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精英文化及其资源转化

从文化产品的特性来看,我们可以把文化产品的功能定位区分为提升型和满足型两种,分别对应于精英文化(或者高雅文化)和大众文化(或者通俗文化)。具体说,精英文化(或者高雅文化)是满足学术水平和精神境界提升的文化,而大众文化(或者通俗文化)是满足基本生活文化需求和娱乐休闲的文化。

其实,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是相辅相成的,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是发展和繁荣文化的两翼。好的精英文化能够不断将学术成果转化为提升大众文化的力量,好的大众文化将不断推动精英文化关注普通百姓的文化需求。青少年文化则既是需要精英文化引导的文化,也是需要大众文化丰富的文化。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是文化的两翼,精英文化的发达和大众文化的繁荣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在二者结合的环境下,精英文化有助于保持对大众文化的激励和引导,不仅可以提供丰富的人力资源,还可以保持文化资源中的高品位的引导性和创新性力量。

到底什么是精英文化呢?所谓精英文化,是指需要经过专业训练才能欣赏、享受或交流的学术文化或文化艺术。一个国家的文化发展,学术文化无疑居于某种基础性地位。没有这个基础,文化就不会有大的发展。另外,精英文化也包含了探求真理的基础性方法。有些精英文化确实只能在象牙塔里面供专业人士之间交流。精英文化,与学问和专业能力培养或训练是分不开的。学问大体上可以归为两类,一类是知识型学问,一类是智库型学问。前者主要着眼于探求真理,后者主要是应用或者实践。对于应用或者实践而言,只要受到启发就可以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有帮助;对于探求真理而言,则需要具备比较系统深厚的知识积累。也就是说,这是两种不同的学问,譬如一些知识型的精英人士,有时对于生活与现实缺乏足够的分析能力和应对智慧;很多专家在教育子女方面并不比普通人更精通,或者更容易上当受骗。

实际上,许多对于生活和现实缺乏研究的精英人士与普通大众在生活常识上并没有很大的差别,有时甚至更显幼稚。对于大众来说,许多“瞒骗”的做法是很容易识破的。就此而言,确实“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但是,这不等于说,所有人在探求真理的时候眼睛也一定是雪亮的,因为对真理的探究能力需要专业的知识训练。一些非专业人士有时认为专家的看法或者观点也“不过如此”,甚至认为“过于偏颇”。实际上,专家的看法和观点是有大量的学术研究做基础的,没有大量的学术研究是无法讲授系统的知识的。因此,如果一个有成就的企业家没有做专门的深入研究,他可以主讲一次企业管理方面的课或者开一次讲座,但是讲授不了企业管理这门系统的课程。有人很欣赏民国时期像北大等大学聘请梁漱溟、熊十力、陈寅恪这样没有学历或者低学历的人当教师,实际上,这些被聘请的人虽然没有学历或者学历低,却是有深厚的学术研究功底的,况且真正没有学历或者学历低的人也仅仅是少数。再说,那个时候高学历的人也极其有限。而在教育水平发达的国家,几乎都需要有高学历和深厚的学术研究基础才能当大学教师。

毫无疑问,大学教育必须充分发挥精英或精英文化的作用。当代中国,大学必须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公民的继续教育。但大学教育仅仅有大师是不够的,还要有大批推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优秀学者。所以,当代的大学不是以大师为主,而是以优秀的专业化群体为主。大学不仅是造就精英的殿堂,还是帮助学子就业、引导大众文化的研究和教学机构。虽然大学发展存在一些问题,基础研究还显薄弱,但是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大学发展的成就是巨大的。至于能否涌现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在研究与教学曾经中断几十年的中国,虽然眼下不能达到,但是如果有了以优秀的专业化群体为主的学者梯队,再假以时日,例如再过几十年,出现一批世界一流大学也是水到渠成之事。

在当前的大学教育中,许多教师的科研与教学是脱节的。教师的科研是为了在科研领域成名成家,而不是在自己的研究领域去思考如何帮助学生提高专业素养。例如,文学领域的老师喜欢研究历史和文化,而没有真正把文学艺术本身如诗歌鉴赏、文学鉴赏、故事创作、各种应用文章写作、对联写作和想象力等的训练作为教育的主要内容。

发挥精英文化的引导性,并不意味着以精英文化的眼光否定大众文化。当前,一些精英文化唯西方学说之马首是瞻,还有一些精英文化,如行为艺术等,并非都是好的文化;一些学术领域的文章和专著汗牛充栋,大多数并没有新意,甚至是劳民伤财的;而一些反映大众文化的励志娱乐类影视节目则可能很有感染力和影响力。可见,精英文化也有次品,大众文化也有精品,精英中也有极端的思想和错误的观念,艺术家也有审美趣味高下之别。许多精英文化圈的人士往往只考虑自己的文化感觉,没有思考大众需要欣赏什么样的文化。如果不关心普通百姓的疾苦和幸福,那么也就失去了精英所应有的经世致用的灵魂。

许多精英文化的研究者和传播者将自己局限在小圈子内,缺乏对大众文化生活的了解和关心,这样的结果是导致学术研究成果难以转化为社会文化的引导性力量。一些精英人士以为让人看不懂或者把简单问题复杂化才是有学问,殊不知真正有学问的人所讲的道理都是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显然,学术研究成果的通俗化是文化精英阶层的使命。假如他们在精深的专业之外不懂得或者不能够做到把道理讲得通俗易懂,那么,这样的精英文化是有缺憾的,是孤家寡人式的封闭的象牙塔。当然,如果精英阶层为了迎合大众而曲解深奥的学问,那么就不是真正做到通俗易懂,而是扭曲的做法。

研究表明,文化知识特别是历史文化知识深厚的人和文化理念专一的人,一般不适宜从事大众文化产品的开发和文化产业经营,因为他们的底蕴会妨碍他们进行创新,也会妨碍他们对通俗文化的评价。这可以解释为什么文艺电影一般都缺乏市场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