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手绘世博地图
2010年4月10日13时,东方都市广播《世博进行时》(中波792、调频89.9)的节目主持人高源将《绿色世博出行指南手绘地图》的制作者——上海市七宝中学高二年级学生纪晓宇和他的地理老师柳英华请进了直播室。
高源:欢迎两位。今天请两位给我们讲讲关于世博会你们的colour word——精彩的世界。在我手里拿了一张非常精彩的地图,很实用,有关世博服务的信息一应俱全,交通、住宿和园区场馆分布等信息一目了然。看到这份地图,我非常惊叹,我特别想问一下,做一份地图应该是很难的一件事吧?
纪晓宇:主要的难点在于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
高源:既然这么难,那么你们是怎么想到要手绘一张世博地图的呢?
纪晓宇:我平时喜欢翻看一些地图,我发现里面公交信息相对比较少,上海世博提倡绿色出行,公交优先,我想能不能绘一张公交信息比较完善的地图呢,于是就有了这个想法。
柳英华:我们学校有很多学生平台,鼓励学生去参加一些课题研究和科技活动。纪晓宇是我负责的地理探索者社的副社长。他对于城市建设,特别是公交的发展非常关注,而且他有比较好的空间思维。当他跟我说起他想做一份世博地图的时候,我起先也不敢相信,觉得这个工作量确实很大。但是后来想想,如果他能够画出来,这个过程是值得他一生来回味的。我当时就鼓励他,让他试一试,并送给他一些参考资料,给他提供参考网址,让他自己去检索。我让他先做个设计方案,想一想准备从哪些角度来做这张世博图,想要表达哪些信息,想清楚后,我再进行进一步的指导。
高源:现在这份地图就在我的手边,它除了世博园区周边一些交通信息标得非常清楚之外,我觉得整个上海市的公共交通状况也非常详尽。当时你们在手绘这个地图时,像11号线、10号线还没有开通呢,你们是到哪里去查这些非常权威的信息呢?
纪晓宇:公交方面的网上都会公布这样的信息,上面会标注没有开通这种字样,但我知道会在世博期间开通,我就自己把它加上去了。
高源:绘制这样一张地图肯定是要在海量信息中进行选择,然后再把这些有用的信息反馈在这一张地图上,这个过程应该是非常艰难吧?有没有打退堂鼓的时候?
纪晓宇:主要难在把空间资料画上去,我知道某个公交站点或某个酒店就在某条路上,但是要基本符合比例地画上去,确实是一个难点。关于是否打过退堂鼓,我心里有过几次闪念,比如有时做得比较晚了,就想:哎呀怎么还有这么多事情?只是一闪念,一会儿就会告诉自己“既然做就要做完”。
高源:你说怎么还有这么多事情,其实你上高二了,你平时一般是用什么时间做这件事情?每天做多久?最晚做到几点呢?总共花了多长时间呢?
纪晓宇:一般在晚上作业做完之后,还有双休日一些时间来做这张图。每天用在这上面的时间不定,有时候可能正好要更新数据了,工作量大点,要用几个小时,平时每天也就个把小时甚至几十分钟。关键在坚持,不能靠突击。最晚做到夜里十一二点吧。这份地图是从去年6月开始构思的,到今年3月初完成,大概用了八九个月的时间。
世博手绘地图封面
高源:那么你觉得影响你学习了吗?父母批评过你“不务正业”吗?
纪晓宇:我觉得学习时间是可以挤出来的,对学习影响不会很大。有时候我做得特别晚,父母会善意地提醒该休息了,否则会影响第二天的学习,但从来没有指责过我“不务正业”。
高源:这个地图成品看不出是手绘的,上节目前,我看到了晓宇同学的地图手绘本,上面密密麻麻,蝇头小字,用各色笔记录着各种信息。你是一直在手绘吗?
纪晓宇:我们将手绘稿进行扫描,把它当作底图,在电脑上标注信息,并进行信息处理;处理好了以后,打印出来,再在打印稿上手绘;然后再扫描进电脑,把手绘的信息改为电脑输入。就这样一遍又一遍地反复。手绘其实是在打草稿,定稿在电脑上。比如:第一步手绘的是道路框架,扫描后作为最基础的图层;第二步手绘公交站点,标注清楚后扫描进电脑作为第二图层;第三步手绘宾馆饭店,扫描进电脑作为第三图层……有的地方我们做了详略处理,有些地方信息量特别大,密密麻麻的字,像这样的地区我们就给它变形,把它放得大一些;有的地方信息量少,我们就把它缩小,这样就能保持整体图幅的一个数量信息的均衡感,又不至于太密,信息量比较合适,大家检索起来也比较方便。
高源:这张图不是严格按照比例绘出来的,你们是怎么考虑的?
纪晓宇:这幅地图没有比例尺,但是相对位置不会错。我们是在一幅图上实现了不同地区不同比例的变形,看起来匀称美观,查阅起来快捷方便。
2010年,世博会即将在上海召开,本着“绿色出行”的环保理念,为了最大限度地方便世博会期间众多游客交通、参观、旅游、购物和吃住问题,我校地理爱好者纪晓宇同学制作了一幅手绘世博地图。
纪晓宇同学(左一)与指导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讨论地图
这幅手绘地图并不是凭空得来的,而是他在开展研究实践基础上的研究成果。他查阅大量资料,花费近九个月的时间,对地图上标注的重要信息,如公交和轨道交通站点,通往世博园交通沿线的宾馆、酒店、商店和重要景点等进行了实地勘察和验证。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踏踏实实做研究的科学态度是“接地气”的。
世博地图,纪晓宇没有选择机械套用地图制作严格按照统一比例尺的做法,而是采用多种比例、分层设计、多次成图的方式,呈现出局部位置“相对”、整体图幅匀称美观而又检索方便的手绘地图。这种传统却灵活的制图“土办法”是“接地气”的。
七宝中学像纪晓宇这样的学生并不是个例,像手绘世博地图这样的项目也还有很多,如为解决盲人倒开水困难而专门制作的“盲人水杯”。这一创意还要追溯到七宝中学学生志愿者们到盲童学校的一次志愿服务。在志愿服务中,学生们发现,盲人倒水通常是用手指感受水位,直到感觉到烫才会停止继续倒水,因此他们的手常被烫伤。这深深刺痛了大家,因此志愿者服务队的同学们决心要制作一款方便盲人倒水的水杯。他们上网查阅资料,然后又请科技辅导员进行指导,反复试验,多次改进,最终利用干簧管原理制作出了能够自动提示水位的“盲人水杯”。再比如,学校里的几支敬老服务队在敬老院服务时,发现有些老人的个人药箱里会有一些过期药,如果误食这些药物,则会给老人们的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危险。于是,他们就想到能否在药瓶的盖子上设计一个像手表或者闹钟一样的电子装置,用颜色或者语音提示老年人这个药已经过期或者还有多长时间过期。经过论证,大家找到了切实可行的方案,做出了带有提示功能的药瓶。后来,同学们又发现不少生病的老人时常会忘记服药,所以又在原先设计的基础上加进了提示按时吃药的功能。
蒋天纬的“盲人水杯”发明展示
像这样的学生发明,截至目前,七宝中学已申请专利的就达400多项,其中有20余项已转化为产品,正在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服务,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那我们不禁要问,七宝中学如何能涌现出这样一批勤动手、会实践、能创新的“小小发明家”?原来,这和七宝中学的教育生态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早在1998年时,七宝中学就自主将研究性学习引入必修课,以此来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主动研究的习惯。2006年,七宝中学明确提出培养学生科学创新素养、建设创新型学校的目标。通过多年的努力,现在七宝中学已逐步建造装备了20个科学创新实验室,建成学子人文书院,开发出“文化与人生”“科学与创造”两大系列校本课程,组建了校内外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的专家指导队伍。2012年,学校又进一步明确提出“建设研究型学校”的办学努力方向。七宝中学的学生会以高中阶段有一项研究课题为荣,没有研究课题的同学会倍感失落。正是这样的研究氛围,才为“发明家”们的诞生提供了气候和土壤。
此外,七宝中学“全面发展,人文见长”的办学理念和“平民本色,精英气质”的育人目标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前者倡导培养具有人文修养和人文精神的人,后者意在培养“平民精英”;前者要求七宝中学的学生时刻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关注人类的生存状况,促使七宝中学的学生以保护大自然、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创造人类幸福美好生活为己任,后者则对七宝中学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提出了明确要求。因此,七宝中学的学生们有着母校培养出来的大地情怀和深深植根于人民、努力服务于人民的意愿。他们不仅能从日常生活的点滴中发现创新实践研究的“课题”,也必将自觉担负起人民富裕、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