一种更加深层和高尚的解脱痛苦的方式。我们通常把邻人当作占有和利用的对象以满足自己的欲望,但是我们也知晓其他人也有生存意志,也有痛苦,他们像我们一样都是普遍的世界意志的个体表现。当别人痛苦的时候我们也痛苦,这就是德文词“怜悯”(Mitleid)的含义。通过怜悯,我们把自己的个体与别人的个体同一起来,进入到普遍的世界意志中去。怜悯是道德上善的行为的基础。叔本华喜欢引用《吠陀》中的一句经文“那就是你”来表达一种超越“小我”而到达“大我”的境界。人作为意志客体化的存在物势必努力维持和发展自己的生存,所以人通常都是自私的;但当一个人能洞悉意志客体化的普遍性以及它所导致的普遍的痛苦时,他就能超越个体化的原理,把他人乃至全世界的痛苦都当作自己的痛苦。为此,他能牺牲他自己个体的利益,甚至自己的生命。
(3)既然欲望是导致痛苦的根源,那么禁欲就是摆脱痛苦的最彻底的方式。叔本华认为禁欲是基督教和东方宗教(佛教和印度教)的本质。禁欲就是故意摧毁生命意志,主动放弃生命享受,弃绝性欲的满足,自愿地承受生命中的一切痛苦。禁欲不仅是一种针对物质享受的苦行,而且是一种针对心理欲念的精修。禁欲要使自己从执着于对象的关系中解脱出来,超离主客两分的表象世界的结构,达到物我两忘的涅槃境界(Nirwana)。这样,我们就能得到“一种不可动摇的安定”“一种深深的宁静和内心的愉快”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