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仪器的检查到数据的解读,每一个环节都可能误诊

仪器检查的过程布满雷区,你不知道自己会踩在哪颗雷上。

仪器设备真的能反映出疾病的客观状态吗?不!为什么呢?

再精密的仪器相对于疾病本身来说肯定是有误差的。因为它只能反映出疾病一部分而非全部的客观特征。如仪器本身就存在一定的缺陷,仪器调校过程中难免存在的误差等,这种仪器本身存在的误差所导致的结果,将直接影响医生对目前所显示的检查结果的判断,导致我们不能正确诊断人体所患疾病的真实状态。

仪器在运行过程中,也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不同状态下的仪器检测出的结果会有所不同。如心电图仪会受到周围电磁环境等因素的干扰,还有的仪器会受到电压、温度等因素的影响。

有不少仪器操作人员对于所操作的仪器也会缺乏深入的了解。如此,医者就不能真正地做出正确的判断。就脑电图而言,我们很容易把脑电图的伪迹、非特异性异常,甚至某些正常的现象认为是癫痫脑电力的临床表现,而不少临床医生对于脑电图的原理及知识知之不多,不会意识到这些结果很可能是由仪器本身的问题造成的,而只以操作者所提供的结论作为判断疾病的依据,这当然会出现相应的误诊。

仪器是被人操控的,人为的因素有很多是不确定的。同一架仪器,由不同的人操作可能会有不同程度的差别,仪器操控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到了仪器的运行过程及其结果。如果在操作过程中,操作人员的水平不足,就会直接影响到医生对疾病结果的判断。而现在,有的医院的仪器操作人员,缺乏必要的医学常识和仪器知识,甚至有些医院中的电生理仪器是由未经过正规培训的护士操作的,甚至有极个别的操作人员连护士资质都不具备,试问这样的人员如何能够适应临床的需要而不发生误诊误导呢?

仪器检查的结果也是由人来判断的。读取这个结果的人的水平高低仍然会影响到针对检查所下的结论。即使这部仪器很精密,操作过程也没有任何误差,也可能会在读取结果上产生偏差。就拿CT来说吧,脑部的梗塞、脑部组织的局限性水肿、某些脑组织的炎症甚至是恶性肿瘤等,在CT的影像上都可以表现为低密度灶。如果不根据病史、疾病的症状及病人的全部病程经历等来分析判断,仅仅凭CT呈现的结果是很难确诊的。

图2-1 仪器检查的局限性

核磁共振的检查结果也是如此。就拿组织出血来说,同一个病人脑部的出血,在其不同的时期,核磁共振的检查结果会显现出迥然不同的信号。而这些不同的信号自然会影响到医生的判断。如果医生不根据患者的基本病情及病史做全面的综合分析,如果不具备一定的临床诊断经验,只凭检查结果就很容易发生误诊。

英国有报道显示:“医生阅读胸片的错误率在20%~40%。同时,在大医院工作的放射学专家对于56%的胸片有着不同的解释。他们的放射报告中,有显著误差的占了41%。即便是第二次阅读同一份胸片也只有1/3的错误得到纠正。”

图2-2是同一个病人在不同的三家医院所做B超检查结果。第一个是病人于2010年12月18日做的,检查结果是双侧卵巢包块,右髂血管旁淋巴结;第二个是2010年12月31日做的,检查结果是,右附件实性占位,子宫左后方结节,右腹壁腹膜结节;第三个是2011年1月5日做的,结果是双侧输卵管积液,也就是说患病部位并没有硬块,仅仅是囊性的积液造成的。单从检查结果来看,大家肯定会认为这是三个病人的检查结果,但实际上,这是同一个病人在前后不足一个月的时间内于三家不同的医院做检查所得出的结果,其中有两家医院都在我国目前最权威医院之列。

图2-2 同一患者的不同检查结果

仪器操作人员一般不接触并询问病人的病史及发病过程,只凭影像或者化验结果来判断病情在报告单上下结论,也是误诊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影像记录只是人体疾病发展到一定程度,在某一时刻呈现的状态,它根本不能代表疾病的全部。有不少病人患有相同的病却出现了迥然不同的化验或检查结果。同样,也有不少病人患有不同的疾病却在化验检查时出现了相同的结果。既然如此,医生如何才能确定一个正确的、能真正为临床诊断提供帮助的结论呢?这就需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而定,即对病人的病情进行综合的分析判断,然后再根据检查结果下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