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刘文瑞

伴随着中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变化,人们越来越重视管理学。学术上的管理理论与实践中的管理问题,都值得我们不断发掘和探索。笔者从事管理学教学与研究多年,对管理也有了诸多理解和感悟,总想把这种心得写出来,作为同道的参考和镜鉴。本书就是缘此而作的系列著述中的第一本。

在中国钻研管理学问,修炼管理技艺,领悟管理奥秘,有三种关系值得重视:

其一,中学和西学的关系。众所周知,管理作为一门学科是舶来品,西方的工业化过程使管理由经验走向科学,并伴随着西学东渐传入中国。从民国时期的穆湘癑(即穆藕初,最早翻译了泰罗的著作)、杨铨(即杨杏佛,创立了中国科学社),到改革开放后的大规模引进、留学和文化交流,中学与西学有着诸多碰撞、渗透和冲突。毋庸讳言,西学进入中国之初,不但具有技术上的强势,而且伴随着血与火的洗礼。长期的对抗,使人们在潜意识层面形成了非此即彼的立场。然而,西化派面临着水土不服的难题,本土派束手于抱残守缺的困境。以平等态度对待中学和西学,在全球化大潮中彰显本土特色,使普适学理与民族文化相得益彰,至为重要。研究管理,需要消除欧美中心的强势挤压,也要防范唯我独尊的不可一世,从对立的华夷之辨,走向寻求与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和而不同。

其二,科学与人文的关系。近代以来,科学取得了辉煌成就,令无数世人顶礼膜拜。然而,人类生活不全由科学支配,情感、文化、意志乃至各种非理性行为,促成世界的绚丽多彩。两种文化的碰撞,在中国有科玄之争,在欧美有斯诺之问。管理学的不同学派以及思想演化,同科学与人文的张力紧密相关。试图用科学支配一切,号令世界,或者试图以人文冷眼向洋,统领全球,都会受到另一方的制约和矫正。如果仅仅从科学和人文的对立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未免狭隘。研究管理,既要有科学素养,又要有人文情怀,进行左右互搏的修炼,方可达到通明之境。

其三,理论和实践的关系。人们瞧不起与实践对应不上的空头理论,也看不上没有理论价值的琐细实践。许多人都强调理论与实践结合,希望在仰望星空的同时又做到低头看路。然而,见大则忘小,观微则失宏。学者西蒙曾经说过,如果让杰出的企业家上大学讲台,让一流的教授去经营企业,只会得到糟糕的理论和糟糕的绩效。学者要处处生疑,实务要事事坚信。不生疑就难以得到多种解释,不坚信就无法获取事业成功。即便可以跨越二者,偏向学者会优柔寡断,偏向实务则会固执己见。实务者能从学术思考中得到行为启迪,理论家能从经营实践中得到学术养料,是处理二者关系的基本准则。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的管理研究也在突飞猛进,照搬西方的教科书已经不能满足需要,沉迷于象牙塔的自我陶醉也会使学术的方向走偏,下接地气,上观星空,既要通达,又要兼容,使我们对管理现实有更深刻的理解,对管理理论有更透彻的认知,这才是著书立说的使命。在博瑞森掌门人张本心先生的鼓励下,这本书得以面世。但愿能够抛砖引玉,为实现这一使命而尽菲薄之力。

刘文瑞

于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018年3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