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行天下:110位北大毕业生的职场奋斗历程
- 方伟
- 1761字
- 2020-07-09 17:11:32
王忠琦:把自己的发展同国家的建设融合在一起
人物名片王忠琦,200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学院法律硕士专业,现在西藏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工作。
2007年5月份,西藏自治区政府办公厅的工作人员来北大招聘的时候,王忠琦怀着好奇的心情报了名,“因为西藏对我和绝大部分同学来说都是一个陌生和神秘的地方。当然内心还有一份响应国家号召到西部创业的激情。”但是当时,赴西藏工作对他来说还只是一种可能,并不是一件必须面对的事情,所以王忠琦说其实自己“内心并没有感到什么压力和不安”。而当西藏自治区政府办公厅通知他已经被录取的时候,真正的压力和彷徨才迎面袭来。
毕竟西藏不是一般的地区,即使与同属于西部的其他省份相比,也是不能同日而语的。自治区的绝大部分地区都是海拔四五千米的高原,空气稀薄,对长期生活在平原地区的人来讲是很难适应这样的生活环境的。即使在拉萨这个环境相对不那么恶劣的城市,平均海拔也有3650米,空气中的含氧量只有平原地区的70%左右,对身体健康会有影响。那一段时间,王忠琦的内心每天都在做着激烈的斗争,他不停地搜集与西藏有关的信息,然后和其他即将赴西藏工作的同学相互交流、协商,“几乎每一天我都要下定决心作出一个决定,也同样每一天在动摇、反悔,然后不断地再决定、再反悔,如此反复不停。”
在彷徨的时候,学院的老师找到了王忠琦,老师们帮王忠琦做了很全面的分析,鼓励他到西部,为祖国作出自己实实在在的贡献和成绩。王忠琦告诉记者其实去西藏工作对他来说最放不下的是父母。“父母二十多年如一日含辛茹苦地将我养大成人,而在我学成毕业,可以报答他们养育之恩的时候,我却要走得更远。我觉得做出最大牺牲的是含辛茹苦的父母,他们是最爱我的人,最支持我的人,也是我最应该感谢的人。”他的父母在刚得知儿子选择去西藏工作时也有很大的犹豫和不舍,王忠琦就向父母介绍现在的西藏的情况,告诉他们在那里他将获得一个更加广阔的个人发展舞台,告诉他们自己的信心,最终王忠琦说服了父母,“带着父母、老师、同学的祝福,我踏上进藏之旅。”
来到西藏之后,王忠琦惊讶地发现西藏比自己想象中的繁华。他的言语中完全没有初到异地的不适应,反而充满了轻松:“说实话,没来西藏之前以为西藏非常的贫瘠、气候非常恶劣,来到这里之后,我感觉西藏各个方面比想象中的要好。当地绝大多数民众还是很友善的,虽然融入他们还有语言方面的困难,但我想这并不妨碍我和他们之间的交往,我很想多结交一些当地的朋友。其他也没有什么困难。”
来到西藏没几天,在宾馆稍作休息几天之后,王忠琦就立刻开始了工作。来到办公厅之后,领导对王忠琦从工作到生活都给予了细致周到的安排,这让他觉得特别安心和感动。“领导给我们介绍了有关西藏的风土人情、国家为了加快西藏发展制定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区政府办公厅的一些机构及职能等等,我所在部门的领导为了让我尽快熟悉业务,安排我暂时在综合处工作。没过多长时间,单位就给我们这些新来的同志分了房子,鼓励我们安心工作,如果有什么困难可以随时给单位领导、同事说,单位将会尽可能给我们提供优越的工作、生活条件。”
王忠琦说其实在西藏工作最大的挑战就是能不能真正安得下心来,“我有很多同学留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物质生活条件肯定比我要好很多,经常听他们谈论一些时尚的东西,我在西藏是不可能接触到的,有时候也的确会羡慕一下他们。除了物质上的,来西藏工作其实也经历了精神上的很大考验,失去了很多与家人、朋友团聚的机会,但如果再让我选择一次,我还是会选择西藏的。虽然来西藏的时间不长,但我已经深深地感受到了在西藏工作的独特魅力:西藏很有发展的潜力,相信在这里工作可以充分发挥我的所学,可以充分地发展自己。这一切在一些大城市可能是很难很难的。同时,西藏的生活节奏没有大城市那么紧张,我可以有更多地时间来学习、思考,而不是像大城市里的大多数人一样整天忙忙碌碌地为生计奔波,很难有成就感。”
对于未来,王忠琦有着自己的规划,他笑着说:“我想还是要先安心地努力工作,争取成为业务骨干;此外就是要不断学习,如果有机会我想读个在职博士,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此外,他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说:“这里有很多施展自己所学的机会,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希望师弟师妹更多地关注这片热土,选择这片热土,把自己的发展很好地与国家的建设融合在一起。”
(文/吕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