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问题意识和解题思路

叔本华的哲学思考从他所发现的康德和柏拉图哲学中的问题开始。

叔本华赞同康德有关区分现象(Phänomen)和本体(Noumenon)以及主张现象是人的意识、本体是自在之物(Ding an sich)的观点。但他认为,康德一方面说自在之物不可知,另一方面又说自在之物作用于我们的感官而产生感觉现象,这是自相矛盾的。既然自在之物是不可知的,怎么能知道它作用于我们的感官而产生感觉现象?正如断言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是一种独断论一样,断言不可知的自在之物的存在也是一种独断论。

叔本华赞同柏拉图的理念等级说以及有关现象世界中的具体事物对理念的摹写的观点,但他认为柏拉图没有论述理念是如何产生的,以及理念是如何成为现象世界中的具体事物的样本的。

如何克服康德哲学和柏拉图哲学中的问题?如何把康德哲学和柏拉图哲学中可取的部分结合起来,建立一种新的形而上学的体系?这是叔本华早年经常思考的问题。2

叔本华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案是引入本体论意义上的意志的概念,并主张意志是可以被直观的。由于把意志当作本体(自在之物),叔本华就能把理念和现象世界中的事物视为意志客观化的结果。如同一个人做某件事情时,他有他的意志,并由这种意志产生想法(理念),然后再实现这些想法(把理念转化为现实);世界的演变也被设想为普遍的世界意志的客体化(对象化)的结果,其进程是先产生一般的理念,后产生具体的事物。这样,柏拉图哲学中所缺乏的有关理念如何产生以及理念如何演化为现象世界中的具体事物的问题就解决了。由于把意志当作本体(自在之物),并主张本体是可直观的,叔本华就否定了康德的有关自在之物不可知的论断。按照叔本华的看法,一个人能直接地知觉到他自己的意志(决心、欲望、动机等)以及他的意志与他的身体的行动的关联,那么他就直观到本体界的自在之物,以及这种自在之物与现象界的事物的关联。叔本华试图以这种方式打通康德哲学中的现象界与本体界的隔阂。

除了用可直观的意志代替康德的不可知的自在之物和主张世界的产生是意志的客体化的结果外,叔本华的哲学还吸纳了其他三种因素:

其一是贝克莱的表象理论。叔本华主张表象是认识的出发点,认识的形式存在于表象中,通过直观表象才发现这些认识的形式。因此,叔本华反对康德的先考察认识的形式、后考察表象的观点。

其二是莱布尼茨的充足理由律。叔本华通过充足理由律的概念整合康德有关认识的感性形式和知性范畴的学说。

其三是印度婆罗门教和佛教中有关欲望产生痛苦的学说。这导致叔本华的悲观主义。

叔本华的思想虽然有很多来源,但他把它们融合在一起,一以贯之。如果说大部分哲学家终生都在论述他的同一种思想,那么叔本华就是这类哲学家的典范。叔本华的主要著作《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表述了他的基本的哲学思想。《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可视为这部著作的准备,其余著作可视为对这部著作的解释或在具体领域的应用。下面就以《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为主,介绍叔本华的哲学思想的主导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