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社会思潮的发生和传播

思潮作为社会意识,虽然从本质上讲仍然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但这种反映能酿成思潮,必定有其特殊的原因和条件。只有具备必要的前提条件,社会思潮才有可能发生。而从可能变成现实,需要客观和主观两方面的条件。只有沿着一定的路线传播,学术流派的思想观点,才能走向广阔的天地,真正转变为社会思潮。

一、社会思潮发生的历史前提

一般而言,社会思潮的发生有三个历史前提。一个是社会意识的客观化,一个是精神生产的专门化,一个是传播媒介的大众化。社会意识的客观化,是指社会意识一经产生,它就成为一种客观的存在。它可以通过语言、符号、文字、图像、书籍、雕塑、器物、电磁材料等物质载体而保存、遗留、传播,成为与物质世界、个人意识相并列的客观精神世界。精神生产的专门化是人类历史上第四次大分工的产物。第一次大分工是农业和畜牧业的分工,第二次是农业和手工业的分工,第三次是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第四次则是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分工。在脑力劳动者中,有一部分人脱离了物质生产而专门从事精神生产,如教育、文化艺术、新闻、出版等。他们只生产精神产品,并且以此来服务于物质的生产和社会生活。传播媒介古已有之,但只是到了近现代它才大众化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活需要的推动下,书籍、报刊、广播、电视等传播手段产生并迅速发展,覆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并能把各种信息最快速地传播出去。这三个历史前提,是社会思潮得以发生的三个可能性条件。

二、社会思潮发生的现实条件

可能性不等于现实性。现在,让我们来进一步考察社会思潮产生的现实条件。

从客观方面看,思潮产生的年代,一般是风云变幻、大动荡、大变革的历史时期。当社会酝酿着或实际地经历着深刻的变动时期,人心动荡,思想界便会积极而活跃,各种思潮便会应运而生。思潮的产生,必定是为了回答和解决时代的重大问题,如社会的出路,国家民族的前途,兴邦救国的方略,等等。我国著名思想家梁启超在其名作《清代学术概论》中对“时代思潮”的解说流传很广。他说:“今之恒言,曰‘时代思潮’。此其语最妙于形容。凡文化发展之国,其国民于一时期中,因环境之变迁,与夫心理之感召,不期而思想之进路,同趋于一方向,于是相与呼应汹涌,如潮然。始焉其势甚微,几莫之觉;寖假而涨——涨——涨,而达于满度;过时焉则落,以渐至于衰熄。凡‘思’非皆能‘潮’;能成‘潮’者,则其‘思’必有相当之价值,而又适合于其时代之要求者也。凡‘时代’非皆有思潮;有思潮之时代,必文化昂进之时代也。”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M].北京:中华书局,2010:1.而“文化昂进”只能发生在前面描述的时代。

从主观方面看,思潮的发生,离不开精神领袖的作用。每个时代总有那么一些思想家,他们基于对社会规律的深刻了解,凭着敏锐的洞察力和对人类命运的深切关怀,总能比普通人更早地觉察到时代的脉搏,更加细微地体察到社会的变化。他们最早指出问题的所在,积极提供新的方案,并对一切阻碍社会进步的陈腐观念发起猛烈的批判。他们是群众心声的代言人,把群众中尚处于朦胧状态的要求用鲜明响亮的口号表达出来,起到振聋发聩的作用。由于能引起群众的共鸣,又因此吸引更多的思想家参与,便能形成一支队伍、一场运动,在思想领域不断地鼓涌和掀动起一阵阵的浪潮。这样的思想家,便是社会思潮的“统帅”、“旗手”。没有他们,便不可能有社会思潮。他们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保持着持久的、强大的影响力。

群众的参与是形成社会思潮的另一主观条件。群众对某一学术派别观点的认同、接受、共鸣,除了需要有内容上一拍即合的思想基础,还需要适宜的社会精神氛围来进行心理、情绪方面的强化,而这又离不开大众传媒的渲染、渗透与激发。群众经过时代风暴的洗礼,从内心接受了某种思想后,还会积极地参与传播、丰富和发展该思想的活动,使之更加声势浩大,席卷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成为名副其实的思潮。

三、社会思潮的传播路线和方式

涓涓细流如何汇成大江大河?一种学术观点究竟怎样走出书斋、走向社会?它的未来命运是什么?是止步于“小众”还是实现“大众化”?这不仅取决于该学术思想自身,更是由传播决定的。我们将要讨论社会思潮的传播路线和传播方式。不过这里的讨论,仍然是为了说明社会思潮的本质。至于社会思潮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是如何通过传播实现的,则是本书第二章的内容。

由学术思想演变成社会思潮,离不开传播。正如传播学一般原理所揭示的,传播的路线,是由传播者经传播媒介到达受传者。传播的方式,一般是逐级传播式,由一级受众传播到次级受众。社会思潮的传播,无论后来复杂到多么令人眼花缭乱的地步,其实仍然是这个原始的、简单的模式。大致说来,社会思潮的传播有三级层面,或者说,是分三级扩散的。

第一级是专业学术界。这是思潮的源头,也是核心。通常说的社会“思想库”或“思想工厂”就是指的它。从这一层次“生产”出来的思想观点,是纯学术状态的、基础性的,因此也是深刻稳定的,是社会思潮的思想支柱。

第二级是一般的知识界,即恩格斯所说的“有教养的阶层”。如各专业的知识分子、大学生等。经过他们的接受、消化、吸收,第一层次所生产的思想材料,经过他们的再创造和精心包装,会转化为各种载体的二级产品,提供给第三级层次即社会公众。这第二级产品,是最适合大众的消化能力和趣味习惯的,比如文艺作品、影视节目、可读性强的小册子、通俗杂志以及报纸等。社会公众一般并不直接接触思潮领袖们的原始观点,大多数只接触第二级产品。有调查表明,甚至在大学生和研究生中,许多人对西方思想的了解,主要也是通过听课,听讲座,阅读教材、各种评介性文章、阐释性著作和各种通俗报刊,而不是直接阅读西方思想家的原著。假如没有第二级阶层的加工和改装,核心层的思想和理论一般大众都“吃不消”,因此就不可能流传。所以,核心层的思想观点能否为第二层次接受和热情拥护,就是思潮能否形成的关键。如果连形成尚不可能,就更不用说传播了。假如得不到第二层次的选择和接受,在这个层次都引不起反响、得不到响应,那么,第一层次所提出的思想观点,至多也就只能成为一个学派,而形成不了思潮。这就是说,学术思想能否变成社会思潮,是由第二层次的态度决定的。

在社会思潮的形成和传播过程中,第二级阶层的贡献绝不仅仅止于“传播”。他们在学习、改造的过程中,也会对原始的思想观点加以补充、丰富和发展,使之更能反映时代、社会和民众的要求,更加贴近现实生活。尤其在这一阶层中,还有各级政权中大大小小的掌权人,甚至包括国家的执政者。他们运用权力来提倡某一思想,对思潮的形成和传播更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正是由于第二级阶层的努力参与,社会思潮才会具有一定的规模和声势。

第三级是普通的群众。在社会思潮的传播中,他们有两重作用。其一是“纯粹”的接受者。他们看似是被汹涌而来的思潮所裹挟、俘虏,是“盲目”的追随者。然而实际上他们对流行观点的接受是有选择的。他们只能接受与自己原有的价值观念相同或相近似的东西。传播学的研究表明,传媒信息如果是能肯定、巩固或强化受众原有的观念的,则受欢迎的程度就高,反之就会受冷遇。因此,传媒在传播新的观念时,是非常谨慎的。一般采取的是缓慢渗透的方式,从个人思想“范式”的外层(具体知识层和概念符号层)逐步地渗透到核心层(基本信念和基本假设层)。其二是对流行观念进行“过滤”和“筛选”。本来,在社会思潮的传播中,从第一级到第三级,是沿着“通俗化、具体化、感性化”的方向传播的。在这个“降下来”的过程中,发源于“思想库”里的那些高深玄妙、抽象难懂的思想,逐渐转变为直观可感、贴近经验的东西。同时,剩下的内容简单明了,要言不烦,于是思潮主题更加鲜明地凸现,重点更加突出,语言更加平易、精练而近似于口号。比如“有用就是真理”, “人是目的,不是手段”, “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等等。借助这些句子而流行的思潮,曾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这个“降下来”的过程,同时就是“升上去”的过程,剔除的是繁芜的成分,留下的是精华,最能反映思潮的本质。综观第三级普通大众在社会思潮传播中的作用,可知他们也是不可忽视的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