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社会思潮的本质和特征

本节讨论社会思潮的本质和特征。这还将涉及为什么要辨析社会思潮的定义,运用什么方法来给它下定义,定义不严谨不清晰在实践中会带来什么后果等问题。

一、什么是社会思潮

什么是社会思潮?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其实不然。现在我们先对几种已有的定义进行辨析,然后提出自己的定义,并说明下定义的方法以及这样的定义可以解决什么问题。

《现代汉语词典》给“思潮”下的定义是:“思潮,①某一时期内在某一阶级或阶层中反映当时社会政治情况而有较大影响的思想潮流:文艺思潮。②接二连三的思想活动:思潮起伏|思潮澎湃。”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290.

《辞海》给“思潮”下的定义是:“思潮,①某一历史时期内反映一定阶级或阶层的利益和要求的思想倾向。如文艺思潮。②涌现出来的思想感情。如思潮起伏。”夏征农,陈至立.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2130.

这两个定义值得肯定的地方是,它们都在一定程度上触及了思潮的社会性、阶级性、时代性等特征。但是它们都有比较大的局限性,没有对上文我们围绕社会思潮的本质和特征提出的问题作出比较完整的回答。作为词典或辞书,主要任务是语言的记录和保存,笔者无意苛求。但是必须指出,以这些词条作为专业研究的核心概念甚至评价标准,那是不够用的。况且,这两个定义的差异也是一目了然的。《现代汉语词典》认为思潮就是思想潮流(这种说法其实是同义反复),而《辞海》认为思潮就是思想倾向;《现代汉语词典》认为思潮反映的内容是“社会政治情况”,而《辞海》认为思潮反映的是阶级或阶层的“利益和要求”;两个定义都提到了“阶级或阶层”,不过,《现代汉语词典》把它们视为思潮传播的范围,而《辞海》认为一定的“阶级或阶层”是“利益和要求”的主体。有差异并不奇怪。但是,要求把其中的任何一个定义作为标准已经不妥,若再把有差异的两个定义一起作为标准,那实在是让人无所适从了。

关于社会思潮还有另外一些定义,其焦点集中在两个问题上:对社会思潮本身的意识结构及其在社会意识总体结构中的地位应该如何分析、判断。具体说,是如何解释社会意识、社会思潮和社会心理三者的关系。围绕这些问题,大致上形成了“综合说”和“中介说”两大派。前者认为社会思潮是社会意识和社会心理的综合形式,后者认为社会思潮是处于社会意识和社会心理之间的中介。梅荣政.用马克思主义引领社会思潮[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53-57.应该说,探讨这些问题是非常必要的。梅荣政教授给社会思潮下的定义是:“某一时期内在某一阶级或阶层中反映当时社会政治情况而有较大影响的思想潮流,它以一定的社会存在为基础,以特定的思想理论为理论核心,并与某种社会心理发生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相互渗透的作用。”同上,第57页。这个定义突出了思想理论在思潮中的核心地位,笔者对此是赞同的。但是这个定义中对于思潮与社会心理关系的表述是比较模糊的。笔者的看法是,社会心理只是社会思潮在传播过程中所依赖的社会条件,它本身并不是社会思潮或者说是社会思潮的组成部分。

笔者认为,给社会思潮下定义可以有不同的角度,以回答不同的问题,满足实践的不同需要。在本书中,我们着眼于社会思潮的运动即它的产生、发展、传播、演变的过程和方式,研究它对社会的影响和社会对它的控制。因此,定义应该说明社会思潮的实质、源头、核心、传播的时间和空间特性、内容、形式等。根据这样的理解,我们给社会思潮下的定义是:社会思潮是经思想家倡导而在大众中持久流行、与时代和社会重大问题相关的较系统、较集中的那些思想观点的运动。

从这个定义中我们可以知道:社会思潮的实质是社会意识的特殊运动,它的源头是某些思想家所倡导的思想理论,它的内容是对时代和社会重大问题的反映,它的影响在空间上是广泛的,时间上是持久的。我们这个定义是运用比较的方法,把“社会思潮”和与之关系密切、容易混淆的三个概念即“社会意识的一般运动”、“学术派别活动”、“社会热点”进行比较分析得出来的。下定义的时候我们提前考虑了它将产生的实践后果。

(一)社会思潮是社会意识的特殊运动形式

社会思潮是社会意识的运动。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的运动包括两方面,即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之间、个体意识与社会意识之间的双向转化。社会思潮在这一点上与我们平常理解的社会意识的一般运动是一致的。社会思潮与社会存在之间不断有作用和反作用。与此同时,社会思潮又是个体意识与社会意识的互相转化。

每个人从出生起,就在接受社会教化。社会教化的基本形态是传授、陶冶和训练。个人在这种教化作用下,经历明理、知事、动情、养成诸环节的循环往复,不断成长,成为符合社会基本规范的社会成员。在这个过程中,个体不断地将社会意识“内化”,接受社会意识,形成文化思维结构,养成行为模式;同时又不断地将个人意识“外化”,实践各种物质的、精神的、人际交往的活动,影响甚至改造他周围的环境。其中的优秀人物,如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文艺家,他们的思想、言论、品行、风范,影响尤其巨大,可以造就一代甚至几代人。在此基础上,他们的个体意识转化为社会意识,形成民族文化的核心、传统的精华,甚至全人类的精神财富。

但是,社会思潮与社会意识一般运动的一致只是实质上的一致,在表现形式上二者却是有区别的。社会意识在个体与群体、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双向转化,好比水的不同形式在天地之间的循环。地表水渗透到地下,经过蒸发,上升到天空,凝成雨雪,再降到地面。这种运动是分散的、细小的,每时每刻不间断的、无始无终的。而社会思潮则好比思想的江河。江河的运动是地表水循环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又有其独特的方式和规律。即社会思潮有一个相对集中的主题,有鲜明的广为流传的思想观点,有相对固定的传播渠道和规律,有持久的作用时间和广泛的群众基础,有较明显的兴起和衰落过程。因此,社会思潮是社会意识的特殊运动形式。

(二)社会思潮的核心是学术流派观点

社会思潮与学术流派的关系非常密切。现在我们来分析它们的关系并比较二者的异同。社会思潮与学术流派有很多相同的地方。它们都有主题、有代表人物、有队伍(由创始人及其弟子、至集大成者,有时好几代人传承接续)、有基本立场和观点、有兴衰。某种社会思潮往往是以某种学术流派的观点为核心而形成并且命名的。由学术流派的代表提供的思想体系是社会思潮的“硬核”,是社会思潮的理论代表,所以通常也是人们在研究社会思潮时的直接考察对象。但社会思潮与学术流派也有很多不同的地方。早就有人通过举例指出了学术流派与思潮的区别:“确切地说,逻辑实证主义是一种哲学思潮,一场哲学运动,而不是一个学派。”薛文华.现代西方哲学评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153.学术流派活动的参加者往往是参与该学科研究的专业人士,其成员比较“纯”,尽管其内部还有可能包括各式各样互相补充又互相分歧的小流派,但是仍然保持着共同的“范式”,思想理论比较系统严密。而社会思潮的接受者、传播者从专业人员到社会各阶层都有,比较“杂”。他们相互之间的思想观点只是在主要方面相同,对待学术观点的态度则是各取所需的。学术流派活动是学术的、理性的,以“求真”为目标;社会思潮则是理性的、感性的、心理的、情绪化的,什么情况都有,是“大杂烩”,以“表达”为诉求。社会思潮的流行虽然与学术流派活动有联系,但还有更为深刻的社会原因。所以有时候某学术流派衰落了,而以该学术流派的学说为核心的思潮并不随之衰落,而是继续流传。例如老实用主义,作为一种学术流派它早已衰落了,但实用主义思潮至今还在盛行;而新实用主义目前还停留在学术流派的阶段,尚未形成思潮。学术流派是“小众文化”,社会思潮是“大众文化”;学术流派的影响面不如社会思潮广泛,也没有那种可怕的冲击力和裹挟力。总之,社会思潮不等于学术流派,但是二者关系密切,学术流派的观点构成社会思潮的核心。

有人提出“主义”与“思潮”能不能等同的问题。我们经常把某某学术流派称为“某某主义”,例如实用主义、逻辑实证主义、存在主义等,以它们为核心的社会思潮也就称为实用主义思潮、逻辑实证主义思潮、存在主义思潮。这并不是把二者等同起来。但是,由于学术流派的理论观点是社会思潮的核心,所以我们在对社会思潮做理论分析时,往往转化为对学术流派的观点做分析。这在社会思潮研究中是通行的做法。

(三)社会思潮是对社会和时代的重大问题的反映

有人把社会思潮当做社会“热点”。我们来看看社会思潮与社会“热点”的联系和区别。思潮与“热点”,都与社会大众关注的问题有关。如果把思潮比作河水,那么“热点”就是河水与河底礁石撞击所产生的旋涡,是围绕社会生活中的突出矛盾而产生的思想和舆论的反应。“热点”五花八门,有理论热点、社情民意热点,也有新闻热点,追求“新、奇、快”,热得快,冷得也快。不论哪一种“热点”,都会不断转移。而思潮却是潮涨潮落,持续不断。“热点”大多围绕具体问题,而思潮却反映社会和时代的重大问题,并且有较深层次的思想理论。思潮可以因为与“热点”的结合而获得广泛传播的机会,也可能因为忽视社会关注的“热点”而走向衰落。20世纪30—50年代,实用主义受到逻辑实证主义的排挤,就是因为它只关注社会文化问题,而对于年轻一代知识分子关心的新兴科学如量子力学等漠不关心,从而失去了吸引力。而社会生活中原先就存在的突出矛盾,可以因潜伏的思潮与偶然的突发事件相遇而形成“热点”,或使“热点”再次升温。

综合上述几个方面的比较分析,我们可以知道社会思潮的实质:它是社会意识的特殊运动,它的源头是某些思想家所倡导的思想理论,它的内容是对时代和社会重大问题的反映,它的影响在空间上是广泛的,时间上是持久的。所以说,社会思潮是经思想家倡导而在大众中持久流行的、与时代和社会重大问题相关联的较系统、较集中的思想观点的运动。

二、社会思潮的特征

任何事物都具有特征。特征是表面的,由深藏的实质决定,也反映实质。所以,我们应该对社会思潮的特征进行描述和分析,以加深对它的实质的认识。社会思潮有如下特征:

(一)社会性和大众性的统一

社会思潮具有社会性和大众性,是二者的统一。

社会思潮是反映特定环境中人们某种利益要求并对社会生活有广泛影响的思想趋势或倾向,其根源来自社会,不言而喻,它具有社会性。这些要求、倾向得以传播的基础是群体潜意识。群体潜意识涌动、凝聚,在适宜的政治气候下便转化为社会思潮。过去,社会思潮的阶级性特征比较鲜明;现在,阶级性特征仍然有,但是也出现了超越阶级差异的思潮,比如女性主义思潮、绿色和平主义思潮、后现代主义思潮、民族主义思潮等。这些思潮所依托的社会群体,不完全是按照阶级来划分的。地区、性别、辈分、宗教、民族、种族等,都有可能成为群体分化的依据。这是现代社会生活复杂化、利益关系多样化、社会结构多元化的结果。

社会思潮的大众性不单是说它在大众范围传播、走大众路线,而且是说,从文化层次、属性来看,它是大众文化,不是精英文化。有很多人给“大众文化”下过定义,它主要是指在某一地区、某一社团、某一个国家中新近涌现的,被大众所信奉、接受的文化。大众文化往往通过大众化媒体(网络、电视、报纸、杂志等)来传播和表现。从某种意义上说,西方大众文化思潮是一场反叛以往主流意识形态的思想运动。它是建立在西方经济高度发达的基础之上,在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大众的自由意识、思想解放达到某种高度之后产生的。大众文化是消费社会中文化工业的产物。大众文化的特点是商品性、通俗性、流行性、娱乐性、日常性。

社会思潮的源头学术流派思想是精英文化,演变为社会思潮后它就是大众文化。例如,实用主义创始人皮尔士认为自己搞的是正宗的哲学,他非常看重自己的实在论思想和概念逻辑分析,他甚至反感“实用主义”这个名称。真正把实用主义变成“实用主义运动”的是詹姆士。而对于詹姆士阐述的实用主义,当时的欧洲人嗤之为“市侩哲学”,认为只有在美国这种“没文化”的地方才会产生这种粗鄙的哲学,甚至认为它根本不配叫哲学。

社会思潮的社会性和大众性是统一的。没有大众性,不足以使社会思潮与其他社会意识形式相区别。没有社会性,社会思潮就只能在有限范围产生影响,而不可能走向广阔天地。

(二)事实性和价值性的统一

社会思潮是事实性和价值性的统一。首先,学术流派思想是社会思潮的源头和核心,它本身就是事实性和价值性的统一,所以由它而来的社会思潮也就兼有这样的两重特性。比如,“第三条道路”思潮,价值性特征非常鲜明,就是欧美社会民主主义政党为争取选民、谋求上台执政而提出来的。但是,其中也包含了这些政党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发生的新情况、新形势、新问题的理性认识。“冷战”结束,世界格局发生变化;经济全球化加速带来了新的挑战,资本外逃,失业率上升,外来移民与本地居民的矛盾以及民族矛盾凸显甚至激化;产业结构升级带来阶级结构变革,改变了政党的依靠力量;在世界多极化、民主化的进程中,政党之间除了竞争,也有互相磨合、政策趋同的趋势。因此,政党应该主动进行自我调整,改变过去非左即右、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积极进行理论创新,寻找新的理论支柱和替代战略。这种认识应该说是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必然性,是正确的。其次,在从学术理论向社会思潮的转变过程中,也存在着事实性和价值性统一的选择标准。社会大众之所以能够接受、认同、拥护某种学术理论,不仅是因为它反映了自己的利益诉求,还因为它说出了真理。比如在对待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理论的时候,出现了“臭豆腐现象”(“臭豆腐”是中国的一种小食品,闻起来臭,吃起来香)。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理论从价值性来看,是20世纪30年代出现、70年代复兴、90年代简直成了西方思想界的新教条的理论,是在私人垄断走向国家垄断时期出现的为资本主义辩护的理论。它在我国遭到批判,正是由于这种鲜明的价值性。但是它之所以能够演变为社会思潮,是因为它对资源配置方式,对财政、金融、货币、价格、就业等问题的分析、论述不无道理。作为理论工具,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是学术界为解决凯恩斯主义失灵后面临的实践难题而进行探索的产物。在理论竞争中,它们当然对自己作出了最高的评价,甚至自我吹捧、美化、神化。至于对它的应用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应该由它的使用者负责。如果对它迷信、盲从、教条主义地照搬照套,就像在一些拉美国家、在俄罗斯所发生的那样,没有不吃亏的。如果对它能够清醒地认识、有选择地吸收、因地制宜地运用,还是会收到积极成效的。

(三)民族性和时代性的统一

社会思潮具有民族性。一个民族在某一时代之所以产生某种思潮,首先是由该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实际变革引起的。其次,民族的文化传统,特别是其中的深层次的“文化—心理”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这一民族的思想家以什么样的方式和概念系统、话语系统加工制作思想体系,进而演变成具有民族特色的社会思潮。再次,在理解和接纳异族文化和外来思潮的时候,也会打上本民族的烙印。

社会思潮具有时代性。在社会转型时期,必然会产生新旧文化的碰撞。社会思潮正是不同时代文化互相撞击的产物。社会思潮是对时代变化的反映。

世界历史进入近代以来,许多民族与世隔绝、闭关自守的状态被打破了。随着世界市场体系的逐渐形成,“全球化”的历史进程也拉开了序幕。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政治、文化的交流日益增多、加深。社会思潮的传播、流行开始超越国界。这种情形使得社会思潮的民族性和时代性特征愈加突出和鲜明起来。例如,自西学东渐以来,中国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关系的演变,从一个侧面表现了社会思潮的民族性和时代性的统一。

中国人的“西方”概念,实际上有多重含义。首先是地域概念。以中国为中心,中国的西边就是“西方”。其次是政治概念。鸦片战争之后,中国人把英法德等欧洲国家称为“西方列强”。20世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冷战”开始,形成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分别被称为“西方”和“东方”。日本虽然地处中国的东边,也被视为“西方国家”。再次是文化概念。“西方文化”主要指以古希腊罗马文化为源头、以基督教为主要宗教信仰、以近现代工业为经济模式的文化形态。它包括欧洲、北美以及大洋洲等地的文化,与以中国文化为代表的“东方文化”是相对的概念。第四,它是一个历史概念,内涵在不断地变化。在中国启蒙思想家那里,“西方”就是具有普遍意义的现代社会、现代强国、现代文明的范式,是人类历史的新阶段,也代表人类发展的大方向。从20世纪50年代起,“西方”成了帝国主义和腐朽资产阶级思想的代名词。另一方面,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邓小平提出:“我们要向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经营管理方法以及其他一切对我们有益的知识和文化,闭关自守、故步自封是愚蠢的。但是,属于文化领域的东西,一定要用马克思主义对它们的思想内容和表现方法进行分析、鉴别和批判。”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44.这表明,中国人对待“西方”的态度从排斥、批判变成了一分为二。可见,“西方”在中国人心目中是一个综合了地域、政治、文化、历史多方面含义的复杂的概念,而且这个概念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是不断变化的。

在中国人对“西方”知之甚少的时候,“西方”是“铁板一块”;对“西方”的认识越全面、越深入,才知道“西方”内部其实差异不小。中西关系的历史,贯穿了中国近现代史。中国人心目中的“西方”概念和形象,与中国人的自我认知是互相构建的。这个过程就是中国近现代社会关于国家和民族发展方向和道路的大讨论、大争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了许多的思潮,这些思潮是本土的,但都是以“西方”为参照系来思考中国向何处去这样一个时代的大问题。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中国思想界比较一致的认识是“以西方为师”。但是到底应该向西方学习什么,却是经历了曲折的探索才逐步明确的。从鸦片战争经洋务运动到甲午战争失败,中国人是从器物层面学习西方;从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扩展到从政治制度层面学习西方;从辛亥革命到新文化运动,又从文化层面学习西方,西方式的科学、民主成了当时价值崇拜的对象。随着对西方了解的深入,中国当时先进知识分子关于中国现代化的设计蓝图也出现了不同的版本。陈独秀设想的中国“现代化”是法国式的,胡适设想的是美国式的。他们二位的共同点是,都认为中国文明是古代文明,所以中西之别是“古今之别”,中西文化的关系是古代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胡适的结论是要改造中国文化,实现“全盘西化”。而李大钊则受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兴起的反思现代性、批判资本主义思潮的影响,认为以法国革命为代表的西方近代文明已经是明日黄花,俄国革命所昭示的社会主义文明新时代已经到来,所以他选择“以俄为师”,成为马克思主义者。可见,当时最有代表性的思潮都体现了民族性和时代性统一的特点。

三、正确理解社会思潮本质特征的意义

我们对事物的认识和把握是为了满足实践的需要。我们对社会思潮下定义,用比较的方法对与之接近的概念进行辨析,又通过阐述它的特征进一步明确社会思潮的实质,都是为了在意识形态领域对社会思潮有准确的把握。

对社会思潮这么复杂的事物,如果把握不准,尤其是当我们把社会思潮与学术流派的理论观点混同的话,在实践中就容易犯“左”或者“右”的错误。比如,对社会思潮中的某些错误观点、甚至是明显地宣扬敌对意识形态的观点,不敢理直气壮地进行批判、分析,这就是“右”的错误。为什么?因为害怕一旦这样做了,就会被认为是“干涉学术研究”、“压制思想自由”,从而招致不满、抵触的情绪甚至反抗。现在,人人都不怕犯“右”的错误,却害怕戴上“左”的帽子。戴上这顶帽子就意味着“不开明”、“不民主”,与“多元化”的时代格格不入。反之,明明是在学术界内部进行的研究、讨论中发表的一些意见,仅仅因为与“主流”观点不一致或者不完全一致,尽管并没有在大众中宣传、流行,也要受到压制、打击,这就是“左”的错误。我们国家的文化政策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学术无禁区,宣传有纪律”,等等。这些政策要想得到正确的贯彻执行,就必须区分哪些是学术研究和探讨,哪些是在大众中宣传和流行的思想。学术探讨是“小众的”,它要起到影响社会生活的作用,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对它不必设禁区。而社会思潮则不同,它已经掌握了群众,是一股具有巨大能量的现实力量,它可以掀起滔天巨浪,冲击甚至冲垮任何堤坝。因此,对社会思潮的监测、引导和必要的控制,涉及社会稳定和发展,是非常必要的、合理的,决不是什么“左”。实践中有些同志要么左右为难;要么该“管”的不管,不该管的却“管”了;要么干脆撒手,放任自流。这些实际工作中表现出来的迷茫、摇摆,都是源于理论上的糊涂。所以,一定要正确、全面地把握社会思潮的实质和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