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李从厚逃命遇驸马 李从珂入宫登大位

众望所归主庙堂,灵前继位慰先皇。

帝王非道须有种,从此山娃掌大唐。

朱弘昭听说王思同的人马归顺李从珂后,大为震惊。他让皇上准备了十几道诏书,派人到各藩镇游说,然而传回的消息却让他大失所望,那些节度使都说这是皇上的家事,不便参与,无论谁坐江山,他们都是大唐的臣子。他听后又气又急,为了防止宫中混乱,他把消息封锁起来,连淑妃问他,他也不肯说实话,搪塞以勤王的人马正在路上云云。

下朝后,他把冯赟找来,对他道:“皇上可能要变心,他想把皇位让给潞王。若真是这样,我们将死无葬身之地。你速派人到亳州,传皇上的旨意,把李重吉杀了。还有李从珂手下的那些将领,凡家眷在京城的一个不要放过,全部杀了。这就可以断了皇上的念头,让他知道,他即是想禅位,那些人也不会饶了他。这样也省得他扛不住了把我们交出去。”

“这事倒好说。可以后呢?他们可是想要我们的人头呀。”

“哈哈哈,冯大人多虑了。石敬瑭不足虑,我深知他的为人,他不过是做做样子让李从珂看,并非真心助他,你不看他出兵都十几天了,还没有出晋州地界呢。我敢说,只要康义成与洋王李从璋会合起来,打上一次胜仗,石敬瑭肯定他会回过头来攻打李从珂的。”

冯赟听后,点点头道:“反正我二人已经生死一处了,凡事听朱大人做主就是了。康义成对大人颇有怨言,要当心他……”

“冯大人多虑了,他不过一介武夫,不会有什么歹意。再说他一家大小四十多口都在洛阳,尽在我们掌握之中,还怕他反水不成?”朱弘昭打断他的话道,“不过冯大人的话对,康义成反复无常,说不定跟药彦稠一样,药彦稠这小子一吃败仗就带兵投降了,若不是王思同跑的快,说不定他要把他抓起来送给李从珂。先皇早就说过,药彦稠两面小人,不可重用。没想到还真是这样。人心难测,我们不得不防啊。你办好那些事后,也派些人盯住康家,防着他们逃跑。”

“是。”

第二天,康义成整顿好兵马,李从厚亲自到校场阅兵,并带去了大量金银珠宝,赏赐这些士卒,竟将国库都掏空了。李从厚怕将士们嫌少,就许诺打到凤翔后,每人再赏赐二百缗钱(一缗合一千文)。

这些将士原本是李嗣源“横冲都”的老兵,虽然年龄大了些,但年轻时个个都能打善拼,英勇无比。李嗣源正是凭着这支军队才屡建奇功。李嗣源登基后,便将这只强悍的队伍交给了李从珂。李从珂带着这些人马灭“三王”,平外患,建新功无数。李从珂到凤翔出任节度使后,李嗣源就把这些人放在京城里,充当了皇家的护国军。李嗣源待他们恩重如山,虽说是军队,但其实与养老差不多。将士们不愿离开这个待遇优厚的兵营,有的还把自己的儿子也弄了进来。这些老爷兵根本不把康义成放在眼里,也无心为李从厚效命,刚出洛阳就嚷嚷起来:“弟兄,。我们快些走呀,等到了凤翔,再向潞王请一份赏赐!”这句话听起来意蕴含糊,模棱两可,也可以理解成到凤翔后李从珂会再赏赐他们一份。

康义成带着这这些人马行军,欲速不能,一天还走不了三十里地,还没有到河中就遇到败下来的李从璋的人马。他们一问才知道李从璋被潞王活捉了去,大军都散了。于是,这支原本就不想出战的队伍军心大乱,刚与李从珂的军队相遇,还没有开战就归降了,康义成被逼无奈,做了李从珂的降将。

朱弘昭、冯赟闻听此讯,知道大势已去,无力回天,都悄悄躲在家里安排后事,把家眷偷偷送出城,恰在这时,皇上派侍卫传旨,让他们即刻进宫议事,他们知道此一去凶多吉少,就在自己的家里自杀了——一个自缢而死,一个跳井身亡。

李从珂平了河中的护国军,活捉了洋王李从璋,洛阳再无兵可用了,不几日就能打到洛阳。李从厚获悉李从珂将要杀到,忙召集文武大臣,要去郊外迎候李从珂,准备禅位与他。当他听太监说朱弘昭已经把李重吉杀了,还杀了不少凤翔军的家眷时顿如五雷轰顶,岂敢再去郊外相迎?只怕这些人一见面会一刀要了他的性命。情急之下,转而想去他的封地魏州,但文武百官谁也不肯同行,气得他当场斩杀了了几个大臣,带着五十名侍卫匆匆出了宫,也顾不得向母亲辞别。

他们出了城,漫无目的地走着,不知到哪里是安身之地。一个名叫沙守荣的侍卫对他道:“陛下,如今我们只能去河东投奔驸马爷了,无论怎样他也是陛下的姐夫,即使驸马不留陛下,还有公主呢。千万不能落在潞王手里,就是他想容你,他手下那些人也不会答应的。”

李从厚听完沙守荣的话,大骂朱弘昭断了他的退路,如今被逼到这般境地。转而一想,觉得投奔石敬瑭也是一条路。他知道驸马与潞王向来是面合心不合,说不定能救驾,再说还有从小就很疼爱自己的姐姐,总不会见死不救吧?于是,他对身边的侍卫们说:“对,我们就去河东。”

一行人快到卫州时,远远看见前面一支大军正迎面开来,李从厚吓了一跳,以为是李从珂的凤翔军。及至队伍行至近前,原来是河东石敬瑭的人马,李从厚顿时眼前一亮,心想这下有救了。

石敬瑭没想到在此遇见李从厚,一时竟不知怎样见礼,还是从马上下来,行了君臣大礼。李从厚见状,悬着的心才落了下来,向石敬瑭说道:“潞王造逆,围攻洛阳,朕不愿被其加害,正要去河东与驸马共商大计。朕知道驸马起兵也是被潞王所迫,不得已而为之。今日不期而遇,不知驸马意下如何?”

因为这事太突然,石敬瑭不知怎样答复他,犹豫着不肯说话。这时,只听沙守荣大声喝道:“驸马身为国戚,当与朝廷休戚与共。如今天子有难,却不愿效劳,难道驸马也要学潞王吗?今天与其落在你手里,倒不如拼个鱼死网破。”说着,沙守荣抽出宝剑,指向石敬瑭的脖子。那些侍卫们也纷纷持刀在手,横眉竖目地看着石敬瑭。石敬瑭没想到他们会这样做,一时吓得不知所措,牙将指挥使刘知远见石敬瑭命有不测,当即命一百多士卒包围了李从厚的侍卫,并横刀挡住沙守荣,一时剑拔弩张,厮杀在即。

“哈哈哈,你们这是做什么?都给我撤了。”站在一边的桑维翰道,“事发突然,当容驸马与皇上仔细商议。你们如此鲁莽,难道想坏了皇上的大事不成?还不快快退下。”

李从厚也没有料到手下这些侍卫会这样对待驸马,忙喝退了他们。下马走到石敬瑭跟前,施了个家礼道:“姐夫,我姐姐一向可好?”

石敬瑭想起夫人上次进宫所遭受的冷遇,铁青着脸道:“从宫里捡回了一条命,还在河东呢。”

李从厚知道他是为公主探母一事生气,苦笑一声道:“那都是朱弘昭这个奸贼所为,我根本不知道,请姐夫海涵。”说着就要给石敬瑭行跪拜之礼。石敬瑭忙把他扶住道:“皇上万万使不得,您如今贵为天子,微臣焉敢受礼,请陛下自重。”

李从厚哪还顾得君臣之礼,只管“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石敬瑭忙把他拉起来,也行个跪拜礼道:“皇上有何差遣只管吩咐,臣当效犬马之劳,千万莫要折煞了微臣。”

李从厚复又拉起石敬瑭,说道:“不瞒驸马,朕现在已经是走投无路了。原打算去河东投奔驸马,不想却在此相遇,此乃天助我也。眼下潞王快要进京城了,朕不愿被他生擒,驸马快拿个主意,朕该如何是好?”

石敬瑭听罢劝慰道:“陛下,潞王起事,不过是为了朱、冯二人,把他们交给潞王发落不就是了?”

“驸马有所不知,朱弘昭、冯赟已经自杀。朕原本想到洛阳郊外迎候潞王,禅位与他,可那朱弘昭却早已假传朕的旨意,把侄儿重吉杀死在亳州,还杀了不少凤翔将领们的家眷,你想潞王和那些将领,如何能放过朕?朱弘昭这老贼,他断了朕的退路呀。”李从厚说着又哽咽起来。

石敬瑭这才明白洛阳的实情,他冷静地想了想道:“请陛下先在卫州住下,臣去见潞王,为陛下陈情。这都是奸臣所为,并非陛下的意思,想必潞王一定会摒弃前嫌,迎接陛下回銮。”

李从厚苦笑着道:“如此更好,就怕潞王不肯相饶。”

“陛下莫急,他若还承认自己是父皇的义子,就应该迎接陛下回銮;若抛弃陛下,自立为主,将为天下所不容。”

石敬瑭这句话说到了李从厚的心里,他一把抓住石敬瑭的手道:“好,就依驸马。”说完这句话,李从厚的脸忽又阴沉起来,对石敬瑭小声说道:“听说潞王起事有皇太后的懿旨,可是真的?”

石敬瑭摇摇头道:“臣也听说过此事,但谁也不曾亲见,说不定是他假冒太后懿旨,也未可知。”

“若是真有皇太后的懿旨那就不妙了。”

石敬瑭没有再给他解释什么,忙把李从厚送到卫州的驿馆安顿下来。自己不敢在驿馆久呆,急忙辞别李从厚回到营寨,把桑维翰找来,问计道:“桑大人,潞王用不了两天就打到京城了,如今这局面该怎样应付?请桑大人明言。”

桑维翰笑笑说:“天子外逃,都还有天子的仪仗让臣属们去瞻仰;如今皇上竟这样狼狈,说明他的气数尽了。不过倒给驸马爷送了一个觐见礼,不必再怕潞王责怪了。”

“觐见?我堂堂驸马,要觐见谁?谁敢责怪我?”石敬瑭铁青着脸道。

桑维翰明白他此时的心境,不紧不慢地接着道:“驸马爷,在下知道您的心事,可到了京城千万不要显示出来。他现在是如日中天,拥兵二十多万,而且还有太后的懿旨,那是名正言顺呀。驸马爷须谨记,小不忍则乱大谋呀。”

“你敢肯定是太后的懿旨吗?没有弄错?”

“驸马向在下问过多次了,在下敢用身家性命担保,那懿旨确是真的。”

石敬瑭无奈地叹口气,心里默道:“太后糊涂呀,这个阿三果然……,看来今后要拜他为主了。”

桑维翰不明白他此时在想什么,只看到他的脸是那样阴沉,以为他还在怕李从珂抱怨。

“驸马不必再担心潞王了,皇上现在不是在咱们手里吗?这可是一件天大的功劳呀。我们尽快赶到京城,迎接潞王进宫。先把皇上软禁起来,也好借潞王的手来杀了他,然后再以此为借口,讨伐潞王,到底鹿死谁手……”

“不必再说了。”石敬瑭打断桑维翰的话,阴笑了两声,继续道,“现在要防着那些侍卫把皇上再弄到别处。今晚你与刘知远将军带人去驿馆,把那些侍卫都干掉,换成我们的人。”

“下官明白。”

李从厚被石敬瑭安置在驿馆,原想着他晚上肯定要来招待他们一番。可是到了用膳的时候,还没有见石敬瑭到驿馆,那些侍卫们很是生气,大骂石敬瑭不忠不孝。这时,只见桑维翰与刘知远笑吟吟地来到驿馆,身后十几个军士挑着食盒担子也跟了进来,他们把食盒担子放在驿馆的一间大房子里。桑维翰让刘知远在下边招待这些侍卫,自己到楼上亲自给李从厚送去饭菜。他见到李从厚道:“陛下,驸马爷连夜进京去面见潞王,来不及拜别陛下,让微臣特来侍候皇上。微臣采办了许多酒肉,故而来晚了些,请陛下恕罪。”

那些侍卫们早就饿透了,见刘知远送来这许多酒肉饭菜,也顾不得体面,放开肚量,大吃二喝起来。

李从厚哪里吃得下去,端着一杯酒只是唉声叹气。桑维翰劝说道:“陛下不必烦恼,潞王是陛下的兄长,敦厚至诚,先皇对其恩重如山,他肯定不会为难陛下的。驸马爷临行前对微臣道,让陛下放宽心,好生在此歇息几天。”

李从厚苦笑了一声道:“给你说实话,我从没有想着去做皇帝,上有两个兄王,都比我强,尤其是大哥潞王,身经百战,立过很多功劳,父皇最喜欢的就是大哥。我做个逍遥王爷就是万福了,谁知二哥却逼宫谋反,断送了性命,朱弘昭他们非让我去做这个皇帝,如今却招来如此大祸,你说这能怪我吗?这个老贼还假传圣旨,竟敢背着我将吉儿杀了。我有罪呀……”说着,李从厚禁不住恸哭起来。

桑维翰看着眼前这位九五至尊的皇上哭成这样,不免动了恻隐之心,他看四周无人,小声说道:“陛下莫再哭了,现在不是哭的时候。微臣斗胆给皇上进一句忠言,不知皇上肯纳否?”

李从厚止住哭声,问道:“事到如今,还有什么话听不进去的,请大人直言。”

桑维翰又审视了一下四周,神秘地道:“陛下若想保命,千万不要再想着做皇上了。此时应速拟一道禅位的诏书,派个妥当的人即刻送到京城,待潞王进宫后即刻呈上。潞王见到诏书,肯定会保护陛下的。”

“如此更好。”李从厚想也没想地道,“可我心乱如麻,不知该怎样说。”

“若皇上信得过微臣,就让微臣替皇上拟旨。”

“那就谢谢大人了。”

李从厚起身拿出文房四宝交与桑维翰,桑维翰不假思索,挥笔拟就了一道禅位诏书。李从厚看了看,拿出玉玺用了印,并叫来一个侍卫,如此这般地安排一番,那侍卫也没顾得吃饱饭,飞身上马向京城奔去。

办完这一切,李从厚如释重担,这才觉得饿了,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此情此景令桑维翰心里很感酸辛,眼里竟噙上了眼泪,急忙把头转了过去。

“陛下,微臣告辞了。”

“桑大人,你知道,我已经不是皇上了,不要再称呼什么陛下了,就是这两个字才害得我走投无路。无官一身轻呀,不做这个皇上心里才舒坦。让兄王去做吧,我只想回到我的封地魏州去做个逍遥王爷。”

桑维翰看着这个天性率真的皇上,心里更加不是滋味,他上前行了个君臣大礼道:“陛下在微臣的心里永远是皇上。皇上能从善如流,此乃大唐之福,可惜皇上用错了人呀。不说这些了,陛下一定要保重,一定要保重。微臣军务在身,不能伺候陛下了,就此告辞。”

桑维翰离开驿馆回到行营,石敬瑭正在那里等他回来。他把驿馆的情况给石敬瑭做了禀报,隐去了禅位诏书的事情。石敬瑭高兴地道:“我带人马连夜进京,争取赶在潞王大军到来之前进城。那会儿说的事情,待我走了之后,你再动手。”

“放心吧,下官自有安排。”

石敬瑭带着河东的人马连夜开拔了。桑维翰把那些留下的将士召集在一起,安排今夜的行动。最后他对那些将士们道:“你们都要看清了,只杀那些侍卫,谁若伤了皇上一根汗毛,我灭谁九族。你们听到了吗?”

三更时分,那些酒后的侍卫们都酣然进入梦乡,还没弄清楚怎么回事,便都做了刀下鬼。李从厚从梦中醒来时,那些侍卫都换成河东的将士了。他十分震惊,当即质问刘知远为何要下此毒手,刘知远道:“皇上的侍卫缺乏管教,迟早要给陛下带来麻烦,所以把他们杀了,皇上有河东的侍卫护着驸马爷才放心。”

李从厚明知被石敬瑭所控制,也无可奈何,心里暗骂石敬瑭,但表面上却说:“哦,还是姐夫想的周到……”

却说李从珂带着十几万大军,如入无人之境,很快就要到达洛阳了。冯道得到这个消息,心里又喜又怕,喜的是朱弘昭、冯赟自杀后,自己又可以出来说话了;怕的是潞王不肯饶恕他置皇命于不顾,与太后站在一起替秦王争皇位,掀起这场宫廷大变。他不知该怎样行事,必须立刻见到太后。

主意已定,他不敢怠慢,他只身进宫,来到长生殿,要去解救被幽禁在这里的太后。看守太后的太监头领名叫刘柱,听说皇上昨日就离开了皇宫,正在那里不知所措,远远看见冯道过来,忙迎上前去,跪下施礼道:“丞相,听说皇上出宫了,我们该怎么办?请丞相指教。”

冯道并不与这些人一般见识,笑笑道:“该怎样办还用说吗?还不快把太后她老人家送往明宫。走,我们一起去接。”

冯道在刘柱的带领下,打开了长生殿的大门,冯道不顾身后跟随的几个太监,急匆匆地赶到殿内,见太后正歪在睡榻上闭目养神,花白的发髻凌乱不堪,大概有好几日不曾梳洗过。随着殿门被打开,一束强烈的阳光照进来,太后被强光刺得睁不开眼睛,忙颤巍巍地问道:“是谁呀,谁在那里?”

“太后……”冯道哭喊着跪在太后的睡榻前。

“哦,是丞相呀,你……你还活着?”

“托太后娘娘的福,老臣还活着。”

太后从睡榻上坐起来,吃惊地问:“你……你怎的也到了这里?”

“太后,老臣无能,没有保护好太后,老臣是来接太后出去的。”

“什么?接我出去?是珂儿回来了?”

冯道闻听,暗吃一惊,心想太后被幽禁在深宫,如何晓得潞王打回来了?他没敢多问,急忙回答道:“是的,是潞王回来了。”

太后听后,一下子从榻上站起来,急切地道:“快,快扶我出去,我去见见珂儿,怎的现在才回来,哀家早就给他懿旨了。扶我出去。”

冯道听太后这样说,心里才明白那道懿旨果然是真的了。他眼睛一转,忙对太后道:“是呀,老臣就是想请太后示下,老臣打算带着六部公卿及枢密院大臣们去城外迎接潞王,不知太后意下如何?”

“好呀?哀家身子不便,你代哀家去迎迎珂儿,你去吧。”

冯道转身看看刘柱道:“你速把太后老人家送往明宫。”

“不,哀家哪里也不去,就在这等珂儿回来。”

冯道知道太后的脾气,也没有强劝,对刘柱道:“你们要好生侍候太后,不能有半点差池,将功折罪。”说完,冯道急忙离开长生殿。

文武百官们听说潞王已经快到城外了,不知是福是祸,聚在兴圣宫门口议论纷纷,有的说潞王假冒太后懿旨,逼走了皇上,大逆不道。有的说既然朱、冯二贼已经伏法,潞王就该带兵回去,不必进城。还有的说,既然皇上打算把皇位传给潞王,就应当把皇位还还给潞王……。一时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只有范延光一言不发,别人问他,他只是报以微笑,不做任何表态。

正在这时,冯道走过来,人们把目光齐聚在他身上,他来到众人面前,给大伙鞠个躬道:“皇上抛下我们自己走了,太后懿旨,要文武百官到城外迎接潞王殿下。”说完,冯道头也不回地向宫外走去,百官们见状,互相张望着,不知该怎么办。范延光第二个跟了出去,随后三三两两地都跟了出去。

李从珂的大队人马快要到达城西的蒋桥了,冯道已经带着百官在那里列阵迎接,李从珂骑在马上,远远看见迎接自己的百官,还未到跟前,就赶紧下了马,步行着来到百官们面前,互相问候、寒暄。李从珂在这些迎候的人群里发现了石敬瑭,脸上当即挂上一丝阴云,石敬瑭看得真切,忙上前施礼道:“殿下,末将接驾来迟,请殿下恕罪。”

李从珂笑了笑,带着讽刺的口吻道:“哦,以为驸马还在河东呢,想不到比我还要先来一步。”

石敬瑭苦笑着小声说道:“本来要去河中迎接殿下的,谁知在卫州遇见皇上,不得已耽搁了两天。我已经把他安置在卫州的驿馆里,该怎样办还得殿下说。”

李从珂闻听,暗吃一惊,小声对石敬瑭道:“待进宫后再做计较。”

李从厚从卫州派出的那个侍卫也在人群里,好不容易挤到前面,见到李从珂道:“潞王千岁,皇上派小人送来诏书,请殿下过目。”

李从珂接过那道诏书,粗略看了一遍,他笑了笑正打算收起来,见石敬瑭扭着脖子在偷看,便随手把诏书递给石敬瑭说:“皇上真是孩子心性,这皇位怎能说换就换呢?”李从珂转向石敬瑭道:“姐夫是从宫里来的吧,母后现在怎样了?”

“哦,没有殿下的钧令末将不敢进宫,适才听冯丞相说母后还在长生殿等殿下呢。”

“好,我们一同去拜见她老人家。”李从珂说完,站到高处,向迎接他的人们说道:“从珂感谢各位大人们到这么远的地方来迎接从珂,从珂不敢生受呀。各位大人们以前是做什么的还继续做,各司其职,各谋其政,莫要荒废了朝政。皇上被朱、冯二贼所蒙蔽,让各位大人受委屈了,待我进宫觐见太后,商议恢复诸位大人的官职。”

冯道见时机已到,遂大声说道:“谨遵太后懿旨,请潞王殿下荣登大位。请诸位拜见新君。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说着第一个跪在地上,行了三跪九拜的大礼。

其他人见冯道真能抓机会,也都不敢怠慢,纷纷随他一同见了大礼,只有石敬瑭愣在那里。

李从珂触景生情,瞬间想起当年在洛阳城下义父李嗣源被百官参拜的情景,想不到今日这一幕重演了。他感到一阵眩晕,眼前发黑,正正神道:“诸位大人们错了。当今皇上不同于庄宗,从珂更不敢与父皇相提并论。你们再这样做就是想把从珂置于死地。”说完,李从珂头也不回地打马向洛阳城赶紧走去,冯道、石敬瑭紧紧跟在他后面。

韩昭胤与张破败把大军都安置在城外,并严令诸位将领约束好所带人马,不得进城骚扰百姓,否则严惩不贷。李从珂只带少许人马进了城。

宫里那些被朱弘昭圈禁起来的宫人们,听说潞王就要进宫,纷纷拥到宫门口,等着迎接他。李从珂带着韩昭胤、张破败、张敬远、杨思权等心腹将领一起来到了皇宫。没顾上喝口茶,就急急忙忙地赶到长生殿去参拜太后。一进大门,见太后已经在廊下等着他,李从珂“咕咚”一声跪在当院,哭着道:“母后,孩儿护驾来迟,让母后受委屈了。”说着,便止不住大放悲声。

太后被李从珂的一腔真诚所打动,想着这几个月所受的委屈,眼泪喷涌而出,紧往前走了几步,抱着李从珂的头大哭起来,竟像是一对嫡亲母子一般。站在一旁的石敬瑭,强按住油然而生的妒火,走上前去劝道:“请母后节哀,莫要哭伤了身子,母后身体要紧。”

好半天太后才停住哭泣,哽咽道:“想不到……想不到我们母子还能见面,老天爷有眼呀。你回来了,回来了好呀,珂儿辛苦了……”

太后忽然想起惨死的李重吉,紧紧攥着李从珂的手,眼泪又一次滚落下来,泣不成声地道:“孩子,你们回来的晚了……晚了呀,听说朱弘昭那个畜生把吉儿也害了。这个畜生,这个畜生。多好的孩子,多好的孩子呀!珂儿,你要挺住,要挺住呀。要以朝廷大事为重……”

“母后……”李从珂强忍着眼泪,长叹一声道:“孩儿还在潼关时就听说了,吉儿为父皇的江山也算是尽了忠,那是孩子的福分,母后不要再为他难过了。保卫咱大唐江山能不流血吗?二弟不也是让他们害了吗?这个仇孩儿一定给您老人家去报,母后节哀顺变吧。”

说到这里,他转身对张破败道:“那两个逆贼畏罪自杀了,这不能算完,你带人把他们的家人、连同九族,统统都抓起来,听后处置。”

“是,殿下。”张破败转身离开了。

太后再次拉起李从珂的手,接着刚才的话头道:“你回来了就好啊,荣儿德薄福浅,没有做皇上的命,你父皇留下的江山就指望你了……”

“不,母后,现在大位已定,君臣分际,孩儿打算与驸马去把皇上接回来……”

“你好糊涂呀。”太后打断李从珂的话,“厚儿虽说是你父皇的骨血,

可他继位这四个月都做了些什么?他没有主见,听信谗言,不忠不孝你莫非想让你们父子们九死一生才打下的江山毁在他手里吗?你父皇一生磊落,从没有私心,常与哀家说你仁孝至诚,有胆有谋,早就有意把大位传给你。可哀家心有偏私,想让荣儿承继皇位。是为娘糊涂,是为娘害了荣儿……”

太后又一次伤起心来,李从珂忙搀住皇后道:“母后放心,这个教训想必皇上一定会警觉起来的。有孩儿与大臣们的帮衬,皇上一定能洗心革面,把事情做好的。”

太后把脸一沉,把手从李从珂腋下抽出来,正色地说道:“既然你们把哀家尊为太后,按我大唐制度,太后说的话就是懿旨,是么?那哀家就再下一道懿旨,你们都听好了:潞王李从珂仁孝忠勇,功勋齐天。承先皇旨意,着潞王李从珂即皇帝位,废李从厚为鄂王。”

“母后,我……”李从珂急得不知说什么。

站在一旁的石敬瑭悄悄捅了捅他,说道:“殿下,你就应了吧,这可是母后的一片好心呀,不要再推辞了。”

“我……”李从珂看看石敬瑭,又看看范延光、韩昭胤几个,无奈地摇着头,跪在太后面前道,“母后,孩儿何德何能,如何能承继父皇操劳一生所换来的江山社稷?这不是难为孩儿吗?”

“珂儿不要再推辞了。你父皇晏驾后,中原一时无主,契丹、吐蕃、鞑靼还有那些不安分的藩镇,不定要生出什么歹意,你要多留心他们,不要让他们钻了空子。哀家不懂得军国大事,过不了几年也将随你父皇去了,只要你对得起为娘的一片好心,为娘也就瞑目了。还有一事,荣儿的一家大小都让他们杀了,到现在还没有个安息之地……”

“母后放心,孩儿绝不相信二弟会逼宫谋反。孩儿一定按秦王应享的哀荣重新安葬,其夫人、孩子都给予封号,并派人看守陵墓。”李从珂忙说道。

“你有这个心为娘很高兴。嗨!人都死了,要那封号做什么?只要有个土堆我也就放心了。”说着,太后转身擦了擦眼泪,对李从珂道:“你去吧,你父皇的灵柩还在正殿里,去给你父皇磕个头去吧,大臣们都在那里等你呢。”

辞别了太后,李从珂去正殿祭拜李嗣源的灵柩。冯道先一步来到安放李嗣源灵柩的正殿,百官门已经在那里等了很久了,冯道把太后的懿旨传达给这些大臣。

李从珂一见李嗣源的灵柩,哭着跪倒在地,声泪俱下地哭诉了一番,大臣们都被李从珂的真诚所打动,又陪着他哭了半天灵。

冯道见哭得差不多了,搬了把椅子放在正中,从地上扶起李从珂坐好,高声诵道:“奉太后懿旨,请潞王殿下在先皇灵前即位。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百官忙不迭地随着冯道的唱礼,行了三跪九拜大礼。

公元934年春,李从珂在李嗣源灵柩前即皇帝位,改元清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