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2 正确地爱孩子

了解是爱的基础

每个孩子都是一本书,能否教育好孩子,就看你能不能读懂这本书。家长要想提高孩子的学习力,首先要了解孩子。了解是爱的基础。不了解孩子的心理就不会有童心,就很难站在孩子的角度教育他们,尽管你的出发点是好的,是为孩子的将来着想,但很难取得好的效果。

一个孩子下雪天想和小朋友去打雪仗,可是妈妈怕孩子着凉,把孩子关在屋子里,孩子苦苦哀求:“妈妈,让我玩一会儿吧,玩一会儿就回来了。”妈妈却说:“外面天气冷,他们比你大,会欺负你的,你有这么多玩具,在家自己玩!”孩子哭了,这小天地怎么能与小伙伴打雪仗相比呢?有的孩子非要用自己的电动玩具去换其他孩子手中的泥人,有的孩子养个小蝌蚪会倾注全部心血,有的孩子下雨了却偏要在外面淋着……这些在大人看来不可思议的事,对孩子来说却是正常的。

请听听孩子的心声吧!


“考试考坏了,明明心里很不好受,可父母偏说我不在乎,没完没了地唠叨,弄得我好心烦。”

“我的学习成绩不好,经过努力,考试成绩一次比一次好。可父母还是批评我,我多希望他们对我微小的进步给予鼓励啊!”

“哪怕芝麻大一点小事,父母都要刨根问底地‘审问你’。”


谁能了解孩子的心理,谁就能赢得孩子的心,就会取得教育的主动权;反之则会产生“顶牛”现象,遭到孩子的怨恨,费力不讨好。

想知道你对孩子了解的程度吗?请做下面的测验题目:


·孩子最要好的朋友(小伙伴或同学)是谁?

·孩子最喜欢什么娱乐活动?

·孩子爱好哪些体育项目?

·孩子爱听哪些歌曲?

·孩子最愿意到哪儿去玩?

·孩子最喜爱的老师是谁?

·孩子最崇拜什么样的人?

·孩子最近在看哪一本课外书?

·孩子最喜欢什么颜色?

·孩子最害怕什么?

·孩子最烦恼的事是什么?

·孩子最讨厌什么样的人?

·孩子喜欢你吗?

·除了家里人以外,什么人对孩子影响最大?

·孩子最喜欢哪一位亲戚?

·孩子最喜欢哪门课程?最不喜欢哪门课程?

·孩子的收藏物中他(她)认为什么东西最珍贵?

·在什么情况下孩子容易撒谎?

·孩子最爱看什么电视节目?

·孩子爱看什么类型的电影?

·孩子最喜欢哪一类课外读物?

·孩子最喜欢什么花朵(植物)?最喜欢什么动物?

·假如让孩子任意挑选世界上的一样东西,他(她)会挑什么?

·就孩子的年龄来说,他(她)是否感到自己太大或太小?

·在学校里,孩子是否感到自己被其他孩子喜欢?

·孩子常在什么时间做家庭作业?

·孩子长大后想干什么?

·孩子对社会上哪种职业最尊重?

·孩子最看不起哪种社会职业?

·孩子对家里什么事最不满?

·什么事情最易使孩子生气?

·什么事情最使孩子感到尴尬?

·在什么情况下孩子容易和父母对立?

·在什么情况下孩子容易听父母的话?

·去年一年,孩子对什么事最失望?

·去年一年,孩子对什么事最高兴?

·孩子希望星期天怎样度过?

·假期内,孩子常爱做些什么?

·家庭喜庆的日子中,孩子最喜欢哪一天?

·孩子对自己做的什么事最自豪?

·孩子最懊丧自己做过的什么事?

·孩子最不爱做什么家务?

·孩子对什么事情能百做不厌?

·孩子在学校里有绰号吗?为什么会有这个绰号?

·老师认为孩子的主要优缺点是什么?

·你认为孩子性格中最突出的优点和缺点是什么?

·什么事情是孩子最不屑一顾的?

·你送给他的礼物中,孩子最珍爱什么?

·孩子最爱吃什么菜?最不爱吃什么菜?

·你给孩子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


在上述50个问题中,如果你能正确回答80%以上,说明对子女很了解,请继续保持;如果能答对70%以上,说明你对子女比较了解,但还需更加留意;如果能答对一半,说明你对子女的了解勉强可以,需要在孩子身上多投入一些时间和精力;如果连一半也答不上,只能说明你对孩子太不了解了,必须加强关心,以使他们更好地成长。

孩子是发展的个体,其心理特点具有发展性、多变性和可塑性。在成长过程中,每个孩子都要经历大脑发育、身体发育和心理发育的过程。作为合格的家长,应当善于发现孩子在干什么,在想什么。家长要倾听孩子的话,了解他们的感受、情绪、苦恼和要求,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要对孩子“察言观色”,只有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察觉孩子的喜、怒、哀、乐,才有机会与他们沟通。比方说,孩子板着脸不高兴地回家了,就应猜测出一定是受了什么委屈,如果此刻能真诚地问:“是不是心情不好啊?”孩子一定会深感爱意,自然无话不说。当孩子做出一些成人难以理解的事情时,父母不应当即质问或训斥,而应平心静气地思考一下,孩子的行为是否有合理性,如果缺乏合理性又是为什么。

美国学者赫茨为了了解孩子的心理要求,对世界上20多个国家10万名8~14岁的儿童进行调查,发现孩子对父母的主要要求是以下10条:·孩子在场,不要吵架。

·对每个孩子都要给予同样的爱,不要偏心。

·任何时候都不要对孩子失信、撒谎,说话要算话。

·父母之间要互相谦让,互相谅解。

·父母和孩子之间要保持亲密无间的关系。

·孩子的朋友来家做客时,要表示欢迎。

·对孩子提出的问题要尽量全面地予以答复。

·在孩子的朋友面前不要讲孩子的过错。

·注意观察和表扬孩子的优点,不要过分强调孩子的缺点。

·对孩子的爱要稳定,不要忽冷忽热,不要动不动就发脾气。

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家长一定要了解孩子的需要。孩子是活生生的人,他们有自己的需求。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要按照从低到高的顺序有五种: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当孩子的物质需要得到满足的时候,他们就有强烈的精神需要,渴望父母从精神上关心、理解、尊重他们,如果这一层次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家长就很难与孩子进行沟通。

需要,是行为和动力的源泉,同时需要又是无止境的。家长要对孩子正当的需要给予满足,对过分的需要给予引导,对错误的需要给予纠正;要把社会的需要转变成孩子的需要、把教育的需要转变成孩子自我教育的需要。

需要是每个孩子内心深处的“谜”。解开“需要之谜”是调动孩子学习积极性、激发生活热情的关键。家长常常批评孩子没有意志力,可孩子心里却想:“我们多想听家长告诉我们,意志力怎样才能强,我们怎样才能管住自己。我们最需要的是得到家长具体的指点和帮助。”孩子情绪的波动,也是家长要考虑的问题。孩子往往为不能把事情办好而困惑、为不如别人而自卑、为别人不理解而苦恼、为自己得不到尊重而痛苦……这些家长知道吗?

孩子的需要是内心世界的折射。只有不断地去探讨孩子的需要,才能做到科学育人。当然,我们的任务不只是适应孩子的需要,还要引导孩子向高层次的需要发展。低层次需要的满足带来的是高层次需要的升华,这也是培养高层次需要的重要手段。

孩子的需要,不会完全正当,经常出现一些过分的需要,即使是过分的需要,家长也尽量不要简单强硬地制止,而要放下年龄、思维、文化等差距,用孩子的眼光和心态思考问题,引导孩子把过分的需要变成正当的需要,使需要得到转化。

家长要跟上孩子的发展变化,了解孩子不同时期的心理特点,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性格的变化,这是保持童心,缩短与孩子之间的距离,实现心灵接近、心理相通的基础。

亲子趣味智力题

☆ 富商让流浪画家给自己画肖像,画家画得很像,可富商耍赖,说不像不能给钱。画家想了个办法,让富商高价买走了画像。他用的什么办法?

答案:画家把画像贴在一个画框上,上面题写“奸商”,然后背在背上满街走。

☆ 长跑运动员在环形跑道上进行最后决赛。有6个人跑在王明的前面,6个人跑在王明的后面,问最少有几个人参加了决赛?

答案:最少有7个人参加了决赛,因为跑道是环形的,跑在王明前面的人,是跑在王明后面的人;跑在王明后面的,也是跑在他前面的,那么这6个人加上王明刚好是7个人。