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出版物知识网络的理论基础和现实需求

1.1 知识网络的基本图景

在20世纪中期以后,知识网络先后成为情报学、企业管理学、认知心理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研究热点。在信息管理、情报学等研究领域,知识网络主要是针对科学研究活动中知识的组织、存储、检索与利用,它被认为是知识节点及其结构与关系。在管理学界,知识网络是一批人、资源和它们之间的关系,为了知识的积累和利用,通过知识创造、知识转移,促进新的知识的利用。在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等研究领域,知识网络通常是语义网络、概念网络、神经网络、Wordnet、Knownet和知网等概念的统称,反映知识和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被广泛应用于数据信息可视化、知识挖掘、知识工程、知识表示、自然语言理解等众多领域。[1]不同学科从不同研究的目的和角度出发,对知识网络的内涵认识各异,但从中也不难看出对知识网络的如下基本共识:(1)知识网络是一个集合概念,“是指由知识节点(知识单元)和知识关联构成的知识体系”[1];(2)知识网络作为一种知识存在和结构形式,以知识间普遍存在的联系为基础,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知识间的广泛而复杂的链接;(3)知识网络构建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知识利用和知识创新的效率。

1.2 出版物知识的特性

出版研究视野下的知识网络与其他学科之间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但产品层面上的知识网络之“知识”的类型和存在方式有显著特性。(1)出版行业所提供的知识是一种公开的、客观的、显性的知识。为满足向公众传播的需要,通过出版活动所提供的知识都需要通过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符号按照一定的信息组织方式表达出来,摆脱了任何个人和机构的束缚,可以顺畅地在社会流通。从出版活动效果看,出版把存在于个人大脑里的主观知识显性化、客观化、公开化,促进了人类知识的传播和知识总量的增加。根据世界普遍联系的观点、小世界现象、科学发展的统一性和继承性、学科综合与交叉、知识引用理论和相关性原理等理论分析和实际验证,出版物所承载的知识之间存在着普遍的、多元的、复杂的联系。[2](2)出版行业所提供的知识是片段的、孤立的、缺乏链接的。过去,出版行业通过书、刊等出版物向社会传播知识,一本(套、系列)书、一份期刊都是一个体系相对完整而独立的知识集合体。在一种书刊的内部,知识之间通过“目录”“索引”等方式建立起粗略的结构链接和字词链接;而书刊与书刊之间的知识关联,由于受物理载体的局限,除了运用“注释”“参考文献”等有限的技术手段表明知识关联外,知识之间的链接无法建立起来。为了打破书、刊承载知识的这种片段性、孤立性存在方式,历史上的编辑家和出版家们发明了丛书、类书、套书、大百科全书等图书体裁,主要通过分类、集合等方式建立起出版物知识的链接。但现在看起来,这些链接所反映的知识之间的关联也比较单一、肤浅、片面和有限。在数字化转型中,不少出版社开始尝试提供电子书刊、数据库等数字化产品,但在知识组织和产品开发上仍囿于传统的编辑出版方式,或改变知识载体和传播方式,或改变知识的存在单元,而对传统以(书)本、(刊)期、(论文)篇等为存在单元的知识内部及相互之间深入、本质的关联缺乏有效关注。

1.3 出版知识网络构建的现实需求

目前,出版业已经成为一个高科技渗透度很高的知识服务行业,从不同学科视角切入都可以发现知识节点之间一定的网络关系。从出版活动的对象看,各种出版物及其所承载的知识内容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关联,在数字化环境下,利用一定的技术手段把相互关联的出版物及其知识内容链接起来,就构成了以出版物为主体的知识网络。但目前,对于绝大部分出版社来说,基于这种联系基础上的知识网络还没有建立起来;而与出版界紧密相关的图书馆界和信息搜索行业,它们的知识网络建设远远领先。图书馆界在情报学理论的指引下,在20世纪后半期就开始了数字图书馆建设,努力构建囊括人类所有文献知识在内的知识网络;以谷歌和百度为代表的新兴信息搜索服务公司,先后推出了基于知识关联的学术搜索和知识图谱功能[3],在知识网络建设上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出版物知识网络建设的落后局面明显不利于出版业的健康发展。首先,它使出版业在与其他行业的竞争中陷入被动局面,商业利益被蚕食。在知识传播的链条上,出版活动是知识储存、服务、搜索、挖掘的基础和前提;出版社处于图书馆和搜索引擎公司的前端,承担着知识内容母本的催生、整理、开发和副本的复制传播职能。但是国内外的出版业现状显示:与知识传播链上的先导地位相反,出版社在商业博弈中往往处于大型图书馆和谷歌、百度等公司的下风。其次,缺乏知识关联的出版物不能满足数字时代读者对知识消费的需求,出版社在产业中的主导地位动摇。在传统知识传播链条上,出版社是作者和读者之间必不可少的中介,相对于产业链上的其他利益主体来说,占据着主导性地位;但目前传统出版社正经历着越来越严重的作者流失和读者规模缩小的现实,出版社已不再成为知识传播的必要环节,其存在的必要性也受到质疑。造成如上这两方面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出版社片段性、孤立性提供知识产品的模式无法满足当下知识消费者的知识需求。中美两国权威性研究表明,数字时代知识消费者的需求和行为相对过去发生了很大变化:知识获取上,需要无缝链接和自助服务;知识内容上,需要从简单文献获取转移到知识发现,甚至支持知识创新;知识检索上,需要一站式、个性化、全文化、可下载;成本上,需要最快、最省力。[4]为顺应知识消费者需求的转变,出版社需要建立起规模庞大的、功能健全的、相互之间可互通互联的知识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