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方便的穴位治疗 艾灸

艾灸是我国远古时期就已经存在的治病方法,中医认为,它有温阳补气、舒经通络、化淤散结、补中益气的作用。

针、灸是两兄弟

现在人们常说针灸,认为就是针疗。其实,在古代,针和灸是两种疗法,针疗就是现在最常见的用针具刺激穴位来治疗疾病,这种方法起的是物理作用。灸疗指的就是艾灸,包括使用药物和物理双重作用,它与针疗的治病范围不同,所以有古话“针所不为,灸之所宜”。但因为艾灸的作用机理和针疗有相近之处,并且在治疗疾病上相辅相成,医者也会针、灸并用,所以通常会将两者统称为针灸。

近现代针疗不断得到发展,艾灸却逐渐被人们冷落。现在人们谈到针灸时,一般都指的是针疗,而很少包含艾灸的内容了。

艾灸的起源

因为艾灸疗法是用艾火熏灸施治部位,所以很难想象古人怎么会想到用似乎伤害身体的方法来治病。时隔几千年,艾灸第一人已很难考证,但可以肯定的是艾灸疗法的出现与人们用火有很大的关系。

在原始社会人们用火时,很可能某处不小心被火灼伤,身体上另一种病痛竟得到了缓解,而感到舒适。于是,人们便主动用火烧灼身体特定的部位,治疗更多的病痛。

逐渐人们开始用艾草作为火引子。艾草古时候又叫冰台,古人用各种方法将太阳光聚集在艾草之上,使艾草燃烧而取火,医者则用艾草灸百病。艾草不仅仅是做火引子这么简单,古人已经发现艾草具有纯阳之性,有通经脉、理气血、逐寒湿等功效。利用艾草熏灸的艾灸疗法被后世医家不断发展和完善,用于治疗各种疾病。

简单艾灸大功效

艾灸疗法是点燃艾草制成的艾炷,在身体需要施治的穴位上熏灸,使艾叶的药气和火力温度透达肌骨经脉,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这样看来,艾灸疗法取材很简单,治疗起来也很方便,但它的功效却不简单。古之医家说:“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可见艾灸的治病效用很早就被人们所重视。

艾灸疗法——艾炷灸

艾炷是用艾绒做成圆锥形,古代通常用这种形式。艾炷灸又分为直接灸和间接灸两种。直接灸是将艾炷直接放在皮肤上,熏灸至起泡,最后形成瘢痕。

1.温经通络,行气活血

传统中医认为,气血通畅,才能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气血有“遇温则行,遇寒则凝”的特点,艾灸疗法可以使高温透彻身体肌骨经脉,使寒冷的气血温暖起来,流动更加畅快。

2.驱寒逐湿,消淤散结

艾火的纯阳热力和药力,能够迅速打开气结,消散淤血。正阳气进入体内,能够清除湿浊之气,散寒回阳。

3.温中补气,保健强身

艾灸疗法历来就被医家公认为能激发人体免疫系统功能,促进新陈代谢。更多的人体正气,能提高体内各组织器官的抗病能力,具有良好的补益强身的养生功效。

选择合适的艾灸疗法

艾灸疗法根据施灸方式和手法的不同,有多种灸法,但还是以艾炷灸、艾条灸为主。

1.艾炷灸

艾炷是用艾绒做成圆锥形,古代通常用这种形式。艾炷灸又分为直接灸和间接灸两种。直接灸是将艾炷直接放在皮肤上,熏灸至起泡,最后形成斑痕。这种方法多用于慢性疾病,如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消化道溃疡等。

间接灸是在穴位上放置物品,使艾炷不与皮肤直接接触而进行施灸。这样就有隔姜灸、隔盐灸、隔蒜灸等,隔离的物品不同,功效也有所不同。如隔姜灸有解表散寒、温中止呕的作用;隔蒜灸有清热、解毒杀菌的作用。

2.艾条灸

又称艾卷灸,是点燃艾条的一端进行灸疗。根据艾卷点燃后与穴位是否接触,可分为悬起灸和实按灸两种。悬起灸是将点燃的艾条,悬置在穴位上方3厘米左右,保持5~15分钟,直至局部皮肤发红但又不至于烫伤为止。这种方法简便易行,也适用于各类疾病,所以艾灸疗法一般会采用这种形式。

实按灸是在需要施治的穴位上垫上棉纸或棉布,将点燃的艾条一头对准穴位按下,使热气穿透纸或布达到肌肤深处。如果感觉过热,可提起艾条等温度降低后再灸。如果艾条火熄灭,就要重新点燃。艾条内可以添加不同的中药,有雷火神针、太乙神针、百发神针等。

3.温灸

温灸有很多种,所用的器具也不尽相同。有用灸疗器温灸的;有将艾叶放到容器中煎煮,利用蒸气温灸的;还有直接将艾叶铺在穴位上施灸的。另外,灸还能与针一起运用,把针插入艾叶里,边燃烧边行针,叫温针灸。

艾灸疗法——艾条灸

艾条灸又称艾卷灸,是点燃艾条的一端进行灸疗。根据艾卷点燃后与穴位是否接触,可分为悬起灸和实按灸两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