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过程

(一)如何提出问题

在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常常从两个方面考虑提出研究的问题:一是从理论中演绎出要研究的问题,这种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评价该理论。比如我们可以从Triandis提出的个人主义—集体主义这一文化和人格构念中,推断出在团体讨论决策问题的时候,中国人比美国人更容易达成一致,因为中国人的集体主义倾向要比美国人高,因此对和谐的要求也高。如果在一项研究中确实得到了这个结果,我们就可以认为Triandis的理论构念是可以被接受的。二是从实践中提出问题,这类研究的目的在于收集更多有关某一特殊现象的资料或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大部分的社会心理学研究都是这一类,这也是社会心理学为社会生活服务的例证。例如研究不同的社会群体对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态度,从而为有关的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提出一个好的研究问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从理论中演绎出的研究问题,对研究者的理论素养要求很高,它需要研究者掌握很丰富的理论知识,而这些知识往往建立在阅读大量文献基础上。从以往的研究中,能够知道你所选择的问题的研究深度和广度。从实际中提出问题相对要容易一些,但如何把以往的理论和所提出的问题结合起来,使研究的问题有坚实的理论背景,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要想提出一个好的问题,并让人们觉得你的研究很有价值,必须要阅读大量的文献。

(二)如何阅读文献

一旦我们提出了需要研究的问题,看看前人关于这个话题或相关话题做过什么研究就很重要了。你可以先参考一下社会心理学的教科书。另一个重要的资源就是心理学文摘(PA),它列出了在心理学杂志上刊登的论文的摘要。查找与你感兴趣的题目相关的已发表文章的最好方法是搜索心理学方面的电子数据库。电子数据库查找起来非常快,也非常容易。一些数据库,例如PsycLIT和PsyINFO,是查阅心理学文献所必需的。使用数据库进行搜索,在几秒之内可以查找到成百上千篇发表的论文和出版的书籍。你输入作者姓名,或关键字,或发表年代等,就可以立即看到符合搜索标准的论文摘要。除了搜索心理学文献专用的数据库之外,也可以学习其他更为通用的搜索方法,例如搜索万维网,或包含新闻和报纸文章索引的数据库。一旦你找到了相关的论文,就有很大的可能从这些论文的参考文献中找到更多相关论文。

查阅了大量的文献之后,需要对这些文献进行分析归类,看看哪些文献和我们的研究有关,哪些文献和我们的研究无关。对那些与选题有关的文献要做进一步的梳理,从选择的变量、所用的方法、得到的结论以及存在的问题等各方面做分析。对文献把握的好坏,是能不能写出好文章的最重要的环节。

(三)研究方法选择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许多,但这些方法无外乎可以归为两大类:一类是相关研究,第二类是实验研究。

1.相关研究

相关研究是指被动地观察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研究方法。相关经常用相关系数来衡量,相关可分为正相关(如身高与体重)、负相关(温度与衣服)和零相关(身高与所穿衣服颜色)。相关研究的优点在于:有一些问题,如水灾等无法控制实验条件,因此只能用相关的方法加以研究。同时,这种方法可以收集到比实验法更多的资料。比如在研究环境温度对犯罪行为的影响时,心理学家就采用相关研究:他们收集了几十个美国城市的气温资料和当时的犯罪记录,通过相关研究发现二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比如25到40摄氏度),随着气温的增高,犯罪率也在上升。

相关研究的最大缺陷是它不能说明因果关系,主要是因果关系的方向无法确定,并且在有的时候,二个变量之间有中介因素的存在。存在相关并不说明一定存在因果关系。变量A和变量B存在相关,并没有揭示从变量A指向变量B的因果路径,而是包含了三种可能的因果关系:A导致B;B导致A;或者第三个变量C导致了A和B。假设某个人每晚睡眠的时间(用小时数表示)与他感冒的次数成负相关,说明当睡眠时间增加时,感冒的频率下降。对这种关系的一种合理解释是缺乏睡眠(变量A)导致人们更容易得感冒(变量B)。而另一种可能的解释是,得了感冒的人往往睡不好,即感冒(变量B)导致了睡眠的缺乏(变量A)。第三种解释是,另一个变量(C)同时导致了睡眠的缺乏和感冒次数的增加,这个变量可能是压力。事实上,压力的确能对人产生某些影响。

专栏2-1

影视暴力与儿童的侵犯行为

对某个变量(A)和另一个变量(B)之间的相关可以有三种解释。变量A可能导致变量B发生变化,或变量B导致了变量A发生变化,或者第三个变量(C)导致了A和B发生相同的变化,而A和B并不影响对方。例如,儿童看电视的时间和他们的侵犯行为的相关可以有以下几种解释:

(1)看电视导致了侵犯行为;

(2)具有侵犯性倾向的儿童喜欢看电视;

(3)存在家庭问题的儿童,例如在成长过程中得到父母关心少的儿童更倾向于看电视,行为也更具侵犯性。

tu

2.实验研究

实验研究是人为安排两种或多种在某一维度上的不同情境,并把被试随机分配到这些情境中,然后测量感兴趣的行为,并探寻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关系的方法。实验研究的最大优点是因为它对变量有严格的控制,所以避免了因果关系的混淆。从实验研究能够清楚地看出自变量对因变量的作用,研究结果可以重复验证,所以研究具有较高的内部效度。但实验研究必须满足两个要求:即自变量可以操纵以及被试的随机分配。

在实验研究中,根据对实验条件的控制程度,可以把实验研究分为:实验室研究(laboratory study)和现场研究(field study)。前者最大的优点是对实验情境的控制程度高,因而内部效度高,并且方便经济,以此为基础的实验社会心理学是当今西方社会心理学的主流。但实验室研究也有其缺点,这就是实验情境不等于现实生活,因而结果难以推论到实际生活情境中去。现场研究是研究者为了克服实验室研究外部效度低而发展出来的一种研究方法,这种是在真实的条件下进行的,因而结果可推广到生活中去,外部效度高。另外现场可以处理实验室中无法操纵的变量,比如高温与侵犯行为关系的研究。

(四)收集数据的方法

在确定了问题与研究方法之后,收集资料的过程便开始了。社会心理学研究中收集材料的方法有下面几种:

1.观察法

直接观察被试行为,这种方法简便易行,比如研究者观察小学生在课堂上发言行为,可以了解老师的鼓励对孩子表达态度的影响。观察法有很多种形式,而采取何种形式则取决于研究者想要发现什么,研究者和所观察的对象之间的关联程度。人种志(ethnography)就是观察法的一种,它是指研究者在没有任何预先假设的前提下,通过内部观察来理解一个团体或一种文化方式的丰富和复杂性。人种志是文化人类学的主要方式,文化人类学是对人类文化和社会的研究。随着社会心理学把研究重点扩展到对不同文化的社会行为的研究上,人种志被越来越多地用来描述不同的文化以及形成关于心理学原则的假说。

如果研究目的只是描述社会行为,观察法是一个好方法;然而观察法有一些明显的缺点。首先,某些特定种类的行为很难观察,因为它们很少发生,或只会私下发生。例如为了确定旁观者如何对一次暴力犯罪做出反应,研究者可能要在全市各街角徘徊,耐心等待攻击事件的发生,然后仔细地观察每一个旁观者的反应。很显然,必须长时间等待直到攻击事件当场发生;而且当一个真实的紧急事件在眼前发生时,人们发现收集资料是非常困难的。观察法另一个限制是,它往往局限在一个特定的团体、情境或某种特定类型的活动上,如果研究目标是将某种观察结果归纳概括,并应用到不同的人群、场合和活动中去,这个方法就行不通了。

2.调查法

调查法采用被试自我报告的方式,这种方法可以使用有代表性的样本,简单易行,可以收集到大量的资料。但是也有一些问题需要注意:它过分依赖自我报告,而自我报告有时候并不正确。有时候由于社会赞许等原因,人们的回答并不反映其真正的想法。总的来说,社会心理学研究用得最多的方法当数调查。

随着民主政治的发展以及市场推广的需要,调查在这些年里越来越流行了。从政治问题到人们对同性恋的态度,乃至人们对肥皂颜色的偏好都要进行调查。调查的途径包括面谈、电话访谈、信件和网络调查等。许多社会心理学的问题只能通过调查法解决,因为对某些变量的直接观察或操纵是难以进行或不道德的,例如对人类性行为的研究,以及对人们对未来看法的研究,只能采用调查法。

为了使调查结果更可信,调查的设计以及对结果的解释离不开科学方法。在调查问卷的设计上,情境、措词等都需要谨慎考虑。调查人员要经过一定的训练才能够开始工作。调查法首先要面对样本的代表性问题,需要知道自己要研究哪个群体的态度,以及自己所选择的人(样本)能不能代表这个群体。为了保证调查的准确性,样本必须在年龄、性别、收入、教育背景、文化背景等重要特征上与总体类似或能代表这个总体。要获得这种代表性,最好使用随机抽样方法,即保证总体中每个个体具有均等的机会被选取到样本中。调查人员使用随机程序,例如用计算机生成随机数字表来选取个体构成样本。

3.实验法

实验法通过对情境的有效控制,得到的资料很准确。但存在的问题是,如果实验的样本无代表性,那么结果很难推广到其他情境中去,况且有一些事情是不能用实验加以研究的,如发生在城市中的暴动行为。通过实验收集材料一直是美国社会心理学的主流方法,所以美国的社会心理学偏重于实验社会心理学。

实验法是社会心理学最常用到的方法,社会心理学的实验是一种广义的实验,包括像情境反应等方法。由于有些情境无法去寻找和创造,所以社会心理学家在研究人们在这类情境中的反应的时候,常常采用行为场景法(behavioral scenario methods)。这种方法首先向被试提供一个情境,让被试根据情境来选择自己的行为评价,通过对被试反应的分析,可以获得在某种情境下,多种因素影响个体行为的机制。专栏2-2就是行为场景法的例子,同时也是一个典型的2×2因子式实验设计。

当然,随着文化因素在社会心理学研究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其他的方法也开始被采用。Morris等采用文化启动研究(cultural priming study)的范式来研究中国人和美国人在归因上的不同。这种方法通过向被试呈现一些与社会和文化现象无关的动物图片来让不同文化中的人反映,比如,彭凯平等人以鱼群为启动刺激,探讨中国人与美国人的归因倾向,发现中国人对个体行为的归因以外在归因为主,而美国人则以内在归因为主。许多心理学家对这种方法的有效性给予了充分肯定,并进一步指出启动实验在揭示内隐的文化差异方面将是其他方法所无法相比的。

4.档案研究法

它是通过对现存的档案资料进行分析而获取资料的一种方法。这些记录包括新闻评论、病历、日记、运动统计数据、个人广告、法律文件、犯罪记录、自杀遗言或万维网上的犯罪事件报道,等等。有一些事情只能通过这种方法,如对历史人物的心理分析、对历史事件的分析。档案研究法的一个主要优点是,因为研究者观察的是行为的二手资料,这可以排除情境对这些行为的影响。这种方法的局限性在于,这些记录往往是不完整的或不够详细,并且搜集的方式也不是很系统。档案研究在研究文化和历史趋势中特别有价值。比如我们可以用这个方法研究改革开放以来青少年暴力犯罪率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到这些趋势在近几年有何改变,以及世界其他国家在这一方面的差异。这些数据均来源于档案记录,包括法院的记录、统计局的记录等。

5.元分析方法

这是运用一套统计程序从一个新的角度来对已开展或已经报告的有关研究进行检验。通过对一系列在不同地点、由不同实验者开展的研究进行“元分析”,社会心理学家能够精确地衡量某个特定效应的强度和可信程度。例如,已公开的有关酒精和侵犯行为的研究,可能会互相冲突。有时候酒精能促发侵犯行为,有时候不起作用。研究人员通过整合分析与某个假设有关的所有研究的数据,并进行元分析,就能确定酒精的作用:包括酒精作用的强度,甚至可以确定在什么情况下能发生这种作用。这种方法在现今的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通过元分析方法,我们可以对某些研究领域的成果做一个深入的分析,以确定某些因素确实对人们的心理与行为有影响。比如E.Maccoby和C.Jacklin就采用元分析的方法,通过对200多项有关性别差异的研究进行分析,发现男性和女性之间确实在侵犯性、语言能力、空间知觉和数学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

(五)研究的设计

一旦确定了要研究的问题以及用什么方法之后,研究者就可以对研究加以设计并进行实际研究了。研究设计首先要确定自变量与因变量。在实验中,研究者操纵一个或多个自变量,并且考察这些操纵对一个或多个因变量的作用。例如,我们让大学生观看希拉克和勒庞在法国总统选举时电视辩论的三段录像。一些大学生看到的是未经过剪辑的辩论录像;另一些大学生看到的是剪掉了希拉克几句俏皮话的版本,并且观众对这些俏皮话的正面反应也被剪掉了;还有一些大学生看到的是保留了这些笑话,但观众的正面反应被剪掉的版本。在这个研究中,自变量是呈现给被试的不同版本,因变量是让被试在一个七点量表上对希拉克进行评价,评分从“很糟糕”到“优秀。”结果发现,自变量确实对因变量产生了显著作用:看到保留了希拉克几句俏皮话,但剪掉了观众反应录像的被试,对希拉克的评价明显低于另外两个条件下的被试的评价。

专栏2-2

交互作用与因子式设计

人的心理和行为往往同时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如何整合在一起对个体起作用一直是心理学家关心的问题。在社会心理学研究中,某个因素对因变量的影响叫做主效应,交互作用则是指某一个因素对因变量的影响受这一因素之外的其他因素的共同作用。比如,心理学家发现一个人所感受到的压力和他的身体健康之间有关系,但这种关系在不同人格个体身上的表现不一样:对悲观者而言,随着压力的增加,身体健康状况会越差;而对于乐观者而言,则压力和健康之间的关系不明显。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可以说压力和人格两个因素在健康上存在交互作用。

利用因子式设计可以很好地揭示两种或者多种因素之间是否存在交互作用。在一项研究中,研究者探讨了结果和意图两种因素对中国人责任归因的影响。

阿丽和阿明是一对恋人,但最近他们两人的关系有些紧张,两人可能会很快分手,当然也可能重归于好。今天下午,阿丽下班很早,她决定不打招呼就去看阿明。阿丽开车来到阿明家,发现阿明的家门口还停着另外一辆车。阿丽停好车后向阿明家的房子走去,走到院子的时候,透过窗户,她看见阿明正在沙发上亲吻一位姑娘。阿丽怒不可控,冲进屋子大吼一声:“你这个混蛋,我和你从此一刀两断!”阿明大吃一惊,目瞪口呆。阿丽冲出房门,跑向自己的汽车。此时此刻,阿丽又气又恨。她决定让阿明为此付出代价,她甚至希望阿明死。阿丽哆哆嗦嗦地找到自己的汽车钥匙,并发动了汽车。对情境的操作主要放在后半部分,不同的被试读到的内容不一样,共有四种,内容如下:

(1)这时阿明也从屋子里跑出来,他试图劝说阿丽,他刚好站在阿丽的汽车后面。阿丽从汽车的反光镜里看到了阿明站在车后,她挂上倒挡,加大油门把阿明撞倒在地。阿明头部受了重伤,不久就死在医院。

(2)这时阿明也从屋子里跑出来,他试图劝说阿丽,他刚好站在阿丽的汽车后面。阿丽从汽车的反光镜里看到了阿明站在车后,她挂上倒挡,加大油门把阿明撞倒在地。阿明的腿被撞断,需要住院治疗几个月。

(3)这时阿明也从屋子里跑出来,他试图劝说阿丽,他刚好站在阿丽的汽车后面。阿丽因为神情恍惚,没有注意到了阿明站在车后,她挂上倒挡,加大油门把阿明撞倒在地。阿明头部受了重伤,不久就死在医院。

(4)这时阿明也从屋子里跑出来,他试图劝说阿丽,他刚好站在阿丽的汽车后面。阿丽因为神情恍惚,没有注意到了阿明站在车后,她挂上倒挡,加大油门把阿明撞倒在地。阿明的腿被撞断,需要住院治疗几个月。

在这个情境中,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组合起来构成了一个2×2的因子式设计,共有四个情境:有意—后果严重、有意—后果不严重、无意—后果严重、无意—后果不严重。每个情境后面的问题包括两部分:

A目标人物在此事件中应负的责任:有两个指标:一个是用百分比的形式表示阿丽在撞人事件中应该承担的责任(从0%到100%,表示从无责任到完全责任);另一个则以评价形式出现,在一个5点的Likert量表上让被试评价阿丽和阿明应该负有多大的责任(实际上有两个题目,但计算是有关阿明负责的题目反向记分),其中“1”代表完全反对,“3”代表中立,“5”代表完全赞成,“2、4”表示不同程度的反对或赞成。

B目标人物因为这件事应该被判多少的徒刑(惩罚的强度):从无罪到死刑有7个等级,其中“1”表示不判刑,“2”表示1—5年徒刑,“3”表示6—10年徒刑,“4”表示11—15年徒刑,“5”表示16—20年徒刑,“6”表示无期徒刑,“7”表示死刑。

你能够指出本研究中的因变量是什么吗?如果可能的话,请你给本研究寻找一个和个体内在特征有关的自变量。

(六)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

在社会心理学研究中,有许多问题需要加以注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样本的代表性:由于不适当的取样会对结果及结论的适用范围产生影响,所以选择有代表性的样本成了研究中非常重要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要采取随机取样的方式,使每个人都有被选择的机会,样本尽量要异质化,即被试尽量要包括总体中各个层次的人。

实验者偏差:由于研究者的期望与暗示会对被试的行为产生极大的影响,所以在研究中要尽量采用单盲或双盲实验,使实验者的影响减至最小。另外还要尽量使情境标准化,避免情境对结果的影响。

被试偏差:被试的社会赞许倾向会使他们揣摩实验者的研究意图,从而影响结果的有效性,为了克服被试偏差,最好的方式是不让被试知道实验假设。

伦理问题: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有时会对被试造成身心伤害,如有关服从的研究等,在研究中要尽量避免对被试的伤害。另外,在社会心理学研究中有时也涉及欺骗被试的问题,在一般情况下,这样的隐瞒是允许的,但在实验之后,一定要向被试解释事实和研究目的。

(七)论文的撰写

当人们完成了一项社会心理学研究之后,我们还要撰写研究报告或研究论文。论文写得好,就能够使他人更好地了解你的研究的价值。社会心理学论文的写作形式与一般的心理学论文的撰写格式基本一样,主要由引言、方法、结果和讨论四个部分组成,此外还包括标题、摘要和参考文献,许多论文还有注脚、图表和附录等。关于论文的撰写,可以参照中国心理学会出版的关于论文写作的书籍《心理学论文写作规范》,也可以参照美国心理学会(APA)关于论文写作的要求,随着中国心理学日益走向国际,了解这些对一个心理学研究者至关重要。论文的组成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标题。论文的标题应该简单明了地指出研究的主要问题,尽量让读者能够从中看出你要研究什么问题。比如一项研究的标题为“人格因素对个体社会适应性的影响”,就比较简明地说明了要研究的问题和主要变量。论文的标题不要超过20个字,标题最好能引人入胜。

(2)摘要。摘要部分是对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结果的简短总结,一般应在400字以内。摘要部分不是整个论文的段落大意,而是对所研究问题、所用方法以及主要结论的总结。它决定着人们是否会继续研读该论文,是论文的重要部分。摘要要准确、独立、简练而具体。

(3)引言。引言部分应该阐明研究的理论框架以及同一课题以前的研究文献,但它并非“文献综述”。引言部分应该使读者了解研究的目的和实际原因,并且说明先前研究对进一步研究的动力,指出将在先前研究的基础上探讨新的问题。

(4)方法。方法部分应该详细地说明用以检验假设的设计和程序,使读者获得足够的信息,可以重复这个研究。方法部分又包括三个方面:①被试(subjects):包括数目、取样方法、基本特征(年龄、性别、来源等);②仪器设备与工具:包括研究所用的仪器设备、测量工具、问卷和量表等;③程序步骤:包括研究的过程、指导语、变量的水平、被试分配、实验步骤等。

(5)结果。结果部分是利用有关的统计分析对研究数据所做的总结,它应该简明地说明每一个研究结果与研究假设的关系。结果部分应该全面地报告研究的发现,而不能只包括与假设一致的内容。在报告结果的时候,最好能够使用一些图表,图表可以明确、简洁地报告大量的信息。另外,在作图时应该加上简短的解释,使读者能够看懂。

(6)讨论。这部分的内容是对研究结果的含义和意义的评价,应该说明结果是否支持研究的假设,并讨论研究的效度和理论及实际意义。讨论部分还要指出研究的局限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7)参考文献。在研究报告的末尾,应该列出报告中所引用的资料的来源,包括资料作者、时间、文题、发表的刊物及页码等。参考文献的排列可以按照作者的姓氏笔画(西文以字母)顺序,也可以按照研究报告中引用的顺序。

(8)附录。附录部分包括研究所用的主要问卷或量表,以及研究所涉及的重要推导或公式,有时也包括一些无法在结果部分列出的数据资料。

一篇完整的心理学论文包括上述几个部分,但要成为一篇优秀的论文,细节性的工作还有很多,其中有几个方面需要特别注意。首先要注意引言部分对文献的总结,这是你的文章会不会得到赞许的第一步。只有当你阅读了大量文献,并善于梳理这些文献的时候,你才有可能很好地完成这一步工作。专栏2-3是选自北京大学三位学生所共写的一篇文章的引言,仔细看看,它到底好在哪里?

专栏2-3

作业示例:上下属信任结构差异与LMX质量的关系

正如Tjosvold(1985)所述,“上下属之间的互动是组织工作的核心。”上下属关系是组织内一个关键的社会系统(Eisenberg&Goodall,1993)。在众多领导理论中,领导者—成员交换理论(Leader Member Exchange,LMX)已经成为探究上司与下属交互行为的重要管理理论。

Blau(1964)认为,人与人之间交换关系的建立要求相信其他人会给予报答,原始的问题就是证明某人自己是值得信赖的,因此,信任对稳定的社会关系非常重要,而且交换的结果又可以促进信任,人们希望建立一种特殊的机制使双方的交换义务永存,并因此加强了情感和信任的纽带。领导者—成员交换关系是一种发生在企业组织内部的交换关系,同样涉及领导者与成员之间的信任问题。

但是,以往的文献很少将上下属之间的信任关系与LMX结合起来考量,尽管有很多学者在研究LMX理论时,曾经提及高质量的LMX可以导致上下属之间的信任关系(例如,Dienesch&Liden,1986;Graen&Uhl Bien,1995)。而在信任理论的研究领域内,已经有不少心理学家、社会学家、经济学家、社会心理学家研究了上下属之间的信任关系,并取得了相当多的研究成果,其中更有港台和大陆的一些学者在中国情境下对上下属之间的信任问题进行了细致的探讨(如彭泗清,1998;郑伯壎,1999)。尽管如此,研究组织内信任问题的学者却很少将这种信任与领导者—成员交换理论相联系。同样的,也很少有学者将信任研究和领导者—成员交换研究结合起来。目前只有Bauer和Green(1996)将信任和LMX视为两个并行的发展过程加以研究,但是他们的研究重点在探究高质量交换如何逐步发展而来,并没有充分意识到信任在LMX发展演进中的重要作用。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探究上司与下属之间信任结构和信任的内容,并考察这种信任关系如何影响了领导者—成员关系的质量。

在短短的上面这几段话中,作者用简练的语言说明了研究什么问题以及为什么研究这些问题,同时也阐述了研究的理论背景,写得相当好。

除了要有一个好的开头,如何对数据进行分析,如何理解学术期刊编委的偏好等,都是你的论文能否被接受并发表的重要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