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元文化共演与经济社会变迁:川西北牧民定居调查
- 文艳林
- 1274字
- 2020-08-29 01:11:25
第一章 研究涉及的区域
调查牧民定居离不开几个相关问题,即游牧的产生和发展状况、聚落的形成与变迁、不同区域的特质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主观定居点与自然聚落及其相互关系等。一般地,我们知道人类的幼年时代生产力极为低下,人少兽多,经常面临被自然灾害和猛禽恶兽消灭的危险。人类出于趋利避害的本能,选择了最利于自己生存栖息的环境,那就是以树为家。在高大的树上,既避开了陆地上部分毒蛇猛兽的追捕,又最大限度地避开了洪水的侵袭,树荫也可以遮挡暴雨烈日,这样相比地上确实不失为一个安全的场所。从人类在树上生存发展的经历来看,人类至少经过了缘树采摘和居高制敌的生产斗争历程。随着人类生存能力和生产能力的增强,也随着繁殖扩大的需要,人类感到树上的限制多了起来,不仅生活不方便,而且生产也大大地受到限制。这样,自然选择了下到地上寻穴而居。很多早期人类树居和穴居的历史痕迹和遗存,都印证了这个事实。既然到了地面,就对穴居提出了很多要求,安全适宜的温度湿度、足够的空间、足够的氧气、充足的水源、观感上的舒适度等,而且这些要素具有唯一性和不可替代性。这样,由穴居而变为有目的的人为建构居住空间,逐步形成聚落。安全适宜的温度湿度、足够的空间、足够的氧气、充足的水源、观感上的舒适度等要素与天然洞穴相比,后者是幼年的人类最先试图挑战的也是最具有可能的。这样,人类就在具备条件的地方尝试用天然的材料——土木或石木营建自己的洞穴——早期的住房。在山地和高原地带,大自然给出的条件十分苛刻,土地的空旷广袤与宜居地的稀缺并存,人类不断繁衍发展的需要与技术落后的现实并存,故在一些适合人居的地方,人类见缝插针地选择了那些零散的聚落,这些聚落通过一定的水路、陆路又连成一条条的珠状带,这些珠状带扩大而连接在一起,又形成聚落较大的村镇。川西北四大流域的聚落和村镇大体就是这样形成的。有了居住地,并不能完全解决人类生存繁衍的需要。高寒地带没有随时能够供给的适合人类生存需要的营养来源,只有通过驯养和种植。种植需要相对平整的一定面积的土地,驯养需要大量的饲料和人力,这些都是川西北早年人类面临的难题。在具备一定的土地的地方,人类因地制宜发展了种植业,而在没有一定种植条件的地方——至少那时没有,人类发明并使用武器——刀矛或弓箭,通过牲畜本能的觅食植物,采集营养,再从牲畜那里稳定地获得营养和热量,建立生物生态圈中的能量循环,推动人类的生存繁衍。这由此引出了两个后果:一个是在具备种植条件的地方形成了农耕聚落;另一个是在更具备放牧的地带形成了游牧聚落——也是后来的部落,就是在相对固定的一个环境中放牧生活。长此以往,不同的环境就形成了不同的聚落和部落文化。川西北地壳被剧烈隆起的褶皱和深切的河谷构成零乱而复杂的地理单元,进而为人类适应性地造就零散的聚落文化提供了前提条件,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大渡河上游高山峡谷和草地聚落区、雅砻江中上游高原河谷和山原聚落区、金沙江中上游高原河谷聚落区、长江黄河源头流域高原草地聚落区和岷江上游河谷聚落区的不同文化特征,以及它们内部不同区域、不同阶段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