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序二
- 百年中国社会风习寻脉
- 冷树青
- 3412字
- 2018-12-13 15:35:26
“百年中国社会风习寻脉”是一个很有意义的题目。这个寻脉,我的理解是探索事物发展的过程、动因和规律。寻脉,既是形式上的梳理,又是原因的分析,更重要的是对规律的探索。我们说看病叫把脉,不用病人开口,便知病情根源。
“寻脉”开篇谈的是概念问题,在学术层面上对风习的内涵与外延作了界定,比较清晰。研究概念很重要,但是可以不完全拘泥于这个概念。做研究的同志知道,通常对概念有两个不同层面的解读。学生们经常说,大学老师谈概念,常把简单的东西说得很复杂;小学老师谈概念,常把复杂的东西说得很简单。如何能够在大学老师和小学老师之间找到平衡点?做研究,确实要给自己的研究对象画个圈,让别人看清楚我们研究的到底是什么。我们不一定非要在前人的概念里面去寻找一个什么观点来支撑。可以在一个范围内给自己画一个圈,在这个圈里面做研究,言之成理,说清楚就可以了。
我是这样理解风习概念的:在某个具体的时间段和特定的空间范围内,多数人群共同的行为方式。这样解读比较好记,也比较好理解。首先,它是一个时间概念,肯定是具体的时间段,有一个时间的长度。其次,在一个特定的空间范围之内,有边界。比如说,现在圈定的是中国这个范围,那么在这里面,还圈定了解放区,国统区也是一个范围,是在一个特定的空间范围内。再次,是多数人群。所谓多数人群,即不见得社会上每个人都会去做,但是被多数人认可。最后是行为方式,即内容。有时间长度,有空间范围,有行为主体和行为内容,这样就比较完整了。
关于风习的表现形态,我认为有三个方面,即物质的、精神的、制度的。
从物质层面上看,衣食住行、婚丧嫁娶、士农工商、生产生活,它在风习上都有表现,它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比如说服装。人们比较关注女士的服装,但实际上男装也体现了一个时代的变迁。从清朝的长袍马褂,孙中山时代的中山装,“文化大革命”时期的解放装,到后来的西装,现在领导人经常穿的夹克衫,到习主席出国访问穿的新中装,实际上这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可提炼为时代符号的风习。这种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就是一种物质层面上的风习。
从精神层面上看,思想、道德、审美以及价值观都是精神层面的东西。现在一谈精神就很容易谈到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当然这是精神层面的主要内容,但它不全是,还应该包括道德以及审美层面。比如说教育是涉及精神价值观的问题,现在的精英教育目标是不完整的。我曾在清华大学的毕业生大会上作过一个演讲。我说,你们成为精英,母校欢迎你们;你们没有成为精英,母校也欢迎你们。我们从小都把目标定为成为科学家、艺术家、企业家和政治家,但是社会上能够成“家”的人毕竟是少数,多数人到了成年以后觉得自己的理想没有实现。我是在美国读的博士,我的儿子跟着我在美国读小学,我到它们的课堂上看到课堂的标语是,要培养合格的公民。做一个合格公民的目标是每个人都可以达到的。经常有些专业人士,在专业上很强,但不是合格的公民。这不应该是我们的培养目标。这就涉及不同的价值和道德判断。
从制度层面上看。风习确实与制度有关系。制度也分层次,有法律的,有规章的,还有一些是节庆的、仪式的或民俗的。有些东西在一个时间段是合理的、合法的,但是,换个时间段就不合理、不合法。
所以,风习的形态可以从物质的、精神的、制度的层面来进行分析。
关于社会风习形成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有政治的,有经济的,有科技的,有文化的。“寻脉”做了很多解读。但有些东西是大家可以思考的,比如说科技代表一个时代的生产力,那么在一个特定的时间段之内,生产力就决定了这个时代的风习,比如说坐轿、骑马、坐车。在没有奥迪的时代,乘坐奥迪就不能成为中国现代官车的风习。
关于文化方面,文化包含什么?历史、地理、民俗,以及我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儒、道、释都属于文化,这些东西都会影响到风习。我看到了课题组的研究成果,最后一章写得很好,该章谈到很多内容。但其中缺一个内容就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积淀。像这样一个题目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研读,如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的,文、史、哲、政、经、法这六个学科都可以切入。前面是人文学科,是基础研究,后面是应用学科,是应用研究,都与这个题目有直接关系。
就这个题目而言,我个人更看重的是史学研究。因为,百年的变迁,它更强调的是历史研究。而历史研究有自身的规则和方法。历史研究讲究证据,讲究史料,而且这个史料要求是第一手的。历史研究看你的创新在哪里,首先是新材料,然后才是新方法,最后是新观点。如果没有第一手的史料,历史研究很难突破。史料是什么?第一是案例,第二是数据。这是做历史研究的一个出发点。当然,历史研究还谈到需要史实、史胆、史德,这也是我们需要关注的方面。
学术研究不同于宣传。我自己是搞新闻传播的,参与了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创建。新闻与传播在国家体系当中更多的是一个宣传层面的问题,当然需要在事实的基础之上进行宣传。学术研究要区别于政治宣传,不是从观点出发,更重要的是从史实出发,从细节出发,从数据出发。
因此,我非常认同郑翔同志提出来的社会风习的研究模式。这是这个研究最有创新性的成果。通常研究是从现象到抽象,然后上升到理论。现象就是去梳理案例和数据,抽象就是去分析,然后重要的是得出学术上的创新点,形成观点、形成体系。而观点与体系最重要的呈现就是模式的构建。这个题目创建出这个模式,并且能够去验证,就是成功的。所以我觉得这个模式的创建,是值得我们去探究的。
这个研究的目的,首先是记录,对史料的记录;然后是认识、理解、消化,在消化的基础上,要传播传承,然后要发展、要创新。我们不是为研究而研究,研究过去是为了今天,是为了未来,所以这个研究的意义很大。
最后,就这个课题本身谈几个小的建议,供课题组去完善。我认为这个课题做得很好,首先,立意很高,填补空白;其次,做了大量的梳理,在概念上,在发展历程上,在时间段上;最后,创造了一个很好的模式,并做了一个大胆的假设,当然正在求证过程之中。需要关注的几点是:
第一,怎样区别于政治宣传与学术研究之间的差异。这里面有一些章节我觉得写得很好。但是,也有不足,如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三章比较难写,写的是国民政府,这一章比较多的是从政治的角度来写。对国民政府这段时期风习的描述,也需要客观、中性。我们现在对这段历史也是在重新进行一些思考。现在很多新出的文献对这段表述和以前的表述也有些不一样。所以建议课题组在这个方面适当地加以考虑。比如说,在这里面涉及的八年抗战,八年抗战里面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的那种精神,牺牲的将士,特别是在几个大战役里面,这样一种精神是值得我们去关注的。包括对蒋介石本人的评价,这里面仍然把他作为完全负面的形象,恐怕事实上不完全是。建议课题组可以多参考一些历史原始材料。比如说,蒋经国在赣南的事业,是不是也可以放在风习里面去关注?蒋经国目前在台湾的认可度很高。所以这是值得我们关注的。然后关于苏区和红区的这一段,也是从一个层面上梳理比较多,但是面还可以更宽一点。
第二,第一手材料和第二手材料的问题。学术研究讲究原创性、差异性和不可替代性。课题第二手材料用得比较多,第一手材料略微少一点,建议增加第一手材料的使用。尽可能地引证第一手材料,如当事人的描述,而不是别人写的历史,原始材料更有说服力。再加上一些第一手统计资料数据,可能更有说服力。
第三,全书的单篇和整体之间的关系。这里面涉及控制论和系统论两个理论。每一篇实质上都是这个系统里的一个子系统。但是现在看来章节之间的逻辑性、整体性稍微缺失。作为一部著作来说,系统之间的逻辑关系,可以进一步加强。所谓控制论,就是反馈、调节、再反馈、再调节。要想把每一个部分真正提炼到位,这就要打磨,打磨就要反馈、调节,多听意见,多研究。
总体来说,这是个很好的研究成果,特别是以高校党委书记挂帅的这样一个形式的研究成果,不太多见。高校党委书记一般都是抓政治教育,抓人事工作,直接抓学术层面的不多。我跟郑翔书记相识较早,我们有过多次交流。我一直觉得他是一个学者型官员,到学校来以后,他的学者气质更加突出了。
真正做学术研究,我比较认同四点,与大家共勉:独立思考,批判精神,创新愿望,务实态度。做学者与做行政干部不一样,做学者与做媒体也不一样,学者有学者的社会定位,学者要承担学者这部分责任。我希望,我们这样一个研究成果能够真正成为学术的一个标杆、一面旗帜。
清华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
熊澄宇 教授
2015年11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