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文化是近年来学术界很热门的问题。由于中国社会和文化的深刻转型,视觉文化已经成为一门显学,各式各样的视觉文化现象引发了学者们越来越多的关注。

肖伟胜的新著《视觉文化与图像意识研究》即将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刊行。这是当下视觉文化研究的一个值得期待的成果。我们知道,学术研究从主观的思考状态转化为客观的物质符号,于是,成书刊行就把研究成果带入交流领域,开始接受学术共同体的批评和检阅。

在我的印象里,肖伟胜是一个勤奋而机敏的学者。他在南京大学求学期间,兴趣广泛,饱览群书,讨论中时常迸出新奇的想法。他的博士论文更是另辟蹊径,选择了审美现代性的一个很有难度也很有新意的论题。这种知难而上的探求精神对于学术研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现在他之所以选择视觉文化作为研究课题,一定也是这种探索精神的延续。

从学理上说,视觉文化是一个涉及范围深广的领域,也是一个包含了诸多学科和路径的研究。肖伟胜的这本书独辟蹊径,并没有纠缠于视觉文化的具体现象,而是选择了一条从哲学和美学理论入手的路线,不断地回溯哲学史和美学史上的传统命题与当代视觉文化的关联意义,并对当代视觉文化论争中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和分析。虽然说视觉文化是当代社会凸显出来的文化问题,但视觉及其与认识论和存在论的关系却是根深蒂固的。作者选择这样一种理路来展开,既反映出了他的理论把握能力,也体现了他鲜明的当代问题意识。尤其是作者通过对观看方式的解析,将哲学美学中经典的再现说和表现说纳入视觉文化的参照系加以剖析阐发,区分出两种基本的眼光及其文化,这就从一个新的角度重新解释了传统美学命题的当代视觉文化意义。

视觉文化其实并非今日之发明,因为在人类生活世界的交往中,视觉始终是最重要的认知通道。但是,当代视觉文化的沛兴其实还有更多根源,视觉技术的进步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视觉方式,视觉内容产业的多样化和视觉的优先性导致了视觉拜物教的出现。法国哲学家德波所描述的“奇观社会”,现在已成为一个普遍的文化现实。奇观不但在商业性的文化产业中普遍存在,从学术研究到日常生活都不断地创造各式各样的“奇观”。对应于纷繁杂陈的各式“奇观”,我们的眼光也在趋向于观奇的历程中不知不觉地被改变。这种改变对于我们的主体自身和我们的文化意味着什么?现在看来还难以得出什么终极结论。

我想,肖伟胜的这本新著就是这个探索过程中的思考结晶。就像是一个在崇山峻岭中前行的思想者,途中暂时歇息,娓娓道来他一路的观感和体验,述说着所走过的那些崎岖的思路。

是为序。

周宪

2010年3月16日于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