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走出“悬浮”

在新的历史时期,坚持民办学校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地位,对党的建设和民办教育事业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民办学校在基层党组织建设方面依然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如不少民办学校的党组织因为忽视自身的建设,没有与时俱进提高治理能力,逐渐退化,蜕变为附着性党组织。它们“悬浮”在民办学校的表层,而在学校基层治理和事业发展中处于“空转”状态。为解决这些问题,西南位育中学党组织结合自身实践,探索出一条学校党建与民办教育事业融合发展的新路子。

(一)破解难题,把党的建设与学校事业发展糅合在一起

1.跳出民办学校党组织“悬浮”和“空转”的误区

民办学校在基层党组织建设方面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突出表现在学校党组织的“悬浮”和党建工作的“空转”与“自转”。

在实践中,由于民办中小学办学主体的多元,办学体制的特殊,党组织配置资源的权力非常有限。尽管不少民办学校成立了党组织,但党组织与学校治理主体间没有真正产生“化学作用”,没有融入学校的治理体系和运行过程。它既没有改变自身的要素结构,也没有改变学校的运行机制,与学校的中心业务仍然存在“两张皮”现象,运行起来难免出现形式主义的“空转”和“自转”。

再比如,虽然不少民办学校党组织在探索“服务型党组织”的过程中付出了很大努力,也通过提供一系列服务增进了与群众的联系,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学校的发展,但由于没能解决好党组织与学校内其他行政、业务组织间的关系,因而始终存在着服务不对称、不及时、不到位等问题,服务形式多是单纯的“慈善福利型”,服务内容趋于表层化、形式化。

总而言之,这种依附性、寄居型党组织既和党组织的性质职能不相符,也和全面从严治党、发挥党的核心领导作用的要求极不相称。这就要求民办学校党组织积极探索一条适应党在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环境中的执政需要,能够紧密融入学校的治理结构、业务过程和关键环节,成为民办学校发展壮大的重要内生变量的基层服务型党组织之路。

2.建立民办学校党组织与行政组织的糅合运行机制

民办学校在基层党组织建设方面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还突出表现在党委书记角色的“摇摆”与思维的“混淆”。从现实情况来看,民办学校的书记多为兼职,大都由校长兼任,专职书记极少。有校长、副校长身份的兼职书记,由于身负全面深化教育改革、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任,责无旁贷地承担起繁重任务,虽然也惦念着党建工作,也围绕学校中心工作采取浸入式、嵌入式、融合式等党建的做法,但很可能忙着忙着党建的这根弦就松弛了,行政思维方式就替代了党建的组织思维方式。很多民办学校的书记似乎是“校长”的“角色感”更强一些,这样一来,因党建工作所产生的“获得感”“成就感”自然就减弱了。

然而,专职书记有时候也会遭遇党建被行政弱化的问题。在校长负责制贯彻过程中,有一小部分校长、书记没能正确理解和把握校长负责制的实质内涵,片面地把校长负责制理解为“校长个人负责”,学校党的工作存在着“党务化”的现象,书记存在“不到位”和“怕越位”的情况,导致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时隐时现,发挥不明显。

随着西南位育中学的发展壮大,党员数从办学初年的十余名增加至如今的百余名,同时,学校在上海全市民办中小学中最早成立了党委。“民办学校的党组织决不能成摆设,办学机制可以多元化,但党的领导一点儿也不能削弱,相反要成为学校发展的顶梁柱。党组织要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党员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这既是领导的勉励,也是学校工作的主线。

学校党委一直在探索,在民主法治社会,在民办学校这一特殊的机构中,党组织如何由外在要素转化为融入学校发展的内生变量,这无疑需要相应制度规范和运行机制的支撑。学校党委确立的方针是:把党建和学校发展紧紧糅合在一起,达成双边组织要素的有机融合和工作过程的深层互动,使党组织在融入中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在服务中增强整合和凝聚功能,又通过融入和服务实现党的活动方式的转变。

学校党组织与董事会、法人达成共识,通过修订组织章程、建立工作机制等方式,科学配置党组织的各项权力及其界限,实现与董事会、行政组织之间的关系融洽、机制耦合、配合默契。用制度、机制、程序把内部关系理顺,学校就防止了出现“以党代政”或“以政代党”等情况。一般情况下,学校党组织要对学校发展的重大决策问题进行研究,提出建议,然后由行政组织提请决策机构审议通过。党政主要责任人均以精诚和谐合作的精神确保党的核心作用和校长的执行力。互相信赖、互相支撑、各司其职、互动互补是学校党政班子的显著特征,而目标一致、达成共识、性格熟知、人格信赖是和谐合作的基础。党委书记全力支持校长负责制,积极推进民主管理与民主监督。校长尊重书记,积极支持党委各项工作。这就形成了校长书记常态化的沟通与协商机制,是和谐校园的重要基石。

在西南位育中学,党政和谐合作的重要标志可概括为三点:一是党政内部充分交流意见,让思想火花碰撞,可有不同声音;而对外统一思想,始终只有一种声音。二是党的工作坚持围绕学校中心,除必要党务工作外,党组织坚持“一张皮”,对教务和行政事务不干扰、不冲淡、不旁观,只做坚强后盾。三是党政分工合理、配合默契,党委重点抓干部、党员、教师三支队伍,紧扣队伍建设中思想文化熏陶、精神文明建设两项内容,并以不断优化德育工作来推动学校全局工作。

(二)主动融入,使党员干部成为凝聚群众力量的主心骨

传统民办学校党组织“悬浮”和“空转”的根本原因,是党组织没能融入学校组织的内部结构及其运行过程。因此,西南位育中学党委带领全体党员干部主动融入学校发展的各个环节,让学校党组织在治理结构、业务过程的关键节点上发挥作用,把治理、领导与服务有机融合起来,使党员干部成为凝聚群众力量的主心骨,使党的要素成为学校发展的重要内生性变量。

1.整体合力,聆听诉求,构建“融入型”基层党组织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强调联系和服务群众时,要求全党充分发挥整合和反映利益诉求的核心功能,“以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为主要任务”“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因此,学校党委强调把校内不同利益群体整合在党主导的组织之中,也使自身成为群众表达意愿、提出诉求、实现利益的转换机和推进器。通过发挥党组织领导下的教代会的作用,监督学校各部门开展好校务公开工作,设置公开栏、意见箱、通知墙,向全校教职工全面公开党建、财务、基建、职称评定、评先、考核、福利、教学、招生、培训、后勤等整体工作情况,形成了公开透明的良好氛围。民办学校党组织为群众提供的最多最好的服务,就是发挥其汇集、整合和表达群众利益诉求的核心功能,从根本上解决广大群众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党组织把各种利益要求汇聚成总需求,并以党的主张和政策措施等形式得到兑现,从而形成“以人民为中心”,群众当家做主的引导和保障力量。

2.持久发力,强化基层,构建“服务型”基层党组织

党的十八大报告在规范基层党组织功能定位时,强调要发挥其“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带动其他各类基层组织建设”,共同强化新形势下基层社会、基层单位的公共治理。西南位育中学高度重视基层党组织的建设,有以下两点原因。

坚持民办学校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地位,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举措。民办学校党组织是教育系统中党的基层组织,肩负着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学校的重要使命,是教育和团结广大师生员工的政治核心,是教育系统党的工作承上启下的纽带,是党在民办学校教学、管理第一线的战斗堡垒。发挥民办学校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必须坚持在校长负责制下牢牢把握党的政治核心地位,充分实现民办学校确立的科学发展、民主管理、依法治教的目标。民办学校党组织的思想政治工作、组织发展工作、群众工作等,都是增强党的执政基础的具体体现。领导班子建设、党支部建设和师生党员自我教育等专项建设和教育活动,使民办学校党组织形成战斗力、凝聚力和创造力,从而为学校的全面稳定发展提供保障。保证并发挥民办学校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是从根本上巩固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新形势下学校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坚持民办学校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地位,是培养合格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有力保障。民办学校基层党组织是学校的政治核心,它通过理论教育工作,带领全校师生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在思想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通过党员教育发展工作,我们才能扩大党的阶级基础,为党的队伍注入新鲜血液。通过思想政治工作,排除错误思想和错误认识的影响,我们才能帮助广大师生树立正确的政治观点和价值观念。通过群众工作,教育群众相信党、相信社会主义,我们才能使党的工作在扎根群众中获得生命力。正是通过民办学校基层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的充分发挥,才使党和国家的整体育人目标得以顺利实现,为培养大量合格的、德才兼备的未来人才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障。

经过多年对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发力,学校各项工作都经受住了各种挑战和考验。如2005年学校改制,大家都很关切。开始听到要彻底转为纯民办校,教工们难免议论纷纷,情绪很不稳定。党组织敏锐感觉到必须加以正面引导,稳定大局,才能充分发挥党员的作用。因此党组织首先对全体党员进行了务虚,让党员成为全体教师的主心骨,要求每个党员走访3—4位教师,面对面沟通,一对一谈心。在教代会主席团会议上,老校长又审时度势,详细分析了民办学校的现状及国家的一系列相应政策。在敞开思想、畅所欲言的基础上,大家统一了认识,使得改制方案全票通过。接下来召开的改制后第一届教代会中,从推选代表到工会主席加入董事会等议案全部顺利通过。

又如学校党组织换届问题。我们学校曾被区委确定为“公推直选”试点单位,党组织抓住这一契机,紧密结合“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工作要求,将“公推直选”工作与讨论学校发展规划相结合,在全校教职工中形成“树立信心,统一思想,寻找差距,积极参与”的氛围,激发大家以学校发展为己任,选出让组织满意、党员满意、群众满意的新一届领导班子。由于前期准备工作充分,动员全覆盖,我们组织教工围绕推选的意义及学校发展的规划深入讨论,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激发了人人参与的热情。全校教职员工对推选新一届党组织委员、副书记、书记与实现学校发展目标、规划的关联有着广泛的认同。最后,党员推荐前八名与群众推荐前八名人选完全一致,而且与预计的新一届党组织新老交替人选范围基本吻合,充分体现了党内外意志的交集、学校管理的民主。

此外,学校党委还注重带动其他各类校内的基层组织发挥其功能,充分体现工会、共青团、少先队等群众组织作用,让工、团组织成为党组织强化队伍建设的有力助手,我们还建立了同民主党派组织及其成员沟通协作、荣辱与共的和谐关系,汇成共谋发展的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