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305篇。诗经在内容上按照歌辞曲调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在艺术手法上多采用赋比兴,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采葛

诗经·国风·王风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注释

葛:葛藤,一种蔓生植物,块根可食,茎可制纤维。

萧:植物名,有香气,古时用于祭祀。

三秋:三个秋季。这里三秋长于三月,短于三年,义同三季,九个月。

艾:多年生草本植物。

简析

这首诗总的来说表达了相思之情,但是不同的人对该诗的解读有不同的观点,有淫奔说、惧谗说、怀友说、戍卒思妇说等多种看法,一般来讲我们认为这是一首思念恋人的诗。全诗一共有三章,每章有三句,简单质朴,却传颂千年。诗中的采葛、采萧和采艾分别为了织布、祭祀和治病,讲的是女子辛勤的劳动。这个时候,男子思念起自己的情人来,他们认为一天不见自己的情人,就好像隔了三个月、三个季度乃至三年那么久,时间不断增加,情感也不断加深,后人用“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来表达相思正是出自此诗。身处爱恋之中的人,最是理解这种相思之苦,心理时间是无法用物理时间来衡量的。这首诗抓住了世人最能理解的普通又痛苦的情感反复吟诵,至今仍然能够引起现代读者的共鸣。

背景

这首诗创作的具体年代不可考,是表达思念情人的诗歌。

名家点评

〔南宋〕朱熹:“赋也。采葛所以为絺綌,盖淫奔者托以行也。故因以指其人,而言思念之深,未久而似久也。”(《诗集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