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属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实践和思考——以首都师范大学资环学院为例

王文利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北京市属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对未来北京的发展和影响意义重大。“十二五”期间是北京市城市化、国际化、现代化的加速期,也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转型期,进一步提升市属高校人才培养的能力显得尤为迫切。近些年,作为承担人才培养具体任务的市属高校各学院和专业都在积极尝试改革,以应对北京市人才培养工作的现实需要。下面以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为例,就人才培养工作的认识和做法进行分析和总结。

一 审时度势,合理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属性表现在它是一种过程范畴,即它是一种对培养过程的设计、建构和管理,它是关于人才培养过程质态的总体性表述。周远清同志对人才培养模式做过更为通俗的解释:“人才培养模式实际上就是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基本培养方式,它决定着高等学校所培养人才的根本特征,集中体现了高等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在高校承担人才培养具体任务的是各院系、各专业。培养单位有义务和责任制定好自己“输出”产品的标准。这样人才培养工作才能有的放矢。人才的标准应结合北京市、用人单位及行业的需求具体化。这是做好人才培养工作的第一步。

“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1章第5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的核心宗旨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着重强调了人力资源能力建设的“三大能力”,即“重点培养人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着力提高人的创新能力”。以上可见,创新实践作为现代人才的核心特征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对于此类应用创新型人才,在理论界没有统一的定论,受到普遍认同的特征主要包含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具备创业技能和创新精神、沟通互补的团队协作意识、具备继续终身学习的能力、优秀的个人品质意志等。

作为为北京建设服务的人才,除上述人才一般特征外,为满足北京市国际化需求,市属高校人才还必须具有参与国际化的能力。这样的人需具备良好的思想品质和心理素质,具有一定的国际背景、国际视野和时代意识,熟练掌握外语,熟悉相关国际惯例与规则,较深刻理解中国现实国情。

北京市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北京市人才培养与产业结构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培养与本行业要求契合的人才成为重中之重,专业胜任能力也成为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

近年来,市属高校的学生面临与“985”高校、“211”工程高校、教育部直属高校等毕业生的激烈竞争,学生的就业能力成为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考量指标。

综上所述,市属高校以各专业为依托的人才培养目标具有三个层面的要求:其一具有应用创新型人才的普遍特征;其二满足北京市对人才的需求;其三在专业所对应的行业或用人单位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基于上述思考,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开办的地理科学、旅游管理、地理信息系统三个专业办学分别对应北京市的三个行业,即教育、旅游、高新技术企业,为三个行业输送高素质专门人才成为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此外每个专业都对自己的人才培养目标做了清晰的界定。地理科学(师范)专业旨在培养地理基础厚实、野外实践能力和综合动手能力较强、系统了解和掌握现代地理科学技术及地理教学理论与技能、能胜任中等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地理教师;旅游管理专业旨在培养掌握旅游管理理论知识和方法,具有旅游开发实际问题能力,能在各级旅游行政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从事旅行社管理、饭店管理、旅游管理科学研究的中高层技术和管理人才;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旨在培养具有地理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能胜任企业、研究院所和政府部门有关资源环境空间信息系统设计、开发和应用等工作的专门技术人才。学院紧扣行业人才特征培养学生,使各专业培养的人才各有侧重,人才培养有一个明确的指向性。

二 改革调整,量身打造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实现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在对人才培养目标做出清晰定位后,培养方案的选择和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资环学院各专业对培养方案及落实方案过程很下功夫。在人才培养方案改革调整中牢固树立“五个”结合理念,即“地理学基础理论与地理信息新技术相结合”“室内基础实验与野外综合能力培养相结合”“高水平科学研究与创新型教学相结合”“本科生、研究生探究式教学相结合”“教学示范辐射与国内外合作交流相结合”。具体体现在:

第一,对实践教学体系进行改革。“创新之根在实践”,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必须强调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为此学院各专业深入调研国内外知名高校的专业课程体系,结合学校实际,改革现行课程体系,加强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使课程体系能力模块化,理论、实践与应用创新三位一体化,模块之间链接化,实践技能训练综合化,选修课组方向化,专题设计创新化。除了课程体系外,各专业都纷纷建设自身的实践教学基地。这些实践基地满足学生循序渐进的从基础试验实践到综合试验实践、设计实验、研究创新不同阶段的需要,主动适应应用创新人才的需求。

第二,进行课程内容与教材的改革;针对现有课程内容重复性较大、部分内容老化不足,依据人才培养目标改革教学内容和教材体系,决定课程内容的新旧取舍。保证教学内容的经典与前沿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保证课程群模块内部以及模块之间的有机衔接;结合教学实践和经验,开展教材建设,重点建设面向新培养目标的课程系列教材、特色教材和实践教材。

第三,对专业师资队伍进行改革。优化教师与科研队伍,建立完善的专业教学科研体系,包括高素质的教学队伍和齐全的教学实验设备。在本科生课程授课师资体系中,聘请高水平校外专家进入课堂;专业核心平台课推行教学水平较高的主讲教师负责制;推进产、学、研的紧密结合。目前专兼职教师队伍绝大部分承担各类科研项目,教师利用学院拥有的六个科研创新平台,科研和教学相互促进,水乳交融,为学生的创新教育和研究性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师资条件。

第四,进行教学手段和方法改革。为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积极推动和引导教学方法改革,采用问题式、讨论式、任务驱动式、现场实践式等多样化教学方法,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主动、学生被动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发现、思考问题,培养学生从解决实际问题的角度理解知识、应用技术、创新发展。此外,在课堂中让学生亲身感受高新技术、国家发明、专利成果转化为自主知识产权的实验教学和软件,不断激发学生探究式学习的兴趣,效果明显。

第五,营造国际化的学习环境。学院各专业都开设双语教学课程,每学期聘请国外大学的知名学者和教授开设讲座或进行小学期授课(利用假期为学生授课),与国外大学的学生共同开展实习实践。与国际知名企事业单位合作建立实践基地,促进学生与国际接轨。

上述培养过程的改革和调整,把教学与科研、教师和学生、校内课堂和校外实践基地、学校和用人单位、国内办学和国际合作等许多相辅相成的矛盾统一体,通过“人才培养”这个核心连接起来,各要素形成一个良性互动的整体,最终为人才培养搭建了较高的平台,创造了良好的培养环境。

三 “以学生为本”,形成育人合力

北京高等教育进入到大众化阶段后,市属院校人才培养遇到的普遍难题是教育对象地域特征所带来的困惑和影响,喜忧参半。好的方面是学生综合素质高,活跃,但在行为习惯上少部分同学具有消极被动、学习动力不足、不稳定的情况,部分学生采取“选择学习”策略,短视功利现象严重,学生在积极进取的强烈愿望和缺乏自我改造毅力之间存在矛盾。为此学院除了在对培养方案等内容进行改革调整外,还加大在教育管理方面的投入,把“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为主线,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当作人才培养教育管理的重要策略,学生系统、教学系统、服务管理系统紧密配合,形成合力。

首先,以党建为龙头,重视和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把激发学生的高层次需要作为追求的目标,用远大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和较高的成就动机来激励大学生,使他们为了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进行不懈努力和奋斗。所谓目标越高,才智发展就越快。学院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举办、2009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大庆、2010年党内“创先争优”活动、2011年建党90周年为契机,组织广大学生参与国家、北京市重大活动,参与学校组织的系列活动,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激发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党组织加强对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在学生中树立先进模范典型,营造出积极上进的良好院风、学风。

其次,采取措施,抓学风建设。一是做好新生入学教育。召开新生家长会议,举办新老生交流、教学管理培训、学生事务管理、毕业生返校交流等活动,使新生尽快熟悉大学生活、稳定专业思想。在新生中试行晚自习制度。二是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学院党政班子高度重视班主任队伍建设,定期召开班主任会议,对班主任进行培训,及时表彰先进。班主任全部由有博士学位、德才兼备的青年教师担任,目前班主任通过言传身教、科研带动、大学生的深度辅导及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各班均呈现较好的班风学风。三是实施奖励制度,树立优秀典型。定期举办新生学习奖励大会,对新生第一学期公共课、专业课表现突出的个人和集体,学院实时进行奖励。定期举办学习科研奖励大会。对本年度在考研、出国、论文发表、科研立项、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教学技能大赛、学科及各类竞赛、大学英语演讲表现突出的个人、班级及班主任群体进行表彰和奖励。定期举办实习报告交流会。四是以科研促学风,提高学生的实习实践能力。2008~2011年,共计获批大学生科研立项40项、实验室开放基金18项、大学生创业行动计划31项,共计公开发表论文13篇。参与科研立项人数约280人次。参加校级科技活动、技能大赛、学科竞赛获奖250人次。上述措施在学院形成班级和个人比学赶超的氛围,学生的毕业证、学位证获得率不断提高,学生的考研、出国积极性被调动起来。2011届毕业生本科生考研、出国成绩突出,平均考研率27.36%。尤其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考研、出国率达到64.71%。

第三,开展丰富的社会实践,促进个体不断发掘潜能,发挥优势和特长。作为一个能适应社会的人才,除了具备专业领域所要求的必备专业能力外,还必须有各类职业必须具备的胜任素质。如责任心、主动性、敬业精神、人际沟通、团队合作、独立思考的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持久的学习能力等,后者被用人单位越来越看重。为此,学院通过共青团、社团等各级组织,联络各类社会实践单位,指导学生走出校门,开展志愿服务、专业实习。如2005年由学院团委协助组建“小脚丫走天下”社团,至今已有七个年头。社团工作内容就是专门开发青少年旅游方案的研究和提供旅游信息咨询服务。参与社团的学生换了一批又一批,活动遍及全国,甚至走出国门,学生的职业能力得到充分锻炼。自2007年起,我院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成为教育部港澳台办主办的教育界访京研习团体主要志愿者。五年间,七届学生接待人次累计达千余人,他们通过完成这一志愿服务工作,不仅政治素质、社会责任感、使命感明显增强,而且在志愿服务中,锻炼了相关专业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再如学院每年度举办师范生技能大赛、导游技能大赛、到兄弟院校的游学活动,搭建了从学校到社会的桥梁,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得到充分锻炼,潜能被不断激发。

第四,开拓市场,推动就业。毫无疑问,所谓人才最终是通过职业这一载体体现的。所以大学生能获得一份满足谋生、承担社会义务、促进个性健康发展作用的可持续发展的职业,必然能体现人才培养的质量。为推动就业,学院在明晰就业市场定位的情况下,“走出去”“请进来”,学院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由学生工作办的老师牵头,集就业指导教师、专业教师、班主任的合力,共同开拓就业市场。经过近七八年积累(旅游管理、地信都是新专业),学院每年都要毕业生的单位就有十家左右,形成稳定的就业市场。学生在单位中也形成规模效应,学生和用人单位形成良性循环。

综上所述,一个人的成才,是多种因素综合的产物,对于具体的培养单位而言,合理的定位、完善的培养方案、过程的监督实施,需要学校、学院、教师、学生等各方力量共同努力。只有这样才能向北京市人才培养的目标不断靠近,不辱市属高校的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