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地震的地球就不是地球
经历过汶川大地震的我们,必须(是必须,不是应该)尽最大努力认识生我们、养我们的地球内部构造以及它的运动规律。
比较起来,今天我们认识“天”较多些,对“地”的认识则相对肤浅,比如我们无法听懂地壳运动的力学语言。或许我们可以消灭核战争,建立一个“无核武世界”,但我们无法根绝火山、地震、干旱和洪水……
我们惧怕、躲避、逃离地震,并憎恨它,但它始终存在着。地震是人类生存基本状况的一个组成部分,就像我们头顶上有月亮和星星。我们只有一个有火山、地震和水旱灾的地球。一部人类文明史也是一部“天灾人祸”史。“天灾人祸”是人类文明之旅,是人生天地之间的命中注定。——这是人类文明哲学第一条最高原理。
我们所能做到的,是尽量减低“天灾人祸”造成的损失,但无法根绝它。
我们必须明白,我们栖息、寄存的这个由板块构成的星球总在缓慢地漂移、相互挤压,时有碰撞发生,显示地球内部在不停息地运动。它决不会按照人的爱恨、祸福、利害关系去调整自身的运动法则。——不,地球不是处处为人而设计的!没有这样一个至善的造物主。
在绵阳灾区安置灾民的九洲体育馆的墙壁上,我从电视新闻镜头看到受惊吓的小学生写下的一个愿望句:“地球不要再震!”
我理解这种心理。我本人也这样暗自祷求过。但地质史告诉一个理智的我、哲学的我:不再震的地球就不是地球。不过据有些历史地质学家对古代火成岩的研究表明,大约在10亿年前,地球上的火山和地震活动曾一度完全停止过。
今天我们无法阻止地球的震动。我们只能努力听懂地球运动的语言,破译它,准确预报它发生的地点、时间和震级,及时躲避它。
这才是我们人生天地之间的基本状况之一。
我们总是习惯夸大人的能力,把自己看成是万能的。我们习惯说肯定句,而不愿说否定句。其实我们生于天地间必须说否定句的场合是99%,可以说肯定句的地方只占1%。比如:
我们不能阻止地震发生。
我们不能根绝“生老病死”的苦、烦、忧愁和痛苦。
我们不能做到万事如意。
我们不能逃脱死亡,我们惧怕死。
人在惧怕死亡之前就死去,这才是及时,最好的恩惠。——但这是办不到的!
否定句的本质是花岗岩石块。创物主用一块块坚硬的蛮石砌筑了一座大监狱。人便在里面服无期徒刑,直到有一天死神来解脱我们。
这是死亡的真正含义和本质吗?
我们会欣然接受吗?
有好多回我在欧洲哥特大教堂和公墓徘徊,常触景生情,对生沉思过,对死也默念过。我努力走近有关死亡的本质,但也只是走到了大门口。
我国古人有个生死命题很深刻:
“其生若浮,其死若休。”(《庄子》)
关键是“浮”这个汉字。如白云飘浮,没有根基。还有“浮生若梦”这个成语。
明禅师临终时的感悟是很到位的。2004年9月的一天,我从哥丁根城市公墓走出来,便记起这位禅师对生死结构的体认:
“云散水流去,寂然天地空。”(《五灯元会》)
意谓人生至此,就像浮云散尽水流一去永不回头,悄然寂静,天地皆空。
这是死亡的本质吗?
也只是说出了死亡现象,只不过说法、表述和比喻相当生动和深刻罢了。
所以许多年,我从不敢小视天上的浮云这个哲学符号。它像寺亩、教堂的钟声,好像什么也没有说,其实它说出了许多许多。的确,死亡的本质永远困惑着东西方的思想家。
《续高僧传》有个命题说:“死由生来,宜畏于生,吾若不生,何由有死?”
是啊,如果我不出生,哪里有死呢?我们理应惧怕生才对。
多尴尬的说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