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飞花令·兰(中国文化·古典诗词品鉴)
- 素心落雪编著
- 2140字
- 2020-06-24 23:10:17
李世民
李世民(约599—649),即唐太宗,陇西成纪(今属甘肃)人,祖籍赵郡隆庆(今河北隆尧)。他开创了著名的“贞观之治”,为后来全盛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将中国传统农业社会推向鼎盛时期。
兰气已熏宫,新蕊半妆丛
赋得花庭雾
兰气已熏宫,新蕊半妆丛。
色含轻重雾,香引去来风。
拂树浓舒碧,萦花薄蔽红。
还当杂行雨,仿佛隐遥空。
注释
熏:飘散,弥漫。
半妆:薄饰。
萦:缭绕。
杂:混合,夹杂。
简析
本诗是唐朝君王李世民所作,通过对雾中兰园的描绘,透出了一种欣欣向荣的景象,从诗中可以看出唐朝的盛世基业。
“兰气已熏宫,新蕊半妆丛”一句,写出兰花的香气飘散在宫中,新绽放的花蕊为树丛作了薄薄的点缀。“色含轻重雾,香引去来风”一句,用了“含”和“引”两个动词,指出兰花美丽的样子被云雾笼罩着,淡淡的清香随着风飘荡。雾里赏兰,梦幻美景。诗意境优美,用词绮丽,神韵天成,充分展示了作者的才气。
“拂树浓舒碧,萦花薄蔽红”,描绘的是雾中拂树枝舒展开,呈现出一片浓郁茂盛的景象,花朵鲜艳的颜色上萦绕了一层薄薄的雾气。“还当杂行雨,仿佛隐遥空”一句,写出当时的景象,像是雾里夹杂着零星的小雨,又仿佛所有的花都隐藏在远空。
春晖开紫苑,淑景媚兰场
芳兰
春晖开紫苑,淑景媚兰场。
映庭含浅色,凝露泫浮光。
日丽参差影,风传轻重香。
会须君子折,佩里作芬芳。
注释
紫苑:帝王园圃。
淑景:美景。淑:美好。
兰场:犹兰圃。
泫:水珠下滴。
会须:该当。
佩里:佩带于身。
简析
全诗体裁形式为五言律诗。首先描绘了在和煦阳光下的皇家兰圃的场景,接着从色、光、影、香四个方面,极为传神地描写了兰花的高雅之美。在春阳柔和的光下,加上翠草的映衬,让兰室呈现出一种怡人的淡淡色调。兰叶上挂着下垂的露珠,闪烁着晶莹的亮光。阳光让飘逸潇洒、参差错落的兰草显得更加美丽,春风一阵阵地吹来,风里伴着花香。最后,作者将兰花品位与人格联系起来,让人格高尚的人来采折,佩带在身上,散发芳香,赋予了“兰当为王者香”之意。本诗诗意开阔,借兰抒情,咏兰寄志,颇具大唐气象。
醽醁胜兰生,翠涛过玉薤
赐魏徵诗
醽醁胜兰生,翠涛过玉薤。
千日醉不醒,十年味不败。
注释
醽醁:古代的一种美酒,是很罕见的绿酒。
兰生:兰生酒,也称“百末旨酒”,意为“百花所酿之酒”。
翠涛:酒名。
玉薤:隋炀帝时宫中的名酒。
千日醉:喝了能醉一千天的酒,比喻好酒。
简析
诗的前两句,写出魏徵所造之酒的不同寻常,胜过有名的兰生酒和隋炀帝时宫中的名酒。以往的米酒,酒精含量并不高,通常都是现酿现饮,不容易长久贮存。诗的后两句道出魏徵所酿之酒,酒精含量高,容易醉人,其能够长期贮存。
此处“千日醉不醒”源自一则典故:相传,古代中山人狄希能够酿造一种“千日醉”酒,正在酿的过程中被刘玄石喝了一小口。刘玄石回到家里就一醉不醒,家人以为他死了,就把他埋葬了。三年后,狄希去刘家看刘玄石酒醒了没有,一起开棺验看,刘玄石刚刚酒醒。
本诗也是以酒喻人。
背景
魏徵是唐朝的政治家,以直谏敢言著称,是中国历史上最负盛名的谏臣。同时,他也是造酒的高手,他所造的酒中,以醽醁、翠涛最为珍奇,将这两种酒置于罐中贮藏,十年也不会腐坏。唐太宗很欣赏魏徵的酒,故题了这首诗赐予魏徵。
纫佩兰凋径,舒圭叶翦桐
过旧宅二首(其二)
金舆巡白水,玉辇驻新丰。
纽落藤披架,花残菊破丛。
叶铺荒草蔓,流竭半池空。
纫佩兰凋径,舒圭叶翦桐。
昔地一蕃内,今宅九围中。
架海波澄镜,韬戈器反农。
八表文同轨,无劳歌大风。
注释
金舆:君子、贵人所乘之车,这里代指皇帝车辇。
玉辇:天子所乘之车,以玉为饰,又称玉辂。
剪桐:周成王与叔虞戏,剪桐叶为圭以与叔虞,曰:“以此封若。”
一蕃:《诗·大雅·崧高》有“四国于蕃,四方于宣”,代指未登皇位之前的自己。
澄镜:四海升平。
八表:指极远地方,这里代指天下。“金舆巡白水,玉辇驻新丰”,是实景的描写,交代了诗人的身份。金舆、玉辇都是帝王身份的象征,白水和新丰也是这种身份、出身的借代写法。
简析
“纽落藤披架,花残菊破丛”,说的是瓜成熟藤落,百花开后菊花还在独放,表达了诗人对经过重重磨难登上帝位的感慨,一切都是水到渠成。
“叶铺荒草蔓,流竭半池空”,同样是写实景,诗人来到自己的故园应当是在秋季,但并没有写出半点悲秋之意,想必是心情使然。
“纫佩兰凋径,舒圭叶翦桐”,通过以眼前物用典喻己。后一句“昔地一蕃内,今宅九围中”同样是古今追忆,过去是一蕃之地的我,如今是贵为天子,富有四海。
“架海波澄镜,韬戈器反农”,是对自己的功绩描述,四海澄静,化剑为犁。这天下太平全靠的是自己征战四方,结束天下纷争。“八表文同轨,无劳歌大风”同样是赞扬自己的功绩,天下同文同轨,不用像刘邦一样唱赞歌。结尾两句,充分表现了李世民作为一代雄主的宏伟气魄。
背景
李世民于隋开皇十八年冬(599年初)出生于“武功别馆”,十八岁随父李渊起兵太原,南征北战,结束了群雄割据的局面,统一全国,建立唐王朝。李世民即位后,于贞观六年(632)三十五岁时重临武功旧宅,回顾往事,历历在目,抚今追昔,感慨颇深,创作了这组诗。
名家点评
〔宋〕司马光:太宗文武之才,高出前古。盖三代以还,中国之盛未之有也。
〔宋〕欧阳修:盛哉,太宗之烈也!其除隋之乱,比迹汤、武;致治之美,庶几成、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