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民族问题文选 马克思恩格斯卷(上册)
-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 651字
- 2020-08-29 06:57:57
序言
现实人道主义在德国没有比唯灵论或者说思辨唯心主义更危险的敌人了。思辨唯心主义用“自我意识”即“精神”代替现实的个体的人,并且用福音书作者的话教诲说:“叫人活着的乃是灵,肉体是无益的。”显而易见,这种没有肉体的精神只是在自己的臆想中才具有精神。在鲍威尔的批判中,我们所反对的正是以漫画形式再现出来的思辨。我们认为这种思辨是基督教日耳曼原则的最完备的表现,这种原则通过把“批判”本身变为某种超验的力量来作自己的最后一次尝试。
我们的阐述主要涉及布鲁诺·鲍威尔的《文学总汇报》(我们手边有该杂志的前八期),因为在该报中鲍威尔的批判,从而整个德国思辨的胡说达到了顶点。批判的批判(即《文学报》的批判)越是把哲学对现实的颠倒变成最明显的滑稽剧,那就越有教益。(请看孚赫和塞利加二人的例子。)《文学报》提供了一份材料,就连广大的读者也能通过这份材料识破思辨哲学的幻想。这也就是我们写作本书的目的。
我们的阐述自然要取决于阐述的对象。批判的批判在各方面都低于德国的理论发展已经达到的水平。因此,如果我们在这本书中不再对这一发展本身进行评论,那是因为我们所阐述的对象的本性使我们完全有理由这样做。
更确切的说,是批判的批判使我们不得不用现已达到的成果本身来批驳它。
因此,我们先发表这部论战性的著作,然后再写几部独立的著作,在那些著作里,我们——当然是各自单独地——将正面阐述自己的观点,从而也正面阐述自己对现代哲学学说和社会学说的态度。
恩格斯 马克思
1844年9月于巴黎
选自《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第253~25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