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基础教材:文化产业商业模式
- 陈少峰
- 956字
- 2020-07-09 16:41:24
一、产业变动
产业变动是作为一个族群式产业经营中需要及时关注的问题。在文化产业经营管理领域,这个问题和其他行业不一样,导致产业变动的元素或者因素要复杂得多。例如,技术利用带来的产业变动是十分显著的。以电信产业为例,其一,爱立信在2010年美国无线通信展上宣布:2009年12月,全球移动数据流量(主要是彩信、音乐、电子书、视频、网页浏览、在线游戏等产生的流量)超过语音流量(通话所产生的流量)。其二,ABI预计,2010年全球移动语音营收将达5800亿美元,但自2011年起,语音将受到冲击,到2014年,全球移动语音服务营收将下降96%。这两个例子说明,一方面,在全球范围内,电信企业中的内容产业收入比重已经超过话音等传统电信业务,另一方面,传统的话音服务将持续萎缩,文化产业将成为电信企业的主营业务。如此一来,电信企业都将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利用而转变成为传媒企业。
实际上,技术变动极大地改变了文化产业的商业模式和消费形态。以音乐为例,2010年中国移动的音乐下载收入达到200多亿元,已经远远超过音乐演出和唱片(含盗版唱片)带来的整体收入。
除了技术、产业政策和市场结构变动之外,文化产业的产业变动还与消费者的生活方式的变化密切相关。在青少年成为主流消费者的产业环境中,许多传统演出行业都受到了巨大的冲击。选秀、体验、快节奏的阅读(如博客和微博)、故事和流行元素等,都通过新的表现形态而风靡,并且通过手机短信投票等可以带来规模化的收入。适合网络化生存和娱乐的年轻一代,创造出了网络购物、游戏、手机报以及搜索技术企业的巨大收入和可持续增长形态。
由此,产业变动和维护传统之间经常形成一种冲突和紧张。虽然人们不愿意看到传统文艺形态的逐渐衰落趋势,但是,它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可以说,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在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生活方式之间,既存在裂隙,也存在对接的机遇。关键是,这种对接不应当是以固守传统为主,而是应以《功夫熊猫》式的利用传统的文化元素来续接过往的成就,甚至以创造性转化来体现传统文化元素的精神意蕴。
在这种产业大变动的格局中,无疑也需要精英文化的引导和指导。只不过,这种指导和引导需要面对现实,面对生活方式的变化,以应用美学和创意哲学来介入文化产业的发展。易言之,其中不仅要顺应产业变动,还要指导和引导产业变动,从而保障文化理念和艺术精神的传承与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