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节能减排的根本途径

节能减排本身不是目的,我们是要通过节能减排实现能源供给的可持续性,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减少环境污染,使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可持续性。因此,我们必须找到一种经济增长的物质消耗与污染排放和温室气体排放弱相关的经济发展模式,即充分节能减排的发展模式,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发达国家的传统工业化道路难以为继

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的大规模生产、大规模消费、大规模排放废弃物的模式,为发展中国家树立了坏榜样。发达国家传统的生产模式把人类引入了不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虽然20世纪70年代以后,发达国家普遍开始重视环境问题。发达国家一方面对高附加值的制造产业进行技术升级和产业组织结构升级,另一方面将资源消耗高、污染排放多、附加值较低的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表面上看,发达国家通过生产模式转变和结构调整解决了其国内污染减排问题。但是,由于其消费模式没有发生本质性的转变,高消费仍然需要大规模产品供给来满足,只不过是这些产品由过去自己生产转变为由发展中国家生产,然后通过国际贸易进口来供给。这就发生了污染转移。发达国家的减排大部分是靠发展中国家“增排”来实现的。

因此,实现科学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改变资本主义制度所决定的发展模式。这种模式所决定的利益分配模式及其所决定的消费模式,逼迫人类在物质产品已经相对过剩的条件下,仍然必须不断扩大再生产,不断增加消费,否则就会发生经济危机。其结果是,资源消耗不断增加,废弃物生产量不断上升,温室气体排放不断增长,导致资源枯竭、环境破坏、气候变暖,最终将人类推向灾难(见第九章)。

(二)中国的节能减排尚未摆脱发达国家的老路

人类在发展的过程中已经越来越认识到,在地球有限的资源面前,发达国家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及其派生的发展之路是不可持续的。对此,至今尚没有更好的经济制度能够替代之。而拥有巨大人口基数的发展中国家正沿着发达国家的老路迅速追赶,致使地球的资源和环境容量无法承受。这是当前全球资源环境问题变得日趋尖锐的根本症结所在,也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最主要的利益冲突所在。因此,转变发展方式根本上要摒弃发达国家传统工业化的老路。

节能减排是中国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只要对中国上下正在为实现“节能减排”目标所做的努力稍加分析,便可以看到这些努力基本上还是沿着向发达国家看齐这样一条道路在走。一方面,我们的“节能减排”工作主要把注意力放在生产领域,放在淘汰落后产能、“上大压小”、提高技术准入门槛、提高能源效率以及抑制高耗能产业发展等方面;另一方面,在消费领域则不假思索地全面模仿发达国家的生活方式。在中国,人们虽然也承认发达国家的消费方式、生活方式不应是中国的方向,但行为上仍亦步亦趋地汇入这个潮流,高耗能的生活方式大行其道,在奢华方面甚至比发达国家有过之而无不及。只是我们的总体收入水平远低于发达国家,消费规模相对较小而已。

毫无疑问,中国将会按照发达国家的方式使中国的能源消耗强度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而且作为后行国家,中国的能源消耗强度肯定会比处于同样发展水平的发达国家还要低。但这并不能改变这是一条能源高消费、高浪费的发展之路。因而,这样一条在发达国家后面追赶的道路并无法避免重蹈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遭遇能源困境的覆辙(见第十章)。

(三)节能减排应向消费领域大大扩展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如何削弱发达国家消费方式对中国中高收入群体消费行为的持续的、无止境的引导所产生的影响,是我们应对严峻的能源环境形势、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最大挑战。因而,为了可持续发展,必须改变一手硬一手软的状况,把消费领域的节能作为“节能减排”一个更重要的内容,并采取更有力的措施。

刺激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是中国重要的长期战略。然而,刺激消费需求与资源节约不能说完全或至少存在相当程度的不一致。对于中国,尽管存在能耗的合理上升空间,但将消费简单地归于个人权利而放任自流是不可取的。加强需求侧管理、对消费予以适当的引导和控制是绝对必要的。大力提倡节能低碳的消费行为,对于正当的消费予以鼓励,对于非理性消费应予以抑制,对于浪费现象应坚决斗争。要大力引导人们克服攀比心理、炫耀心理,倡导适度消费、理性消费、绿色消费,鼓励助人为乐的行为。特别要大力抑制政府搞特权、讲排场的恶习,克服对公权力使用公共资源缺少有效监管的顽症。

在中国必须对消费主义的倾向保持足够的警惕。要制定消费引导政策,谨防陷进消费主义泥潭而难以自拔。消费主义不但导致人类资源环境状况恶化,而且给人类精神和社会发展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由于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由消费主义所激发起来的高消费热情或欲望带来了严重的社会心理失衡。而且,一旦陷入消费主义的泥潭便将难以自拔。努力探索物质生活简朴、精神生活丰富的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是中国当前一个迫切的任务。

尽管发达国家的消费示范效应难以抵抗。但不可否认,需求侧管理仍有巨大的空间。需求侧管理正在中国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加强。比如,中国已开始对私家车的消费采取了限制措施,对住宅面积、房屋建筑节能、过度包装、一次性消费等也出台了一些限制性措施,但远远不够。在中国的经济发展规划中尚缺少明确的消费政策,对于如何克服包括“节约悖论”在内的市场经济的缺陷、形成既鼓励节约或节俭而又不造成消费需求不足的机制问题缺乏研究和清晰的思路。

在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中国应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在创新发展模式上,在形成物质生活简朴、精神生活充实的生活方式与消费模式上,有更积极的探索。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大地震并带来核危机,这给人类的教训是深刻的。这场灾难进一步彰显出大力倡导物质生活简朴、精神生活丰富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的意义。人类为了满足自己无止境的物质追求,不惜采用对人类生存安全有着巨大风险的手段。到了应该好好反省一下的时候了。人类在大自然面前是弱小的,人类要想可持续发展,必须小心行事,约束自己的行为,规避风险。不应轻信“绝对安全”的信誓旦旦,对其背后的利益动机应有足够的警惕。人类节能的潜力十分巨大。为了延缓传统能源耗竭,保证向新能源系统安全过渡,节制一点、稳妥一点将是明智的选择(见第十章)。

(四)积极探索新型工业化的道路

未来的宏观调控与产业结构优化,应该更多地依靠市场的力量,运用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通过环境标准、技术标准等手段,实现优胜劣汰,达到在经济增长中优化产业结构,通过产业结构优化促进经济增长的目的。

要积极发展循环经济,特别注重用循环经济模式改造重化工业。转变发展方式不是要脱离经济发展阶段的市场需求,抑制重工业和化学工业发展,而是应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使重化工产业现代化,显然这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应有之义。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技术经济范式、一种新的生产力发展方式,为新型工业化开辟出了新的道路。如果按照传统的“单程式”的技术经济范式,即使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制造业,也仍然不能解决环境友好的问题(见第九章)。

(五)深化淘汰落后产能长效机制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也付出了一定的盲目建设的代价,产能过剩、落后产能驱逐现代产能存在一定的长期压力。因此,未来完善淘汰落后产能的长效机制,具有战略性意义。

深化淘汰落后产能长效机制建设,需要通过深化要素市场的改革,特别是要理顺资源、环境、土地等要素的价格,完善市场的激励机制和抑制机制,完善市场的优胜劣汰功能(见第六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